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吧 关注:73,676贴子:465,817

修行误区(转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修行误区(转帖)
因为佛教典籍的浩繁以及未能系统化的学习佛教理论,导致许多居士在学佛上存在不少误区,以至于使自己在进步不大,成效不明显。这些误区主要有:
1、把禅修和休息(睡眠)对立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睡眠?那是因为我们有病。佛陀为了对治我们的“睡眠”病,教我们禅修,而有的居士把二者对立起来,刻意睡眠,刻意生病,拒绝服用禅修这个药。每天一定要让自己病(睡觉)一场,要不然就像缺少了一次必修课。如果禅修做得好,完全可以不要睡眠。不要认为大修行人还有睡眠,不要看他在那里呼呼大睡,其实他是在禅定的光明中,此时的他对身体的休息状态以及外面的情况清清楚楚。睡眠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是不能说完全摆脱了生死轮回的,许多人就是在睡眠中进入又一次轮回的。因此要精进不懈地禅修,越是工作繁忙越要注意禅修。有的人因为刚开始禅修,不能得定,因而会感觉精力不能得到恢复,如果是这样,那可以好好睡一觉,但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为了禅修而睡眠”,而不是为了睡眠而睡眠的观念。
2、把放松等同于思想上的去功能化
有的人上座后喜欢暗示自己放松,在身体放松的同时,他也让思想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无所缘的去功能化状态。对于一个睡眠很充分,实在无法再睡着的禅修者来说,可以“有意无意”地观所缘,如果这也是思想放松的话,那倒不是坏事,也是正确可取的。但对于一个睡眠并不是很充足的禅修者来说,这种有意无意于所缘的放松,就会导致昏沉,因此这种思想上的放松就不是真正的放松,这时候真正的思想上的放松应该是“立足于柔软心,用深深的柔软心去密切地关注所缘”,因为是立足于柔软心,所以不存在用力的问题,因而不会导致散乱。只要能这样做,就不会昏沉,就能破除睡眠,即使工作劳累了一天,也同样能够证入定中,从而得到真正高质量的休息。这才是正确的放松,是真正的心放松。
3、在禅修中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禅修者自学了一些禅修方法,因而就照搬照套,结果效果不明显。禅修,和其他工作一样,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禅修是治病的药,这就要求首先要知道得了什么病,从而才能选择对症的药。禅修时,我们首先要客观分析一下自己此时的身心状况,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要了解自己是昏沉多,还是散乱多;即使在一天中,也是有的时间昏沉多,有的时间散乱多。禅修是治疗昏沉和散乱的一个药方,里面有许多味药。哪些药对昏沉有效,哪些药对散乱有效,自己心里要清楚,这样才能针对自己禅修时的具体情况开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处方,从而使自己能够有效地入定。比如闭目内视向上,有利于破除昏沉;闭目内视向下,有利于破除散乱;观动态的所缘,有利于破除昏沉;观静态的所缘,有利于破除散乱等等,这些都要求上座时具体分析,科学选择。


IP属地:广西1楼2014-07-23 10:32回复
    4、认为通过看破、放下就能得到清净心
    社会上的人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往往学会了宽心,从而使自己的烦恼得到减轻,生活得不是很苦恼。有的修行人把这种宽心方法潜移默化到修行中,认为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得到清净心。他们因此把看破、放下当作了修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此。生活中的烦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执着导致的,执着是因,烦恼是果,如果不断我执就去断烦恼,那就是用因去消灭果,结果可想而知。真正的清净心是没有我执的如来藏大悲心,因此平时看破放下只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按照佛陀教的一系列方法去实证,不要把善于宽心当作很有修行。
    5、有的人认为“定”是练出来的,这是根本错误的
    我们原本就是佛,因而原本就具足定力,现在所要做的仅仅只是恢复定力,因此只要找到障碍定力的因素,然后去除它,就能恢复我们的定力。是哪些因素障碍了我们的定力呢?是心的病态,因此只要让心恢复到健康状态就好了。所以上座后不要有一个“练定力”的思想,而要有一个“恢复定力”的观念,这样就能把重点放在破除障碍上,就能在心地法门上用功,从而很快恢复定力。
    正是因为定力不是练出来的,所以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定,因此一个刚开始学习禅修的人,如果能注意以下几方面,就能很快很轻松地入定:
