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80,404贴子:16,613,771

回复:【中哲】道德经中无解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究竟 如何 不知道 没考究过
但我倾向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理由如下
1,道德经及其其他同时代文本两个字的句子 有 但难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说话方式
2,两字句,在道德经中 文风不适合 整篇连读 不上口


IP属地:湖南36楼2015-12-03 13:36
收起回复
    从道德经通篇行文的语感来看,第一种断句靠谱,且其义与二十五章也是相合滴


    来自手机贴吧37楼2015-12-03 13:54
    回复
      眇不第二
      有玄,众眇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
      理解掌握了“可-非”和“有-无”两组概念工具,就可依之观妙观徼,大道运化万事万物之奥妙门径,天下人就皆能知晓了。比如,人之行为表象是美还是恶,行为结束了大家立刻就会知晓;而人们行为之实质是善还是不善虽然不易分辨,但是行为结束后,大家醒悟了还是可以知晓的。
      由于天下人能够感知“有、无”,通过“无”来体会道的微妙,通过“有”来观察道的归终。人也可通过比较事物动态变化的“可”与“非”两方面来领悟万事万物之奥妙,所以能调节自身符合天道以行人道。
      万事万物的“可”与“非”是不可截然分开看待的。比如,难与易是相生的,长与短是相成的,高与下是相形的,音与声是相倾的,前与后是相和的,“有”之事物的“可”与“非”相伴相随的现象是恒常不变的。认识了这个道理,就为人秉持天道行人道提供了能动性。
      正因如此,“处无”是圣人对待事物之总原则,做事时持“不”而行,教导万事万物生发运作。以“不”推动事物生化,以“不”有所作为,以“不”对待功绩。成功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是依靠“不”平衡调节远离贪功之心。
      【解析】
      第一章阐述的是“道德名系”,是认识论,第二章阐述的是“道德名系”指导下的实践总原则,既方法论。这个原则方法是:处无-观有-知可守非-不而为之。
      “已”,是结束之义;“已故”,是结束后沉淀反思过后之义。通过“美丑易辨,善恶难识”但终可识之理,说明人对宇宙万事万物之认识虽然有难易之别,但是最终还是能够被人认识的,就是说人是能够认识宇宙之大道真相的。人可通过宇宙万事万物之部分“有”之现象,“观”万事万物之相成、相形、相倾、相和之“有”来感知天道之“无”的整体全息本相,能调节自身来符合天道以行人道。人应该依道而行随时调节自身,人所处外界之难易,高下,长短,音声,前后,这些“可-非”等体现宇宙大道振动本质之对立面自身都是动态的对立统一。在“不”之作用下实现整体动态平衡并相互转化,人可以主动把握和使用“不”来推动事物发展转化的方向。强调了人在天道面前之能动性,高度肯定了人在宇宙中之地位,这与后文第二十五章中人为“四大”之一相呼应。
      本章中有两点需要透彻理解:一是提出“不”这个概念,二是提出“处无”之总对待法。
      “不”这个概念,既是对宇宙本质之“有”的振动性描摹,也是个认识解析工具,是用以调节平衡“有”之下的“有-无”、“可-非”两方面的工具。也就是“不”是大道自然振动性平衡的调节机制,或者说是平衡调节工具。同时可以通过“不”这个工具来整体全息地认识事物之“无”,即“以有观无”。这个用以调节“可-非”振动平衡的“不”太重要了,圣人无处不用“不”,须臾不可离。
      宇宙的本质是整体全息存在的“无”和部分存在的“有”。在“有”的层面,“有”是以振动性体现存在的,在大道自然的万事万物中,“不”是对“有”之“可-非”平衡振动性的描摹。“不”反映了宇宙本质状态是“振动”的,宇宙万物之存在皆是依赖“振动”而得以存在,宇宙万物之无穷表象,都是“振动”之振动频率、振幅和振速的不同表现,无“振动”即无宇宙万物。
      “不”这个概念是为描述宇宙之“有”层面的振动本质及振动平衡性而提出的。也就是说,“不”不单单体现振动性,还体现整体平衡性,即振动平衡。在现实生活中,把握不好平衡就会导致失衡,从而导致灾难发生。
      第三章至第三十七章全部是在阐述“不”在不同方面的振动特点,和如何使用“不”来平衡“可-非、有-无”的方法。围绕“不”分别讲了不治、不仁、不勤、不先、不争等等,实际上都是“不”这个概念工具使用说明书中之举例说明。甚至可以说《道德经》全篇都是对“不”进行了详细解析阐释,道篇是讲述认识论层面上的“不”,是理论;德篇是讲述方法论层面上的“不”,是实践。合起来就是“理论指导实践”。《道德经》叙述行文方式貌似杂乱,其实这正是体现遵循“不”动态平衡调节的体现,体现了宇宙的振动性本质。
      “处无”是圣人于事物之对待法,是对万事万物整体全息性之客观对待状态。从“有”之操作层面上讲,是用以观察事物整体状态,强调对事物整体全息之把握,即佛家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整体全息存在状态之“无”是没有“可-非”的,但是“无”所涵括之“有”是全都存在“可-非”的。强调“处无”恰恰是为了如何使用“不”提供整体全面的依据。
      那么,“处无”的“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5-12-03 13:58
      回复
        神奇的划分佩服作者的脑洞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12-03 13:59
        回复
          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老子还有必要写道德经吗?


