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吧 关注:636,187贴子:17,262,279

【战闻录2018夏祭】入围作品文评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18-09-05 10:53回复
    本来打算在九月一日发布,但是迟迟有几篇未能完成,在此向各位作者道歉。非常抱歉。
    其中仍然还有一篇文章的长评没有完成,希望作者借私人关系与该评委多多沟通。


    IP属地:福建2楼2018-09-05 10:53
    回复
        讲完我的见解,我们回到文章本身,罗列一下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魔理沙的角色塑造并不特别成功。首先,引入魔理沙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叙事的需要,这就使得这一角色的定位比较尴尬:她作为剧情线路的主人公,自然需要较多笔墨的描写;而文章“自我救赎”的主旨又只在蕾拉身上充分体现,那么落在魔理沙身上的笔墨又很难呼应主旨,这导致魔理沙的存在意义仅限于意识流向叙事性、戏剧性的妥协。换言之,如果文章是纯粹的意识流,那么魔理沙的角色就成了累赘。作者对于魔理沙这一角色的矛盾心理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了角色塑造中:魔理沙的每一行动都是合理的(叙事性的需要),但她并没有一个鲜明的人格(因为即便有也无益于深化主旨),这对于文章的观感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其二,以蕾拉为主线的意识流叙事,与以魔理沙为主线的传统叙事,风格融合得并不十分自然。接上,在我看来,魔理沙的角色体现的是对于作者对于叙事性的让步,毕竟通篇意识流或许“显得”有些太空泛了。那么,这一让步是否恰当呢?我以为,想法是好的,但处理方法或许有些过于简单化了。以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为例,作者将女主人公的各种心理活动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相互交织,前一刻在想象,后一刻又回到现实,视角在遁入想象与拉回现实之间游刃有余地穿梭来去。这样作者不仅能够不断强化戏剧性、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也能在同时维持人物激烈的心理矛盾。而本文中的手段则简单得多,仿佛蕾拉“负责”意识流(以及通过非聚焦型“上帝视角”托出一部分剧情)、魔理沙“负责”推进剧情,这就恍惚是两种不同的画风彼此出现在同一集动画中,前十二分钟是京都脸,后十二分钟是JOJO画风,显然并不会让读者觉得非常舒服。
        以上两点瑕疵,在我看来,都是试图引入魔理沙角色、向叙事作出让步所诱发的后果。作者或许需要在魔理沙这一角色上更加雕琢;或者,更简单的解决方式是删减魔理沙的戏份。我想,纯就意识流小说的角度,后者的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至于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补足略显单薄的戏剧性,我将在下面继续构想。
        其三,蕾拉徘徊往复的心理活动缺乏戏剧性的变化。诚然,通过不断的回忆与想象,作者一点一点地剥开了蕾拉的内心世界;然而,她的内心世界本身则是没有改变的。从作者交代出她的童年悲剧的那一刻,她就仿佛被彻彻底底地摧毁了;她并不是在为了希望而挣扎,而仅仅是为了“是否承认自己已经绝望”而挣扎;她是个矢志不渝的求死者,一切其余的心理活动都是她的感情波动,而非戏剧性的波澜。不如说,从蕾拉的心理世界露出本来面目的那一刻,读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结局了。这虽然强化了文章的悲剧性,但毕竟牺牲了心理上的戏剧性,而且给人留下一种写来写去都在原地打转的第一印象;而作为一篇意识流风格的小说,情感上的万般纠结与自我斗争,何不是更为精彩的看点呢?
        其四,传统叙事的问题。客观来讲,作者在传统叙事方面的功底,明显落后于意识流的水准。这进一步加剧了之前提到的风格不兼容问题。无论是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还是对话,都略欠雕琢,集中体现在魔理沙部分的表现力全面落后于作者所需要的感染力。或许作者是有意在练习这一方面的技巧,但毕竟战闻录是严格的小说比赛,练习文笔可以通过写私人文章来解决。
        其五,对于主题词“残缺”的诠释体现得不够明显。当然,作者对于“残缺”的见解是富有哲学意义的:蕾拉的“不自由”象征着一种“残缺”,而她为了克服这种“残缺”、寻找“完美”,进行“自我救赎”;在小说的最后,蕾拉意识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是死亡,因为只有死亡才能成就“完美”,才能把她从俗世的“残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给予她真正的“自由”。不过,显然,把“不自由”与“残缺”联系在一起的工作,还是要交给小说自己去完成;而在小说中,蕾拉的“不自由”除了肢体上的不便之外,并没有在精神层面上为读者提供足够的“残缺”体验。如果蕾拉时刻意识到自己是“残缺”的,并时刻努力去克服那种“残缺”,而不是放任“残缺”一如既往地折磨自己,那么“残缺”的体现将会更具感染力。
        其六,综合考虑以上缺陷,现有的剧情框架和叙事模式难以支撑现有的篇幅。虽说意识流并不拘泥于文字的精简性,但是现在的篇幅(一万二千字)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以上几点不足:过长的篇幅使得魔理沙的角色定位更为模糊;蕾拉线大段大段的意识流描写使得读者更加意识到魔理沙线的不自然;长篇累牍地不断加强同一种情感反而使读者感到单调乏味;不得不借魔理沙线的传统叙事来补足相应的剧情设定则给人一种用胶水粘贴碎花瓶的感觉,有力维系而无力支撑,表现力受到进一步约束。
        问题到这里大抵讲完了。将以上六点瑕疵联系在一起,我以为,作者之所以在意识流的叙事与剧情性、戏剧性之间摇摆不定,是因为他忽视了戏剧性不一定要通过具体的剧情来创造——它也可以由情感上的矛盾创造。举例,如果我出门在路边捡到一笔巨款,随即遭遇惨烈车祸,接着在医院奇迹抢救成功,刚出院又被诬陷盗窃而身陷囹圄,这当然很富有戏剧性;但如果我一直坐在电脑屏幕前码字,先是沉浸于创作的巨大喜悦之中,随即意识到自己的颓废现实而悲痛不已,接着开始幻想自己如果成为签约作者后前途无限,刚幻想完又意识到已经没有钱买晚餐而再度堕入绝望,那么虽然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但这不也很富有戏剧性吗?如果作者将蕾拉的自我斗争放大,那么不仅呼应了自我救赎的主旨,也化解了可读性不足的问题与传统叙事方面的短板,较长的篇幅也显得更为合理了。将被动接受各种情感冲击的蕾拉,转变为一个主动向颓废现实宣泄愤慨,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蕾拉,那么小说的可读性将会显著提升,意旨也将更上一层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毕竟一个更富有自主性的蕾拉或许会动摇文章的颓废、灰暗的基调,进而触发一系列新的不谐和音;至于究竟如何进行协调与改善,相信作者已经胸有成竹了。
        最后,再次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维盛宴。也祝愿作者能够继续探索自己的风格,通过不断的实验与反思,让更多优秀作品诞生在战闻录的舞台之上。


