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素材吧 关注:7,544,942贴子:475,351,729

【学习方法】长期更新,有feel的搬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期更新,有feel的搬走~~~~~
喜欢的顶
不喜欢的····也顶吖


1楼2011-10-28 20:15回复
    废话少说( ⊙ o ⊙ )啊!
    直接切入主题


    2楼2011-10-28 20:16
    回复

      中考状元的学习秘诀
      1,重视基础,注意听课,不放过疑问。
        2,建立各科错题本,经常通过自己做错的题反省自己做错的经过。
        3,读英语不怕别人笑话,要大声朗读,并经常用英文写笔记,锻炼英文写作能力。
        4,可以订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报刊,通过多读多看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5,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最好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分章节梳理清楚,选作典型题,类型题,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准确率上,另外还可以把从前做过的错题集中处理一下,通过改正错误,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将复杂习题的解题思路重新领会,加强对常用解题法的掌握。
        6,英语学习保持语感是最好的突击方式,另外可以做一些题型,查缺补漏,将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语法点、知识点着重领会,记忆。
      


      3楼2011-10-28 20:17
      回复

         7,语文能力是长时间学习积累的结果,最后阶段死记硬背的方法对提高成绩没有太大帮助,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是一个公认难点,很多同学在答题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最后成绩却不尽人意,这是其解题思路与出题者意图的偏差造成的,对待阅读的技巧是要先领会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文章中的观点破解问题,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另外,作文也很重要,写作文切记不要跑题,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一些精彩的语句,提高自己的文采,以博高分,老师曾建议,中考之前头脑里至少要装有五十篇范文。
          8,理化综合复习重点应着重突出基础题和类型题,对付难题不止重结果,分析解法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分析解题思路的脉络,掌握并灵活运用理化题的解题方法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
          9,淡化考试,不要过分关注,过分提醒,像平常一样作息、生活,到临考试适当玩乐、游戏有助于减缓压力。
        10,考完一门不要和同学对答案,立刻投入到下一门的准备中去。
        


        4楼2011-10-28 20:17
        回复

          ☆ 自学质疑:预习并发现问题;
          ☆ 精讲点拨: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认真听讲;
          ☆ 练习评改:写作业并评析修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 复习小结:通过重复学习,对所学知识再认识,再梳理,达到融会贯通,知识整合。
          ☆ 成功(100%)=预习(15%)+听课(30%)+写作业(20%)+复习(35%)。
          ☆ 平时写作业都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考试一样。
          ☆ 制定学习计划,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
          ☆ 学习计划每天都要有,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 睡觉前要看计划是否已经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要找出原因。
          ☆ 同学间合作很重要。在讨论中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会对难题有更深的印象,比直接问老师更有效果。
          ☆ 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
          ☆ 上课时准备不同色笔将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分门别类作好注释,不丢一个知识点,回家后复习起来一目了然。
          ☆ 所有做过的卷纸都整理好并标注上日期,对做错的题重点标明,在考试前重点复习。
          ☆ 平时注意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 在和同学的互动中,大家互勉,查缺补漏,一起进步。
          ☆ 学习要讲求效率,精力充沛时抓紧每一分钟学习,累了就睡觉或者看课外书,绝不白白地耗费时间。
          


          5楼2011-10-28 20:18
          回复

            ☆ 做事要认真、积极。
            ☆ 在学习方面主动,积极,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及时总结,举一反三,思路开阔。
            ☆ 在课业负担重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成绩的起伏不过多在意,在失败和成功中及时总结经验。
            ☆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认真完成作业。
            ☆ 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每周重点需要学习什么,每天至少学习两科内容。
            ☆ 每天在完成功课以外,坚持多做阅读理解以加强自己的阅读水平。
            ☆ 外语学习,积累很重要。平时多看看“书虫”一类的感兴趣的外语杂志对提高外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 上课认真,把老师讲的内容全消化,课下就轻松多了。
            ☆ 从不熬夜,但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读课**试卷。
            ☆ 用一个本子头一天写上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
            ☆ 学习最重要要有学德。要想有突破,就是做人,提升人际交往和人格品德,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 每到周末起床洗脸刷牙时,她就会放英语磁带听,全是来自课文中的英语听力。
            ☆ 平时也看一些英语新闻、英语电影什么的,即使有些听不懂,但听多了语感就非常好。
            ☆ 好的学习作息习惯也会对学习产生帮助。准时休息、准时起床,不开夜车。
            ☆ 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
            ☆ 每天晚上的2个小时晚自修,先趴在桌上小憩10分钟,待精神恢复后,开始写作业。
            ☆ 做作业时,做完语文,再做物理,然后主攻英语等,这样保证不影响思路,让大脑得到有效的调剂。
            