    (1)让身体处于一个能持久的舒适状态。有的人很注重姿势,一开始就采用高难度的双盘,这样单单身体的不适这一关就耗尽了很多时间,把你初发心的锐气消耗殆尽。为了能尽快体会到得定的情形,使自己能得到禅修的好处,从而坚定自己学佛的信心,这时候可以暂时不要过分注重身体,比如可以坐在靠椅上,就像休息时一样,怎样舒服怎样坐,甚至可以像学生睡觉时那样趴在桌子上,这样身体就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就不会妨碍入定。许多初学禅修的人往往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而耽误了禅修和开悟。要知道这里暂时人为地忽略姿势,目的是一上来就抓住关键,抓住主要问题,从而快速得静,甚至得定。对于一个初学佛的人来说,迅速体会到静甚至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体会一次,他就会对学佛产生深深地着迷,就会精进不懈。至于姿势问题,待到有一定禅修经验,再回过头来专门练习。到了那时候,因为已经有了静甚至定的体会,所以此时心易柔软,很容易破除身体的不适,毕竟身体上的一切不适其实都是心的散乱在作怪,都是心的问题。
    (2)在身体放松的同时,用深深地柔软心密切地关注所缘。在这里因为有了深深的柔软心,所以不容易散乱;因为有了密切的关注,所以不容易昏沉,这样就破除了昏沉和散乱,就很快入定。
    (3)先从观动态所缘入手,渐次过渡到观静态所缘。比如先观手的微细的慢动作,自然而然过渡到观手的意动。
    如果能像上面这样持续地观,就能在一星期甚至第一次上座得静或得定。


    IP属地:广西2楼2014-07-23 10:33
    收起回复
      6、有的人盲目拔高自己
      潜意识中把自己等同于大德高僧,认为自己在动态中就能像大德高僧们那样处于定中,因而整天在“无为”,在“饿了吃饭困了眠”,认为自己动中就能定,不需要禅修了,得过且过。一个在座上尚且心很散乱的人,难道在动中能定吗?我们知道,在心动(执着力)和分别识产生时,我们还不可能有身体的感觉,只有在念头产生,并且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彻底消失后才能有身体的感觉,因此,反过来,只要还有身体的感觉,就不可能心不散乱,因为此时还处在念头的相续中,还是意根在作用,还是魔状态。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动中定呢?到了八地可以,八地无出入,无所缘,无作意,常在定中,无有出定时。要知道,要想达到动中定,必须要达到身空方可,而且是高级阶段的身空,还不是没有身体感觉的相似和相近的身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有的念佛人在运动中念佛,认为这样就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定境,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此时的所缘并不能引起你的强烈的注意力,但是相思病和科学家等的深思微状态例外,他们那是醉心于所缘,心被所缘拉走了,与我们学佛时所说的所缘目的不同,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要想达到念佛的一心不乱,刚开始必须在座上念佛,等到在座上能经常达到一心不乱后,才能把座上的这点儿定力潜移默化到动中,达到动中定。所以,现在许多修行人一开始就在运动中念佛,毫无疑问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因为有念的心,有走的心,这样就是散乱心,因而不得力,往生无把握。
      7、把四念处和禅修割裂开来
      有的人学习四念处很努力,但却不注重禅修,要知道四念处其实是从禅修中得来的。我们刚从定中出来,动作非常缓慢,非常柔软,安住当下,这就是四念处,由此可见四念处就是把禅修中的定力潜移默化到生活中。所以,要想把四念处修好,就必须禅修,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在四念处中,才能使生活得到根本改变,才能为动中定打下基础。同时,把四念处很好地落实于生活中,做到在生活中也心不散乱,这样,上座后的禅修就很容易,能够快速和轻易地证入高层次的禅修境界。


      IP属地:广西3楼2014-07-23 10:33
      收起回复
        8、把生活和修行对立起来
        有的居士总在抱怨说:“平时太忙,没有时间修行,尤其是没有完整的时间修行。”这其实是不会修行,不懂得修行。许多居士的修行是自学,没有象专业修行人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基础学起,许多必修课都没学,甚至象四念处等这些基础课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些课程恰恰就是生活中的修行,和生活结合很紧密,这些课程的缺失,直接导致生活和修行脱节。生活中的修行有多么重要,我们通过香严大师的悟道因缘就可以看出来。香严大师在锄地时,顺手把一块瓦砾扔出去,瓦砾击在翠竹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香严大师无意间突然听到这个声音,一下子就开悟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劳动时就处在四念处中,就处在一心不乱的心一境性中,突然的声音一下子打破这个境界,他就瞬间证入本来状态。如果是我们,任凭你竹竿断了,任凭你汽车喇叭喊破,任凭你驴叫马叫,也绝对不会开悟,为什么?就因为我们的生活和修行是对立的,是割裂的。假若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开悟的因缘,山河大地皆是如来意,一花一草皆在向你讲无上佛法。
