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谦信吧 关注:2,637贴子:33,916
  • 5回复贴,共1

全面解析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真的能打败信长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很多人认为,如果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不是死的那么早的话,织田信长无法成就后来的霸业,有很多人都相信,他们能打死织田信长,事实真是这样吗?我希望大家会以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
首先看看武田信玄,1572年,武田信玄在跟德川家康联手消灭了今川以后,武田信玄响应将军足利义昭的号召,决定上洛勤王,遂于德川家康翻脸,率军杀入德川军的领地,织田信长闻报后命令佐久间信盛率军3000前去支援家康防守滨松,可惜德川家康年轻气盛,没有执行信长的战略意图,最后在三方原大战中惨败,几乎只身逃回滨松。但是武田信玄在战胜德川家康以后没有立刻进攻织田信长,而是在信浓马场呆了1年的时间,最后病死的信浓。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应该在士气正望的时候打仗,被打击一方应该避其锋芒。然后武田信玄新胜,武田军士气正望,却没有趁胜杀入织田信长的领地,只是派出5000别动队翻山来到了美浓攻克岩村城,伺候武田军再也没有动静,这是怎么回事?都说武田信玄强大,那么他为什么不协胜利之师进攻织田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时武田信玄实力远不及信长,当时武田信玄大约有80万石,而织田信长却是已经超过200石大名,实力上的差距让武田信玄一直非常纠结,一旦跟织田信长全面开战,能否战胜信长?武田信玄自己心里可能也在嘀咕。武田信玄从来没有跟织田信长交过手,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一战杀死了实力丝毫不比自己弱的今川义元,而威震天下。武田信玄智谋过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有很高的建树,谋定而后动才是信玄的性格。武田信玄知道织田信长实力强过自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跟信长开战,响应将军号召,也只是打败了德川家康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名声。武田信玄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打败信长的机会,所以武田信玄来到了信浓马场,武田信玄想让畿内诸侯先动手,缠住信长,然后自己在出手从背后捅信长的刀子,但是此时的畿内诸侯却没有一个能跟信长抗衡,他们也在等待,他们等待武田信玄协胜利之师对信长进行打击,然后他们自己好在信长背后捡便宜。双方就在这种为着各自利益的阴谋和动机下迟迟不肯先动手,就这样第二年武田信玄病死的信浓马场。
从武田信玄的动作可以看出,跟织田信长这种强过自己的大名开战是非常有压力的事情,所以武田信玄需要小心,谋定而后动这才是武田信玄这个身为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智谋,而不是傻乎乎的直接杀向织田信长。
武田信玄出兵上洛是不可能绕过家康,直接进攻信长的,所以当武田信玄到达滨松以后看到家康死守,反而决定绕道引诱德川家康出战,想从而在野战全歼家康。信长料到武田信玄由此一手,所以只派出3000军队去协助家康防守滨松城,这样滨松始终可以作为一颗钉子插在武田信玄的身后,让武田信玄有所顾忌,不敢冒然向西进攻。
结论:武田信玄上洛的时候还是有机会打败信长的,可惜这种机会在畿内诸侯和武田信玄各自的阴谋中被浪费,这个实在可惜呀,但是我想即便机会出现,武田信玄杀入织田的领地,那么家康会不会趁甲斐空虚,出兵骚扰呢?到时候恐怕武田信玄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吧。


1楼2012-07-22 17:04回复
    至于上杉谦信时期,天下大局已定,上杉谦信虽然是百万石的大名,但是此时信长确实已经接近500万石的大名,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谦信似乎也无可奈何。手取川之战,谦信虽然打败了织田军的北陆军团,但是北陆军团伤亡也只是千人而已,这队北陆军团来说,除了在士气上遭受打击以外,却没有在实力上给予北陆军团打击。后来上杉谦信乘胜追击,也无法歼灭北陆军团,而且越后经常下大雪,谦信是不可能不考虑到大雪封山的,所以谦信在打击北陆军团的时候,是不可能久战的,只要柴田胜家等人死守,谦信恐怕也不会找到什么好机会吧。更何况我记得那阵子织田信长和北条家是同盟吧,谦信如果敢直攻北陆,那么北条氏在关东造造声势,恐怕上杉谦信也会觉得心理压力吧。
    结论:上杉谦信上洛太晚了,那个时候织田信长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织田家在信长一系列的政策改革之下已经变得强大无比,就算谦信能在几场战役中打败信长,但是一旦如果来到了信长的领地,广大的战略纵深,和后背补给资源都是信长绝对的优势,谦信想打败信长似乎很难。


    2楼2012-07-22 17:12
    收起回复
      武田信玄刚刚继任家督之时,武田家只是不超过30万石的小大名而已,当时南面的今川氏拥有50万石,而且尚有太原雪斋这样智谋出众的人物,武田信玄是不会和实力上比自己强大的今川开战的,东面是已经拥有百万石的大大名北条氏康,武田信玄更不会惹他了,西面是美浓,斋藤道三是一个优秀的战术指挥官,美浓也有50万石,更何况美浓和甲斐崇山峻岭,万一情报泄露斋藤军在山道设伏,武田军则会非常危险,相信智谋超群的武田信玄不会出此下策进攻美浓,所以到最后只剩下北面的信浓,武田信玄没有可以选择,只能进攻信浓。信浓虽然有40万石,但是都只是松散的大名,相比之下信浓实力最弱,武田信玄攻打信浓顺风顺水,信浓各个豪族最后来到了谦信的那里,请求谦信帮助他们夺回自己的领地。
      在谦信和武田开战以前曾经通过书信,从书信上看来,谦信意识到如果和武田信玄开战则万事难成。可惜双方最后真的打了起来,问题则是一直围绕着信浓问题


      3楼2012-07-22 17:20
      收起回复
        就这样武田信玄只能打信浓,上杉谦信被武田信玄拖入战场,双方一打就是10多年,而且信浓如果失守,武田信玄下个目标就很有可能是越后,所以上杉谦信也不得不跟武田信玄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会有建树,一直是在平衡的状态下持续,而信长在桶狭间打败今川以后,非常英明的跟德川联合,保障了自己的侧翼,然后全力进攻美浓,最后在出色的外交手段和卓越的智谋之下攻下美浓,成为实力强大的大名。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平衡一直在今川义元死后,才慢慢被打破。今川义元死后,今川氏真继位,因为氏真的无能,今川家的领地日益缩小,此时的武田信玄看到了机会,于是聪明的把主要精力转入南面,和德川家康联合攻略今川,上杉谦信自然不想和武田信玄打,于是双方在默认的情况下选择了最明智的选择——停战,各回各家,发展自己美好的未来


        4楼2012-07-22 17:26
        收起回复
          为什么没有人对我写的东西评价一下呢?哪怕是批评也好呀,难道我写的东西就那么不好看吗?难道我写的不是事实?武田信玄来到信浓就是静观其变,上杉谦信后期确实跟信长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上杉谦信死后,上杉家发生御馆之乱,从此以后,上杉家实力大损,再也无法称霸北陆,而练练遭到织田军的打击。但是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家同样进入内乱状态,织田的内乱的规模比上杉家大,时间比上杉家长,但是最后丰臣秀吉在内乱结束以后依然是全国最强的大名,由此可见,织田信长所奠定的基础已经远远超过了上杉谦信很多。想再这么大的差距之下打败信长,这个很难。


          6楼2012-07-23 11:05
          收起回复
            没有人给点评价吗?


            9楼2012-08-18 1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