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吴迪吧 关注:2,619贴子:48,432
  • 9回复贴,共1

【无敌数据】2012ATP各等级巡回赛截止线与阵容相关资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帖子的主题跟 http://tieba.baidu.com/p/2187089718 有一定关系~
本来不太想急着发的~~不过似乎有一定需求,接下来几天又不是很有空,就先贴出来吧
在小草类贴吧的背景下,这个统计的最初主要目的和重点是关注资格赛~以对巡回赛的入门门槛有较完整的把握,但关注正赛的阵容情况无疑对多数球迷更有必要。因此对它的解读可以是很多方面的。


1楼2013-03-02 02:24回复
    先贴下9站大师赛的阵容情况预热下按时间顺序

    前一个lastDA是指依靠排名(而非外卡、保护排名、SE、资格赛等项目)入围的最低排名。后一个lastDA对应资格赛。因为大师赛上年TOP30强制参赛,列举它的正赛种子没有什么意义。而最后入围正赛的排名有一定价值。
    Q-1号是指头号种子排名(下一楼详细解释).
    7或12号种子是指“大种子”,即与Q的个数相适应的种子数,例如多数250和500赛大种子就是指的4号种子。(资格赛出4个人,大种子镇守一个区,无疑处于优势地位)。又如IW、迈阿密这种48签、12个Q名额的资格赛,有24个种子,前12个为大种子。
    其中,头号种子对应的是这个资格赛的最高难度,大种子是突围资格赛的大致难度,小种子是拿到积分的难度(因为决胜轮肯定有积分)
    R是指该种子最终没打就退赛,没什么实际用途~


    2楼2013-03-02 02:32
    回复
      3楼是关于各个排名的截止时点的解释~

      通常签表最下方是这一行信息,它的表面意义很明确,但细节容易引人误会。
      决定是否能当上种子与决定能否入围的依据是不同的。正赛与资格赛的“种子排名”都是指的正赛开赛前一周(通常是周一),该选手的世界排名。
      关于入围资格的排名,各种巡回赛正赛的入围排名是指: 正赛前六周,该选手的世界排名(如果当周恰好不出排名,就再往前一周)。
      250资格赛的入围排名是指:正赛前一周(资格赛同周)的周一排名(因为不需要提前报名,而是现场签到)
      500、1000 资格赛的入围排名是指:正赛前三周的周一排名(需要提前报名)
      因此往往会看到资格赛头号种子显示出来的世界排名比last DA高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主要的原因往往是依据的排名周数不同(提前6周和提前1周),另外一种则是忘记报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3-02 02:38
      收起回复
        4楼是关于巡回赛签表规模的概述。
        (1)赛事总数:1000赛9站,500赛11站,250赛40站(不包括250级别的杜塞尔多夫团体赛)
        中文版的日历详见 http://sports.sina.com.cn/tennis/2012atpcalendar.shtml,十分清楚。
        对于个别中文翻译很陌生的的250巡回赛,可以到atp官网tournaments-calendar处寻找原版的日历。
        (2)签表规模
        1000赛:IW、迈阿密96签;蒙卡、马德里、罗马、辛辛那提、上海56签;多伦多、巴黎48签。资格赛签表规模为正赛一半。资格赛均为两轮。
        500赛:正赛巴塞罗那为56签,其余均为32签。资格赛签表规模为正赛一半。资格赛均为两轮。赢球就有积分。
        250赛:正赛女王草地赛为56签,温斯顿撒勒姆为48签,6站32签,30站28签。资格赛均为32签、三轮。250资格赛赢一场没有积分。
        关于积分规则,参见http://tieba.baidu.com/p/2054507186
        更低级别的赛事,参见 http://tieba.baidu.com/p/2165053668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3-02 02:42
        回复
          500赛数据,其实1楼的帖子基本做过了

          *是指实际采用的是资格赛2号种子的排名,因为1号种子排名太高,很可能是忘记报名...


