欧阳初九吧 关注:1,280贴子:82,134

到处找不到《阻力最小之路》的文字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7-21 15:37回复
    既然找不到,就慢慢打出来看
    既然要打出来,就分享给吧友吧~反正是本好书
    顺便说一句,此贴很长,是按书本一字一句打出来的
    性急的朋友勿入
    在这里也更可以督促我早点完成这件事,福利吧友。


    2楼2013-07-21 15:40
    收起回复

      阻力最小之路
      ——用创造力寻找生命出口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Learning to Become the Creative
      Force in Your Own Life
      by Robert Fritz


      3楼2013-07-21 15:41
      回复

        本书不但要教导你如何掌握创造过程,更要使你的人生基本方向转向创造力的培养。此外,本书也深入探讨了“结构”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自然法则如何依据结构性原则运行。每个人都能察觉到支配自然界运行的主要结构性原则,但能身体力行者却少之又少。这个原则简言之就是:能量一定是顺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逆其道而行的任何企图终将失败。本书将教导你如何驾驭生命的结构,整合阻力最小之路,以竟全功。


        6楼2013-07-21 15:42
        收起回复
          继续?还是摘一些概要?
          等我全部打完可以发爱问资源分享的链接~


          8楼2013-07-22 18:28
          收起回复
            结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7-27 09:08
            回复
              继续吧~~我把自己文档打出来的字都一一发出来
              明天以后断网了


              11楼2013-07-28 12:02
              回复

                第一部 生命的省思
                第一章生命如河流
                生命就像是河流。
                不论人类或是自然界的事物,
                都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
                来过波士顿的友人经常问我:“这里的道路配置是怎么规划的?”波士顿的市区规划似乎并无轨迹可循。事实上,波士顿的道路完全是刘勇既有的牛径拓宽而成的。
                但这些牛径又是怎么来的?
                牛只行走通常是随着地形起伏,找寻最容易的路径。前面有山,牛只绝不会强行横越。相反地,它会挑选当时最好走的路段,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换言之,它的行走模式取决于地形结构。
                久而久之,牛径隐然成形,行走越趋方便,后来的牛群自然是亦步亦趋。
                地形结构决定了牛群移动时的轨迹,没想到,现代波士顿的都市计划,竟然也随着十七世纪牛群的思考模式,一路走下来。
                在一个结构中,能量往往顺着阻力最小的路径流过此一结构。换言之,能量在流动时,一定是找寻最容易的路。不但牛群如此,所有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如此。如果你将路上的街景拍摄下来,你将会发现,摩肩接踵的路人行走模式几乎如出一辙:尽量避免碰撞到别人。有时向前直走、有时忽左忽右、有时又稍事停顿,但一定都是追寻阻力最小之路。
                不管你现在的成就如何,当初一定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而来。


                12楼2013-07-28 12:03
                回复

                  三大洞察现象
                  本书的主要架构建立在三大洞察现象上。
                  第一个就是:生命就像是河流。不论人类或是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了解这个现象是非常重要的。试着改变某些生活层面中的方向,如饮食习惯、工作方式、人生观等,在短时间内可能成功,但最后你将发现自己仍会回到原先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人类的宿命早已决定——决定于追寻阻力最小之路。
                  第二项洞察现象也是根本性的:生命的底层结构将决定阻力最小之路。就像波士顿的周遭地形决定牛群的路径,河床的结构决定河流方向,生命的结构也将决定人生的路径。不论你是否察觉到,这些结构确实存在。不论河流是否干涸,河床的结构是不会消失的。
                  一般人通常无法体会到生命底层结构的存在,更无法理解其力量之强大与自然。
                  许多人的生活一如往昔。他们经常觉得无力与沮丧。就算是尝试在家庭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做一番调适,最后仍将发现自己似乎跳不出原有的窠臼。
                  表面上的改变依旧无济于事。生活仍是围着圈圈打转。他们知道生活不只是如此而已,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创造。
                  如果河床不变,河流顺着原有的方向将是最自然不过了。如果生命的底层结构不变,我们就只能顺着原有的生命轨迹作息了。
                  第三个洞察现象是: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底层结构。如同工程师可以改变地形的结构,以控制水流的方向,我们也可改变底层结构,以掌握生命的脉动。
                  一旦新的底层结构成形,生命力的冲刺将如同澎湃的巨大力量,为你开创出新局面,并借此达成自我超越。
                  从这三大洞察现象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你可以试着去了解在你生命中运作的结构,并试着改变它,这样你就能创造真正想要的愿望。