        把修行和生活结合起来,其意义还不仅仅只有这些,它甚至会成为你摆脱三恶道的救命绳索。死亡后生活在阴间的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过去的记忆中,如果现在就能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比如现在就能非常纯熟地掌握四念处,那么假若他到了阴间(一般情况下,四念处纯熟的人是不可能堕入三恶道的,因为此时他有很好的定力),因为四念处的修行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习惯,这样他就会无意的自然的生活在四念处中,因而他就会立刻处于定中。我们知道天眼是最容易开的,稍稍有定力的人就会开天眼,这样他就会一下子开天眼看到善道甚至是天道的境界,因而一下子就会摆脱阴间的生活,摆脱三恶道。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许多人经常做梦,如果没有定力,那么你在梦中就会混混沌沌、晕晕乎乎,就像雾中看花,就像在阴雨天生活,你绝对不可能在梦中见到阳光。但对于一个稍有禅修功夫的人来说,他也在做梦,当他在梦中修四念处时,他会一下子看到阳光,因而一下子摆脱梦中的阴境,进入光明自主的定境。假若你的四念处禅修功夫很好,你就绝对不会有平常人的睡眠状态,你会处于梦幻光明中,虽然在别人看来你在睡觉,其实你和醒时完全一样,甚至比一般人醒着时还要清醒。所以,一定要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这不仅是修行开悟的需要,这也是自救的需要,除非你决定常住阴间。我们修行人,要经常问问自己:梦中见到阳光了吗?(这是梦中入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那就赶快学习四念处吧。


        IP属地:广西4楼2014-07-23 10:33
        收起回复
          9、把细昏沉中的阴境误为定中的开天目
          最近在和几位同修的聊天中,发现有的人堕入了细昏沉中,并且把细昏沉中的阴境误作开天目,尤其严重的是他们不仅自己沉醉其中,而且向初学佛者津津乐道。因为堕入细昏沉也能一次坐上很长时间,再加上未曾见过的阴境,导致初学佛者误以为这就是修行方向,结果“一盲引众盲,相将跳火坑”。因此,要对细昏沉以及细昏沉中的阴境和得定以及定中的开天目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细昏沉形成的原因:
          (1)在长期静坐中,有了一定静坐功夫,腿也不痛了,身体的不适消失了,心不很散乱了,但却因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正确选择所缘,不能牢牢看住所缘,这样就习惯性地把上座当成了睡觉,又因为睡眠已足,不能真正睡去,所以就落入了细昏沉。
          (2)在上一次没得定的静坐后,在体内“细法”未去的情况下,就开始又一次静坐,导致堕入连续的细昏沉中。细昏沉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前者在老修行中多见,后者则常见于打七等密集禅修中。
          在细昏沉中,因为心不明利,不能自主,所以不由自主就堕入梦境,这种梦是浅梦,就像人们在黎明时作的梦一样。在梦中,他能看见许多东西,而且是想见什么就能见到什么,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先有想,也就是你希望出现什么梦,接下来就会出现什么,完全是因想成像,是真正的如意、如愿。下座后,他还能记起刚才的“境界”,同时,他会感到头脑昏沉不清醒,身体困倦,最典型的是他总想继续睡觉继续昏沉,这就是细昏沉的相续性。
          怎样克服细昏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次上座都要发起证道的猛利心,要把每一座都当成死亡前的最后一座,要牢牢的清晰地盯紧所缘,只要能这样,就能很好地摆脱细昏沉。另一方面,在上一座结束后,一定要适当活动,让身体微微汗出,必须是在你感到已经非常清醒后才能进行下一座,这是关键,绝对不能在昏沉的情况下进行下一座,那样你将会堕入连续的昏沉中。
          得定的情况怎么样呢?他会感到头脑非常清醒,身体非常轻盈,精神非常愉快,绝对没有想睡觉的那种感觉。对于刚才的一座,他会感到时光如梭,虽然坐了很长时间,但却就像刚刚坐下。在定中他会开天目,和细昏沉中看到阴境所不同的是,他会感到刚开始眼前是黑的,渐渐地明亮起来,而且一闪一闪的,突然间一下子就极其清晰地看到很美好的境界,这种清晰度远远超过平时用肉眼看时的清晰度。为什么刚开始会一闪一闪?那是因为心不稳定,因此这时候的开天目还不算真正的开天目,只能是天眼前相。和细昏沉中的阴境所不同的是,这时候他能看到阳光、蓝天等等,完全就像平时一样。如果你想试验一下,你可以在看到蓝天后,马上跑到室外朝天空看去,你会发现天空和你在室内用天眼看到的情况完全一样。你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发生的事情,而且到了那个时间,你会发现你看到的情况和当时用天眼看到的情况完全一样,不差丝毫。这也是细昏沉中的阴境所办不到的。总之,细昏沉中的阴境和开天目差别很大,这里仅举几个例子,作为鉴别时的区别,修行人可以据此鉴别一下自己是不是堕入了细昏沉,如果是,那就马上改正,要不然必然会堕入恶道。这里简单地把开天目的情况介绍一下,目的是为了让堕入细昏沉的同修作为鉴别用,千万不要执着,因为无论你的天眼通多么厉害,只要你不开悟,你就绝对不可能看到诸佛境界,绝对不可能解决生死,所以,一定要牢牢记住只有悟道才能解决生死,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IP属地:广西5楼2014-07-23 10:34
          收起回复
