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吧 关注:8,719贴子:37,502
  • 2回复贴,共1

希特勒、隆美尔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隆美尔在西方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人物’,但在1944年10月14日之前恐怕没人会这样想,在世人看来,他是‘沙漠之狐’,是第三帝国最年轻的元帅,是众神的宠儿,人们崇拜的偶像,其影响已超出军事领域。一夜间,由宠儿到奉命自杀,人们无法接受,德国人一开始甚至认为这是盟军编造的谎话,连盟军自己都难以置信,但这是事实。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个人的命运摆脱不了国家的命运。让我们试着解开这个乱结吧!


IP属地:四川1楼2019-04-10 01:15回复
    那么隆美尔在这场斗争中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步兵进攻》是中年的隆美尔写青年的隆美尔,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特点。应该说隆是德军另类中的另类:从背景而言,他是非普鲁士,非贵族,非总参的三不沾的少壮派军人;从风格而言,他与德国厚重大气的军事传统格格不入,以奇幻应变见长;从性格而言,他敢说敢做,既敏感多情,又冷酷实际,比较复杂。不必动脑子,就可以想象一个另类的尴尬。隆美尔始终是一个局外人,前面已经谈过他根本就没有进入德军的培养序列,尽管他是最高勋章的获得者。
    对於这种尴尬的局面,一个人可以有两种选择:融入主流或坚持自我。而隆美尔选择的是后者,他的这一选择决定了他的命运。像他的朋友保卢斯元帅因出身平民被海军拒绝,大受刺激,后来娶了一位罗马尼亚大贵族出身的美丽妻子,开始平步青云,其平和顺从的性格深得领导喜欢。又比如前面提到的舍尔纳元帅尽管也获得了最高勋章,还是被总参拒绝,但多次努力后被总参接纳,进入主流。而这种妥协对心高气傲的隆美尔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他外表文静,但内心极有主见。要是他有曼施坦因或古德里安的出身,也就罢了,偏偏他又没那个命,可隆美尔恰恰是个不信命的人。‘心比天高,身为**’对其是最恰当的形容了。他26岁被提升为上尉,是个年轻的上尉,一当就是十四年,大概也成为最老的上尉了,当时晋升缓慢是不假,但对於小隆的资历战功而言,他并没有成为提拔对象也是事实。人生能有几个十四年呢?


    IP属地:四川4楼2019-04-10 01:16
    回复
      最后谈谈我写<希特勒,隆美尔,和总参谋部>的原因:原来我没怎么注意过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谈到隆帅的书里都要提他的非总参出身,才开始查这方面的资料。二战希特勒,隆美尔,和总参谋部全部完蛋,但德军高层军官活下来的不少,在他们看来隆美尔阴魂不散,余孽未消,对其群起而攻,痛打死狐狸。其中伦斯泰德一锤定音:隆美尔只能当一个师长。其实从伦斯泰德的角度出发这已是对隆的夸奖了,要知道他认为希特勒只配当一个下士。在将军战俘营伦斯泰德曾对看守军官提要求把假将军赶出去,对方很恭敬的问他谁是假将军,他答到:那些干工兵,通信兵,军医的怎能算是将军?这个答复把守旧的英国人惊得目瞪口呆。他管隆美尔叫‘娃娃司令’,但问题是如果高年资且还在学院浸润多年 的隆只能担任少将师长,那些比隆更年轻,更缺乏理论背景的前线军官能担任什么职务呢?如果说隆的问题是没有经过总参培训,那么那17位总参出身的元帅,他们的错误又怎么解释呢?做德国元帅难,做德国的知名元帅更难,而作非总参出身的德国名元帅简直是难上加难。隆美尔的问题是不少,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不自量力,挑战传统,为此他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什么都是公平的。
      我看很多人的回忆,后面都隐藏这么一种遗憾:他为什么就不是总参军官呢?的确不是总参军官的隆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如果他是总参军官将会是什么境界呢?至于隆的军事地位,按照十字定位法:横向看,隆在沙漠战争/装甲战争/登陆战争的作用,已经确立了他在现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纵向看,他在德国军事史是不可抹杀的,他打破了总参谋部的垄断地位。历史无法假定,但我个人并不想看到总参军官隆美尔。
      从隆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个人是无法与制度抗衡的,用头去撞墙总归要头破血流的。
      2) 穷棒子也可以翻身,只要肯攀登,世上无难事。
      你会选择哪一个?看自己喽。


      IP属地:四川6楼2019-04-10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