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吧 关注:19,483贴子:159,240

回复:张氏家族大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62楼2019-05-03 17:37
回复
    清代四川第一望族:蓬溪张氏家族
    关于修复张氏祖居,打造清代四川第一望族旅游区的建议
    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和任隆镇黑柏沟村是清代刑、户、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品大员张鹏翮及玄孙、著名性灵派诗人张问陶(号船山)和族人的家乡,以名臣张鹏翮、诗人张船山为代表人物的张氏家族,就从政、文学成就考证,可称为清代四川第一大望族,在清代历史和巴蜀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由其所承载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诗书画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不绝,是清代以来遂宁、蓬溪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依托成、渝特大城市和遂宁城区,加快蓬溪旅游大发展、配套推进金桥开发建设,建议将“张氏祖居地、清代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列入蓬溪“十二五”规划和金桥工业港整体开发规划分步实施。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20万字,胡传淮编著,2012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
    行。清代蜀中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据《遂宁张氏族谱》(民国十三年刻本)记载:张鹏翮、张问陶(船山)的祖先原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明代洪武二年(1369),迁入
    四川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入川始祖为张万,至张问陶,已历十三世。从清初张鹏翮入仕,到清中叶张船山中进士,这期间张氏中进士者6人,中举人者18人,成贡生者18人,为官者达80余人,既有文官,亦有武将。一人入《中国通史》,二人入《辞海》,三人入《清史稿》列传,四人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遂宁人入乡贤祠者8人,而张氏一家就占了7人之多。张鹏翮是清代蜀人中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政绩最优异的人物;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IP属地:江苏64楼2019-05-03 17:41
    回复
      甘肃
      定西漳县张氏家族
      《风俗通》:“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唐书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通志·氏族略》:“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出清河……安定、敦煌、武威……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
      漳县大部分张姓之族望为安定(今定西)。
      宁县政平碾咀张氏家族
      碾咀张氏于明洪武初年随山西迁往中原的移民迁至政平。
      世居政平堡东头,因有一台石碾而被称为碾咀张氏。
      一世祖葬于朱家山,“文革”前每年清明节合族前往扫墓祭奠。
      历经几百年历史变迁,加上老祖先的勤俭持家,至明末清初人丁兴旺,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堡子东头分前后建有前厅后楼的两处四合院和堡子西头的一处四合院;并在正宁、早胜塬有良田百顷和生意店铺多处。
      张氏家谱失于“文革”时期,老辈都已辞世多年。以老辈口传,明至清代中期后,支脉迁于他乡者很多。其中有春荣、早胜店头、良平马家、新庄的店子沟、山背后、正宁罗川长沟等,政平只留其一支或两支支脉。近代有中村弥家、丁良,当代西安、兰州,石家庄、平凉、宁县城关都有其后裔定居。
      宁县政平巷子张氏家族
      巷子张氏属明初山西移民,明中期迁至政平王家山居住(其居住的旧庄院尚存)。至第六代家业逐渐兴旺发达,搬至政平堡中部巷子,因此为巷子张家。六世祖以前均为一支单传,第七代宪文以后,人丁兴旺,产业发达,建有老屋,账房、马房、书房、花园等,其书房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后各支脉逐渐川原分居。
      现已至十七代、千余口人。
      至当代,北京、兰州、西安、平凉、嘉峪关、环县、正宁都有其后裔定居。


      IP属地:江苏65楼2019-05-03 17:48
      回复
        黑龙江
        张是当地第二大姓
        齐齐哈尔市回族姓氏、蒙古族姓氏都有张
        瑷珲张氏家族(满族)
        大乌斯力大队张氏(佛满洲、正红旗,札库他哈拉)先祖萨宁阿,从宁古塔当兵来到爱辉,后住江东,1900年迁往江西,现在共传14代。
        爱辉公社黄旗营子大队张氏(佛满洲,正黄旗札库他哈拉)原籍宁古塔,康熙年间来爱辉,居于黄旗营子屯。