      IP属地:福建4楼2018-09-05 11:02
      回复(3)
        2.短评
        很中意诡秘的文字和云的意象,故事有着压倒性的凄美。表白作者。
        看文的时候,总觉得蕾拉和云之外的人物间维系比较薄弱,这是蕾拉和残缺的自己的斗争。
        说不下去了,就说到这了。
                    ——梦想
          这是一篇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味道的作品(虽然在幻想乡世界观下谈魔幻与现实的反差有些奇怪)。“云”作为核心意象令人印象深刻,含义可以有很多,但总体来说是作为一种可视化文本出现。作者同时也在文中设置了大量交错的回忆、比喻、隐喻,保证了全文的复杂性,但也使得作品本身的情节变得比较晦涩。另外作者的行文比较“硬”,极具个人风格,喜用长句而稍欠建筑感,这点也加高了阅读门槛。在结构上,全文显得比较平庸,缺乏与剧情一致的实验性,魔理沙视角的叙述安排比较突兀,有打乱叙事节奏的嫌疑。另外,虽然作者善写一些富有哲理的段落,但整体来说仍然欠缺思想深度;结尾高潮及其铺垫的张力不足。
                    ——语文书老师
        PS.
        某人:【这是桐子这是桐子这是桐子吗!!】由于文评的主体部分你们已经看过了,就不发了。


        IP属地:福建5楼2018-09-05 11:06
        回复
          二 《渡河》
          1.长评(梦想)
            左道艾前辈好!鄙人文学功底较差,因为读时有些共鸣感,今日试冒昧浅谈《渡河》,如有误解还请多指教。
            这是一篇比较传统的爱情故事,文字优美,气氛较沉重。从开头已经多次从二人态度神情差距暗示必然的悲伤结局。在本次战闻录中有一篇《六十六次死亡》,类似于《渡河》,皆通过主角对外物的执念来填补内心残缺,《六十六次死亡》中主角妹红是通过对绞刑的不切实际的荒诞向往,阿求则是通过对小铃的爱恋找到慰藉,她意识到自身受稗田职责限制而不能完全体会到人间情感,便想去追寻可以填补的机会,却未意识到只把一味付出当做是表达爱的方式,却忽略了小铃感受。可以说整场感情对于她而言是封闭的,她大多数时间只是在重复感动自己,或许对小铃,也是对其理型的向往。
            文章中多次提到阶级问题。文中存在两个阶级差,一个是小町与阿求,一个是小铃与阿求。小町在这部短篇中饰演着指导者与旁观者,从她身上也可反映出幻想乡乡民对阶级认知根深蒂固这一点,“也许这次会不一样,可这许多次以来的结果呢?”小町在文中曾这样自问,也曾对阿求说:“……愈是想接近他们,结果只会相斥得愈远。”正如同她之于阿求,她曾为靠近阿求而装作自己是特使,她对阿求的爱应该不是爱恋,她注视着每一礼之子,怀着一点悲悯,尽力引导他们的未来,却印证了这句道理,最终她与阿求的距离,连话都不能传达到阿求心里了。
            小铃与阿求的初遇,小铃见到稗田家久仰的大人,怀着紧张与崇拜,本来满心欢喜,为何会分道扬镳?本居一家人从开始到最后,始终都是怀揣着仰视阿求的态度,他们从未真正地站在同一平面,文章中虽并未直接描写阿求与小铃的相谈,却有描写小铃的疲惫神情,面对阶级更高的阿求小铃始终抱有压力,很可能她展现给阿求的是没有敞开心扉的自己,而从阿求对小铃家在物质上的单方面输出可联想:是否在聊天里阿求也是单方向输出的那个?谈话与关系都是不是双方的输出与输入便难以维系的,小铃身为始终是被动接受的一方,比输出方更易感到疏离,在压力持续积压的情况下,在这段不平等的关系里选择了退避。
            可悲可叹的是,阿求最后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她意识到她们已经不再能回到从前的那一时刻,她想到的是以厚礼即修缮房屋作诀别,把她的爱依然用她惯常用的手段展示一次,有点像很用力地在纸上画一个句号。她没有自觉自省,这才是本文最大的遗憾、残缺。