            6楼2011-10-28 20:19
            回复

              ☆ 注重休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从不开夜车,保证充足的睡眠。
              ☆ 化学在完成老师规定的实验后,挤出时间进行其他的实验,帮助记忆和解题。
              ☆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地学习。
              ☆ 每个人都有不想学的时候,这时就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计划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完,不能有懈怠的想法。
              ☆ 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快乐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制订“弱项”计划,把自己最需要补足的方面制定出学习计划,轮番攻克。
              ☆ 考试时不断跟自己说你很棒,考试前一周每天都模拟中考心情,到了真的中考就什么都别想,把题做好就行。
              ☆ 学习奥数可以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
              ☆ 学习应该当作是件快乐的事情,要善于总结题与题的共性,要举一反三。
              ☆ 一年中把一本书研究透就可以,要把一本书从厚读薄,在从薄读厚,这样就可以领悟到书中纲领。
              ☆ 学习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效率越高越好。
              ☆ 自己做题,能切实发现自己的薄弱点。
              ☆ 多向老师求教,老师可以帮你寻找你的不足,也可以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多利用课堂,把课堂上的都消化掉才是最重要的。
              ☆ 学习的氛围很重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大家赶着学,比着学,帮助别人学习同时也是提高了自己。
              ☆ 不为考试去读书,而是为知识而学习。
              ☆ 旅游可以放松自己,开阔视野,可以让自己见识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8楼2011-10-28 20:21
              回复

                ☆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人的好多能力不是考试所能反映的。
                ☆ 我也从来不给自己施加压力,每天下午坚持跑步10分钟,放松自己。
                ☆ 专心最重要,不自己给自己“加料”,也不搞题海战术。
                ☆ 上课时无论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否掌握,都要非常专注听讲,用眼睛死盯着老师,记住老师的每句话。
                ☆ 吸取别人的经验,抓住学习要点,大量看书,从书中找到学习的不足,在看书中找到要点,更快地提高自己。
                ☆ 上课听讲非常认真,而且,对课堂上的东西,只要稍有不懂就立刻问老师,一点一滴都要搞得清清楚楚。
                ☆ 善于向高于自己的同学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
                ☆ 在数学学习上牢牢抓住基础,研究探究性的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串,进行细致的分析。
                ☆ 在做题上善于总结,经常不断地演变题型。
                ☆ 语文、英语需要平时积累,理科则关键在掌握原理,政治等科目需要记忆加理解。
                ☆ 多读书思考,主动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认真领会老师的想法,经常整理自己的错题,进行总结反思。
                ☆ 胜不骄败不馁,反而是越挫越勇,这种心态很可贵。遇到挫折很快调整心态。
                ☆ 学习灵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的应用。
                ☆ 有追求、有目标、有悟性。有着强烈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强烈的求知欲。
                ☆ 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学习上,抓住学习方法,加强记忆,因为记忆是知识的宝库。
                ☆ 听老师话,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认真完成,遇到难题绝不放弃,先和同学研究,实在不行,再向老师“求救”。
                ☆ 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用心去理解,直到完全掌握知识。


