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esofvalor吧 关注:3,734贴子:93,089

FOV 1:32 Elefant 象式坦克歼击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战中,德国的装甲部队中有一个非常另类的家伙。与二战时期大多数的坦克歼击车相比,它的外形十分独特:庞大的身躯,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炮,是战场上无敌的巨兽。然而其超前设计的动力系统导致的灾难的机动性,又使其在德军的装备序列上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相信模友们,已经猜出来本期模型测评的主角了:Sd.kfz.184 “斐迪南/象”式坦克歼击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05 19:12回复
    一、保时捷的老虎
    1942年,在德军新型重型坦克的竞标中,保时捷的VK 45.01(P)在测试中败给了亨舍尔的VK 45.01(H),后者定型成为Tiger I型,也就是著名的虎式坦克。而保时捷公司在1942年8月最终定型之前,已经生产了近百辆VK 45.01(P)的底盘。未定型,先生产,可见德国军备的生产体制还是相当的混乱(也许是因为保时捷博士对自己和希特勒的关系非常自信)
    测试中的VK 45.01(P),最终只有5辆完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5 19:14
    回复
      当VK 45.01(P)方案被否决后,这些底盘处于不同工序阶段。有的已经全部完成,有的还在生产线上。保时捷博士凭借自己的私人关系向希特勒建议,将这些底盘改装成重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1942年9月,希特勒特批了这一建议,并在后来将该型装备命名为“Ferdinand”,这正是保时捷博士的名字。利用这些底盘,共生产了90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3辆虎(P)装甲抢修车,5辆用于测试的虎(P)型坦克。
      关于保时捷博士和希特勒的亲密关系,可以回顾一下精品贴中我发布的FOV 1:32 桶车的评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5 19:16
      回复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战斗全重为68吨,车体长6.8米,宽3.38米,高2.97米。乘员6人,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机电员和2名装填手。相比于二战前期德军的一系列利用过时的轻型坦克底盘改装的自行反坦克炮来说,可以算的上是庞然大物了。主武器为一门Pak 43/L71 88mm炮,与虎王坦克的主炮相同。防护性能也相当出色,正面装甲厚达200mm,侧面及后面为80mm,顶部稍差为30mm,车体底盘前部为50mm,后部为20mm。但为了保证驾驶室正面装甲的防护性,没有在机电员侧装备航向机枪。这也导致了“斐迪南”在其参加的首次战役--库尔斯克会战中,面对贴身攻击的苏军步兵显得束手无策,损失惨重。
        库尔斯克战役中,一台被遗弃的“斐迪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5 19:17
        回复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动力装置非常独特。其采用了2套电传动系统,每套系统包括1台迈巴赫HL120TRM型V12汽油发动机,1台西门子舒克特K58-8发电机组,1台最大功率230kw的西门子电动机,分别驱动位于后方的一侧的主动轮。这套动力系统的实际表现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至少分别驱动两侧的主动轮的2套电传动系统在动力输出上比较平顺和一致。其连续自动变速和转向的功能比机械式变速箱操作要轻松得多(就像现在的电动汽车比汽油车起步提速要快得多)。但使用电传动动力系统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其最大装载的1080L汽油仅仅够其最多行驶150km,由于车辆太重,电动机功率不足,最高时速仅为20km/h。机动性太差,这也成为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重大缺陷,也决定了其不适合作为一款进攻性的武器。
          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斐迪南”坦克歼击车,注意驾驶室正面平整的一整块装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05 19:17
          回复
            补4楼,请各位老哥帮我规范一下,看看这里面有什么不合适的文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05 19:22
            回复
              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斐迪南”,全车还没有涂防磁涂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05 19:24
              回复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国人将剩下的约50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前方加装了一挺MG34机枪,上方加装了新型的小指挥塔,涂装了防磁涂层,移动了工具箱和千斤顶的位置,并被重新命名为“象”式坦克歼击车。
                1943年底,在奥地利尼伯龙根工厂外等待整修的“斐迪南”坦克歼击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05 19:24
                回复
                  二、奔波在东线和南线的大象
                  最初的90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被分配列装于国防军第653和654重装甲歼击营,于1943年7月首次参战,参与到“堡垒”行动(即库尔斯克战役)中。在蒙受了损失了近一半车辆的同时,其强大的威力也让苏联人有了心理阴影,以至于很多苏军士兵会把自己遇到的无炮塔战斗车辆都报告为“斐迪南”。
                  现存唯一一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藏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05 19:26
                  回复
                    1944年,整修过的“象”式坦克歼击车陆续重新装备给653重装甲歼击营(654营装备了新型的“猎豹”坦克歼击车)。但由于战场局势变化,653营1连在1944年2月接收车辆后紧急驰援罗马附近的安其奥滩头。在反击中损失了两辆象式后,这个连固守在安其奥至罗马的古斯塔夫防线上。
                    安其奥滩头触雷的111号象式,因无法回收最终遭德军爆破。注意其战斗室上的防磁涂层高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05 19:26
                    回复
                      1944年6月,德军放弃罗马全线北撤。在这个过程中,象式坦克歼击车机动性差的弱点被暴露无遗,意大利多山的地形对象式的传动系统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且遭受了盟军飞机的不断空袭,到了1944年8月,653营1连几乎损失掉了所有的象式,有被盟军飞机炸毁的,有传动系统崩溃被自毁的,还有过桥的时候把桥压塌损失的(121号象式,在此车掉下桥的瞬间车长被未锁紧的主炮炮尾压死,其余车组成员生还)。到了1944年8月2日,这个连仅剩下了两辆象式,被迫向德国撤退。
                      图为罗马北部撤退中被遗弃的124号象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05 19:30
                      收起回复
                        美军士兵正在检查一辆被遗弃的象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05 19:31
                        回复
                          美军几乎完整地缴获了653营1连的102号连长座车,成为了现存的唯一一辆象式102号,先前存放在美国阿伯丁坦克博物馆。后美国试图将其复原涂装,并移至弗吉尼亚的李堡军事基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05 19:32
                          回复
                            653营2连和3连在1944年3月领到了剩下的34辆象式,以及2辆虎(P)装甲维修车和1辆虎(P)坦克。它们被送到了乌克兰前线用于抵挡苏军的攻势。面对潮水般的苏军坦克,三十几辆战车显得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乌克兰松软的土地同样不利于回收这么重的战车。到了1944年8月,这两个连还剩下12辆象式,它们与意大利撤回的2辆合并,组成了新的614重装甲歼击连。并在再无增援和维修配件的情况下在东线战至战争结束,损失殆尽。
                            图为配备给653营营长的唯一一辆上过战场的虎(P)坦克,似乎没有取得过什么战绩,于1944年7月撤退时损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05 19:34
                            回复
                              一辆东线的象式,战斗室前装甲右上角有653营的营徽。注意其战斗室上防磁涂层的高度,与意大利前线的象式明显不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05 1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