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 甘州子 》,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据 王灼 《 碧鸡漫志 》卷三:“《 甘州 》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今所传《 八声甘州 》,《 乐章集 》入“仙吕调”。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双调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
《 西域记 》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 梁州 》等曲翻入中国。”《 伊州 》《 甘州 》《 梁州 》诸曲,音节慷慨悲壮,柳永精通音律,用来抒写他贫士失意的感慨,有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