                  13楼2013-07-28 12:04
                  回复

                    结构无所不在
                    事情的结构指的是基本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彼此间或与整体间如何相互作用。例如:人体的结构就是脑、心、肺、血球、神经、肌肉等,以及这些部位如何相互和共同发挥作用。
                    医生尝试从结构的角度去思考人体的构造。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考虑的不只是要动刀切除的器官,其他健康的部位以及其当时的状况,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就连“装一杯水”,事实上也是运用结构思考力。杯子、水和水龙头是结构的组成分子。你需要多少水?杯里已有多少水?都有影响。装满所需要的水是你的目标,你也了解现在被子里已有多少水。当杯子里的水少于需要的时候,期望与现状之间显然出现了差距。你控制水龙头、慢慢加水,以促使差距逐渐减少;当水量达到你的需要时,差距就消失了。倒水的动作可能只有几秒钟,但就在那几秒钟内,我可以详细观察结构体是如何作用的。
                    每件事物都有整合性的结构,有些结构是具体的,例如:桥梁、建筑物、隧道;有些结构是无形的,如:小说的情节、交响乐的乐章、电影的编导。但无论是具体或无形,任何结构都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构成。当这些部分相互作用时,就形成一股蠢蠢欲动的能量。
                    轮子比砖块会移动
                    每个结构都具有一种倾向,也就是从一种状态演变到另一个状态的倾向。但有些结构却具有保持现状的倾向,这种结构的组成分子往往互相牵制。轮子移动的可能性远高于砖块,车子移动的可能性亦高于建筑物,摇椅摆动的几率当然要比沙发高多了。
                    那么决定动作倾向的因素是什么?底层结构。
                    本书最重要的洞察现象之一就是:结构的形态将决定组成分子在此结构内的行为。
                    在一栋建筑物中,不论如何变化路线,你的行进路线仍将受制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无法穿墙而过,必须顺着走道行走;你不能破窗而入,必须通过大门。你无法在楼层间来去自如,只好乖乖地搭乘电梯或走楼梯。
                    人的生活也是一样,各种基本结构决定了阻力最小之路。而这些最具影响力的结构,是由你的期待、渴望、信念、假设,以及客观的环境所共同组成的。
                    从结构的角度去观察人生时,切忌将之与心理的层面混淆在一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当前,心理学的各种学说与流派充斥着。这些学说与流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题一致——研究人类心理。
                    生命结构决定行为
                    本书并不研究人类心理,也不研究人类行为,只注重在结构行为上。但我们也会考虑到结构如何影响到人类行为。这种结构研究也可运用到非人类行为上,且在研究过程上并无两样。
                    结构的研究与心理学的研究迥然不同。一旦了解结构式如何作用,并开始将结构原则运用到人类行为上时,你将会发现两项不寻常的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人类的行为模式系依据其生命之结构而定。
                    人类原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当他随着自然的脚步起舞时,一点也不足为奇。但许多人而言,这却是一项崭新的观念。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不必理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已。
                    有人将人类与自然界间的这种泛泛关系称为“人类狂妄(arrogance)的极端表现”。我认为这不是狂妄,而是“无知”(ignorance)。无知让人类自以为足与大自然匹敌。
                    第二项原则是:有些结构较其他结构更容易引你获得所渴望的结果。
                    结构并非因人而异。某人在一种结构中尝尽了痛苦、沮丧与无助,并不表示上帝抛弃了他。换一个人在同样的结构中,也必定经历类似的苦难。
                    另一方面,将任何一个人放在一个事事顺遂的结构中,也都会有功成名就的时候。
                    许多人认为若能改变行为,就能改变他们生命的结构。其实正好相反。这并不是说人类是机械化的动物,无法作改变。而是每个人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仍必须受制于结构。在大自然结构下,每个人都无所遁形。


