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 关注:229,748贴子:13,207,313
  • 15回复贴,共1

2018年6月7日,古龙若还在世,那么他就整整八十岁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笔之时,我饱含热泪。古龙八十岁了。
古龙之于90后,已然有些遥远了,更别说00后了。在我中学时,网络小说早已流行,玄幻、仙侠、科幻、青春题材是同学们的案头读物,我们全班几乎人人都看过《盗墓笔记》《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即便是我身边的朋友,也几乎没有人看武侠。
一生都在求新求变的古龙,大约写了有两千多万字(仅出版),他若活到今日,怕也得向网络文学势力低头。因为这些字数,着实不过一本网络小说的厚度。
关于古龙生平、金古之争等等,自有诸多大家论述,我今在此一概不提,只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和一点在先生80岁时的想法。


IP属地:北京1楼2018-06-07 04:15回复
    不敢忘啊 我高一因为语文分高被要求做发言 我说我喜欢看古龙 被同学嘲笑 那些嘴脸不敢忘啊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3楼2018-06-07 08:31
    回复

      古龙最被诟病的,便是他的小说质量参差不齐,前几章读来犹若神来之笔,再往下却又似生了锈的刀,钝感十足。
      我从中学读古龙,作品看得不算多,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古龙迷,行事作风也颇有些书中人物的影子。
      但我并不认可古书中的人物,尤其是书中主角。
      提起古龙,就免不了说到金庸。
      金庸的书是可以给所有人看的,随便一个主角都可以作为世人楷模、道德榜样。但古龙不同,古书中的主角是天使与恶魔同体,一半身处天堂,一半身在地狱,有原则,但不一定是为了正义,有底线,可能只是为了生存的一丝尊严。
      金书里,往往是有历史背景,主角只消杀一个人,或放一个人,便可扭转乾坤、改变历史进程。古书大多没有历史背景,主角既不能上达天听,也不知庙堂之高,最大的反派,可能只是一个叫大老板的人。在这片江湖里,只要讲江湖规矩就好,无需大摆官架子,想杀人就杀人,想睡觉就睡觉。
      青少年若是在古龙的江湖里泡久了,怕是要放浪形骸之外,个个都成快意恩仇的浪子,舍庙堂而奔天涯了。
      当然,古龙的江湖里即便是浪子也是有烟火气的,其他许多人物更是有各自的趣味和思考,例如《孔雀翎》中写道:
      秋凤梧道:「是。因为家父并不是以武功胜了前辈,而是用暗器。」
      金开甲沉下了脸,厉声道:「暗器难道不是武功——你难道看不起暗器?」
      你看,这样的提问在古书中隔三差五就会看到,古龙要的就是终极一问。他常常与固定式思维做对抗(忽然想到我的领导常常教导我们要与陈词滥调做不懈斗争),他从不放过一个小细节——暗器当然是武功,暗器高手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枚一枚练出来的,并不是是个人就能成为暗器高手。
      古龙不喜复杂的招式,他说武功是用来杀人的,而不是用来给人看的。所以,读他的小说,经常会营造出一种“见面就干”的气氛,这点与金庸大为不同,这也是我最欣赏之处。

      大家都知道,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曾写过“无招胜有招”,那是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时,授意“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倚天屠龙记》中也提到过,那是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拳时。
      古龙也写过无招胜有招,与金庸颇有相似之处,却是另一种写法。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也称《风云第一刀》)中,李寻欢与上官金虹相遇时,此段我大爱:

