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个门诊患者的片子说一下吧,微创术后走路非常不舒服,脚掌疼痛,拇趾无力,无法穿薄底凉鞋。但是,外观呢?还可以,片子呢,断骨愈合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从X光片上可以看出问题吗?
问题就出在这个美丽的微创手术上。我们上面说过,微创与传统都是断骨,但是矫形原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微创的矫形力主要是断骨后的短缩,短缩后才能保证断骨的稳定,才能保证断骨不再出现复发,短缩容易再拉长如果没有固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手术靠的是断骨后的侧方推移和旋转,这种推移容易在行走时出现复位而导致复发,所以,传统手术是要打螺钉或者克氏针的。
所以呢,畸形越重微创短缩量会越多,另外由于手术的粗糙,短缩量是无法控制的,对于上面的患者,很明显就是短缩量过大了。有的患者问我,说是短缩量很大,可是看外观只是短了一点点呀?其实,中间隔着一个关节,短缩3mm和短缩10mm从外观上差异并不是很大,短缩后首先是跖趾关节的松弛,关节松弛无力,然后才是外观的短缩。
那么,对照片子看一下,首先要学会区分跖骨与趾骨,拇趾是第一跖骨,小趾是第5跖骨。患者术后第一跖骨头已经变小,不再是圆球状关节,说明已经有明显的跖骨头缺血,也可以说是跖骨头坏死。断骨的位置离跖骨头很近,我们并没有发现断骨处的横向移位(与传统手术原理上的差异),但我们可以看到跖骨的短缩。短缩量有多少呢?
正常人的第一跖骨可以比第二跖骨长,也可以比第二短。一般人会接近第三跖骨的长度,而绝对不会短于第4跖骨。而我们的传统截骨也要求把第一跖骨做短一些,从而减少关节的张力,让术后的关节更灵活。短缩量在2-5mm。绝对不能走过5mm,第一跖骨的长度不可短于第4跖骨。
下面我们看一个患者术前的片子,第一跖骨的长度与第三跖骨差不多。
这样分析,患者拇趾无力不适,前脚掌疼痛的原因找到了吧?可是,怎么办呢?
三个方案:第一,延长第一跖骨,恢复正常结构。由于周围软组织挛缩,这个手术难度非常非常大,而术后很容易出现关节的僵硬而出现疼痛,另外,患者的跖骨头已经变形,没有这个机会了。第二,短缩第二、第三、第四跖骨,全部短缩,这样疼痛可以好转,但拇趾无力不能解决,整个脚变小,另一只脚怎么办呢?第三个方案,配制鞋垫,2000元的鞋垫应该可以维持3年左右,然后再换鞋垫,直到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