                    14楼2013-07-28 12:04
                    回复

                      有些结构会造成摇摆不定的状态,有些结构则会导引前往最终的目标。钟摆的结构一定是摇摆不定,火箭的结构则是朝向最终目标;摇椅原本就是上下晃动的,汽车则是在驾驶人的掌握下趋向目的地的。
                      起伏不定的人生
                      有些人的生命结构注定是起起伏伏、上上下下。这种经历可能会一再重复,偶尔顺遂、偶尔崎岖,整个人生就在一个循环中打转。这些人偶尔感受到改变的事实,但都是短暂的,并无法起死回生。似乎所有的人都曾不定期地陷在这种结构中。但有些人却这样过了一辈子,起起落落的,确实让人沮丧不已。摇滚歌手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唱道:“走一步,退两步”,还真是道出了其中的辛酸。
                      忽略了结构所能产生的作用,你会老是怀疑:为什么企图改变人生的努力,总是无疾而终?
                      心理治疗师对这种现象的并不能尽如人意。恶意破坏(sabotage)、自我毁灭(self-destructive)、失败症候群(failure complex)等字眼,只是对长期起伏人生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察而已。观察不入微,当然无法对症下药。
                      一般人总认为是人内在的情境导致你的一些怪异行径,诸如情绪、需要、恐惧、压抑、动机与本能等。也许童年对母亲的亲密关系,使你逃避异性的爱情;童年的一段创伤,造成你害怕权威性人物;过早断奶致使你酗酒。
                      任何一种解释都能自圆其说,总归一句就是,“你有问题了”。解决之道就是找出问题来源,对症下药后就能恢复原来的功能。
                      但不幸的是,一个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跟着又来了。
                      如果你是身处起伏不定的结构中,这些解决方法将一无是处。因为心理上的答案无法解决结构的问题,充其量只能应付导因于结构的行为问题罢了。
                      并不是说这些方法毫无可取之处。但效果总是有限,无法维持长久。有时虽然短暂有效,长久下来反而退步。
                      从心理层面去解决结构的问题,往往于事无补。
                      发生起伏状况的时间快慢不一:快的话一星期、半年;慢的话则一年或两年。当一切回复到原状时,一般人对于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之实,常会感到震惊与沮丧。
                      我们常将身处起伏不定的结构这种情况,当成是一个应该予以克服的问题。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利于你创造的结构而已。


                      15楼2013-07-28 12:05
                      回复

                        勇往直前的人生
                        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误认为,不符我们期望的状况就是“出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要解决。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采取行动排除不必要的事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采取行动来创造某些事物。创造与解决问题这二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但从结构的角度去思考时,所提出的的解决办法就更有建设性。你不会再问:“该如何排除这道难题?”而是:“我应该采用何种结构,以创造我所想要的结果?”
                        人类文明的重要进展就经过创造性的过程。但很矛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被教导如何创造。创造过程的结构,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教育制度及社会体制的结构,大不相同。创造者学习成长的环境,与一般人的成长环境,也有显著的不同。
                        创造性过程的结构不会起起落落,而是朝向最终目的地前进,所以创造者可以尽情发挥。本书将让你清楚了解到创造性过程的结构。我们并不讨论如何解决你的问题,而是让你知道如何随心所欲地创造。许多人都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但若生命中的结构无法提供必要支援的话,成就势必大打折扣。若能将起伏不定的结构,调整为目标一致的结构,想必成功的几率将大幅提高。
                        创造原则可用于生活
                        我最近针对纽约的艺术家特别开了一门课。电影制片、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等齐聚一堂,把课堂挤得水泄不通。这门课主要对象是已有相当成就的艺术家。能有机会与这些已在创造性过程中收放自如的人一道切磋,的确相当荣幸。
                        但随着课程逐渐进行,我却发现一项令人讶异的事实。这些伟大的艺术工作者,并不知道如何将艺术创造过程里的原则,应用到职业生涯或日常生活中。他们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在波士顿音乐学院(the Boston Conservatory of Music)就读时,从没学过如何将编曲的原则以及创造性过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毕业后多年,在一个启发下,我才发觉所学不仅可以应用在编曲上,在创造生活方面也有相当助益。如果创造性过程如此强有力,我们难免会质疑:为什么许多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同样的困难?这显然是因为艺术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从事创造行业的学员在参加“创造技能”(Technologies for Creating)这门课之后,往往流露出感激的心情。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将工作中所发展的技能,直接应用到生活上。
                        艺术与科学所拥有的丰富特质,是创造性过程最佳的训练场所。创造者知道如何整合底层结构,以迈向最终的目标。对这些人而言,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目标之间,就是一条阻力最小之路。
                        就整个历史来看,每个文化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音乐、舞蹈、建筑和陶艺。创造的欲望并不因为国籍、种族、教育背景或是年代,而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冲动,但只有少数人是在创造环境中成长的。
                        一旦了解阻力最小之路如何在生活中挥发作用,你就能够享受到人类文明中这项最丰富、也最重要的特质。你与这项特质的关系并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其实生活所有的层面都将受其影响。


