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mi1991吧 关注:93贴子:8,673

【ZT】动动脑杀杀人,世界超强密室推理电影盘点(慎入,超恐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幽闭密室,推理至上。没有什么能比密室推理题材的电影更能吸引和吊住影迷胃口的了,或许是人类本能和欲望的作祟,往往在小空间上演的惊悚悬疑故事总能让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压抑感以及神秘感,但心越惊越想看,由于高度封闭,结构集中,这里的故事更具体验性和代入感,因此,密室推理的电影自成一派发扬光大,经典佳作层出不穷。年度国产谍战大戏《风声》此次也祭起密室推理的大旗,整个故事发生在一栋豪华古宅内,一干人等斗智斗勇斗心眼,势将国产密室推理玩到底。而我们就先趁此机会回顾下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同类影片吧。
    (下有恐怖图片,再次提醒慎入!)



1楼2011-02-14 22:23回复
    《牙买加旅店》——大师恋上心理战

               影片结合了海盗的气势与看不透的神秘色彩。
         “我不想告诉你牙买加旅店发生的可怕的、罪恶的事,否则,你的头发会象我的一样白。”当玛丽来到牙买加旅店时,听到了这样瘆人发毛的告白。。本片是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在英国的最后一部电影,改编自达芙妮·杜·莫里埃早期的一部惊险小说,希区柯克曾坦言把拍此片的经历看作是一次荒诞的旅行,他把自身溶入了影片紧张、惊险、离奇的气氛中,结合了海盗的气势与“黑店”这一让人看不透的神秘色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故事里表面正直的绅士和邪恶的姨夫其实一伙的,绅士才是强盗团伙真正的头儿,但由于看到了玛丽身上的纯真秉性爱上玛丽后暴露了自己,杀了玛丽的姨夫姨妈之后也玩完。希区柯克在本片中已经开始大量尝试心理学的影像化演绎,这运用在一个集中,封闭的环境中展开的故事身上,是再好不过的了。类似的情节与模式被日后很多密室推理逃生的影片所用到。
    


    3楼2011-02-14 22:31
    回复
      《东方快车谋杀案》——人人都是嫌疑人

                                 做戏诈诱,使元凶现形。
           说起“波罗探长”的大名,想必无数“70后”,“80后”立马儿就得伏地膜拜之。作为当时少数的能被引进的犯罪惊悚片,“波罗探长”先“福尔摩斯”一步抢占了推理分析的智商高地,徒使吾辈望其向背而兴叹,好多孩子还立志长大去当**。“波罗探长”的原著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本身就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女王。“波罗探长”则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个系列,其他还有诸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东方快车谋杀案》是由一个真实事件改编,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将故事灵感延伸至伊斯坦布尔开往加来的东方快车上,一个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为旅客一员的“波罗探长”开始了调查……联系整个“波罗”系列来看,其推理手法还是比较程式化,比如逻辑的出发点经常是-人人都是凶手,通过逐一的论证和排除法进行淘汰而找到真凶。另外还经常进行逻辑假设,将诸多疑点和实际情况结合想象推论。还有就是做戏诈诱,使元凶现形。但在当时的我们看来,已经是非常令人惊叹了。
      


      4楼2011-02-14 22:34
      回复
        《电锯惊魂》——死法日新月异 杀你是要点化你

                               心思缜密的排局设套。
             “电锯”迄今为止已拍摄五集,第六集也将在10月底上映,狮门影业还没有停手的意思,拍成影史上最长寿的恐怖系列也不是不可能。纵观“电锯”超人气大红大紫的秘诀,其层出不穷的杀人花样和心思缜密的排局设套都让影迷大呼过瘾,一年不看一次这没完没了的虐杀征程恐怕过年都没滋没味。

                                层出不穷的杀人花样。
             打从第一集老爷子约翰立志报复那些毁掉其生活的家伙,稍带挽救一下碌碌无为不知道珍惜生命的人们开始,一条打着整人没商量杀你也有理的救赎之路就此展开。

                                   诡异血腥的密室。
             模式化的设置也从没让人厌烦过,迷宫般的密室,互有牵连关系的游戏者,不得不面对的生死选择,被点化醒悟的接力者,让人叹为观止的各种死法,这一切构成了“电锯”诡异血腥而又丰富刺激的世界。

                         杀人也被影片赋予一种神圣的存在感。
             当然最令人敬佩的还是幕后大BOSS——老爷子约翰的设局,所有的一切尽在老人家的掌握之中,到哪儿你都逃不出。即使老爷子已经过世,但身后的整人安排也将延续亘古不变。如果你是“电锯”的游戏者,那么还是请放弃虾米推理吧,在神一般的老爷子面前,我们简直就是没开化的小蝼蚁,而老爷子“积极自由”的哲学价值观,让杀人更有了一层神圣的存在感。
        


        6楼2011-02-14 22:38
        回复
          回复:5楼
          very sorry,删!