            10、悟道
            悟道一词,耽误了多少人的生死,他们总认为心外有一个道,有一个叫做开悟的东西可悟,因而终日想尽办法、穷尽思维要悟出那个东西。要知道,佛教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所谓的悟道,换句话说就是找到真正的我。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当下的思想就是我们,因此,悟道就是研究我们当下的思想,研究我们当下的思想有哪些状态。怎样研究?这个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要有定,要在定的前提下自观自在,如果没有定,这个实验就无法进行。
            悟道是研究思想本体的问题,而不是研究思想的对象,思想对象的研究,那是心理学家的任务。我们今天的学佛人往往把自己当作了心理学家,比如他们看到金子,往往会想这是石头,是身外之物,不值得追求;看到别人穿得好,就想衣服虽好,但总有坏的一天,更何况好与坏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感觉而已,而感觉是不断变化的;看到别人吃得好,就想营养过好容易生各种病······,凡此等等,统统都是在研究心的对象,心的所缘,而不是心的本体。这种学佛方法,永远不可能悟道,最多只能减轻烦恼,为将来往生天道准备资粮。因此,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一定要在自心上下功夫,要在当下的思想上下功夫,要在当下的思想的本体上下功夫,而不是满足于研究思维的对象。只要牢记所谓的悟道和开悟就是研究当下这个思维的本体的状态,那就一定不会走错路,一定会很快悟道(悟自心)而不会变成悟所缘。


            IP属地:广西6楼2014-07-23 10:34
            收起回复
              观心最根本的,就是随时警惕自己是不是住于某种观念。只要你能让自己不要住于某种观念,那就是观心。


              IP属地:广西10楼2014-08-22 09:11
              收起回复
                打坐禅修QQ群 293646703 ,系统学习,有老师指导、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讲得很细,有很多同修的打坐经验参考,不分门派,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法和路这样走(供参考),一是从观身体觉受入手:观手或观呼吸,心稳定了,再观心或观慢动作等入定。二是从心入手:直接观心


                IP属地:广西16楼2014-12-10 09:1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5-03-06 00:10
                  回复
                    如何克服昏沉
                    白天比较劳累,休息不是很充分,到晚上观的时候设置的观察对象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了以前说的审美疲劳,专注力达不到,自然而然就被别的念头拉走,自然而然堕入细的昏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设置好观察对象要观察之前,很多人要做的往往是放松,放松的时候把握的不是很好,采用了催眠家心理学家他们搞的那种放松,不是咱们这里说的那种放松----那种专注的放松。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还有一个问题,白天困的时候要求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特别是中午,一般情况下,不要经常的躺靠在床上睡,要坐着打瞌睡,专心致志的打瞌睡,观察打瞌睡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打瞌睡的过程中自然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熟悉这个瞌睡和清明之间的关系,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后即可以借助这个打瞌睡证入定中,白天的时候这样操作。
                    如果白天时间充足,稍稍觉得困马上躺床上睡,就这样不断的躺床上睡,这就容易导致昏沉的连续性、相续性,越睡越想睡,结果就没办法去实证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睡眠观,就是在瞌睡真正到来之前,非常昏沉之前这段时间,一定要专注的去打瞌睡,专门的练这个瞌睡,培养这种睡眠的觉知,睡眠的觉知培养起来之后就不会经常堕入昏沉,不会堕入那种细昏沉了。


                    IP属地:广西21楼2015-05-19 08:04
                    回复
                      打坐时上座和下座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能保证身体前倾,不至于摔倒,不至于向后仰,能够持久。同时初学坐的时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产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过高,不能坐在床沿上,有时候稍稍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所以尽量坐得靠近地板,离地板近一些,位置不能太高。