        IP属地:江苏66楼2019-05-03 21:21
        回复
          青海
          张是当地第二大姓
            张姓进入青海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东汉时,陇西张姓已成为望族,张烈、张温父子都举孝廉闻名,后子孙在甘青建前凉政权达70余年,其后裔遍及青海河湟地区。三国时高陵人张既为雍州刺史,魏文帝初(200年),西平(今西宁)名门望族麴演、麴光、麴莫起兵反曹杀郡守,张既来平叛,维持了地方治安。唐代沙州敦煌人张仪潮趁当地统治集团与吐蕃贵族内乱时起义,自849年攻克甘青地区有11州归唐,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控制甘青地区10余年。宋元明清时,中原张姓来青海任职的文武官员不少,其间留居者很多,加之历代移民,故至今形成了许多青海地区的张姓村落,如大通县城关镇张家村,相传明末清初张姓从江南迁来居此。


          IP属地:江苏68楼2019-05-03 21:32
          回复
            内蒙古
            张为当地第二大姓
            源自山东平原张氏家族,于清朝末年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初,草原腹地,兴安森林,荒无人烟,狼虫出没,冬季则天寒地冻,温度可达零下40多度,夏季则天朗气清,草长莺飞尽显北国风光。


            IP属地:江苏69楼2019-05-03 21:36
            回复
              辽宁
              康平县马莲张氏家族
              定居康平之后,由于战乱、灾荒、工作等原因逐渐外迁,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新疆等地。为便于叙述,现将我们家族按居住地分成三房。三房为康平房、洮南房和张百库房,分别为张氏始祖张有福的长子张百良、二子张百昌和三子张百库的后人[1]。康平房下分康平、龙江(黑龙江)和新疆三个支系;洮南房下分洮南、白城、沈阳、大连、汤原(黑龙江)等五个支系。下面分别介绍房支的迁徙时间、始迁祖及人口等情况。人口统计的范围包括张氏家族所有男、女成员,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儿媳,本想也将女婿计算在内,但是由于调查他们的生卒状况很困难,所以只能作罢。人口数据截止2007年6月。




              [2] 忠臣现已去世,妻子可能健在。忠臣有四个儿子,是否有女儿不详。若每个儿子平均有五口人,则忠臣后人现有约二十六口人。


              IP属地:江苏71楼2019-05-03 21:54
              收起回复
                西藏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等藏族聚居区,其姓氏渊源有待予以考证。


                IP属地:江苏72楼2019-05-03 21:56
                回复
                  山东,张是山东省第二大姓
                  济南
                  张是当地第二大姓
                  天桥张氏家
                  元朝延祐年间,张养浩辞官隐居云庄(今张公坟庄)。
                  明洪武、成化、崇祯年间,河北枣强、吴桥,山东肥城等地亦有张姓迁徙来此定居。
                  山东张氏家族有一分支,一百多年前迁徙至河北。
                  一世祖,永字辈(勇),二世,宝字辈,三世,志字辈,四世,振字辈。
                  五世族人正在寻根。
                  山东张氏宗亲是否知道其家族的来历?
                  联系人,张广富,zhangguangfushua@sina.com