                        16楼2013-07-28 12:05
                        回复

                          第二章乖乖牌与叛逆小子
                          不管自己的境遇如何,
                          多数人总是相信:命运受到环境的摆布。
                          一旦持有这种想法时,你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针对环境予以顺应;一是予以反抗。
                          你可以当个怪怪牌,不然就是叛逆小子。
                          从孩提时代就有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一定的准则。穿衣服、吃东西、过马路,都必须照规矩。从小我们就要学习适应这个世界,知道做事的分寸与界限,了解自己在家庭、朋友、社团中所扮演的角色。
                          每个人最重要的工作似乎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式过生活。小时候,世界像是个谜团,童稚的心灵无法了解事情为何如此发展;大人们往往会要求小孩采取一些他们无法了解的行动,口吻中还似乎暗示着:“你应该了解我的意思,不懂的话,你就是有问题。”
                          小孩一向都认为大人应该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是吗?大人会做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开汽车、煮东西吃、修理玩具,似乎样样精通。讲起话来权威十足。一旦你顽抗不从,他们会摆出一副令人骇怕的样子。
                          年事稍长后,你不再喜欢恶人颐指气使,你开始尝试如何说不。当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于是开始有人注意你了,你也喜欢这种受瞩目的感觉。但有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似乎令你有点厌倦,于是你开始懂得如何迎合他人,以得到证明的评价;否则不论你如何努力,总是无法尽如人意。
                          摸索过程中主要目标,即是学习了解这个世界,你发现确实有些值得学习的,而且如果表现不错的话,还可得到些奖励,或至少不会有人来打搅。
                          随着兴趣培养出来后,你不再倚赖原先照顾你的人,却越来越懂得靠自己,和倚赖与你同年龄的朋友。
                          多次经验后,你也发现到大人并不是什么万事通。


                          17楼2013-07-28 12:06
                          回复

                            暗潮汹涌
                            事实上,他的生活是暗潮汹涌,充满着不安全感。他以避免贫穷的先发制人策略,创造了目前的生活环境。他汲汲于创造稳当财务状况的动机,显然是因为“穷怕了”。
                            就法兰克对人生的看法观之,显然再多的钱也满足不了他“穷怕了”的心理。在潜意识里,贫穷势必要跟着他一辈子。
                            法兰克的生涯规划显然都是为了避免贫穷而采取的先发制人之举。他对待子女的方式就是为了防止子女重蹈覆辙;斤斤计较家计就是为了防止浪费金钱。不愿与老朋友会面,也不愿接触贫穷的消息,为的就是不想再面对那段痛苦的日子。
                            过好日子的人经常在生活中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策略。他们千方百计地到达一种与世俗隔绝的境界,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你或许会问:“这有什么不对?至少他们过得舒适安全。”
                            过舒适安全的日子本身并没有错。但法兰克的任何期望都是建立在避免贫穷的心理上。他这辈子的生活早已画地自限,他所有的精力都将花费在保护自己。
                            这些人愿意尽其一切以交换舒适与安全,但却无法获得真正的舒适与安全。采取消极的守势,充其量仅能够达到一种自我满足及平庸的状态。另外,在安全的假象下,却潜伏着对环境的无力感。
                            寻求生机
                            许多人于是对生活采取愤世嫉俗的态度。有些过着禁欲的日子。有些则像法兰克一样,虽活在幸福的假象里,但私底下他们全都对生活不满,甚而缺少一分成就感。
                            经年累月采取守势策略的结果,就算是能够创造傲人的成绩来保护自己,最后也会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法兰克虽然在朋友面前权势十足,但为了避免贫穷,他必须不断地向环境逆势挑战,他其实是很无奈的。他永远也无法自环境的泥淖中跳出。
                            一个人若处在顺应的导向中,阻力最小之路将引导他前往反抗的系统。但一旦处在反抗的系统时,阻力最小之路又将引导他回到顺应的系统。反之亦然。
                            这是一种封闭循环的系统。任何改变、解答、突破、接受或排斥,结果都将适得其反。若只是想从系统内部有所作为,所有的努力都将徒劳无益。
                            如果在此一封闭循环的系统中,无法使上力时,那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深入了解此系统的结构,及结构的运作方式。如此妥善准备下,你就可成功地转进另一种导向,充分运用阻力最小之路,掌握自己生命中的创造性力量。