                      坐上之后,先是活动一下,稍稍地把腰、肩膀等等的都活动一下。活动之后,肌肉的筋腱不再那样的强力。也就是说突然让它处于紧张状态之后,它不是很舒服的。活动之后这样坐的时候容易让气脉流畅,不至于产生更多的问题。活动之后,然后就端端正正的坐下来,一定要让腰部挺拔有力,头顶微微向上顶,然后身体略略的前倾。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放松,只放松加强逻辑思维的那些肌肉群(面部),把那些肌肉群放松,腰部的肌肉群不用放松。然后呢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腿疼不可能升起,腿疼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观自己设置的观察对象,多设置几种观察对象,反复的观。在不断的调整观察对象的过程中,心情慢慢的处于平静状态。这样就可以。
                      下坐的时候,这就视具体情况了。
                      如果你没有达到高层次的话,下坐的时候,你就可以先把身体,尤其是关节位置,轻轻地拍打拍打,然后揉一揉,腿伸开活动一下,稍稍活动活动,脖子扭扭,脸搓搓,后脑勺、头顶都可以拍拍,然后身体气血流通之后,再下坐。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下坐之后的按摩的动作,这个以前接触气功的人可能对这个了解得特别多,这个也没必要执着。心稍稍放松一下,因为心在上一个阶段它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的,现在拍打的目的是让这个心调动起来,让身体的觉知恢复,恢复之后汗毛孔就关闭了,不容易受风寒。然后就可以下坐。
                      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到风地去,就在背风的地方稍稍活动。
                      如果你觉得比较昏沉,接下来就可以在背风的地方搞一些活动,比如走动一下让身体稍稍汗出。
                      那些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对这些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也可以经过那种活动,也可以拍打拍打身体等等,但不拍打也没关系的,对这个要求不是非常高了,只要不到风特别大的地方都行,他能扛得住的。因为清明是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的,因为他特别专注,特别专注,这种汗毛孔就不像平常那样,它有一种特殊的状态,所以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
                      所以这就是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堕入细昏沉,就是坐的过程中出现细昏沉,这种情况就和一般情况下处理一样;对于那种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他可以拍打,也可以直接就下坐,因为下坐之后他的腿气血都是流通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活动的,他也不需要特别的去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要出汗啦等等,这个倒是对于他来说不是非常重要。这个也是因人、因情况而异的。
                      大致就这些吧,其它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有的同志接触的是气功和其他,他们对这个讲得特别的多。比如说上坐前要少吃饭、松带等等;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去解手等等。讲得特别特别的多。不过这个对于一个已经能够经常达到高层次人来说,这个就不算什么;不能达到高层次的人要稍稍注意一下,有一定好处。
                      但是总体来说身体是如幻的,这些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突破的问题,突破之后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所以说在坐的过程中,尤其是不能像有的人讲的那样:坐下来之后,放松,然后把哪些都穴位打通了,然后开始吸收能量啦等等。这个绝对不行!不能这样!当你有了这样的观念的时候,你首先就有一个“我念”在里面,当“我念”生起的时侯你就很难达到一个高层次,你就还是在低层次进行,无法跳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咱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搞那种能量吸收等等那是在现在这种状态进行的,有一种心物的对立。咱们这个地方完全就是心物是一体,它是比较究竟的。心物是一体,不存在说你去吸收能量,没有这些东西的。


                      IP属地:广西22楼2015-05-30 17:05
                      收起回复
                        如何对治细昏沉?