                  IP属地:江苏73楼2019-05-04 16:24
                  收起回复
                    青岛
                    张为当地第二大姓
                    胶南漕汶张氏家族
                    其先世于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陵谷百变历劫火,宋家垛上常岿然。浮云富贵有时去,此屋不共成飞烟。呜呼,盛德之留别有以,鬼瞰定知无疚愆。只今岁久少经过,风风雨雨门常关。寒松夭矫关不住,苍龙飞入青冥端。茯苓斗大不可见,千尺下抱灵根蟠。墙外行人生叹息,时闻落子松风前。"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据其家谱,漕汶张氏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张若獬、张若麒兄弟双进士,张若麒、张应桂、张洽父、子、孙三进士)、贡生39人、举人14人,另有1人以军功累官至游击。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
                    张显 字至明,漕汶张氏之八世孙。明正统三年举人,任山西灵石教谕,以善教化迁任代府纪善,改任湖广安化县丞。后历任北直隶钜鹿、江西萍乡知县。为官四十余年,所至皆有政声。
                    张勉学 张正学 张勉学,张显之子,由明成化二十二年举人任北直隶枣强、柏乡知县,后迁任南直隶海州知州,俱以循吏著闻。张正学,勉学之弟,字宗鲁,由明成化十六年举人任浙江绍兴府推官,居官廉洁,以报政入都。时王守仁在京师作官,为文赠之。后告休,安贫守正,足迹不入城市。有同年友某携妓过访不遇。正学知道后,锄去其土,时人有"程夫子"之称。
                    张若獬 张若麒 兄弟双进士。张若獬,字义生,为漕汶张氏之十四世孙。崇祯七年进士,授北直隶河间知县,弭盗安民,以考核第一迁任南京户部主事,又升任淮徐道按察司佥事,督漕防河,多著劳绩。明亡后,弃官归隐于州南旃檀庵。嗣子张应建,因与其侄张洽交恶,迁至今胶南大台村定居,十传至张宗可(即康生)。张若麒,若獬弟,字银台,崇祯四年进士,任北直隶保定府清苑县知县,迁任永平府卢龙县知县。以考核最优选任刑部主事,升任职方司郎中,加光禄寺少卿。后奉旨监军辽东,因军师失利下狱。不久,李自成义军攻打京师破狱,若麒得以回籍。清朝建立后,于顺治年间被朝廷起用,仕至通政司通政使。据传,当时若獬不屑其两朝为官,为王台附近关帝庙题联曰:"同胞兄弟羞,二心臣子愧",隐讽其事。后若麒告病还乡,多有善举。曾出田千余亩,一为供祭,一为赡族,一为养士,号"张氏三田"。
                    张文嵋 张燕翼 张文嵋,字峨江,张若獬、张若麒之族弟。家贫,励志躬耕以养亲。若獬、若麒皆显而富,以负郭之田分给文嵋耕种,文嵋推辞不受。与兄同灶吃饭,文嵋每以劳役自任。由康熙十七年举人除沂水县教谕。康熙四十三年岁饥,尽以俸金赈济诸生。归居乡里,颇具德声。文嵋子张燕翼,字敬堂。性敏慧。究心四子书,好读程朱文集。由康熙四十四年举人任单县训导。善陶成士子。后告归,家居十余年,汲引后学,以经书文章自娱。晚年尤邃于易经。著有《周易会解》、《四书精义》。
                    张应甲 张应桂 张应甲,张若麒之子,字先三,清顺治年间贡生。性端方,少时即有文名。为赡养双亲而无意仕途。承父志主持"张氏三田",祭祀尽礼,赡养族人不问亲疏,对有志力学之贫士每年给粟四石。"三田"之制,历时80年不改。张应桂,应甲之弟,字复我,顺治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内翰林宏文院编修。时明代忠臣左懋第子孙久徙海上,应桂上疏乞赦回,以广励忠孝。疏上后,虽被降级调用,但不久懋第子孙即被赦归。后迁任光禄寺丞。以年老告归,居乡以惠济见称。据传,其辞官后,曾至崂山出家,舍庙地百顷,另为王台准提庵舍地三顷六。著有《奏疏》、《脱籜轩偶存草》。子张友臣、张邦臣皆贡生,张廷臣为监生。