                            21楼2013-07-28 12:09
                            收起回复

                              解决问题的模式自动纠集你的注意力、行动、时间和思考过程。特别是让你在遇到容易应付的问题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顶多是为该问题盘踞整个心思罢了。解决问题虽然有时会令人很失神,但同时给当事人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正身负重任,为众人所需要。
                              “脑力激荡”换汤不换药
                              当人们将“解决问题”与“创造性”混为一谈时,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出不寻常的解决方式。此处的“创造性”只就解决问题的风格而言,与实质内容无关。当然也与数世纪以来艺术与科学界沿用的创造过程一点关系都没有。
                              艺术家无法运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一幅画。绘画家画画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要将一副艺术品呈现给世人。绘画本身根本就不是一项问题(除非你把整个世界当成一幅待画的大画布,而你正急于将它填满)。
                              最常见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方式就是脑力激荡要你发挥自由联想,以突破早已僵化的思考模式。其重点就是鼓励你暂停原有的批判模式,激荡出更具有创意的解决方式。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点就是解放心灵。这个观点来自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认知,但仍然脱不出解决问题的模式。
                              此一模式的假设是,人们的思考逻辑由于受到习惯、信念与心理的影响,而导致僵化。解决之道就是要突破着层层束缚,解放心灵。你不能再运用寻常一加一等于二的思考模式,最好是让自己的脑袋激发出新的联想。最重要的是,你必须避免事事批判,才不至阻碍思路的流畅。
                              这个模式也假设人本来就是富予创造的动物,只是无法发挥而已。一旦障碍祛除,新点子将源源而来。对人类意识研究颇深入的思想大师哈曼(Wilis Harman)也曾掉入同样的陷阱中。在其著作《高度创造力》(Higher Creativity)中,他曾提到:
                              为什么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出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s,1879-1955)?若每个人原本就具备一种内力,可以使他向上突破达到更高一层的创造力,那到底是谁把钥匙藏起来,让我们无法发挥这项本能?
                              创造之钥的神话
                              但贝多芬并不认为自己具备“向上突破,达到更高一层创造力”的能力。他并非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大增。他也不是枯坐沉思,静待让他顿悟创造之道的灵光一现。他花了数年的时间研究作曲,不断地积累经验。刚开始他也是追循古典风格,与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等大师并无显著不同(后者还是他的作曲老师之一)。贝多芬的独特艺术造诣是与日俱增的。
                              伟大的音乐往往来自伟大的人性。贝多芬并不只是抄袭他人而已,他能够平衡所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其音乐中。不论是灵命、哲学、感官、甚至世俗,他都能深入体会,挥洒自如。生活就是他成功的最佳素材。与其说他的成就是一连串的突破,倒不如说是累积学习的成果。一个伟大的创造者不只是运用想象力而已,他还必须将想象化为事实。创造一旦成形后,就将成为下一个创造的垫脚石。
                              有些人常提到打开创造力的钥匙,似乎一钥在手,创造力就会源源不绝。这种说法不值一驳。有些心理学家观察到,具创造力的人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创造者具有的原创力使他们不落俗套。若能激发此一原创力,创造力将源源不断。
                              这种说法就像在看一些会弹钢琴与不会弹钢琴的人一样。如果想知道会弹钢琴的人是怎么弹出音乐来的,我们发现会弹钢琴的人只是按下黑白键而已。根据“开钥匙”理论,只要鼓励不会弹钢琴者按下黑白键,音乐就会出现。但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然。
                              有关创造力的心理测试中,常要求接受测验者想象砖块有哪些用途,理论是:想出来的用途越多,表示创造力越丰富。这不过是寻求变通之道中的另一项把戏罢了。如果美国建筑家莱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当初只想出砖块的一种用途——盖房子——我想人家就不会认为他这么有创意了。
                              我要创造什么?
