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绝影吧 关注:42贴子:7,854
  • 9回复贴,共1

生物进化史诗(非科学娱乐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前开生物进化课讲到了寒武纪初就停了。-_-||下次上网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所以我就开个贴子把老师教生物设计聊的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整理下,也算是回顾和分享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2-05 22:31回复
    (本文以设计的角度和事后诸葛亮得角度看问题,无科研严谨的逻辑,望读者谅解,如果由此引发的诸如被老师扣分等问题,本文概不负责)
    本故事由课堂笔记整理添油加醋而成,¬_¬谢绝转载(转载的还不标出处的内痔长不断,脱发光光,牙齿都被虫蛀,吞口水呛到,把妹被牛头人相亲遇基佬变态s m 狂,工作去搬砖,发薪送神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人品永远负,远离进化论^_^)
    特此声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2-05 22:43
    回复
      第一章 神说,要有光
      神创造了天,地,时令(昼夜)
      第三天,他造了植物,所以有了繁华的伊甸园。
      ¬_¬有了光,培养皿,培养基,水,可以养细菌了恩。
      古生物的进化史诗(歪传)伊始
      虽然我们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到底是怎么来的不过碳基无机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碳基有机物经历无数的排列组合我想上亿年过去了氨基酸这种东西一定是寂寞的产物吧
      总之,因为幸运(或不幸?)古海洋里,氨基酸开始拼出来了序列-_-||
      生物进化的种子,诞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2-05 22:57
      回复
        第二章
        造物主面前,人人都是赝作师
        师:所以神用了一天创造生灵
        徒:一天?!造出那么多?!神是万能的!!
        师:傻,别以人的思想去揣测神好么。(虽然好像这个也是,以设计的角度)
        创造生物,除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对于生物概念,只需要两点。
        1.基因。有固定规律的遗传链,其存在意义是为了无限复制自己。
        ps :在复制遗传代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错(*设计)从而带来无限的变化和可能性
        2.为了存活,生命体会不断进行改造(自我/外界)与外界形成动态平衡
        over
        ¬_¬于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千奇百怪的都出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2-05 23:19
        回复
          第三章
          傻多速与可能性
          传说,最牛逼的程序员,只用三个键,0,1,delete 。
          ¬_¬最古的生命体,只做一件事,复制自己。
          不断地复制自己,不断地出错,不断地改造自己和外在达到动态平衡。
          (病毒,朊病毒,r n a 生物。这些最接近古老根基的存在,其特征恰好反映这个机制。新的疫苗出现一段时间,就会失效,新的病毒就会出现,因为接近”根源“的它们,保存着最大最多的“可能性”)
          因为这些存在了上亿年的傻多速,才有了整个枝繁叶茂的进化之树。而也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让生命之树就算因为天灾倒下之后,依然可以有机会发出新芽。
          T_T
          而上亿年的变化,其中必有优劣。有着更优化的模式的组织形式产生了,细胞器,细胞核,原生生物,登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2-05 23:30
          回复
            第四章
            上古的泰坦和克苏鲁
            在传统观念中,进化意味着更“高级”,所谓更快,更高,更强。或许的确如此,但“强”,如果是生存力来说,则未必如此。
            原生生物们,是真正的泰坦。
            在充满各种有毒气体(相对人来说)的原始大气下,古地球的环境更像是一个温室。充斥二氧化碳和高温,活跃含硫的火山口,沸腾的充满各种元素的原始海。
            这,就是古泰坦们的生存环境。生命最早的伊甸园(地狱-_-||)
            那时候,生物周围最多的资源有三,水,光,二氧化碳。
            于是最能利用好这三样东西的生存模式,会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于是,光合作用,脱颖而出。
            ¬_¬但原古之神并非植物,因为它们意味着,可能性。
            它们中有的有细胞壁,后来其中的某些或许成为了植物的祖先,有的有鞭(触)毛(手)以及吞噬体,或许最终成为最早的动物。