                9楼2011-10-28 20:21
                回复

                   ★上学习惯:作业都由自己检查
                    对于这次的好成绩,刘浩说,他首先要感谢的是父母自幼为自己培养的好习惯。
                    从上幼儿园起,其他孩子都还在玩玩具时,刘浩就可以自己翻书认字了。小学一年级起,父母从没有接送过他上下学。脖子上挂着家里的钥匙,他一早自己去学校,中午自己放学回家。刘浩的父母放心地让小刘浩行走在家和学校之间,锻炼他的独立能力。
                    而下午放学回家时,父母都还没有下班,刘浩的第一件事是写作业。
                    和所有学生一样,刘浩也有过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签字”的经历,但刘浩的爸爸则把老师赋予家长的权力“下放”给了刘浩。“我的作业,爸爸都让我自己检查,上了初中,作业都由我代替家长签字。父母对我很信任,这也同时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认真程度。”
                    ★课外学习:不上校外辅导班
                    刘浩爸爸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为他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刘浩从上小学起,直至今年初中毕业,只有在小学六年级的后半年,在校外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之后再也没有在校外上过其他学习班。刘爸爸说,暑假里他从不让刘浩上学习班去补习,假期里,刘浩会练习书法或看些古代诗词,这些全凭他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家长并不勉强。
                    而在初三一年里,刘浩的父母从未过问过他的学习成绩。“我们对孩子充分信任,也不给他施压,每天中午吃饭时,我要和他交流一下当天遇到的琐事,从中了解他的心情和学习状态。”刘爸爸说,家长关心孩子也要有策略。


                  10楼2011-10-28 20:22
                  回复

                     勤学好问中考当“状元”
                      文静的张梓琪知道自己成为中考状元后,十分惊喜。她告诉记者:“我中午听同学说放榜后才打电话查到成绩,但不知道是全市最高分,这个成绩比我原来估计的足足要高出三五十分。”
                      张梓琪中考取得的成绩的确让很多同学羡慕:满分为150分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她分别只丢了2分、7分和4分,物理和历史分别取得120分和80分的满分,化学和政治也都是分别只丢了几分。以这个成绩她将按志愿顺利考取金中。谈到学习中的诀窍,她笑着说:“我原来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初一时很一般,中考前第二次摸底考还考得不好呢。要说学习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勤学好问。平时遇到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敢问、乐问,多请教老师和同学,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张梓琪回忆说,她曾为一道题目问了4次老师。从复习阶段开始,她每隔一个阶段就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定出目标不断消化疑点、难点;并且做题时不仅仅是做完了事,而是主动归纳出各类题型中的难点和思路,平时还看些有关学习方法的书,反复思考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学习尖子还是礼仪标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梓琪不仅学习好,而且在学校里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初中她当了3年的英语科代表、2年的副班长,同时还是校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礼仪标兵……在家里,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弹钢琴并考过了7级。班主任给她的评价是:为人谦虚、不爱张扬、不死读书。每次考完试后有什么错误,她都会及时主动问老师。初一时张梓琪的成绩还很一般,但到了初二的期末考她已窜到了全年级的第一名。到了初三,她的成绩在全年级700多人中一直稳稳排在前20名内。
                      澄海实验学校主管教学的周副校长认为,全面培养学生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讲究学习方法,全面发展,学校每晚的晚自修一到21:30准时下课,毕业班学习最晚也不能超过22:30;学校里有30多个兴趣特长班,文体类活动一直都开展得很活跃。今年的毕业生是课改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全校今年有17名学生中考成绩超过了800分。


                    13楼2011-10-28 20:23
                    回复

                        刘学伶子说,和班上被“保送”读高中的同学相比,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但是自己很勤奋,而且善于调整。
                        平时上课,她很认真地听讲,遇到疑问,下课后立即向老师讨教;发现哪一门功课落后,就立即制定计划补习,直到今年4月调考前,才把各科成绩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在学习上也走过弯路。”刘学伶子说,初三上学期,自己一度以熬夜学习的方式,希望通过“死擂”提高成绩,每天学习到深夜。
                        可是,学习效果与时间并不成正比,“开夜车”时间长了后,刘学伶子发现自己上课注意力下降,成绩不升反降。
                        她立即作出调整:每天晚上11:00以前必须上床睡觉,坚持午休。中考前,她把上床睡觉的时间调整到10:00。