                              这些模式都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要创造什么?”创造过程产生的最后结果,并非源于创造出了多种选择性,而是由于创造出了一条路径,让原始构想得以实现。任何有关创造力的理论是否可行,只要问几个问题就可知道:你可否运用该理论创造音乐?莫扎特是否利用脑力激荡的方式创作“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使用那样的方式,保证他绝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那样的音乐。
                              专心钓一种鱼
                              创造的过程千奇百怪,从易于掌控,到难以驾驭的都有,但一定都脱不出创造者所构思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重点在注意决定性判断,而不是暂停它。当创造者掌握自己的创造过程后,变通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当他越能掌握此一创造过程时,从起初的构思到最后作品完成之间的道路就越笔直。
                              解放心灵与集中心思之间有显著的不同。集中需要有专注的对象。对创造者而言,集中的焦点就是他想要创造的最后结果。
                              解放心灵就好比在池里钓鱼,却不知道池中有什么鱼,只希望有鱼就好。集中心思则像是各式钓竿备齐,专心钓某种鱼。
                              创造的过程往往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就像钓鱼一样。但只要心中有谱,就能够专注创造过程,而不至于任整个创造过程天马行空。
                              由于不知道如何创造自己所欲,许多人就以为问题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增加了问题的重要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常常是无关痛痒的。解决问题往往无济于事。
                              心理学家容格(Carl Jung,1875-1961)研究多年此课题后写道:
                              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些问题通常是无解的。问题无法被解决,只能被取代。
                              人类生活常会增添一些新事物,随着视野逐渐宽广后,原先无解的问题都会丧失其急迫性。逻辑上,问题并没有获得解决,而是随着另一个更新、更急迫事物的迎面而来而相形失色。
                              将时间花费在解决问题上,可说是徒劳无益。解决问题只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状况)找寻适当的回应方法而已,并无永恒的价值。从务实观点来看,许多人的原本采取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最后都不得不放弃。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公司花不少钱在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我问:“结果贵公司真正运用了哪些技巧?”
                              “一个也没有,”他答道,“花了许多冤枉钱,弄了许多构想,却从未实施。刚开始员工还因为新奇而有些兴奋。接着就啥新鲜事也没发生了,除了产生一堆有趣但却无用的东西——非但不实用,有时候还显得有些愚蠢。”
                              医学无法创造健康
                              近百年来,心理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深深影响着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在这些领域中,许多杰出人士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仍然运用相同的医学模式。
                              身为医生,佛洛依德所受的训练就是要解决问题。观察症状、诊断原因、开处方,最大目的就是减轻病痛。
                              医学模式仍是现今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找出毛病,对症下药。这种模式在帮助病人时确有功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仍有其地位,有其是在医学上。著名导演休斯顿(John Huston)年过八十,有人问他长寿之道。“手术治疗,”他一语道破。
                              但医学知识一门祛除病痛的学科,无法创造健康。
                              在艺术领域里,众所周知,创造并非解决问题。此一区别不容忽视,因为多数人都希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解决问题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只会一再带来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目前,鸟干达境内仍有“非洲食物和平基金会”(the African Food and Peace Foundation)在进行援助工作。我们把这个例子与衣索比亚的案例比较,就会发现这两者的显著差别。


                              23楼2013-07-28 12: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