            但它们并非动物,或植物,虽然微小,却并非渺小。
            它们是在地球生存上亿年的克苏鲁。
            它们有的如衣藻,像植物。有的变形虫,如动物。
            但更多的,却是蕴含更多可能性,如裸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吃东西,有触手,可以游。如眼藻,除了裸藻的特征之外,还有个眼球(功能,感光)
            涡虫,有头,把头切成两半不会死,会变成两个头。
            水熊虫,真空里活10小时的bug ,可以在10000倍大气压下生存。在它面前小强的生命力只是个娇弱的病痨。
            此外,还有些细菌,随着水气的蒸腾来到天空,对流层的气流让这些不受重力影响的家伙们从此远离大地,它们参与云和雨的生成,与升腾带来的尘埃们一起,是真正的乌拉诺斯的化身。
            而当沸腾的海洋逐渐冷却,暴怒的火山慢慢平息,原始的古海洋,早已经是诸神们竞相复制自己的古战场了。
            眼球,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光,从而往光源充足的地方聚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液泡,调节压强,作为静力骨骼可以让柔软无形的自己行动更快。
            吞噬体,有些则是兼并大量的噬菌体,吃掉对手,从而获取更多能量。
            细胞壁,高分子纤维,堆积成外壳,虽然失去了移动力,但大量聚集在一起形成城邦,坚不可催,在先辈的尸体(细胞壁)上,高塔和堡垒被构筑了起来。
            以及,钙化。
            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2-05 23:59
            收起回复
              第五章
              光与钙的魔法师
              在原始海洋沦为上古诸神的古战场时。两种能力在不久后,成为了强势的力量。
              一就是光合作用,利用堪比奇迹的方式,将光,二氧化碳和水利用起来获得能量,在古地球无疑是最强大的魔法。而这一神迹还埋下一个伏笔:产生的废物,是氧气。
              二则是固碳魔法的一种,钙化合成骨骼。
              固碳的手法有很多,熟知的,有光合作用里合成碳水化合物。而这里说的是利用钙元素固碳的魔法,就是骨骼的制造。
              最早的生物,如阿米巴变形虫一类,是没有骨骼的,有的有液泡,可以作为静力骨骼受力提高运动,而其中一些神祗,有着一项魔法,聚钙造骨。(其实就是有酶还有对应的器官干这个,如珊瑚虫的祖先)
              起先,海里没有多少沙,在显微镜下看海沙,基本都是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骨骼。
              那是亿万年来,这帮上古泰坦的杰作。
              以上的两点,带来了影响后来生物进化最大的两个改变。
              造骨带来的固碳非常稳定,因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很多,气温因此有所下降。
              光合作用的废气增多,空气中氧气增多。
              海洋温度下降,空气的成分配比开始改变,在古泰坦们鏖战亿年之际,进化之门,悄然被打开。
              (ps :很多书都把地球空气成分归结于植物的功劳,其实真正固碳的功劳是海滩上数以万计先祖的遗骨,当然海洋生物的骨骼只是海沙的来源之一,还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岩石的风化,一个是水循环中从河流而来冲积形成的诸如细碎的卵石和河沙。)
              每每写到这里想到数亿年前看似平静的海洋里其实热火朝天诸神纷争忙着光合和造骨,生存和杀戮,并最终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推动进化,虽然对它们而言只是做自己该做的本能,但身为一个渺小的人类,心里还是涌现一份感动。
              在造物主的面前,人能做的,唯有膜拜和赞美。所以天堂之中,只有赞美之声。
              如是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2-06 00:25
              回复
                第十章
                原始的信使——神经电路
                在上古诸神(单细胞生物)生物电和化学物质作为简单的信号传递是很正常的事。但有一天当它们聚在一起经历很长时间,其中就会有分化(其中挤压在中间的某些家伙,会变得越来越擅长传递,参考僧帽水母)
                于是,同样基因的个体不再千篇一律,它们有了分化,有了分工,而最早的信使,就是神经元。
                海参和在深海发现的原始管状虫,接收外界刺激会产生简单的一些反应,(当时没有人这种蛋疼物会闲得没事模拟各种电讯号刺激它们,所以它们的信号基本是准的)
                于是最早如管虫,如水母,基础的神经电路成为了重要的飞船传感装置。
                好比一堆传感器。而随着传感器的增多(你问为什么?好用呗,传感器越多的船生存力越强)
                于是神经结出现,简单的条件反射开始被刻录到神经节和神经网络里,最终量变到质变,电脑啊不,大脑,这个高级的神经节,就这样诡异的被堆出来了。(-_-||冯,诺伊曼万岁!)
