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吧 关注:41,464贴子:556,371
  • 2回复贴,共1

给中秋雨天上一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秋雨天老先生很想让我讲讲崔颢的《黄鹤楼》,此诗得失,前人之述备矣,多次要我再讲,证明他对前人的研究毫未留意。既未留意,而又执以为词,企图为自己的无知辩解,这便是我最看不起他的地方!既然多次邀我给他讲解,久拖不讲,明白人知道是我不屑为他费唾沫,但如他这类糊涂虫,必以为自己真的掌握了什么真理似的,将越发喋喋不休,在无知的路上越滑越远。这会儿正好没事,闲着也是闲着,不妨且为他费点唾沫吧。

《黄鹤楼》确有违律之处,而所违仅在“黄鹤”之“鹤”一处而已!且看:
   
    昔人已乘黄鹤去  (平平仄仄平仄仄)
    此地空余黄鹤楼  (仄仄平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  (平仄仄仄仄仄仄)
    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平平仄平平平)
    青川历历汉阳树  (平平仄仄仄平仄)
    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烟波江上使人愁  (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诗为平起仄收式。先看全诗各句最后一字为: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如何?无一处违律。再看第四句(白云)至第八句(烟波):第四句与第五句的关系为“粘”,第五句与第六句的关系为“对”,以下类推,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中秋老先生自己好好看一看,有违律的现象么?此诗违律之处唯在首句第六字的“鹤”,当平而仄,由于此字的连带,造成第三句第四字的“去”也成了当平而仄。除此而外,全诗音律协调,丝丝入扣。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崔颢是因不懂而错么?崔颢存诗不多,但存诗不多,不等于当时的创作不多,李白有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仙赞许如此,可见崔颢绝非浪得虚名。格律诗的音韵,为当时文人必备的语言技巧,由此推论,毫无疑问的,崔颢是“知错犯错”。沈德潜《唐诗别裁》崔颢诗凡十见,其中五古一,七古二,五律三,七律二,五绝二。抛开古体不谈,这里只说律诗,与其《黄鹤楼》并存的另有一首七律《行经华阴》,全诗为:

岹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通诗平仄全符,无一处失律。再看其五律:

其一《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予报国心。

其二《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其三《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三首五律,平仄全符,无一处失律。再看五绝:

《长干曲二首》,其一: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两首五绝,平仄全符,无一处失律。可见崔颢绝非半瓶晃荡的二半吊子。




1楼2008-02-19 16:38回复
    现在问题又要回到他的《黄鹤楼》。为什么对音韵驾驭纯熟的崔颢偏偏却要在他的这首《黄鹤楼》上违律呢?时人和后人的共识是,妙就妙在前三句的“黄鹤”连用,此为全诗之眼,眼前景物,脱口而出,自然宏丽,风骨苍浑,大家手笔不可方物者在此!严沧浪谓“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者,亦着眼在此!

    然而,对此诗的看法,并不是千古同调,未有异词的。相反,后人对此,多致讥评。自然的,主要针对的恰就是此诗开首的几句全是古诗笔法。尤其是颔联,上句连出六仄,而下句连用六平,这就完全违背了律诗的规则。著名学者喻守真说得最好:“律诗既不能入古,古诗哪便可入律?古人兴到笔随,偶弄狡猾,竟传颂千古,究竟不可为法。”

    此诗以失律而不可为法,这是千古定评!李白看了崔颢诗后,曾有两首摹作,一为形摹,一为意摹。形摹者《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与崔颢一样,李白起首连用三个“鹦鹉”。也和崔颢一样,除了前三句因必用“鹦鹉”而失律,余则音韵和谐,恰中符节,完全是律法而非古法。中国文学史上以失律而仍被后人许为律诗的,唯此二首而已!李白另一首意摹的是《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一首则纯然律法,无一违误!

    前面说过,格律诗的音韵是古代文人必须掌握的语言技巧,古人从蒙童开训,便要接受这种训练。现在的人们大都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时代使然。时代的发展已经从社会普遍的意义上淘汰了这类文学样式,因此,我们今天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每天手捧《平水韵府》去背平平仄仄。但是,这丝毫不能意味着格律诗可以胡来!你不懂格律而又想写诗,则称之为诗则可,称之为格律诗则不可。格律诗自有其严格的规定性,谁违背了这个规定,而硬要妄称自己写的是什么“七律”“七绝”之类,则遭人耻笑就是必然的结果。

    中秋雨天老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懂装懂且敢放肆狂言,老先生的这一特点我已在贴吧里领教过多次了。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是中秋先生多次拿来为自己的无知作开脱的挡箭牌。现在我已把这挡箭牌戳穿,不知他接着还要狂言些什么?崔颢和李白都是精通音律的大家,大家违律,犹如高手舞剑,偶走偏锋,别有摇弋奇趣之妙。而中秋老先生连古汉语的音韵为何物都还不知道,却要楞充大家,甚至根本没把古人放在眼里,如此无知狂徒,有什么资格在此大谈格律?

    不过据我所知,这位老先生还是要狂言的,“无知者无畏”。谓予不信,拭目以待!


    2楼2008-02-19 16:39
    回复
      南宫十八,居然能使中秋“汗流如注”!哈哈,看来我的年龄竟也能克敌制胜,这倒是个新成果呢!


      14楼2008-02-23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