      火花!两人目光相遇,竟似激起一串串火花。
      一串无形的火花,虽然没有人的眼睛瞧得见,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能感觉得到。
      只听上官金虹一字字道:“你的刀呢?”
      这人的手指一反,已在指尖。
      小李飞刀的手,出奇的稳定,就像是已完全凝结在空气中。
      手指纤长;有力,指甲修剪得很干净。
      这双手看来,拿笔远比拿刀合适,但却是武林中最有价值、最可怕的一双手。
      刀,本是很平凡的一把刀。
      但在这双手里,这把平凡的刀也变得有种逼人的锋芒与杀气!
      上官金虹慢慢的站了起来,慢馒的走到李寻欢对面。
      现在,他距李寻欢已不及两丈。 可是他的手却还在袖中。
      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二十年前就已震慑天下,“兵器谱”中排名第二,名次还在小李飞刀之上!
      近二十年来,已没有见过他的双环出手…… 上官金虹的手终于自袖中伸出。
      手是空的。
      李寻欢道:“你的环呢?”
      上官金虹道:“环已在。”
      李寻欢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里!”
      李寻欢道:“心里?”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李寻欢瞳孔突然收缩!
      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
      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处不在,无处不至。
      这正是武学的巅峰! 这已是仙佛境界!
      别人不懂,李寻欢是懂得的。 别人甚至有些失望……
      突听一人道:“动即是不动,不动即是动,你明白么?”
      声音很苍老,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却看不见他的人在哪里?
      另一人带着笑道:“既然如此,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又何必打呢?”
      这声音清脆而美,如黄莺鸯出谷。
      但她的人,还是谁也没有看见。
      老人道:“他们要打,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武功之真谛。”
      少女吃吃笑道:“你说他们不懂,他们自己还以为懂得很哩。”
      这两人话说出,除了李寻欢和上官金虹,每个人都耸然动容。
      居然有人敢说他不懂武功。
      若他们都不懂,世上还有谁懂?
      老人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就已到了武学的巅峰,其实还差得远哩。”
      少女道:“要怎样才真正是武学的巅峰?”
      老人道:“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多少?”
      老人缓缓接着道:“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说到这里,李寻欢和上官金虹面上也不禁变了颜色……
      这段我曾在中学时期模仿过不止一次。以无胜有,以空应实,若隐若现,这种写法,这种打法,都是跳出常人局限的,这段意境更是胜过无数招式,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
      古龙之于女人,之于酒,也都不是年轻人的榜样,甚至可以拿来做反面教材。


      IP属地:北京4楼2018-06-07 08:37
      回复(1)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爱先生的《三少爷的剑》。每每提到此书,我都会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出自这里。毕竟一个人能被世人记住的话并不多。

        书中主角自然是三少爷,就是翠云峰下,绿水湖前,神剑山庄的三少爷,本名谢晓峰。
        谢晓峰真正成为剑神的标志,是他与燕十三一战后,自己削去了自己的大拇指,从此不再使剑。即无剑无我。
        这让我想起一个佛家小故事,俱胝断指。
        俱胝和尚自造一庵住下。
        有个名叫实际来的尼姑来了。她头戴斗笠,手执锡杖,绕俱胝走了三圈,说:“能说出来我就摘下斗笠。”
        她连问三遍,俱胝都无言以对。
        实际来转身就走。
        俱胝说:“天已经晚了,为什么不暂时住下?”
        实际来说:“你能说出来就住下。”
        俱胝又没话可说。
        实际来尼姑就走了。
        俱胝和尚叹道:“我虽然长了个大丈夫的身子,却不如一个尼姑。不如抛弃这个庵,到各方寻找大师大德去。”
        恰在此时,天龙和尚来住庵。
        俱胝把实际来尼姑的事告诉他。
        天龙和尚竖起一根指头。
        俱胝恍然大悟。
        从此俱胝和尚也不去寻师访友,凡有人来参拜询问佛法,他就竖起一根指头,别不多言。
        跟随在他身边的一个童子也就学会了,遇有人问,他也像师父一样,竖起一指。
        于是有人告诉俱胝:“和尚,你的童子也会佛法,凡遇有人问法,他也跟你一样竖指头。”
        一天,俱胝问童子:“听说你也会佛法,是吗?”
        童子说:“是啊。”
        俱胝问:“什么是佛?”
        童子竖起一根指头。
        俱胝拿出所藏刀子,挥刀把他的手指给削掉了。
        童子痛得大叫,往外就跑。
        俱胝又叫住他,童子回头。
        俱胝问:“什么是佛?”
        童子又举起手来,突然发现指头没有了,恍然大悟。
        俱胝后来说:“我得到天龙的一指头禅,一生都用不尽。”
        其实,这个故事我现在也是似懂非懂,但我觉得无需全懂,人生每个阶段看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几年前我读此故事时,觉得这根手指头是妄念,现在,我觉得这根手指头,是中指。
        断指是意,古书中写意之处不少,李寻欢与上官金虹之战写意,谢晓峰与燕十三、西门吹雪与叶孤城都是写意,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天涯明月刀》的楔子,也是写意中的一绝,我大爱。
        古龙自己说,“意境”是完全属于心灵的。这点我再赞同不过了。
        无论是纵情快意,还是成疯成魔,是天涯明月,还是断指成佛,总之,古龙的英雄都是普通人,古龙的侠客们大多数时候还是欢乐的,可是山野一村夫耳。


