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研究吧 关注:1,092贴子:7,703
  • 4回复贴,共1

走近四川小200文的世界(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走近四川小200文的世界(二)
二、小200文产生的历史背景
1916年,北洋军阀操纵的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四川的控制,滇军攻入四川,主持四川政务,规定了各驻军“就地筹响”政策,开了允许私自铸币的先河。1918年,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攻入成都,赶走滇军,出台各驻军防务政策,第二年,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各地军阀割据的“防区制”正式形成。由于各驻军军响皆自筹,所以各地军阀们为满足大量的军费开支,一方面在防区内横征暴敛,另一方面自设造币厂,焀铸小面额铜币以铸大面值铜元,滥铸之风由此兴起。
1925年,四川保定系军阀邓锡候等进驻成都,接收了成都造币厂,自兼任厂长,牢牢控制造币权。由于当时汉字版系列及双旗大200文充斥于市,再铸这两种币已无利可图,邓便利用《国币条例》,向省议会及商会提出拟铸一分、二分铜元辅币,或改变现有铜元式样,另铸新币,议会对一分二分辅币以不合历史习惯为由进行了否定,但却默认了改变铜元式样及大小。邓随即开铸减重的大面值新式铜元,即川铭嘉禾铜元。式样仿照天津造币总厂于1916年铸行的五厘、一分、二分铜辅币。只不过,中孔部以圈川铭填之,纪值单位仍沿袭传统称文的习惯。
川铭铜元共有三种面值,即50文、100文、200文。比先前同面值铜元大为减轻,100文仅重二钱七分,200文仅重四钱,相当于前期铸币的10文、20文铜元。故后人称此系列铜元为小50文、小100文、小200文。
铸行后,推向社会与市场流通并不顺利,因为新币推入市场后,此类铜元迅速贬值,川境内物价腾飞,受到社会各界指责,以重庆商会为甚。小200文不仅质量差,重量轻,更因名不符实,故发行之初便遭到民众强烈抑制。流通之初,只能在邓军阀控制的成都附近及川西使用,其它地区均拒绝使用和流入。


1楼2017-05-27 09:30回复



    2楼2017-05-27 09:33
    回复
      (续)不久,邓乘刘湘返重庆与黔军开战之机,赠送其40万串小200文“开拔费”以资军用。刘湘沿途用此币强制采购物资,民不敢拒。于是,小200文在川东流通开来。刘湘进驻重庆后,委派心腹王陵基为重庆铜元局局长,大肆铸造小200文铜元。从此后,小200文通行全省。根据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小200文流通后,其它铜元迅速消失,或熔毁、或藏匿、或流出省外。不长时间内,四川便成了小200文一币独大的天下。
      由于小200文铸利丰厚,除成都、重庆两地造币厂外,各地大小军阀、官吏、豪绅,甚至县署乡镇均购制机具,任意仿铸和改铸小200文铜元。为增加铸利,一方面进一步减重,如缩小、压薄、减少工艺等,另一方面添加更戝的金属,如锡、铅等。更有甚者,直接在旧版十文、二十文上重压100文、200文字样充当100文和200文使用。由此,小200文名声更是臭气熏天。


      3楼2017-05-27 09:33
      回复
        (续)小200文名声虽不怎么好,但作为一种历史遗物其意义不可小视。
        其一,货币发行是国家集权的象征,四川小200文发行与流通是国家对地方失控造成的恶果。是造成一方经济混乱的历史根源。
        其二,小200文见证了军阀割据时代,老百姓的财富被残酷掠夺的悲惨现状。这些铜元实物就是历史的见证。
        其三、小200文成为金属货币一样能产生通货膨胀的一典型案例。滥发虚值金属货币,一样导致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并不是纸币时代所独有。
        其四、反映了当时货币发行与管理的无序与混乱的历史真实。
        其五、从剪半和剪四块的小200文实物,得知当时没有200文以下的小面额铜元在境内流通,这是导致四川代用币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从另一方面说明,统治者完全不顾市场宏观需求,仅滥发200文,一心只为利来,只为利往。
        再次说明货币发行要依实际的经济总量而定,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巧取豪夺,而不顾客观经济规律。


        4楼2017-05-27 09:34
        回复



          5楼2017-05-27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