                不过这时候的神经节和原始大脑比后来的差很多,唔,应该只能说是电路板比较准确,而原始大脑真正登场是石炭纪脊椎动物出现之后了(这期间过了起码两亿年啊两亿年,文字说起来轻描淡写啊窝靠)
                然而和电路的发展一样,神经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当然,这是后话。(信息化电脑啊不神经和大脑时代还远的很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2-06 18:06
                回复
                  第十一章
                  机甲雄兵I I ————泥盆纪元
                  在神经和电路还在经历漫长的研发(进化)之路的时候,海洋里的盔甲战士们已经战个痛了上千万年了。
                  而在被遗忘的国度,陆地的平静终于也被打破————战火蔓延到了陆地。而登场的,是经历万年进化和不断完善形成的新的机甲战舰(古昆虫如小强,古蜘蛛,古千足虫等等)当然,因为重力关系,在陆地上生存的家伙都更小(相对的,古蜻蜓类也有40厘米,当然它们并非现代蜻蜓的祖先,而是趋同进化)
                  在生物进化中,有这么一个法则————傻多速量产原则。就是说如果短期内出现某个适合环境的生物体,那么它会通过洋流和气流,在短时间大量繁殖(繁殖是第一生产力恩)
                  从而迅速获得市场啊不生存占有率,同类型或者同领域的其他生物体就逐渐被排挤到边缘角落,甚至最终灭绝。
                  因此,在最早来到古大陆的节肢动物中,六足的昆虫祖先迅速脱颖而出(如后来四足的两栖动物),当然还有千足目和十足目(蜘蛛,蝎子,白蚁?)至于昆虫的社会性怎么来的,只能说这帮家伙比如蚂蚁,在海里的时候就有那个倾向了。
                  之前我们提到过,生物进化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程度也就不会再演化了(当它足够生存下去)
                  要么就灭绝-_-||
                  所以诸如小强,白蚁,蜘蛛,蚂蚁这些家伙们,在四亿年前进化出完备的生存系统之后就没有太大改变了。
                  雷达蝎的存在意味着蜘蛛和蝎子或许过去拥有同一个祖先。
                  而白蚁和蚂蚁,它们间的区别就好像猛犸和大象,同属趋同进化,但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
                  昆虫的登场,打破了伊甸园的宁静,陆地动物影响了植物的进化,因此植物们与节肢类开始建立了长达亿年刻入基因里的盟约,随着昆虫因为能飞能变态(幼虫期,可以通过不完全的进化形成一种形态适应生存)
                  因此迅速占据(飞遍)了整个古大陆。
                  这一局面一直延续二叠纪两栖类的登陆之前,遗忘者的国度不再安宁,虫族战士们的厮杀为陆地循环带来了新的重要一脉,而昆虫信使的出现,也让植物们可以来到从未到过的土地上。
                  那时候古地球的陆地,依然是潮湿,闷热,富含二氧化碳的,仿佛一个混沌的大泥盆,孕育着又一个纪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2-06 19:16
                  回复
                    第十二章
                    造骨的极致
                    外骨骼生物的极致精华之作————真正的昆虫。在经历了整个泥盆的混沌之后,出现于石炭纪。
                    石炭,顾名思义,碳酸钙的岩层,这是造骨术极致的时代,如果说有氧运动对应蒸汽时代,那造骨则是钢筋水泥框架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外骨骼诞生了精巧的昆虫,现代意义上的蜘蛛,海洋里霸主的鹦鹉螺衰败,更加夸张的菊石科红极一时(然后让科学家想不通的灭绝了)
                    而那时候原生生物里也有种麦粒大小,静力骨骼极其复杂的一类。
                    而内骨骼中,默默无闻沉寂的多骨骼流,在生存多年后终于迎来了曙光————好比框架结构之后的玻璃幕墙结构让楼的高度增加了一番,在造骨与神经脉络突飞猛进的时代。
                    历经无数世代更替,内骨骼派中,神经可以顺着内框架生长,而最终演化出奇迹————仿佛二极管最终制造电脑,而机械和电脑合并演化出飞机一般不可思议。
                    内骨骼和神经发展的两大完美交汇,脊椎动物,诞生了……
                    最早的脊椎动物雏形不可知,不过深海鱼如:管眼鱼,这个眼睛长在脑里,而脑子悬浮在透明罩里的生物,可以提供脊椎演化中骨骼和神经交汇演化过程的可能性。
                    总之,从一开始小角落的渺小存在,到现在海洋里最强势的一脉,深海潜艇——古鱼类,在石炭纪晚期的化石层发现(但其实它们长得很奇怪)
                    并在二叠纪成为了王道主流。
                    所以脊椎动物其实是潜艇级别的,之后进化开始变得越来越惨烈,某一脉率先突破进化树,别的就没希望了(不灭绝还有希望)
                    生物进化的一二战时代,柴油朋克和赛伯朋克(变形金刚啦),来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2-10 1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