                        问:老师,昨天晚上我刚开始坐了,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睡过去了。
                        老师:这个就是白天比较劳累,休息不是很充分,到晚上观的时候设置的观察对象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了以前说的审美疲劳,专注力达不到,自然而然就被别的念头拉走,自然而然堕入细的昏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设置好观察对象要观察之前,很多人要做的往往是放松,放松的时候把握的不是很好,采用了催眠家心理学家他们搞的那种放松,不是咱们这里说的那种放松----那种专注的放松。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还有一个问题,白天困的时候要求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特别是中午,一般情况下,不要经常的躺靠在床上睡,要坐着打瞌睡,专心致志的打瞌睡,观察打瞌睡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打瞌睡的过程中自然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熟悉这个瞌睡和清明之间的关系,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后即可以借助这个打瞌睡证入定中,白天的时候这样操作。
                        如果白天时间充足,稍稍觉得困马上躺床上睡,就这样不断的躺床上睡,这就容易导致昏沉的连续性、相续性,越睡越想睡,结果就没办法去实证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睡眠观,就是在瞌睡真正到来之前,非常昏沉之前这段时间,一定要专注的去打瞌睡,专门的练这个瞌睡,培养这种睡眠的觉知,睡眠的觉知培养起来之后就不会经常堕入昏沉,不会堕入那种细昏沉了。
                        问:如何克服细昏沉?
                        老师:克服细昏沉,每一次坐之后,如果一坐不是非常的清明,哪怕就是清明,下来之后,都要进行一定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把体内的那种在坐的过程中代谢的那种酸排泄出去,因为在专注过程中(咱们这不是社会上的那种催眠,它是一种专注),在专注的过程中腰部肌肉等等都是用力的,身体保持的是非常正直的,在这个过程中体内会产生一定的酸,这种酸如果没排泄出去的话,它容易导致细昏沉。所以坐后都要进行一定的活动。活动的力度大小,是按照你昏沉的程度来决定的。如果是一般的昏沉你就稍稍活动,活动到微微出汗为止;如果你确实昏沉的非常厉害,头懵了、身体沉困了等等,那种严重的昏沉相。这个时候就加大活动力度,让它出汗,活动力度加大出汗,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第一:身体的沉困没有了。第二:精神上非常的灵敏,眼睛也表现额很灵敏,不是干涩啦、困啦,没有这些现象。检查一下看自己是不是非常的清明,非常灵敏,非常灵活。到了这种程度之后就可以停下来。然后开始在动中慢慢的观慢动作,在运动中观,比如打太极拳。这时候就真打太极拳,观写毛笔字,这时候是真正写毛笔字,而不是闭上眼坐着观,这样,先进行一些慢动作,让身体从运动慢慢向静止过度,过度之后,然后再开始坐,这就是通过和运动结合起来克服细昏沉。
                        然后说坐上。
                        坐的时候首先是下大决心,决心大就容易克服一些问题,一定要想办法下大决心,刺激自己。第二个就是设置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观察对象。你设置的观察对象一定要让你产生深深的关注,也就是说,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只要有兴趣,思维这个东西,就是现在这个思维状态,它对有兴趣的东西就产生猎奇、好奇,容易形成专注。所以,一定要在观察对象的设置上下大工夫。第二就是多设置几个观察对象。你可以列下来,设置四五个观察对象,这些观察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你的兴趣,然后上座的时候先观察其中一个观察对象,对这个观察对象,仔细的观察深深的观察,观察到一定程度它可以到达一定的界面的,但有时候从这个界面下来之后,又有新的烦躁。为什么呢?从这个界面下来之后又不由的又要追求这个界面,然后又去这样观的时候,就不容易再重新回过去。这时候可以重新换一个观察对象,用另一个观察对象摆脱这种心理的审美疲劳,有另一个观察对象去进行,这样就可以提高。
                        总之来说,观察对象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如果设置的很好的话,就很容易突破,所以一定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IP属地:广西23楼2015-10-24 08:49
                        收起回复
                          佛学概念:无相 无我 无念 心动
                          要明白这些概念,必须有实证经验方可。