          41楼2015-12-03 14:14
          回复
            问题提的很好 。。。
            但要这么分的话,这就不是句子了 。而是一些词yu . .、


            IP属地:广东42楼2015-12-03 14:18
            收起回复
              诶,不要那么多解释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12-03 14:23
              回复
                不可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今译】
                以“不”作为尊崇贤能的标准,以“不”作为引导民众的工具。
                认识到“不”的可贵而争相秉“不”而为,是难能可贵的。这样就会使得民众以“不”平衡对待财货获取的方式,做事光明正大,不做盗取之事。这也是以“不”平衡调节“可-非”关系,不是只看得见事物“可”的一面而对“非”的一面视而不见。使民众面对欲望的时候,心灵不致陷入工于心计的纷乱之中而保持朴素率真的本性,从而趋向圣人境界。
                所以圣人治理引导人的做法,就是“虚”。这个“虚”,是弱化人们对口福之欲的贪求,让人们摆脱智巧奸诈,心灵回归率真朴实;是让人们身体健康骨肉均衡正常,面对困难意志坚强无畏。让民众没有那些聪明机巧的心计,没有对华而不实的物欲贪求。使那些智者能够秉“不”做事,敢作敢为,要从整体之“无”层面而为,事成后马上回归“处无”状态。以“不”治民,民则治矣。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12-03 14:24
                回复
                  哈哈哈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5-12-03 14:24
                  回复
                    不象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今译】
                    道的作用像决堤的河水一样冲到人们面前供人认识、掌握和运用,大道奉献给世人的恩赐就是连深不见底的深渊也装不满。
                    这个“不”好似庇护万物运行的看不见的宗主,这个宗主挫败阻挡万物发展的锐气,解开缠绕万物发展变化的矛盾纠纷,与宇宙本质之光和合一体,与万事万物和同共存。“不”这个体现宇宙本质存在是无比精湛的。似乎存在着一套精密机制在运转,对于这套运转机制,我知道这是“不”在发挥着作用。
                    这个精密的运作机制又像是父母指导幼子一般在掌控着而使世间万象纷呈,我将这种在“不”作用下的整体归之“象”,这是“象”先行掌控的结果。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12-03 14:25
                    回复
                      他Tm把老子当结巴啦,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48楼2015-12-03 14:26
                      收起回复
                        不中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今译】
                        天地把万物都当作了自己的“象”,以“不”调节平衡“仁”对待万物,哪怕是对刍狗这样的存在也是如此;圣人秉道而行,把百姓这个天地的“象”作为自己对待的“象”,以“不”调节平衡“仁”对待百姓,其“仁”比之于刍狗没有什么不同。
                        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就像一个风箱,自成一个循环系统,在一吸一呼之间循环往复。里面的空气空虚了,自会有外界的空气被吸进,里面的空气饱和了,自会有节奏的呼出,从不屈服于外界的干扰,在一吸一呼的运动中愈能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大道运行的机理就像认清风箱的原理一样,这个道理无处不在是永远数不完的,以“不”调节平衡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就是持守“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12-03 14:30
                        回复
                          不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12-03 14:30
                          回复
                            不勤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今译】
                            谷神最明智的地方在于,它明白在五谷该生长的时候,让五谷自生自长,五谷才不会因此而灭亡,可谓是最精妙的化生之道。最精妙的化生之道的奥妙在于,该肯定的时候一定要肯定,该否定的时候一定要否定,敢于肯定和否定才可谓是化生天地的命脉。万事万物其中包含的大道理绵绵不断,就像是清晰的摆在那里一样,这是因为用“不”去平衡调节“勤”的缘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12-03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