                      14楼2011-10-28 20:27
                      回复
                        呵呵


                        16楼2011-10-29 18:05
                        回复

                          薄弱初中走出一位尖子生,王卓:不参加培优 最看重课堂
                            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曹斌
                            王卓,硚口区79中初三(5)班学生。中考前的一次运动中,他的小腿不幸摔伤,中考时不得不绑着石膏走进考场,最后取得位置值为7.5的优异成绩。
                            据悉,79中是硚口区西部一所薄弱的公办初中,近70%的学生是“流动花朵”。
                            “能取得这个成绩,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各科老师,”王卓告诉记者,“中考前1个月内,每天下午两点半到四点,老师会带着作业和试卷到家来进行辅导,各科老师轮流,从未间断过。”
                            王卓的班主任李金菊老师说,王卓的家位于长丰乡东风村,家境并不宽裕。父亲前几年下岗,现在靠打工谋生,母亲在家务农,“但这孩子学习很自觉,从没让父母操过心。”
                            “老师的每次提问,我都会举手。他点不到我,我就在下面思考,再对比回答问题的同学的思路和方法,看看自己有什么遗漏的,之后再向老师、同学请教。”谈起3年的学习经验,王卓认为:课堂高效与平常心最关键。
                            王卓各科发展比较均衡,平时以做老师布置的训练题为主,没有做过所谓中考“冲刺”、“押题”之类的辅导书,也没有参加语、数、理化等课程培优,“到初三的时候,一般都只做老师发下来的试卷。”


                          17楼2011-10-29 18:07
                          回复

                            学生把握好课堂学习时间
                              读者对如何考取高分都充满了好奇。李奡、韦宇丹却说能考高分也没有多少绝招,她们认为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计划走,自己根本不用买复习资料,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老师发下来的资料就可以了。”李奡说,自己在外面买的复习资料的答案正确性得不到保证,而且在学校老师安排的复习量已经足够了,她建议同学们针对错题准备一个错题集,平时拿出来多翻翻,以后才不会再犯。韦宇丹建议那些觉得语文和英语阅读困难的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考试时把阅读当作小说来看,投身到意境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另外,两个中考冠军都不上补习班,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在11点前睡觉,她们说,这样才能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精力集中学习。
                             


                            18楼2011-10-29 18:08
                            回复

                              语文“最爱外国名著和中国古文作品”
                              《小妇人》、《安娜·卡列尼娜》、“列子丛书”中的《老子》、当代席慕容的散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朱玉婷一口气报了一大串书名。“很多人都不喜欢古文,我觉得这是偏见,古文精炼、有韵味,读来琅琅上口,我很喜欢!”说着说着她仿佛又陷入了对古文的陶醉之中。对于语文题目之一的文言文阅读,朱玉婷从未花过过多的时间专门练习,“除了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任务,我从未找过其它的参考书。”古文的词语解释她从来不背,课外古文作品的大量阅读以使她能够轻松应付课内的文言文题目。“古文不就是那数量有限的几百个词吗,就是用法灵活点,什么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但是看得多了自然就熟络,意思都很好理解的。”谈起古文的学习,她立即滔滔不绝。
                              难记的古诗古文对于她也不在话下。问起绝招时,她神秘一笑,“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啦!什么东西你反复朗诵五到十遍都能够背下来,我的《论语》就是这么记下来的!”朱玉婷又补充道,朗诵与背记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有的同学早上记忆力最旺盛,我就不是,早上谁有精力呀,看到课桌就想睡觉,所以我多半是在吃完午饭啊,或者上完下午第二节课之后才开始背诵,而且要大声地朗读出来,乐音的美感会刺激你轻松记住!”说起这点“心经”,朱玉婷小有得意。
                                回想起今年的中考作文,朱玉婷觉得很简单。“拿到题目我就开始刷刷刷地写,也没列提纲,也没想套用以前写过的作文。”她说,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去上海一个很有名的作文辅导班补习,那里的老师都是复旦附中的,他们的应考秘诀就是让同学在考试前背下10篇优秀作文,在考场上一般都能够套用上去。朱玉婷对这种方法有些不屑,她说平时多看些书和杂志,到写作文的时候自然有神来之笔。今年的作文她写了“我们的名字叫龙的传人”,从自己这个“小我”出发,写到身边同学发生的趣事,再扩展开去,天南海北地讲到了刘翔、费俊龙、聂海胜这些热点新闻人物,“这些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青年文摘》与《中文自修》都是朱玉婷手边常备杂志。
                                老师课上讲的东西,朱玉婷只选自己感兴趣的听。“到最后参加考试了,我都没有把课本全部看完,只有古文读得比较熟。”说到这里,朱玉婷还是为自己的“反常规”学习有点不好意思。


                              20楼2011-10-29 1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