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吧 关注:1,889贴子:171,405
  • 8回复贴,共1
至于每枚受米2斛3斗的板方囊到底能装多少斤,我不敢说,因为到底装的什么军粮无法考证。
到底是单一品种还是多个品种,没有详细史料记载。
就算品种能确定,是每车都分好装的,还是这辆车装这种,换一辆车就装别的品种了,谁敢说?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1-11-19 22:56回复
    谭良啸经过论证说木牛一岁粮是约650斤粮,流马4斛6斗是约140斤粮,我经过计算是同意的!
    但总觉得这种计算没有太大意义,确定的容积为什么非要换算成不确定的重量呢?
    难道只是因为换算成重量吧友们就能凭生活经验去判断当时军士们的劳动强度了?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1-11-19 23:02
    收起回复
      对于体积、容积、内容物的关系,可能有的吧友没太细想。
      我也懒得画图,索性随便找个图来说说它们的关系吧。


      体积:以首饰盒为例,总长*总宽*总高(按标准长方体计算,忽略了工艺细节);
      容积:盒子体积-(4壁体积+顶底体积+垫层体积),当然也忽略了一些工艺细节;
      内容物体积:戒指这一小点不太好计算,非要计算可以称重按比重转换成体积;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1-11-19 23:12
      收起回复
        换成版方囊,那就是:
        体积(每枚):(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换算成现代度量衡后是2.7*1.65*1.6*2.42∧3=101.02升(=东汉4斛9斗)
        容积:不太好确定,因工艺细节未知,可以先按理论最大容积计算=(2.7-0.08*2)*(1.65-0.08*2)*(1.6-0.08*2)*2.42∧3=2.54*1.49*1.44*2.42∧3=77.23升(=东汉3斛8斗)
        内容物:(东汉)二斛三斗=2.3*20.42=46.966升
        板方囊内空间有效率用率(按只有米没有其他军粮或军备考虑)=46.966/77.23=60.8%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1-11-19 23:47
        收起回复

          以如图老木箱为例:
          未有效利用的空间包括1、内部加强筋;2、底部架空空间(起通风防潮的作用)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1-11-20 00:13
          收起回复
            “受米2斛3斗”是“接受2斛三3斗米”,也就是(每枚板方囊内)放入2斛3斗米之意!
            1、人家没说除了这2斛3斗米就不放别的东西了(这些米可能是军令强制要求每枚板方囊必须装上的--少装多装都是不允许的;其他东西没有强制要求,根据需要灵活把握);
            2、人家也没说这些米是散装的!先装袋再装入板方囊中呢?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21-11-21 10:48
            回复
              建兴9年使用木牛时,没有采用“板方囊”,用的什么装的没有记载,最大可能是使用的“(粗麻)布囊”;
              而建兴12年(放弃“布囊”)使用“板囊”,除了方便搬运与集中堆放外,最大可能是防水防潮的原因!
              木牛走的祁山道,是旱路,粮食只需防雨;流马走的是褒斜道,除了山路,很大部分行程是在走栈桥,除了防雨防潮,恐怕还要防止翻倒跌落水中!
              布囊装粮跌入水中是很麻烦的,不及时晾晒就会发霉。放入板方囊中就好多了,因为板囊密封性能好,还可以做防水处理(刷桐油、上漆、先涂蜡后火烤等工艺都可以实现);
              说板方囊是船的,应该也是考虑了褒斜道水上行军的可能,至少其分清了祁山道和褒斜道,思路也要开阔的多(但按《水经注》中记载,沿褒河行进是逆流而上而且河道不满足行船条件,所以这个假设可以排除)
              但如果板方囊真的不甚跌落水中,板方囊如果会漂浮在水面上且会自己向回漂流(我方方向)而不是向下游漂流(敌人方向),那这个性能就极为有用了!所以,把板方囊设计成密封的,并别装的太满太实(以降低比重),是有可能的!
              本楼观点都是本人拍脑袋推断而来,未经考证仅供参考!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21-11-21 11:12
              收起回复
                本帖中诸多观点应是首次公开提出,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21-11-21 11:15
                收起回复

                  建兴九年(第四次北伐),以木牛运
                  建兴十二年(第五次北伐),始以流马运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21-11-21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