                    张应运 字景开,为漕汶张氏之十五世孙。年少英迈而有志操。崇祯十四年投身军伍,为山东巡抚马成名的部属。马成名器重他的才能,任命他担任山海关左营中军守备。当时山东战乱,有许多难民被掳掠。张应运率甲士千余人,救难民五百余口,皆资助他们返乡。崇祯十六年,巡抚黎玉田专门上疏推荐张应运迁任抚标左营游击。未几明亡,弃官归里。清朝建立后,当地官员准备推荐他再度为官,以亲老推辞不就,卒于家。弟张应昌、张应象,皆贡生。张应昌子7人,3人为贡生,3人为监生。
                    张淳 张应甲之子,字孟朴,为漕汶张氏之十六世孙。年未弱冠即中举,授寿昌令,裁陋规冗费3000余两;赋额不足,代民缴纳1500余两,百姓戴之如父母。后以终养告归。子三:张楷为贡生,张柟为举人,张樾为监生;其孙张炯文、张熠文、张焘文、张燦文皆贡生,张新德为举人,张德懋为监生;其曾孙有2人为贡生、1人为举人、7人为监生;其玄孙有2人为贡生;其六世孙有1人为贡生(张怀澄)、1人为监生,其七世孙有1人为贡生。
                    张洽 张淳之弟。字仲和,16岁(康熙十五年)中进士。初授永宁县知县,劝农桑,修学校,教化大行。以治理有方升任山西道监察御史。遇事敢言,无所挠避。当时社会初定,社仓官员不能依诏旨行事。张洽上疏请立制限时出入,不使扰民;又以关税滞留不便商贾,请严禁需索,加强监督,发与印文,以防重税,皆蒙采纳。著有《谏垣草》、《吏隐堂稿》。据传,张应建入嗣张若獬后,张洽对其不敬。张应建亦轻视张洽,遂交恶。后张洽设计陷害,以张应建祭祀冒犯祖先告于官,欲置之死地。其父应甲获悉不允,将应建救出,并护送其到大台居住。途中,张洽派人追杀,因有人护送方罢。弟张友逸,康熙乙酉副贡,授峄县教谕。
                    张沅 字起湄,号药山,为漕汶张氏之十六世孙。年十四即为诸生。其父张应昌任金城县知县,张沅帮助父亲督理内外,精明干练,人们对其都非常敬惮。兄弟皆早逝,抚养各位孤侄如同己子。后以援例任青州府训导,勤于教授士子,待贫寒学生以仁爱闻名。其子张存仁、张秉义的受业恩师纪汝奭被诬陷,张沅为言于学使,使诬陷之辞得到了澄清,并将其捐为监生。子7人,除1人早亡外,1人为举人、3人为贡生、2人为监生。
                    张存仁 张沅之子,为漕汶张氏之十七世孙。。字虚斋,号伯刚,别号愚亭。康熙五十九年举人,雍正二年副贡,除陵县训导,升鳌山卫教授,因裁卫而改任泰安府学教授。后以终养告归,作《归来吟》以明志。为学官时,勤于课士,以立身制行为最。离开陵县时,顾慎行作《双松居士图》以志其操。鳌山卫学中有耐冬二株,树龄数百年,存仁有诗传诵一时。著有《岱游草序》、《乐轩吟》、《愚亭诗集》三卷。其子张大文为举人,张大亮为监生;孙张寿序为监生;曾孙张殿图为贡生。
                    张秉义 张存仁之弟。字忍斋,号质夫,晚年自号余叟,又称半舫主人。由雍正己酉拔贡分发湖南,试用州判,以军功升授桑植县知县。当地为新开辟的苗疆,以难治著称。秉义严无所苛,宽无所纵,士民安定。以考核最优擢升广东琼州府知府。丁父忧,服阙授四川宁远府知府,不久因对下属失察而受牵连,左迁直隶良乡、临榆二县知县。所至有政声,吏民畏怀。因亢直不能献媚上司而被免官。著有《半舫诗钞》诸集。其子张大器为贡生;孙张宁蕴为贡生,张粤荫为监生;曾孙张奎高为举人,张抡彦为贡生。
                    张怀澄 字桐源,为漕汶张氏之二十一世孙。以恩贡授直隶州州判。性豁达,好急人之难,尤其乐于奖掖后进。从学者报酬有无,从来不予计较。咸丰辛酉年间,捻军起义,州牧听说捻军将至,急令闭门守御。怀澄抗命建言,认为等难民入城后再关闭城门不迟,因此而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极多。他七十余岁去世时,路上挤满了穿白衣为他送葬的学生。
                    康生(1898~1975) 原名张宗可,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耘、赵容等。胶南镇大台村人,为漕汶张氏第二十四世孙。其曾祖父张鸿义系前清贡生,父张发祥,堂号"南树德堂",有地千余亩,是当时胶南境内最大的地主。康生兄弟三人,排行第三。