          IP属地:福建6楼2018-09-05 11:07
          回复(6)
            2.短评
              一篇稍许伤感的短篇,讲述了铃求之间的爱别离。文笔突出,行文流畅,感情描写很细腻,在大量内心独白的烘托下,主人公阿求的感情显得真实又可叹。作为旁观者的死神性格也比较有特色。作为情感倾泻对象的小铃相较之下比较单薄,就连侧面描写也比较缺乏,这也导致故事情节未能进一步开展,似乎只是停在半路。虽然是作者刻意为之的“欠缺”、“残缺”感,但是整体的主题仍然较为模糊。
                           ——语文书老师
              作者的功底已经很明白地摆在这里了。如果一定要我分析行文,我大概真的只能东拉西拽搬弄一点溢美之词,让大家见笑了。所以说希望写一些对于文章本身的想法。
              从阿求的角度看,她自身的上流社会的地位是“残缺”的;依然从阿求的角度看,小铃的平凡也是“残缺”的;从彼此的角度看,感情的隔阂也是“残缺”的。她因为自身的“残缺”而感到不满,却因为小铃的“残缺”而能够爱上她;想要去恋爱,又因为隔阂的“残缺”而始终难以传达自己的心意,最终留下毕生的遗憾。这样的三重“残缺”的构筑,支撑着第三重残缺——隔阂——作为有始有终的一重矛盾,构思是很精巧的。
              我在这里再解释一下我认知中的“三重残缺”:
              第一重残缺是阿求对她自身的审视。
              由于她出身上流社会,所以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感情,这是她内心的遗憾。这是在文章的开头有所暗示,在文章的临近末尾揭示出来的。
              第二重残缺是阿求对于小铃的印象。
              阿求眼中的小铃是一个理想的形象。因为她不可能了解小铃的一切,所以她选择只相信小铃的善良,这样她对于小铃的认识就是片面的、残缺的。这样的残缺反而产生了理想的美感。这一点体现在阿求对于小铃的等待(更确切地来说是单相思),她选择只信任小铃会对自己善良、会像她挂念着小铃一样挂念着自己。
              第三重残缺是阿求与小铃间的情感。
              阿求出身下层阶级,而小铃是平凡的。她们之间本来就很难相互理解;而出身的不同、阶层的不同乃至地理位置上的不同,导致她们之间的感情受到物理与社会的隔阂。阿求透过这样的隔阂看见了小铃善良的那一面,而她却不敢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小铃,这是阿求最终遗憾的原因,也是阿求与小铃的感情最终成为残缺的原因。
              然后再说一点自己的体会。
              阿求本是上流社会的人,然而她却对小铃——一个平凡的人类——产生了关怀。在这里,不妨换一个角度:如果小铃每天真的与阿求陪在一起,那结果又会是如何呢?恐怕阿求对于小铃的感情反而不会如此深切了吧。知识分子总是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理想化。爱到最后,爱的不是那个人,而是那个人所代表的全部人与全部理念,这颇有一些柏拉图式爱情的味道。
              以《雷雨》为例。周朴园对侍萍的爱的确是真挚的;然而,当侍萍回到周家,他却根本无法接受眼前这个依然坚毅、依然善良的侍萍,因为他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超凡脱俗的“侍萍”的影子已经幻灭了。如果阿求的寿命再长一些,如果她看见了一个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小铃,她还会坚守曾经的爱恋吗?在这一点上,只怕铃求厨不敢继续想下去。
              所以说,距离产生美。正如一块美玉,远观时只看到它的美,细看反而会发现它的瑕疵。本文中,正是由于作者采用了阿求的视角,同样创造了读者与小铃之间的距离,所以小铃得以成为一个理想的“平凡的人类”的形象。这或许也是对于“瑕疵”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解读吧。
              而又正是这样的距离创造了文章中贯穿始终的残酷——隔阂。阿求与小铃的情感,似乎总是隔着一面墙的单相思,它是残缺不全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残缺,产生了理想的爱情之美。不过,也正是由于她上流社会的出身,阿求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情感,她渴望作为平凡的人类度过一生。而小铃的态度呢?文中,她并不渴慕阿求的上流出身,可是她为自己的平凡感到幸福吗?阿求如此渴望小铃的生活方式,可是小铃真的安于自己的生活吗?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任何读过官方漫画《铃奈庵》的读者,恐怕都会唏嘘不已吧。
              最后,再说一句。毕竟知识分子是希望获得公众的认同的。他们渴望融入公众之中,所以他们会向往平凡,会歌颂所谓平凡的世界。至于那些真正平凡的人是否要听信他们的歌颂,真的安于自己的平凡,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VB