        IP属地:北京5楼2018-06-07 08:38
        回复

          相较于古龙的小说,他的散文知名度就要逊色不少,相比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写过散文。
          恰巧最近也在翻阅古龙散文集《笑红尘》,觉得其中有些见解颇值得推敲。其中有一篇叫《慎用利器》这么写:
          刀剑是利器,枪炮是利器,拳头有时候也是利器,能伤人的都是利器,不知道慎用利器的人一定回有烦恼灾祸。
          江湖人士往往会乘一时之快,乘一时的血气之勇,而妄用利器,使亲者痛,仇者快。(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全文)
          说古龙的古文功底差,也并非全无道理,他曾在散文中引用了李白的诗歌,结果写成了“丈夫在世不称意,披丹披发弄软舟”。不过要点明的是,那会还没有互联网,记错了可以理解,但当代,有人天天守着网络,却时常是睁眼瞎。
          古龙的代笔在文坛也是一段传奇,有不少人诟病,他经常拖稿或不写了,骗了稿费就走,作品起码有一半都是代笔完成的。
          倪匡在编《武侠与历史》的时候,有一次问古龙:
          “你为什么要断稿?”
          “因为我心情不好。”
          “为什么心情不好?”
          “因为我时常断稿。”
          古今来,能将断稿的理由说的如此大言不惭,且还有书商买账,倩人捉刀者,惟先生一人。
          古龙是孤独的,他的小说里有数不清的对话,无聊至极,这也是诟病之一。可这些话,既是写给别人的,也是写给自己的。
          花如玉笑道:“喝酒的人,谁没有喝醉过。”
          风四娘道:“所以你也喝醉过?”
          花如玉道:“我常醉。”
          风四娘说道:“可是你喝起来并不像常会喝醉的样子。”
          花如玉道:“谁说的,去年我就醉过一次。”
          风四娘道:“去年?”
          花如玉道:“五年前我也醉过一次。”
          风四娘道:“你这一辈子只醉过两次?”
          花如玉道:“两次已经很多了。”
          读这些话,我又时常羡慕古龙,因为他实在是个话痨,而我却常常不知该说些什么。
          古龙的很多文字是在报纸上发表的。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羡慕且怀念那个年代,有人认真读报,且读完报纸还会认真地评论一番,这还不然,这些读者还会将评论有模有样地落于纸张,再寄予报社,而报社呢,一封封读完这些文字再回信,甚至会在报纸某个角落刊发来信及回复,若我是那来信的读者,看到此情此景,必然欢呼雀跃,跳到桌子上不住的鼓掌。这可比在央视上露脸还要荣耀。
          许多年以后,一定会有人记得,一个叫熊耀华的人,改写了武侠文学的历史,他的笔名写作古龙。
          我不是个能喝酒的人,但先生嗜酒成性,无酒不欢,我亦难免会有饮酒的冲动,已近而立,热血难凉。
          今天,古龙80岁了,来来来,当浮一大白,今夜奉陪到底。


          IP属地:北京6楼2018-06-07 08:40
          回复
            百度已经删了我超过10次了,发个帖真难,楼上的文未完,等申请恢复的楼层恢复了,再度更新


            IP属地:北京8楼2018-06-07 08:44
            收起回复
              棒,如果可以打完字复制保存再发,或者截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07 08:53
              回复
                是80岁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6-07 20:39
                回复
                  献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6-07 23:21
                  回复
                    古龙还是瘦了好看些


                    13楼2018-06-08 11:26
                    回复
                      好一句“已近而立,热血难凉”。


                      IP属地:广东14楼2018-06-09 00:38
                      回复
                        就古龙那种喝酒跟喝水一样,注定长寿不了。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06-09 14:35
                        回复
                          古先生如果真活到八十去金庸这般瞎🐔儿修订的话不如留bug……这样的文学记忆才是最深的,何况他自己本身人就是一位嗜酒成魔的醉侠,在最好的年华离开并保住了最完美的印象……朋友又何必说这些惋惜之言……不过无稽之谈罢了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6-10 04:33
                          回复
                            金已活在其阅众的嘴里,本已通俗的小说而越变的俗不可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6-10 0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