                    IP属地:江苏74楼2019-05-04 16:25
                    回复
                      松山张氏
                      其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依松山(今张家楼镇松山子村)而居。自其二世起,族中人才辈出,两朝显赫。根据张氏家谱,先后出进士5人、举人5人、贡生16人。其出类拔萃者,如张铭、张懋熺、张懋煌、张谦宜,皆名闻一时。

                      漕汶张氏
                       其先世于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陵谷百变历劫火,宋家垛上常岿然。浮云富贵有时去,此屋不共成飞烟。呜呼,盛德之留别有以,鬼瞰定知无疚愆。只今岁久少经过,风风雨雨门常关。寒松夭矫关不住,苍龙飞入青冥端。茯苓斗大不可见,千尺下抱灵根蟠。墙外行人生叹息,时闻落子松风前。” 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据其家谱,漕汶张氏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张若獬、张若麒兄弟双进士,张若麒、张应桂、张洽父、子、孙三进士)、贡生39人、举人14人,另有1人以军功累官至游击。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


                      IP属地:江苏75楼2019-05-04 16:30
                      回复
                        淄博
                        张为当地第二大姓
                        白马张氏
                        按《笼水白马张氏族谱》记载,白马张氏世居胡田(今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
                        1、族谱中关于白马张氏起源和延续,共有六段记载。第一段内容是,“张赵店张应举家石槽记载,勒石前面:益都县从政乡上胡田庄居人张八公妻赵氏制石槽一面。泰定三年四月上旬造。匠人厚进。后面:八位祖讳,彬、从道、复礼、德瑞、德誉、德隣、玉良、文胜。”
                        古时民间重要纪事多采用刻石的方式,这面石槽刻字是白马张氏已知最早的谱系记载,可惜不知八位先祖与白马张氏的辈分关系。张八公应该就是八兄弟的老八张文胜,1326年(元朝泰定三年),张八公和妻子赵氏在石槽上刻下了兄弟八个的名字,白马张氏即以上述八兄弟为先祖。另据《益都县图志》记载,在1347年(元朝至正七年)重修武安王庙时,捐助人名单中有下胡田庄的张复礼(见卷二十八金石志“重修武安王庙碑记并阴”一篇),按时间看,很可能就是八兄弟中的老三。1348年爆发元末农民起义,1351年红巾军起义,与元军多次在淄博激战。大概这期间,因战乱和灾荒,张氏八兄弟及其后人离开了淄博祖籍,迁徙各地。距石槽刻谱大约过了135年,八兄弟的后人张忠,回到家乡居住于张赵店,1666年七世张之翰修谱时,石槽存于八世张应举家中,张应举住在上胡田庄的邻村张赵店。
