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浪飘茶香吧 关注:198贴子:17,209

【诗词基础知识】·【王力诗词格律十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师父在整理一些词牌例词,于是也帮师父弄一个关于诗词的东东
个感初学诗词都该读读这本书。。


1楼2011-07-24 00:33回复
    一直都觉得在看一些和古代文化有关的东西时配上点古风音乐更有感觉,于是献上这首林海的《踏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就如同这千年古战场气息扑面而来!
    


    2楼2011-07-24 00:38
    回复
      第一章 关於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於要说明甚麽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於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於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裏“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麽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於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裏,“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於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在第二章裏。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讲。
      


      3楼2011-07-24 00:38
      回复
        第三节 平仄
        知道了甚麽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麽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著,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於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著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於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裏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麽,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裏,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裏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裏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麽,入声字在你的方言裏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於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麽,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裏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著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著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5楼2011-07-24 00:40
        回复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麽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竝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裏“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於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麽,散文与诗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於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於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破厚腹中空。
          这裏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於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裏。
          [1] “铿锵”,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2]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裏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6楼2011-07-24 00:40
          回复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7]: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峯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裏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8]。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於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裏是少见的[9]。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9楼2011-07-24 00:42
            回复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馀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10]。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馀不变[11]。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馀不变[12]。
              


              10楼2011-07-24 00:42
              回复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13楼2011-07-24 00:44
                回复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於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於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15楼2011-07-24 00:45
                  回复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於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16楼2011-07-24 00:45
                    回复
                      (三)首联对仗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5]。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18楼2011-07-24 00:51
                      回复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6]?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19楼2011-07-24 00:53
                        回复
                          恨别 杜甫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
                          汗,这首不知道为毛度娘不让发。。。于是只好不贴上来,知道是杜甫的《恨别》为例子就行了


                          20楼2011-07-24 00:58
                          回复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裏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於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裏[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裏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24楼2011-07-24 01:00
                            回复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为证:
                              古风五十九首(录二)
                              李白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70]。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全篇麌韵独用)
                              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清”、“行”、“卿”、“兵”、“缨”,庚韵;“星”、“冥”,青韵。)
                              伤宅
                              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腐败肉,库有朽贯钱。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边”、“延”、“烟”、“钱”、“年”,先韵;“园”元韵;“干”、“栏”、“丹”、“官”、“寒”,寒韵;“环”、“山”、“间”,删韵。)
                              醉歌
                              陆游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如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雹”,觉韵;其馀的韵脚都是药韵。)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体诗虽然可以通韵,但是诗人们不一定每次都用通韵。例如李白古风第十四首就以麌韵独用,不杂语韵字。特别注意的是:上声和去声有时可以通韵,但是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试看陆游《醉歌》除了一个“雹”字,一律都用药韵字。就拿“雹”字来说,它也是入声,并且是觉韵字。觉药是邻韵,本来可以跟药韵相通的。
                              古体诗的用韵,是因时代而不同的。实际语音起了变化,押韵也就不那麽严格。中晚唐用韵已经稍宽,到了宋代以后,古风的用韵就更宽了。
                              


                              26楼2011-07-24 0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