                          这里把实证过程简要说一下:经过一段时间勤奋努力静坐,你会有一种身空的感觉,整个身体都没有了,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时候念头的生灭你会看得清清楚楚,你会发现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有一段明显的距离,你用无我的观念想象消融自己,使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你会发现念头没有了,而心里思想却一清二楚,原来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
                          你还会发现以前的爱憎现在没有了。如果你努力地想憎恨的事情,你会突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紧接着就产生“我”这个念头,随后就产生相对立的“他”这个念头,接下来就会产生“好”与“坏”,“喜欢”与“厌恶”等等一对一对互相对立的念头。随后你会盯着具体的事情浮想联翩,你很快就重新有了身体的感觉。
                          无相:这个名词牵涉到他心通。有的人在心里不停地说话,天耳通的人立刻就能听到。有的人在心里想但口里不说,比如他想大海,天眼通的人立刻就会看到他心里想的大海的形象。因此,相是指相想。当你证入念头不起的状态时,因为没有了心力,你的思想不再产生相,这样他心通的人就看不到你心里在想啥,这就是无相,无相说明一个人已经证入了如来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心通其实是天眼通和天耳通的综合,并没有一个什么他心通,只是他心通很重要,所以单列出来自成一通。
                          无我:无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是外道的断灭见。心动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当你用无我的思想你就会立刻又证入没有念头的状态,因此,无我是如来藏的特点,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了。佛陀在尼连禅河对外道说:我们佛教说的无我是真我,真我是无我的。证入无我,你还会发现山河大地皆是自己,并没有一个境外之心,再也没有了心物的对立。
                          无念:无念并不是没有思想了,而是没有念头,因为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念头是在心动以后才产生的。念头包括相互对立的各种分别念以及连续不断的想象。
                          心动:心动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见喜欢的东西后所产生的那种喜欢的情绪,而是从心的本来状态进入分别状态时的一种执着的心力,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动的感觉。如果没有心动,就绝对不会有分别执着的念头产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心动就绝不会有我和他,喜欢和厌恶等等对立的念头,当然更不会有相续不断的想象,比如不会因为别人骂你一下你就生气一下午,心里骂一下午。心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状态,是凡圣的分界点。


                          IP属地:广西25楼2016-01-23 10:29
                          收起回复
                            打坐时,过一会身体就弯了,这时是不去管,还是挺直?
                            老师:咱们以前说过的,就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心物是一体的,当你的思维处于哪种状态的时候,你的心就一定会处于那种状态。也就是说,现在你的思维处于这种状态,也就是处于一种细昏沉,那么身体它会自然地处于与细昏沉相对应的状态,它会慢慢的弯下去。那么你怎样让身体重新正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现在你直接去调整身体的话,那么你就用的是一种作意,也就是你出了一个念头:你要调整身体。你这样作意的调整,这样行不行?这样也行。当然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当你起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你要注意到你现在起心动念,是起了这个念头。起了这个念头之后,你要注意保持一个原则,就是相动而心不动。也就是说,你让身体慢慢的正直,越慢越好,用柔软心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正直,仔细的观察着身体正直的一举一动,在这个过程中柔软心始终保持着,专注始终保持着,也就是柔软的专注,这样去正直也可以。另一种情况是,你干脆就不用动,你就这样在思维上下功夫,你刚才怎样观察的,你可以还按刚才的方法去做,或者你另外设置一种观察方法能尽快的形成专注。当这个专注逐渐形成的时候,身体会自然而然的调整,你不用去管它,因为身体这种物质本身就是一种错觉,你不用去管这种错觉,不用在错觉上下功夫,你只需要在心上下功夫就行。心达到某种状态,物质的状态一定会出现与这种思维状态相对应的境界,二者是一体的。所以这个就是,看一下用哪种方法你觉得比较合适,你就用哪种方法。