          7楼2011-02-14 22:39
          回复
            回复:5楼
            我换一张重新贴。


            8楼2011-02-14 22:40
            回复
              《异次元杀阵》——文科生的地狱 理科生的舞台

                  六个陌生人被莫名囚禁在奇异的立方体监狱里,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
                   1997年的加拿大科幻惊悚电影《异次元杀阵》(cube)一经推出就获得世人瞩目,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诡异凌烈的风格以及大胆的讽刺暗喻开创了一种新的密室系列,即以数学,物理学等高等技术理论为依托的推理模式。
                   故事叙述六个陌生人被莫名囚禁在奇异的立方体监狱里,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他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数列排序来前进,稍有不慎就会被立方体内的各种机关所杀死。一干人等也来自各行各业,代表了体制控制内的各个方面,在逃生的过程中,人性丑态毕露,最终还讽喻了一把政府,集团这些体系内的强力符号,阴谋论的基调就此定下。
                   《异次元》系列与以往很多密室推理类影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推理的理论根据都是一些诸如高等数学,实验物理学,逻辑建模这类的对常人来说高深莫测的学问,不过每部片子中必会配备一个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推理脱逃的线索,而并不会因为理论上的差距使人们看不懂。但后来续集和前传虽然延续了这样的模式套路,但由于编剧设置上的问题,没有使其能发展成“电锯”那样脍炙人口的系列。
              


              9楼2011-02-14 22:43
              回复
                《致命ID》——人格分裂幻想内景的杀戮狂欢
                     我们所看到的凶杀案不过是一名精神人格严重分裂的重刑犯的想象。
                     开篇看似一个常规经典的路数,一众各怀心事鬼胎的人们在雨夜中被困乡下一汽车旅馆内,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神秘的凶杀,人人都有嫌疑,人人也都是下一个受害者。。。本片在气氛的营造以及推理上都下足了功夫,雨夜中的旅馆人人自危,莫名其妙的凶杀与每位死者身边留下的号码牌贯穿在一起,而每个人也有着共同点:他们的名字中各有一个单词代表美国的一个州,另外他们的生日都在同一天,使人们身同感受到那种几近崩溃的恐惧感。

                                本片在气氛的营造以及推理上都下足了功夫。
                    随着存活人数的减少,真凶呼之欲出,一切推理都合情合理。但影片话锋一转,这一切都是虚构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凶杀案不过是一名精神人格严重分裂的重刑犯的想象,在他的世界中,这十个不同人格的幻化人物正在上演着这一系列谋杀,而影片在猛然的抽身而出之后,也没忘留住线索,最后更是将人格分裂的想象同现实世界连接,碰上这号罪犯,你说咋整吧?
                


                10楼2011-02-14 22:45
                回复
                  回复:11楼
                  汗,确实恶心,怪我,待会补一张美美的。小麦不怕~


                  12楼2011-02-14 22:49
                  回复
                    回复:13楼
                    我也看过,有被恐怖到...


                    14楼2011-02-14 22:50
                    回复
                      回复:16楼
                      我还以为大夫胆子都超大的,呵呵,多谢捧场。


                      18楼2011-02-14 22:54
                      回复
                        回复:19楼
                        强。。。果然是推理迷。。。


                        21楼2011-02-14 22:56
                        回复
                          《极乐岛杀人事件》——孤岛推理也能荒诞搞笑

                                               故事发生在幽闭的小岛上。
                               根据民间怪谈改编而成的本片,除了沾染上“真实”之外,以幽闭的小岛失踪杀人为噱头隐喻当时残酷的政治环境也成了很大的看点。
                               《极乐岛杀人事件》的时代背景是1986年-经济快速增长,首次举办亚运会,****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而又摇曳的时代。极乐岛上的十七位岛民本过着近似“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一系列的失踪杀人事件使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片恐怖诡异神秘的气氛当中。开头处每个人物出现时的庆典其实与事件谜底融合在一起的,故事也由此在世俗化的钱财利益与悠远的饿死女鬼传说间左突右闪,直到最后涉及到一场实验。导演金韩民坦言自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女王”)的大粉,并在本片中运用了阿加莎式的趣味,使得影片更加匪夷所思和荒诞,从小人物的遭遇中折射出一个国家黑暗时代的走向以及人生命运的悖论。
                          


                          24楼2011-02-14 22:57
                          回复
                            回复:23楼
                            遵命


                            25楼2011-02-14 22:58
                            回复
                              《十二怒汉》——忽悠也能匡扶正义

                                                      对话是影片唯一表现形式。
                                   关于法庭论证的电影和情节不少,但是难有一部如《十二怒汉》这般完全根植于法庭现场为一件本来看似罪证充分,事实清晰的案件翻案的作品。一个因杀死自己父亲而摊上官司的贫民窟少年,一个富有正义感和缜密心思的陪审团成员,在面对民意一边倒的情况下,据理力争,从每一处细微环节入手,逐渐说服他人并获知案件的真相。这部电影的最神奇之处在于,在一个相对封闭和停滞的空间内用对话的形式对翻案难度极高的案件进行重新论述,分析。期间的辩论精彩激烈,富有哲理韵味。同时对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极力进行了刻画描写。
                                   亨利方达饰演的陪审团成员,好似一名当代传媒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意见领袖,以自我娴熟的法理逻辑以及基本良知来影响说服每一位陪审团成员,使得该片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又具有别样的启示意义—集体智慧与集体选择的关系,有时候好的姿态和思考可能带来的并不是真相和公正。
                              


                              26楼2011-02-14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