            IP属地:福建7楼2018-09-05 11:09
            回复
              三 《长日无痕》
              1.长评(语文书老师)
                因为作者是大家熟悉的余命老师,所以一些基本的方面就不再赘述表扬了,直接按照我的想法梳理一下,见谅。开篇是一处插叙,直截了当的表明了咲夜和蕾米身份互换,作为引子,很好地勾起了读者的兴趣。随后,作者用了两个关于死亡的文化典故。第一个是《骷髅之舞》,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交响诗,诗中描写中世纪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在每年的万圣节(11月1日)午夜,死神现身并演奏小提琴,从坟墓中召唤逝去的死者为它舞蹈,这场骷髅之舞将一直持续到破晓,已亡者才会再度回到它们的坟墓。这个情节其实就是本文的高度概括。第二个是卡戎与金枝。卡戎是希腊神话中冥王哈得斯的船夫,负责将死者渡过冥河。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伊德》则写道,活人只有拿着从冥后佩耳塞福涅的花园中折下的金枝才能上他的船去冥界。类似的用典在之后也有很多,是本文大量采用的手法。
                总之,这两个典故都暗示了本文的主题和死后世界和亡者脱不开关系。随后,蕾米与咲夜相遇之后对于时间和日期的感觉很模糊,也表达了本文处于一个特殊的时空观内。随后,本文提到了大家熟知的中国传奇《南柯记》,当然也是指这一切或许都是一场梦。这么说的话,虽然当初大家都没看出来这是余命的文章,但是开篇便频繁的掉书袋,其实很有作者的个人风格了。这么做虽然解读的乐趣,不过,用典的方式也可以再斟酌。直接提及名字有时会显得比较突兀,与世界观特别是人物知识背景有冲突,有时会显得有些出戏。
                随后,作者埋下了蕾米莉亚的左眼这一核心线索,便开始了本文最有趣的一段:重写幻想乡。帕秋莉成了杂货店老板娘,芙兰成了学生妹,昆虫学家莉格露,花店老板幽香等等,每个人都有了与一设有联系却又变化的身份,世界观也变成有外国葡萄酒和手机的现代式背景。作者用拼图和“真相隐藏在残缺之中”(也许neta的是“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预示了故事的发展。同时,镇长苏伊特的设定也再次暗示了梦世界的可能性。之后,作者给出了“镜子的消失”和“蕾米不会做梦”两条线索。看到这里,大部分读者应该都能猜想到故事的走向和梦醒的结局了。应该说,如果铺垫在这里截止,那么叙事节奏是没有问题的。略显可惜的是,作者在后面几个片段之中依然在重复着进行铺垫,比如引用毕加索和达利的画作,梦魇日记的暗示,钢琴与音乐的暗示,时间不流动的暗示…也许是为了满足条件,总之情节发展本身退居二线,作者扔下了大量线索却没有用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将之串连起来。好比扔给读者一本《黑暗之魂》的物品说明资料集,可是没玩过游戏的人对单纯的线索是很难产生解读的好奇心的。
                于是,到了转折点,不断生长的勿忘我是这个世界要告诉主人公什么,是这个小世界秩序走向失控疯狂的场面;随后美铃骷髅和血红眼球的出现也很惊悚。但是,由于人物形象刻画,以及本节描写的问题,这个爆发的转折点比较无力,结果就像是入手了一个必要道具。这之后,故事进入了解密篇,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篇幅限制,精彩程度大幅下降。一方面,叙述主人公换成了蕾米,让读者有些混乱;另一方面,帕秋莉的突然出现和工具人般的说明欠缺铺垫。虽然之前作者花了许许多多伏笔在做烘托和线索,但是有太多梗和典故是重复的了,就是在说“这个世界有问题!”,而真正情节和故事上的铺垫反而少了。无论是眼球,帕秋莉的存在,钥匙和大门,蕾米莉亚的想法…这些真正核心的故事要素需要更多的描述。也许,在作者没有为了字数条件删减前,这些问题能有更好的回应。
                事实上,文章发展到这里,对于一个正常的三幕式短篇来说,可能也就是第二幕的结束。至少还需要1/3的篇幅来叙述接下来众人的情感和故事发展,并迎来最终的结局。甚至,个人认为,“发现眼球”作为第一幕结束更好,因为这里故事的核心就在于“日常”与“非日常”的不断切换。“长日无痕”,是无法终结的梦,是一个虚拟世界里被粉饰的和平日子。本文并没有很好的将“日常”的美好表达出来,缺少了蕾米追求的昔日和平和欢乐,换句话也就是两人的CP戏份。作为一篇情感问题做驱动力的文章,对于两人关系的描写欠缺是很致命的。虽然可以默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红魔组,但是作为文章本身来说,这方面的描写才应该是主菜,暗示“这个世界有问题!”的线索则是主菜上令人烦闷的苍蝇,最后才能达到“原来苍蝇是来救你的,主菜是来毒死你的”这种反转。没有如同《漫无止境的八月》那样大量的日常,这种反转和爆发是很难撑起来的;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小节其实应该扩充至全文1/2~2/3左右的篇幅才合理,而不是像作者一样用几句话“咲夜在这段时间越来越不对了”就概括过去了。
                对于本文的描写风格和意图来说,达成8000字的条件本身就不太现实,除非换其他的叙述方式。即便是尽力削减,在方向上似乎也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极度的头重脚轻。同时,对于情感戏份的缺失,也使得本文在戏剧张力上大打折扣。蕾米莉亚对于咲夜的愧疚之情,也应该更多地在那个神秘的意识世界中展现出来(通过诗意或者含蓄的方式,如勿忘勿的情节)。此外,无论是想象力,矛盾设置,人物身份的重写,本文都很出色。不过,对于这种重写,个人觉得有些缺少“表”与“里”,“假”与“真”的更进一步的细致联系。比如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这是一个蕾米意识重塑的世界,那不应该出现超越其知识范围的信息,当然这些也是需要更多篇幅去完善打磨,也会更有解谜乐趣。总之,这是一篇有亮点也有缺点的文章,试图达成全条件的勇气已经令人激赏,实际上也完成的不错;如果作者能够回炉完善,那么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完全版会是怎样的形态。


