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吧 关注:1,464贴子:9,644
  • 8回复贴,共1

【德育教化】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的教育并没有因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发生大的转变,还是主要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智力培养上。虽然学校总是不断地教育孩子要具备一些基本美德,但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强大的支撑,中国的德育只会是无根之水,落入枯燥说教的窠臼。从长远看,一个民族一旦丢掉了自己固有的精神,也就失去了维系自身完整、统一的生命线,最终将危及到该民族的生存。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德育;教育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3-26 04:25回复
    二、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地位,这也为我们的德育管理提供丰富的素材,不论是代代传诵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歌曲和绘画作品,还是优良的精神……,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的孩子们最好的德育教材来源,其教育意义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新加坡,重视在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其中主要组成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国民的创造力举世公认,而社会的稳定也足为各国楷模。究其原因,儒家文化的励志、贵和、诚信等思想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塑造国民自强不息精神和高尚情操方面的作用。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就应从初中起就在德育中渗透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其现实意义的体现。
    三、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德育工作者也遇到一些新问题,旧的传授传统文化的方式出现瓶颈,为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如何在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做一些前瞻性的构想。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3-26 04:26
    回复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
      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 刘景辉 吕新发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 。课题主持人为刘景辉,课题组人员为刘景辉、吕新发,课题编号为06080101)
      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论证了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丰富的源泉,为当代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从而力争达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推进当代德育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德育独特价值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3-26 04:28
      回复
        学校德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德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围绕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这一问题,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德育的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从“以文化人”的意义上讲,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教人学会生存的技能和懂得生存的常识,而是引导人们明确生命的意义,也即德育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信仰和信念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讲,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当代德育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而作为创造了世界上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为当代德育的发展服务。


        IP属地:福建6楼2014-03-26 04:28
        回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德育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下面仅就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价值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粗疏浅薄在所难免。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德育问题提供思想方法
          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思想通过系统转换都可以为现实服务。从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特别是从当代德育工作的现实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就能为解决当代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提供思想方法,补充和丰富现实问题解决的思路。
          1.“和而不同”与“因材施教”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间的和谐关系,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和”是形成事物的法则。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意谓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阴阳两气互相激荡可形成新的和谐体。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认为两种以上不同事物形成多样性统一的和谐关系,确实能产生出新事物来,而相同事物加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因而史伯反对“去和而取同”。孔子发挥这一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万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我们在当代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尊重个体的不同特点,承认主体的差异性,避免在工作中“一刀切”,避免整齐划一,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此外,在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上,要侧重主体自身前后思想状况的对比,切忌把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个体放在一起做优劣对比,以免挫伤某些个体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执两用中”与“防左”反右
          中庸之道是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及后世解释,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是用的意思,即中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在《中庸》中,不仅以“中庸”为美德,而且还作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中庸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思想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对的,都会产生有害的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执两用中”,即把握事物的两个极限而取其中点,既要做到“勿过”,又要防止“不及”,才是最优秀的。
          当代德育工作也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执两用中”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力戒“左”(过)和右(不及),把握好“度”,做到恰倒好处,也就是说,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与统一,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和谐均衡与共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尚书•尧典》赞颂古代圣王的德行时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王邦。”与“和谐”观念相联系的是不走极端的“中道”观念,认为“过”和“不及”两种偏颇皆不可取,提倡“中行”、“执中”、“时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将“中和”视作根本法则,遵循此法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利长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当代德育工作应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均衡的理念,提倡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德育工作者既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体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也要注重所有受教育者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3-26 04:30
          回复
            4.“动非自外”与注重内因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矛盾的内因学说。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中指出:“天地变化,两端而已。”认为事物的对立矛盾普遍存在,事物内部固有的“两端”性质为天地变化的根源。他又明确指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因,既谓之因,则动非自外也。” 圜转之物,指日月大地等,认为日月大地等的运转都有其内在的动力,非有外力的推动,明确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这就启示我们,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侧重挖掘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潜能,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内外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5.“气化日新”与“与时俱进”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主流是“气”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源于“气”。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唯物主义的“气”论为基础,形成了“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常生常化的宇宙观。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宇宙是逝逝不已、无穷往复的历程。庄子说:“万化而未如有极也。”(《庄子•大宗师》)一切都在变动流转中,变化是普遍的,没有终极的。《周易•系辞传》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一切都在创新发展着,宇宙是日新无疆的历程。在宇宙精神感召下,人类可以日新其德,日新其业。《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末王夫之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气化日新”的唯物主义发展观。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气化日新”的理念,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当代德育工作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德育工作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中国国情,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化”、“西化”,面临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穿


            IP属地:福建10楼2014-03-26 04:30
            回复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提高全民的素质愈来愈重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世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也要看到,人才两个基本方面的素质,即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一硬一软的现象。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大学校园。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市场经济某些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校学生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步入了种种误区。有的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个人欲望,认为个人的得失高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的学生崇尚金钱至上,奉行“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金钱”,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校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工挣钱上,荒废学业,重利轻义;有的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还有不少学生认为生活就是享受,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超越自身的经济实力,追求高消费,攀比成风,沉迷于吃、喝、玩、乐。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搞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这些文化积累,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甚至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由此可见,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的。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同时,还必须注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两面体,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色调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它包含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因而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是双重的。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就不能忽视这样一个教育背景、教育形势,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服务,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3-26 04:32
              回复
                三、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内容广泛,底蕴深厚,充满着哲学思理,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的思考有其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在建设有中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点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而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每一代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就是以往历史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他们不能脱离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而凭空重建自己的文化,而只有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传统中吸取资料,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透彻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在新文化和现代化的建设中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难以实现新文化、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和融汇。为此,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和发展着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铸造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珍视和爱惜传统文化,并按照“去粗取精”的原则,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下来,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首要条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正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直接思想来源和思想资料。相反,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必将导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失落,导致民族精神的滑坡。可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德育养成
                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认为,社会乃一集合的整体,个体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社会成员“同为炎黄子孙”,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主张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群体利益。因此,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时,继承和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科学的分析与取舍,让群体精神的民族文化营养注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并以此对青年进行教育,无疑会有助于消解个人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在品格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见到利益应该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合乎道义的利才可以获取,这就是所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甚至提出“以义制利”。剔除其在“义利”问题上忽视和抹杀个人应有的物质需求这一封建性糟粕,其重视道义、道德价值的一面,是应当肯定的,因此,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可以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俭以养德”,节俭之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一种历史传统,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创业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节俭不奢、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有利于他们走出愚昧消费、享乐主义的误区,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03-26 04:33
                回复
                  好文,顶一个
                  ———北方的孤独女王,冰冷的钢铁之躯。Tirpitz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3-26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