                        2、族谱第二段内容是,“《石塔寺碑记》,住持竗亮,父忠,母赵氏、王氏、臧氏,新、迪、玘。碑载三位祖讳,想此时云祖尚未生。”
                        这段记载的前一句原刻于石塔寺的碑记里,石塔寺,当时位于益都县城西九十余里的张赵集,遗址在今天的张店区沣水镇张赵村大东门里,现已无存,它最初建于718年(唐朝开元六年),面积约六市亩,寺内立六棱石塔,塔高约十米,塔侧有碑文。碑文早已无存,但查《益都县图志》,正好有这篇碑文及这段历史的记录。1466年(明朝成化二年)重修石塔寺,石塔寺的重修,史书上记载共有三次,这是最后一次,而且声势浩大,捐修者涉及周边二十一个村庄316人,以及附近的六个寺庙,动用石匠13人,铁匠8人,索匠8人。若有意研究张店村庄、姓氏发展与沿革,这是篇难得的史料。《沣水镇志》讲石塔寺香火盛时有僧人三百余众,应该有误,六亩地的寺庙住不下这么多人,大概把修庙时参与人数用错了。
                        族谱中的上述记载,来自于《重修石塔寺》这篇碑记的落款,原文是:“本寺住持竗亮,徒弟□□、悟真、悟便、悟云、悟行、悟存,住持父张忠,母赵氏、王氏、藏(臧)氏,男张新、张迪、张玘,本寺维那真能、真得,殷住□兴。野人赵谦书。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七月十一日立。”张忠就是白马张氏的始祖,其长子竗亮出家任石塔寺住持,并组织重修了石塔寺。这篇碑记中还有这样几点信息,第一,张忠回原籍时已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张忠1460年左右从河北枣强回到原籍张赵店居住,距石塔寺重修的1466年只有几年的时间,回家不久儿子就任寺庙住持并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重修,必然要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力。第二,这时的张赵村已没有其他张姓居住。捐修名单中,张赵村人数最多,有74人,赵姓、寇姓居多,没有张姓,此时的张赵村只有张忠一家姓张。第三,张忠的第五子张云此时还未出生,上述记载的后一句强调了这一点。
                        1907年版的《益都县图志》对石塔寺还有一段记载(见卷二十七金石志石塔寺颂一篇),内容是,719年(唐开元七年),张赵村的张元兴、张广智、张名丘、张良贤、张乹达、石去疑、李嘉庆、李张达、衡怀剑、杨统域、宇文□之、丘以客等一十二人,到寺内还愿捐赠石塔颂等。这段记载有两点很珍贵,一是说明张赵村在唐朝初年即有,系张、赵两姓立村,该村至今仍以赵张两姓为主。二是各个姓氏前都冠以地域来源,例如姓宇文的前面冠以“京兆”,说明他来自于陕西西安附近。可惜文字有残缺,五位张姓前面冠以“□水”,说明五位张姓来自一处,但少了一个字,就不好确定唐朝之前具体来源于何处了。张元兴等五位,有可能就是白马张氏的祖先,当然这还需要确切的资料来印证。