              IP属地:福建8楼2018-09-05 11:11
              回复(2)
                2.短评
                  看到这篇文章的条件选了ABC1234567……实在不建议超出8000字的作者继续选4这个选项,毕竟其实最后加不了分,而且容易给评委留下不太正面的印象。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
                  回到文章本身。似乎延续了上届战闻录“出逢”的主题词,是另一个世界观下的蕾米与咲夜相遇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蕾米的过去被一点点揭开;见证着蕾米过去的“左眼”,则象征着蕾米一切不愿回首的往事,包括咲夜逝世的遗憾与杀死美铃的罪孽感。而只有放下遗恨、正视过去,才能从无尽的夏日中解脱。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一,对蕾米的过去的揭示,恐怕不是逐步深入的,而是借着高潮的骷髅事件全盘托出的。在前文中的确有一些蜻蜓点水般的伏笔(例如园丁、咲夜的梦),但由于实在是过于松散且过于平常,并没有起到伏笔应有的悬疑效果。如果能够一层层推进悬疑,使剧情连贯紧凑,而不是靠单单一件事“唤醒”读者对于之前伏笔的记忆,文章的表现力应该会更进一步。其二,即便是在现在的结构下,最为悬疑的高潮也显得有些薄弱;不如说,的确是作者没有处理好这一部分。对于咲夜的刻画无非惊讶,对于蕾米的刻画无非隐瞒,可是除此之外的情感呢?作为读者,如果错过这里的共情机会的话,恐怕一直看到结尾也不会心有波澜了。我想,有可能是作者忘记了故事应该在这里迎来高潮,而把这一段当作普通的情节来写了。对于起承转合的把握,也许还有些欠缺。
                            ——VB


                IP属地:福建9楼2018-09-05 11:12
                回复
                  咸鱼路过吃瓜


                  IP属地:江苏10楼2018-09-05 11:31
                  回复
                    四 《直到一切依然美好的时候》
                    1.长评(语文书老师)
                      圈十老师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将一个点子写好”的典范。相信很多作者都想过倒放时间线,这篇文章便很好的用这种结构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富有冲击力的悲剧。当然,因为我们不能倒着读句子,所以在每一句话里大都还是正述的时间逻辑,因此全文其实是许许多多的小片段倒着串起来。应该说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倒叙,而是一种实验性文体。然而,本文的阅读体验并未因为这种实验性而下降,反而会令大多数读者感到极为有趣,悬念紧紧勾住人心。这无疑是对“冲击性开头”这一条件的极好回应。
                      当然,这样写绝对不仅仅是把文章倒过来就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把文章从后往前看一遍就明白了。由于读者会时时刻刻在脑中试图建构正放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因此倒放如果信息量和线索设置不当,很容易让人产生疑惑和厌烦感。此外,起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如何维持读者对于这样叙述的兴趣也很重要。本文之所以出色,正是因为在这种倒放中维持了极好的节奏感,张弛有度。
                      具体来说,在开篇的一个场景后,作者的第三人称叙述提出了抒情性的一些问题:“她为什么会倒在这里?她做了些什么?她的表情为什么这样悲伤?”,这就是给读者的一个休息站,整理开头的故事。之后也有类似的评述,如“到底是怎样绝望,又是怎样愤恨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表情呢”,由于本文是严格的第三人称描写,这样的信息可以描写和总结目前人物状态,也使得文章多了一分惆怅之情,契合整体基调。后文类似的句子还有如“她应该愤怒吗?她可以愤怒吗?也许她搞错了什么,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事实上,全文的疑问句很多,都是鼓励读者思考的,不仅思考故事走向,也要思考人物情感。相较之下,很多文章虽然也采用了复杂花俏的叙述方式,也有很强的解读需求,但是文章中却大部分在自顾自地说话,仿佛读者就一定能够理解一样。而本文在与读者互动上下了许多功夫,很好地引导读者,展现了作者非常职业的写作态度和服务精神。
                      之后,“…的魔法,去除了”和“她想起了…”这一系列排比,都是作者试图在丰富倒叙的方式,给读者持续带来新鲜感;这类较为简单的句子也能让读者得到休息,整理情节。同时,全文也一直在用日光和月光强调时间。不过,和夜晚到傍晚这一段情节相比,白天的情节显得比较薄弱,一直到最后的真相揭露,虽然较好地回收了伏笔,却只是按部就班,缺少一定高潮。当然,这和本文高潮结局前置的设计是直接相关的。但是不能忘记,无论如何叙述,作者还是在从前往后看,期待着起承转合的戏剧结构。一般来说,如果是改变这种结构,一定是和故事内核和思想立意有关,如loop系故事或者解构式故事。但是,本文的故事依旧是毕竟传统的感情矛盾,在设计上并没有很深的想法,因此虽然叙事是逆转的,却也应该遵守传统的感情爆发结构。所以,在倒叙的最终,也许应该也有一个具有冲击力,或者令人能感受到深思的结尾,本文在这方面还是稍欠火候。如果缺乏正向的设计,本文真的成了一篇“反向”的“正叙”,那么文学意义就不大了。
                      除了耀眼的叙事,本文在情节上虽然简单但至少也是比较扎实,将一场口味略重的悲剧描写得比较完整。虽然人物的感情很极端化,但有了桥姬的嫉妒能力背锅,也算能说得通。当然,就算是嫉妒了,难道就要变得暴力吗?桥姬和灵梦的塑造是否过于都合主义?核心水晶的设定来自于哪里?这些问题都是有探讨和修改余地的,但是至少在这短短的篇幅之内,逻辑大概可以自洽,也能够理解人物的情感,以及本文的核心:感情关系中,如何抑制自己的感情。很显然,爱上一个人是需要投入感情的,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抑制住自己感情,就会产生伤害。所谓的“水晶”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意象。水晶的破裂也就是感情防线或者理智的崩溃,最终导致悲剧。对于这方面的思考,本文主要还是单向的,人物也只是为了指出这一点而服务,没有太多的辩证思考。如果对于文章所探讨的这个感情问题,能在“自我抑制的缺失”之外,更多地与主题词“残缺”进行讨论和回应,那么应该会更有深度。
                      听圈十老师说,这篇只是在一次更为复杂的叙事尝试之中诞生的副产物。那么这个副产物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作者对于短篇的掌控力和对讲故事的才华,令人钦佩。最后说一点,就个人的期待来说,如果作者能够想出办法在情节上解释倒叙的原因(也许需要某些类似meta的元素),真正地将叙事和故事紧密结合,那么本文的出色程度将更上一个台阶。