                            打坐时是腰直还是去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去解决。第一种方法就是你直接把它直起来,另一种就是等待思维调整到一定状态后身体自己调整。那么前一种方法把握的要点就是,相变而心不变,也就是说,你首先觉察到腰是弯下来的。那么这时候第一是你觉察到,第二你开始起念,起念说你要让腰直起来。然后你就用柔软心慢慢的,慢慢的直,用柔软心专注的去直,慢慢就是专注的意思,专注的去直,观察这个身体挺直的很微细的变化,一点一点的微细的变化。而不要一下子直起来,那样就不叫做心不变了,那叫心变,心就出现了一种刚强心。所以要保持相变心不变,就是身体这种境界在变,但心始终不变,心始终保持一种柔软、专注,用这种方法慢慢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让它直起来,这样就可以。那么另外那种方法就是咱们刚才谈的,你根本就不用管身体。身体是一种错觉,你只需要在思维上下功夫就行。思维专注之后,身体这种物质境界,因为心物一体的原因,身体自然而然的非常的挺拔,它逐渐逐渐身体自然而然的想挺拔起来的,非常有力,头向上有一种顶的那种力量,然后身体稍稍前倾。它会自然而然的处于这样的标准的姿势。
                            所以说打坐,真正标准的姿势不是造作来的,而是在自然的情况下,思维达到一定状态,会自然形成与那种状态对应的物质的状态。思维的状态和物质的状态是一一对应的。


                            IP属地:广西31楼2017-04-02 11:32
                            回复
                              观心的重要性
                              为什么观心是直达电梯?佛陀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说“能禅定者究竟解脱” ?因为禅定是盯着一个念头,是住着在这个念头上,因此必须打破这种死沉沉的住着。但是,许多人在打破这种住着的时候,因为外缘太过突然,禅定下比较柔弱的心受到这个惊吓,他会一下子不可遏止的进入一种有对待的空境,但因为这时候还有对待在,还是有所缘的,还是执着心在其作用,所以还不是开悟,但是,因为他住于空,念头同样不会出现,他会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空的觉受,所以他会误认为是开悟了。
                              这种例子非常多,许多人还是很杰出的禅修者。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开悟,所以他们不见诸佛境界,因而只能往生到天道,比如到弥勒内院去。一切阿罗汉都是这样住于空境的,不见诸佛境界。对于这些人,佛陀在《大宝积经》上明确的说,这些人最终都要回向大乘菩提心,然后才能成佛。怎样回向?当然是观无我了。他们到弥勒那里干什么?当然是听弥勒给他们讲怎样与大悲心相应,从而证入如来藏,因此弥勒又称慈氏,以慈悲为本 。
                              从这里可以看出,观心的确是佛陀教我们的直通车,而禅定最终还是要乘坐这个电梯才能登上楼顶的。
                              下面我们专门分析住于深禅定的人为什么在突然的外缘到来时,没能开悟,而是仅仅证入了一个有对待的空境。禅定时的心是很柔细的,是很柔弱的,这时候如果外缘过分突然、过分剧烈,会逼迫他立刻做出反应,他会因此受到惊吓,一下子不知所措,处于一种大脑空白无思维的状态。这一点那些正在专心做事情,突然受到惊吓的人都有体会 。
                              因此,通过禅定来开悟的人,一定要有合适的外缘 ,这个外缘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这个外缘虽然比较突然,但一定不强烈,因而不会形成一种逼迫的力量,不会逼迫你必须瞬间作出反应。这样,你不会急于作出反应,你会获得一个反观自心的机会,这也是观心,因为我们的真心是无所缘的,所以你此时可以不去缘那个外缘,这样真心就赤裸裸的显露。这时候你往往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想去应对外缘的心,但是因为不紧迫,所以你发现自己此时无法对那个外缘作出立刻的反应。当你经过一番努力,重新出来时,你就自然而然的发现分别执着识,而分别执着识的出现表明你刚才是在如来藏中。
                              假若你没有发现分别执着识出现,那说明你还没有开悟,这是一个硬指标,任何人都不例外。看见桃花,以及佛陀的看见流星,这些外缘都具备这个特点。可惜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外缘,虽然禅定功夫非常了得,最终也无法开悟。因此,佛陀没有说“能禅定者究竟解脱”,而是告诉我们“能观心者究竟解脱”。观心,是一个直达如来藏的非常稳妥的捷径。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7-04-11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