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之滨的恐龙公园
从武当山西行百里,就是郧县。郧县不仅是“郧县人”的故乡,而且是比“郧县人”年龄长6000多万年的恐龙的家园。
1995年上半年,郧县柳陂镇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化石群分布在青龙山的贺家沟村、李家村与红寨子一带,面积约10平方公里,范围涉及2座山5道梁;约有二三千枚恐龙蛋化石裸露地表,窝状分布,每窝5—13枚,最多达30余枚;颜色各异,大部分蛋壳呈青灰色,有的灰中呈黑或灰黑相间;主要形状为圆形、扁圆形、椭圆形等,蛋轴长12—18厘米。经著名古生物学家关康年等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为此恐龙蛋化石群,距今约6700万年至1亿年左右,系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胡岗组紫红色粉砂岩地层的恐龙蛋化石。它是继1993年河南西峡之后发现的又一罕见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产地。
恐龙是许多种类不同的已灭绝的古脊椎动物。大约生活在2亿2千万年至6500万年以前,比人类早6千多万年。“恐龙”这一名称最早由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于1842年创建。大约7千多万年以前的恐龙遗体,埋在地下被地下水中碳酸钙长期钙化,碳酸钙分子逐渐置换了有机质,恐龙就变成了化石。
根据发现的化石和地壳运动的规律,科
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下分“纪”,“纪”下分“世”,“世”下分“期”。恐龙就生活在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的地球上,堪称“龙的时代”。陆地上有恐龙,空中有翼龙,水中有鱼龙、蛇颈龙、幻龙、沧王龙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中生代末期,地球上发生了剧烈的环境变化,许多爬行动物包括恐龙在内因不能适应而灭绝了。
恐龙蛋化石的被发现表明恐龙是卵生。与龟蛋、蛇蛋、鳄蛋一样,恐龙蛋虽然很小,破壳后却能长成很大的躯体。科学家在对中国江西赣州发掘出的恐龙化石群中两枚尚未孵出、但已有卵巢和输卵管系统的恐龙蛋进行研究,揭示了恐龙和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的亲缘关系。
青龙山这个地名耐人寻味。为什么在青龙山发现恐龙蛋?龙是多种动物的总称,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是瑞兽,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青龙山地处汉江郧县段南岸低山丘陵区的柳陂镇,北距汉江约5公里,西临堵河,而柳陂之“柳”当是柳树,“陂”则是堤、坝、堰的相近或同义字。“柳陂”原是汉江南岸长有柳树的河堤。恐龙来到河滩,产蛋在沙洲上,然后掩埋,靠阳光和地温孵化其子。然而,产蛋不久,可能突然发生了一场洪水,顷刻之间淹没了沙洲,蛋被深埋,造成某些恐龙蛋无法孵化出小恐龙来。这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两年后,考古学家又在郧县梅铺镇不仅发现了恐龙蛋化石,还发现了三具恐龙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赵进喜教授,实地考察后确认其为距今约8000—9000万年之间、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的鸟脚类恐龙骨骼化石。化石集中分布在李家沟村附近的恐龙山尖磨蚂蝗沟庙山龙骼台等处方圆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质层为红褐杂色粗粒碎屑岩。在此之前,这里的农民多次发现过恐龙蛋化石。这种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并存的现象,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根据黄、赵两位教授的预测,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这里找到一具身长14米、较为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恐龙依据腰带即盆骨的不同分为兽脚和鸟龙两类。鸟脚类是鸟龙类的五大类群之一,而且是其中比较原始的一类,其特征是用两足行走,其它类群都是四足行走。鸟龙类恐龙是吃植物的素食者,素食使其牙齿趋于退化。头骨及颚骨通常具有喙的构造,下颚骨的前面多出一块骨头,叫前齿骨,作为喙的下颚部分。它们的脚趾末端常有扁平的趾甲,很像蹄子。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发现在汉江之滨,梅铺恐龙骨骼化石遗址位于滔河南岸,两处发现都在告诉我们:恐龙与水的关系密切。
这一点得到最新考古的实物证明。2007年5月,科学家在西班牙东北部的卡梅罗斯盆地发现了恐龙用爪子在水底划出的痕迹,这成为“恐龙会游泳”的确凿证据。2007年6月,在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出土的一具“新中国龙”化石, 全长约77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长76厘米,其中嘴长43厘米,头部最宽处大概32厘米,并在此处对称地长有一对略带弧度的柱状长角,左角完全露出,长约27厘米,右角被头部一些骨骼叠压,露出部分略显短。经剥离,颜色稍黑,略带一点灰白色的龙化石凸现在深黑色的沉积岩底板上,十分清晰,这对龙角在龙首上翘出,格外醒目。据专家介绍,“新中国龙类”是生活在二亿二千万年前三叠纪海洋中的水生爬行类动物,四肢较长且强壮有力,趾修长,趾间可能长有肉质的蹼。从身体结构看,“新中国龙”水陆两栖生活,可以在海陆之间来去自如,能自由地在陆上爬行并产卵繁殖,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