                    IP属地:福建11楼2018-09-05 11:37
                    回复(2)
                      2.短评
                        功底只能用强悍来形容;构思只能用绝妙来形容;行文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相信每一个文手都有过这样一种幻想,那就是写好一篇时光倒流,就像央视的经典公益广告那样。全文的时间完全倒转——就像电影倒带那样真实的镜头感。恐怕是我的阅历过浅,直到这篇文章之前,我还没有读过任何一篇能够做到全文时光倒流的文章;本文给我的感觉唯有巧夺天工四字,而这四字的背后又分明写满了强大二字。
                        在我们的印象中,时光倒流总是与“后悔”“遗憾”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既然好的时间总会流向坏的时间,那么倒流的结果就是悲剧的结局倒回悲剧的开端。这篇也不例外。(或者说,这种思维定式本就是由我们回忆的本性决定的。)爱丽丝的爱情悲剧始于绿眼的嫉妒,终于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这样畸形的爱恋,却不可能容许任何后悔、任何追忆。
                        至于剧情本身,(还原回正常时间轴的话)倒是没有太多惊艳之处。不过,既然文章已经决要这样写了,那么写法本身就象征着一种理念,难道不是么?
                        所以说,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其一,控制情绪。
                        其二,不要犯罪。
                        其三,强者是那些能将凡人皆有的幻想固化为艺术品的人。
                                         ——VB
                        处理的形式很新颖,画面感很强。很喜欢。
                        虽然在文章里一切最后都回到了最开始美好的时候,实际上一切都不可挽回了,这样的反差感,让人更加沉重地感到难过……
                                         ——梦想


                      IP属地:福建12楼2018-09-05 11:38
                      收起回复
                        五 《神明降下恩惠之雨》
                        1.长评(leon)
                                  轻描淡写之下,有一座巴比伦塔
                                            评《神明降下恩惠之雨》
                          作为本次比赛文字量最少的作品,《神明降下恩惠之雨》(以下简称神雨)用短短不到3000字,便讲述了一个完整又优美的故事,其文字功力自不言而喻。纵观全文,不论是抒情也好,抓细节也罢,每一个点都在推动着文章的发展,每一笔都在催促着故事的前行,真可以说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在其他文章执着于和读者玩一场又一场的“宫斗剧”,一次又一次的“好想急死你”时,《神雨》走过来抓住你的手,一蹙一笑,便把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真是十分难得的。
                          当然,这种表述,还有文章标题所谓的“轻描淡写”,会给人一种文章“开疆扩土全靠白描”的错觉,实际上,里面里面该有的修辞一个不少,只不过都被打碎揉进了文章的主线进度里,全文语句都被如此高度提炼过,有如“融情于景”一般,“融技于字”,比如:橘红色的夕照流入她的胸腔,又缓缓溢出,最终漫成风祝满眼的泪水。又比如:现人神于是感到崇敬、欢欣、疲惫与哀戚,终于沉沉地睡去,永远不知那横亘天穹的星河在巨大的闪光中破碎,繁星载着八百万神明的恩惠流泻而下。大雨三年不止。如此种种,都是既描皮又画骨,主线修辞两边都抓两边也都要硬,实在是让人钦佩。
                          说完了文章的语言,我们来谈谈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不算晦涩,大体上表现的是对自然,或者说对未知,需有敬畏之意,不能对其妄为。这算是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了,从人类拿起砖块,打算建起一座巴比伦塔来挑战神的权威那天开始,此类故事便在大地和书本中此消彼现,此文的话,我认为是从两个地方来体现:
                          1、村民由于对未知的神明之力缺乏敬畏,妄以人类的角度揣测,使得雨季迟迟不来。
                          2、早苗自认为自己掌握的力量远超神明,擅自为了“人类的目的”使用,从而导致暴雨三年。
                          这两处都可以在文中较为直接的看出,也不多赘述了。不过其实文中有一点很有趣: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她接任风祝之职时已经是高中生,相信神明存在的人越来越少。她甚至怀疑自己若是没有亲眼见过两位神明的话也会成为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
                          从此可知,早苗之所以信仰“神明”,只是因为她可以确实的看见,感受到神明。并非是敬畏于神明力量的伟大与不可知,才信仰神明。
                          “但她发现她原以为全能的神明竟比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还要不堪一击。她本该知道,神和物理对于未解决的现象来说都是残缺的模型,因为就连两位神明也曾惊异于她的能力——”
                          由此可知,对早苗来说,她所信仰的神明并非什么值得敬畏的不可知之物,而只不过是一个使用“不可知力量”的“前行着”而已,而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他们之上。综述,早苗其实也不是一个“信神者”,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站在“好”的一边的,无神论者而已。从这点再返回看第二点,以及全文,就更能体会出文章结尾“通天塔噼里啪啦垮了一地”的场景,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无论是语言还是立意上面,都是非常精巧的。我的阅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像在品尝一块奶油夹心巧克力,甜味伴随的奶香,缓缓的顺着舌根流入大脑深处,不紧不慢的为我打开一幅画面,在这轻描淡写之下,我看到了一座巴别塔。


