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在车上才感觉到节假日的气氛,一路颠簸,晚上7点才到车站,远远就看到亲戚在车站等我,家都没有回,直接由着亲戚开车送我去了媒婆家。
媒婆说男孩才出去,好像是他家哪个亲戚请客吃饭。从上海回来的我,还穿着短袖,晚上一阵阵凉风,吹得我直哆嗦。媒婆又说男孩明天才回公司,还是有机会见面的。我忽然就有被愚弄了的感觉。。。 既然如此,何不安排明天见面呢。
我亲戚表示不再打扰,准备回去吃晚饭。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我回来,晚饭都没有吃。
媒婆说坐下来聊聊,喊男孩的爸爸过来。尽管我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答应先见见家长。
男孩的爸爸,高高壮壮的,看起来蛮和蔼的,他稍微问了我的情况后,就扯起了家常,说起了自己的工作,话题就是很难转移到他儿子身上,好像对他儿子也不是很了解的那种。
其实父母对自己小孩的印象基本停留在大学前,而且人都是多面性的,面对不同人,不同环境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父母那一辈会无法理解我们80后为什么结婚那么难,不理解我们所谓的感觉,他们那时未谋面就被订下终身的情况很多见,找对象时也没有现代人这么挑剔。
男孩爸爸总结他孩子未结婚的原因,就是挑剔。。。但未婚真不是挑剔那么简单。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马虎。一直单身的原因也不是挑剔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聊了一会,什么都没有问到,谈及男孩的学校,工作,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
只知道他33岁,本科,在A城市上班。平时很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