                        3、族谱第三段记载的内容是,“《孝乡张氏世系碑记》,曾孙尧封谨识。胡田社张氏先祖彬、从道、复礼、德瑞、德誉、德隣、玉良、文胜八兄弟,远承祖业,世居胡田,庄南有祖茔在焉。佃于栾王庄,德业称隆。远近女童咸以白马张家为呼,盖据当时所畜为称云。时遇东土岁歉,百里罕烟,难以孤立,因计避荒,各适外境,随所在创业为家焉。天顺间,惟曾祖讳忠,心念故土,回籍居于张赵店,即率店人建集设市至于今,享其利佃田于店之侧,建茔于店之东,而基业方新,子孙洪衍,皆祖德之厚所培也。奉念所自,谨识于石,以俟后之蕃衍者再续焉。万历□年□月□日立。右系张赵店祖茔石刻,内载四代世系,因已列入谱中,不具录。”
                        孝乡张氏世系碑记,是四世张尧封于清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所立,采用石刻的形式,记录了一至四世名讳,并做了上述文字说明。该族谱碑记原立于张赵村东的祖茔,它讲明如下几点:其一,白马张氏先祖兄弟八人,世居胡田,祖茔在庄南,家业兴隆。其二,白马张氏先祖住在胡田,但土地在栾王庄,即张赵店西王家庄,所以始祖张忠回原籍没有选择胡田,而是住在张赵店也就顺理成章了。胡田和张赵隶属同乡,相距很近,而且张赵村在一条官道上,即从渤海湾羊角沟向颜神镇运盐的交通要道上,因而始祖张忠在此“建集设市”,继续在张赵村购买田地租佃。二世张云徙居颜神镇也是顺着这条官道向南走的,从乡村中心走向城镇。其三,八兄弟在胡田时,就称为“白马张家”,因为家里养有白马。后来也有称“胡田张”的,徙居博山一支还有“笼水张”、“孝乡张”之称。笼水是孝妇河的古称,原为陇水,《水经注》上有记载。此外还有“石槽张”一说,缘于张赵店的张应举家存有石槽,因而有人认为张店张氏称“石槽张”、博山张氏称“白马张”,这是误传。此处明确记载,张氏在胡田时就有“白马张”的称呼,1853年修谱时,张店、博山的张氏都称为“白马张氏”,“石槽张”却没有见到任何记载。
                        4、族谱第四段记载的内容是,“按胡田张氏茔古碑,有老祖讳喜,孙生景义等名,至讳聪者,勒名于石,字迹减没,不可考辨。”
                        这是七世张之翰1666年(清朝康熙五年)修谱时所记,第一次提到胡田庄南的张氏祖茔古碑,记录了应该是八兄弟之前的张氏祖先,张喜,他的孙子张景义,后代张聪。为何说是八兄弟之前,前文讲过,张八公刻碑之后不久,淄博就遇战乱与灾荒,兄弟各适外境。而张喜到张聪,至少有四代,按时间算,只能在前。另外族谱序中,也把老祖张喜等,列于八兄弟之前。
                        5、综上所述,白马张氏有连续谱系记载开始于1460年(明朝天顺年间)左右回到原籍张赵店的始祖张忠,其先祖在淄博胡田生活的最早记录开始于1326年(元朝泰定三年)的八兄弟,在八兄弟之前至少有四代人生活在胡田,张氏先祖在张赵店的最早生活记录开始于719年(唐朝开元七年),但是否白马张氏先祖还有待考证。
                        张店南张氏
                        始迁祖张讳荣公(或荣山公),配(鞠氏)(赵氏)(卞氏)有子三,宗让,宗礼,宗智。原籍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明初避兵移居山东新城县张店北之辛庄(今淄博市张店区),为南张氏族。