                        IP属地:福建13楼2018-09-05 11:52
                        回复(3)
                          六 《超感情火箭》
                          1.长评(苏娜)
                            开篇作者便展示出了一种十分讨人喜爱的幽默感,并且顺便将她对于文字的敏感以及纯属运用一并放在了案板上。
                            这里先提一下结尾好了。妹红最终会被慧音阻止是完全的意料之中,而看点则在于如何阻止。我们的老师并未激情告白或者是语重心长打嘴炮,而是制造了导弹将妹红的火箭直接撞了下来。
                            这也太别扭了,实在是无法评价,只能像是辉夜一样露出复杂的表情。若是说前面一大长串铺垫都是按照辉夜意思所行的顺理成章,最后这一发导弹则是万众瞩目的,羞涩地慧音内心真正的情感爆发(读者也一起爆发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竹林和不死组的CP大战。
                            喷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实是打对她们俩的名字,辉夜慧音辉夜慧音……
                            其实辉夜和慧音也挺有CP感的,都是智力型知性系的选手,一个自矜,一个好像彻底活开了,看辉夜恰到好处的欺负慧音其实蛮有趣的,不过那一段应该是令人哀伤的真实身材压制(我错啦!)
                            公主你好歹动一下啦!
                            我不,我是永远的公主,永远,即是静止的,时间流动与我无关……
                            不管你再怎么说的厉害,懒不就是懒。
                            对不起我虽然正是在写文评的,但是一提到辉夜永琳慧音妹红(CP取向一目了然)总是有吐不完的槽要讲。
                            总之从故事的角度来说,丝丝入扣,相当流畅,就算是前面与事件无关的叙述也为文章填上了一抹慵懒的美。
                            而真的开始讲故事本体的时候,流出的则是辉夜对慧音的开导,以及接连不断,接连不断,量大得过分的两人对于藤原妹红的宠溺。
                            说不定蓬莱人都会被这种感情淹死呢……
                            一个不太复杂的故事,但是足够细腻,足够真实,足够甜。
                            甜。
                            不断地暗示慧音与妹红的互动模式以及明面上所写的慧音与慧音两人的交流,将读者带到了辉夜的第一视角来观察这一对笨蛋情侣(和慧音的南半球)。直到最后,入戏已深,想着究竟如何收场之时。
                            一架火箭就把读者们炸回了屏幕之前。
                            辉夜的小坏,慧音的羞涩以及笨蛋妹红,虽然都不是复杂的形象,却活灵活现的想要让人直接抱住,作者功底可见非常的纯熟了。
                            因此,略微推荐一下。


                          IP属地:福建15楼2018-09-05 11:55
                          回复(2)
                            2.短评
                              非常出色的短篇,成熟的商业轻小说文风,轻快的语调和时不时的小幽默令人忍不住读下去。核心故事很有创意,涉及的人物关系和感情也十分合理。前中期的拌嘴描写略有冗余,导致文章稍显头重脚轻,结构上尚欠打磨,但结尾本身作为一个有回味的欢乐结局是十分出色的。最后一句话让人想起了森见登美彦的《四叠半》,当做点睛之笔分量尚够。作为喜剧,全文是建立在扎实的人物形象上的,但在人物视角之外的议论上要逊色一些。
                                             ——语文书老师
                              仿佛轻小说一般的语言与剧情,给人一种的确在读轻小说的轻松感觉。仅从轻小说的角度而观,作者的叙事水平可谓驾轻就熟;轻松、幽默而又不失自然,在轻小说的领域内,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准了。
                              令我感到十分有趣的是文章中对于慧音形象的解读,下引辉夜的一句评价:
                              “虽然发出光芒却远不可及,尽管照亮黑暗却无法带来温暖。”
                              有趣的地方是,就(我所接触到的)竹林组的范畴内,这与传统观念中慧音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我们通常认为慧音是怎样的呢?温柔、体贴,最富有理解与同情,也最能深入妹红的内心。竹林组的CP常是围绕妹红展开的,而她则是妹红的天然补足;而与慧音相比,辉夜的形象则是高贵的、不解人情的,并且时刻与妹红作对的。也就是说,慧音的形象同时与妹红、辉夜两人是对立的。
                              而在这篇中,慧音的地位却似乎与传统认知相悖:她的形象与辉夜的形象悄然重合了。这是因为,在文中,慧音同我们认知的辉夜一样,也是“完美”的:她对妹红尽一切的温柔、体贴、理解与同情,因此在妹红的心目中达到了完美的形象;而一旦达到完美,就注定与世俗拉开距离——世俗只是怀疑地注视着完美,却不敢将它拥入怀中,这就是一种悄然而生的陌生感。
                              我们为什么会认同慧音这个角色?因为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善良、稳重与关切,这些都是人性中平凡的美丽。所谓完美,或许正是一种过于耀眼,乃至令人诚惶诚恐的光芒:光芒之中,那些我们曾经珍视的美丽悄然幻灭,完美再度变得如同残缺一般不可接受——这或许就是残缺与完美的统一吧。
                                              ——VB