          5楼2013-03-02 02:44
          收起回复
            250赛数据之一,仍然按时间顺序

            R和* 上文解释过了。
            不少250赛的资格赛存在bye的情况,故加入统计。bye会按1-8号种子的顺序一次分配。NR是指填满了签表但没有单打世界排名(采用双打排名或者国内排名)


            6楼2013-03-02 02:47
            回复
              250赛数据之二、三



              7楼2013-03-02 02:48
              回复
                关于大陆小草参加资格赛难度的一些直观统计
                假设张择报名排名158,吴迪报名排名185,公茂鑫报名排名340.
                对张择而言
                (1)排不进的资格赛:1000赛中的罗马、辛辛那提、巴黎;500赛中的瓦伦西亚、巴塞尔;共5站
                (2)能当大种子的资格赛:哈雷、泰国等14站250赛。
                (3)能当小种子的资格赛:1000赛中的IW;500赛中的巴塞罗那、阿卡普尔科;31站250赛。(悉尼、尼斯、奥克兰等9站除外)
                总之,张择基本锁定了全部巡回赛的参赛资格,并且能够在少数高级别巡回赛和绝大多数250赛中当上种子(从而理论上确保进入决胜轮拿到6巨分)。但是仅从排名来看,不少比赛想要突围也存在一定难度(至少要爆一个大种子)。当然,这些种子并非像TOP球员那样稳定不可战胜。
                特别提示:每年的资格赛截止排名可能变化很大,一方面是其他赛事阵容的强大程度、同期挑战赛站数等因素影响了报名情况,另一方面,lastDA可能就那么一个人,跟倒数第二差很远...而种子的排名虽然会相对稳定一些,但也仅供参考。


                8楼2013-03-02 02:51
                回复
                  吴迪
                  (1)排不进的资格赛:1000赛中的迈阿密、罗马、多伦多、辛辛那提、巴黎;500赛中的孟菲斯、瓦伦西亚、巴塞尔。
                  (2)能当大种子的资格赛:斯图加特等10站250赛。
                  (3)能当小种子的资格赛:巴塞罗那500赛(56签)、20站250赛(刚好一半)
                  仅用作入围用途时,吴迪和张择的排名差别不太大(当然,心理暗示会强一些,150大报比赛会非常放心)。但是要打得顺一些的话,150多位和180多位还是挺大差别的。
                  公茂鑫:
                  (1)排不进的资格赛:除上海外的8站1000赛;除阿卡普尔科、迪拜、东京外的三站500赛;多哈、悉尼、尼斯三站250资格赛
                  (2)能当大种子的资格赛:圣彼得堡250(去年的太水了...12巨分几乎白送)
                  (3)能当小种子的资格赛:6站250赛(乌玛格,巴斯塔德,埃斯托里尔,泰国,圣彼得堡,马来西亚)。
                  可见ATP250赛的门槛确实是很低的,即使对于300大开外的普通选手,也只有不到20%赛事会出现排不进的倒霉情形。(比如吴迪2010年是没排进洛杉矶的人中排名最高的)。但是这种选手要拿分还是非常困难。
                  最后,排名100位的选手可以直接入围40站250赛事中的24站(考虑ALT的存在,可能还多一两站)。但只能入围一站500赛(大签表的巴塞罗那)。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3-02 02:56
                  回复
                    ATP250正赛阵容高端程度简单对比(前几位和末几位)
                    这段仅提供一些方向,具体结论可以不看
                    (1)头号种子:多哈、哈雷、布里斯班等站有BIG球员参赛,其实这有一定偶然因素,并不说明太多问题,不过萨格勒布(32)、贝尔格莱德(38)、洛杉矶(47)等头号种子30开外的就太夸张了。。
                    (2)8号种子:大致反映参赛高手(一般人眼中的“巡回赛级别球员”)的平均水平。
                    哈雷(26)、阿根廷(28)、悉尼(28)、伊斯特本(36)等排在前列。阿根廷吸引到了多位红土专家,其他则都是澳网和温网的热身赛。智利(72)、基斯布赫(77)、洛杉矶(79)、巴斯塔德(81)排在最后。
                    (3)正赛截止线:悉尼(62)、伊斯特本(63)、奥克兰(74)三站前哨战排名靠前,智利、巴斯塔德、基斯布赫、乌玛格、纽波特(136)出现了120位开外的选手可以直接入围的情况。
                    最后,资格赛好打的比赛与正赛好打的比赛,很可能是两拨比赛,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迪拜500赛(去年8个top10,今年6个)、以及不少125K+H的ATP挑战赛,资格赛门槛都极低。
                    过于强大的正赛阵容使得没有必要去吸引低端选手,二线选手进正赛的愿望也并不强烈。马来西亚、泰国等250比赛,正赛并不算很差,但资格赛很容易水分。


                    10楼2013-03-02 0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