                        IP属地:江苏76楼2019-05-04 16:35
                        回复
                          淄博张氏字辈:守 师 德 允 茂 克 绵 家 毓 衍 承 修 爵 可 培 敦 厚 子 续 远 孝 友 本 先 立 耕 读 训 永 传 廉 明 方 正 在 兴 起 治 安 全


                          IP属地:江苏77楼2019-05-04 16:36
                          收起回复
                            枣庄
                            枣庄张氏字辈:有 继 田 成 立 庆 锡 世 泽 长 金 玉 德 启 茂 传 家 永 乃 昌
                            甘霖【西关张】张氏
                            稽考“西万张”系清河百忍之流脉。原籍为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南十三里冯张村。冯张村张氏百忍堂一世祖延龄公因避安禄山兵祸,由唐郓州寿张县古贤村落居洪洞县。延龄族乃古贤村张氏百忍堂一世祖公艺六世孙,后古贤村改为桥北张庄村。寿张县历史上属山东省,1964年桥北张庄一带划归河南省,现为河南省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庄。西万张百忍堂一世祖顺公于明初奉旨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山东,定居滕南微山西万村。我祖顺公乃延龄祖二十九世孙,公艺祖三十四世孙也。
                            张姓百忍堂乃中华张姓大堂之一。一世祖公艺生于公元577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朝,寿九十九岁。公艺祖以“忍”修身,礼让齐家,九世同居,三朝旌表;被历代当政者及文人骚客所歌颂,列入《旧唐书》、《资治通鉴》正史。追溯远祖,张公艺乃汉代张良祖二十八世孙。张良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政治家,是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八十世孙。张挥祖乃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第五子也。
                            1951年及1957年间,毛泽东两次接见地方干部时皆问及张公艺九世同居之事。张公艺祠及公艺墓分别于1956年、1964年由山东省及河南省划为省级文物保护。
                            始迁祖顺公、郁氏在爱国兴邦的理念下,惜别故土,背井离乡,迁入千里迢迢的西万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顺公、郁氏与他们的后代们,不畏艰难,立足生根。经明、清,历民国,发展至今二十三世,现有男、女族人二十多万,逾六百年矣。虽无大家巨臂,但风流人物持续不匮,已成为鲁南旺族大族矣。
                            我族于明万历年间首建家祠并创修世系碑谱。于清乾隆二年宗祠设家族学校。为解决部分族人的生活出路及困苦孩子的入学,宗祠先后购置近400亩土地,并设立了慈善基金会。
                            重视亲情是我族的优良传统,与始迁祖内亲后裔保持600多年的老亲往来,实属罕见。优良的家风使我族人才辈出。族谱记载:清代西万张五品官七人,六品官七人,七品官五人,举人三人,副榜一人,贡生十六人,监生七十五人,秀才八十人。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西万张族人做出了一定贡献。仅微山县民政局统计:在抗日战争中就有十四名族人贡献生命。
                            西万张在发展中不断外迁。长房有财公后裔主要迁于薛城区陈郝、甘霖等村。仲房玘公后裔主要迁于薛城区陶庄镇野场子及山亭区冯庄、养子峪等村。季房显宗公后裔均迁于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四房文昇公后裔除部分定居西万,大部分迁至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安徽省等地。
                            2011年10月份统计,西万张族人已遍布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少数定居台湾、香港、澳门及国外十几个国家。
                            自1949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8日,初步统计西万张族人在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及管理干部如下:省、部级二人,军级五人,地、市级二十八人,师级十人,县级八十九人,团级三十七人,省内、国内知名的企业家二十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二千一百八十人。
                            回首往事,岁月峥嵘,西万张创造了本族历史上的辉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在全国复兴文化走向全球强国的进程中,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续我家风。


                            IP属地:江苏78楼2019-05-04 16:39
                            回复
                              东营
                              鄙人尚未对当地张氏家族考证
                              烟台
                              所城张氏宗祠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奇山所城西北部的时彦街12—14号。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为奇山守御所千户衙门。经清乾隆初年重建后,成为张氏家族祭祖议事之宗祠。
                                所城张氏宗祠系结构严谨的殿宇式小型古建筑群,共分前厅、两廊、大殿三个主要部分。大殿后平房七间、东西两厢六间,除仪门牌匾、照壁、石狮,大殿和前厅屋顶脊两头的大吻、鸱吻饰物,屋面垂脊上的神兽等被拆除破坏外,其余部分基本保存完好。现有房屋34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大殿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建筑,前檐为飞檐,粗大的黑漆梁柱,楹联、匾额,整个建筑厅堂轩敞气势雄伟,据称“文革”前,所有木制构件上均有雕刻及彩绘,精美绝伦。有考证说,这里曾是奇山守御所千户衙门,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明代官衙监制和堪舆学说而建,体现了古代官署衙门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其建筑布局与《明史》所记载的建筑规制相符。
                                据奇山文化研究会张春钺会长介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批建“奇山守御千户所”,首任千户张升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到任,率千余名军士主建所城,奇山所城、千户所官署衙门及所指挥厅等一应所城设施均始建于此,至明万历四十七年,时任奇山守御千户所军政掌印千户张权进行了加固所城、重修辖境内墩堡、炮台,修缮所衙等一系列工程。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曾两次视察奇山守御所。


                              IP属地:江苏79楼2019-05-04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