                            IP属地:福建16楼2018-09-05 11:56
                            回复
                              2.短评
                              一篇很完整的秘封苦情剧。梅莉与莲子的两线叙事,幻想之旅和现实的残酷,亦幻亦真,最终结合为一,并大方地公布真相,那就是幻想只是镜子中的映像。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更像散文或者寓言,故事性的情节比较薄弱,角色的感情反复也稍欠烘托,不过作者极其出色的文笔使得阅读性很好。结局表达的情感比较向上,这点很不容易。但可能在具体的意象设计上,少了更多对于“对镜描火”的隐喻,也就是说梅莉的幻想乡之旅太过常规,缺少了揭露谜底之后能让人恍然大悟的东西
                                            ——语文书老师
                                在一开始,我想摘录文中对“对镜描火”的一段精彩的解读:
                                我开始阅读,那是充满童话色彩的,名为“梅莉”的主人翁在不同世界巡回的幻想小说。但是,在我按照玛艾露贝莉为我排成的顺序一篇篇读下去时,我在童话故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感。
                                “所以,一切都是隐喻,是吗?”我读完最后的一篇文档,抬头这么询问道。
                                “是的。因为我被束缚在这里,有着这样不方便的身体,所以我只能幻想自己拥有奇妙的力量,能在梦中比任何人都自由。因为我无法看见广阔的世界,所以我只能将感情和思想寄托在文字里。什么事都做不到的我,还是想在世界上留下我此生存在过的证明。”
                                “不过,我终究无法写出我不知道的事物。到最后,我不过是在对镜描火而已。莲子你听说过《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的故事吧。镜中就是我的幻想世界,但幻想世界中的一切也不过是现实中事物的倒影而已。我所能写的,只有自己像火焰一样炽热的、摇曳不定而无处抒发的感情,我认知里不同侧面的自己,还有我熟识的人和我想要成为的形象罢了。”
                                “对镜描火”,“镜”就是梅莉的梦和她记录的故事,而“火”则是她在疗养院的生活与她的“自我”。梅莉在她的梦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映像,她发觉自己的孤独,发现自己受到俗世生活的禁锢;而她又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到了“自我”的影子,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她的“自我”的一部分,而这些角色的影子彼此重叠,慢慢浮现出梅莉的真实人格。前者类似于“梦境是现世生活的反映”的传统命题,后者类似于“镜中我”的人格发展理论,而这两者都暗示着对于“自我”的探索。所以,在我的眼中,“对镜描火”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发现的过程。
                                为什么梅莉会探索“自我”呢?是因为她天生热衷于反思吗?文中并没有交代。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梅莉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别无选择。疗养院里的孤独、沉闷、缺乏希望,时间的一分一秒的流逝,都无时无刻不在叩问着梅莉的内心。因此,她才会变得如此敏感,才会对莲子说出(你的自由)“灼伤了我”,并且为自己的嫉妒而感到愧疚。不过,孤独的磨练并没有摧毁梅莉;作者在文末点出,正是残缺了希望的生活本身,唤起了梅莉直面自我的勇气,与挑战绝望的顽强。这样,文章的立意得以升华,从对自我的反思,到达对逆境的永恒的抗争,黑暗之中也能诞生光明。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对镜描火”有了最后的,也是最崇高的一层解读:“镜”所映出的是苦难的现实,而“火”则是信念世界中的希望。
                                不过,如果说文章有遗憾的话,或许也在于最后的一层立意——绝望与希望。虽然作者写出了这一立意,但是它并没有在梅莉的身上表现出来;疗养院病人的群像则是从头至尾比较黯淡、丧气的,也没有着重表现他们与绝望相斗争、追逐希望的过程。换句话说,点到了,但没有表现充分。这就好比一架桥梁,前半部分缓缓爬升,有坚固的桥墩作为支撑;后半部分将要升入云霄,却反而没有桥墩的支撑,这样桥梁的坚固程度就值得怀疑了。如果说作者希望让结尾更加掷地有声,那么不妨考虑将剧情再延伸一些。打个比方,若是事先将读者带入了没有阳光的黑夜,那么至少要先让阳光照进来,黎明才会真正降临,不是吗?
                                           ——VB


                              IP属地:福建18楼2018-09-05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