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avril吧 关注:413贴子:5,920
  • 0回复贴,共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 1990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亚洲平均为6. 8% ,我国8. 9%。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期, 到2026 年这一比例将达18% ,届时全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方式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仍试图由政府包办养老保险。
政府制定了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同时也挤掉了商业性人寿保险发展的空间。过去我国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统包,职工个人账户没有养老金的积累。对过去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欠账造成政府资产负债表上的隐性直接负债,构成政府规模巨大的转制成本,通过各种测算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中国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非常高。
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政府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收效甚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职工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但对非国有经济而言,政府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部成本,养老保险金只能靠企业和职工个人来积累。在这种条件下,非国有经济企业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成本远远高于通过奖 金或红利的方式对职工进行补偿所带来的成本,其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动机严重弱化,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二、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
根据国际上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支付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有三条主要的融资渠道:
第一、国有资产的转移。对于我国而言,完全依赖国有资产转移来满足养老保险改革 的转制成本是不恰当的。因为国有资产转移收入受到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资本市场吸收能力以及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
第二、在继续实行财政收入增量3%转入养老保险基金政策的同时,开征新税种或提高某些税收的税率。政府可以运用政府的强制力增加新的税收以平衡养老保险改革的转制成本,但是,这些税收只适用于对养老保险转制成本的消化和吸收。
第三、发行特别国债。发行长期的特别国债是政府支付养老保险转制成本的又一条可行的筹资渠道。
第四、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在我国是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而来的。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应增加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比重。
3、寿险公司应在养老保险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寿险公司应成为一支非常活跃和举足轻重的力量。将人寿保险的市场机制引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具有以下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寿险公司可以扩大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受国力所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虽覆盖一定范围,但还未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而寿险公司则在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大有可为。
第二、寿险公司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养老基金作出最佳投资策略,从而使养老基金产生最佳的资本配置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第三、寿险公司的养老基金积累方式比较适合我国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方式向基金积累方式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相适应。 总之,养老保险改革涉及中央、地方、企业和每一个职工的利益,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财政的稳固和可持续性,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制。


1楼2012-11-19 23: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