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吧 关注:39,246贴子:957,359
  • 2回复贴,共1

广东省惠东县方言述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写自sina共享资料:惠东县方言述略.pdf
惠东县位于惠州东边,海丰的西边,县城及东南沿海以闽南语为主,全县40%人口说闽南语。


IP属地:福建1楼2013-05-12 14:00回复
      二、本县方言的分区
      如果把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结合起来观察,惠东全县的方言可以分为北、中、南三大片:北片,又可称为“山区片”。包括高潭、马山、宝口、安墩、新庵、石塘、松坑七个乡镇,总人口约十五万左右。本片除个别村落讲学佬话和占米(本地)话外,绝大部分都讲客家话,可以视为“纯客”方言区。
      中片,又可称“沿江”(即“两枝江’)片。包括多祝、增光、大岭、梁化、白花、吉隆、稔山七镇及县城平山镇,总人口约三十万左右。沿江片的主要方言是客家话,其次是学佬话和占米话。
      南片,又可称“沿海片”。包括稔平半岛的铁涌、巽寮、平海及港口、盐洲、黄埠。该片方言最复杂,其中铁涌以讲占米为主,巽寮讲客家,平海是军声、学佬、占米各占三分之一,而盐洲、黄埠和港口则基本上属学佬话区,该片总人口约二十万。
      在惠东的七八种方言土语中,客家话是最有地位和最具影响力的强势方言。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惠东讲客话的居民占多数(接近60%),二是长期以来客话是各级行政机关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官方语言”。这就使得整个惠东无论是山区还是沿江、沿海,均以客话作为主要官方工作语言和县内的通用交际用语。所以在惠东,非客家方言的居民差不多都会讲客家话,而客家人却不一定都会讲学佬话和军话等。客家话的这一优势地位使得它不断地对县内其它方言产生影响和渗透,以县城平山学佬话为例,许多字的读音都因长期受了客话的影响而改变了读音。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学佬话区里“校”字的读音,按学佬话,“校”应读为hau22,但现在这个音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客音kau53和ka31。所以“学校”说成oh-kau,而“校长”则说成ka-tiang,半客半学佬。这种现象在非客方言区中都存在,特别是中青年一代的字音。
      不仅字的读音受到客话影响而改变,有些语词和语法表达也往往照搬客家的说法。如:蜘蛛叫la-gia;公鸡叫“鸡公头”;外公、外婆叫“姐公”、“姐婆”;瘟病叫“哥魔”;顺利叫“春车”等。语法上,有一些客家话语缀,如“公—碗公”、“头—钵头”和句式(如“过”字句)也常用客话的表达方法。因此,从发展趋势看,客家方言在惠东的优势和影响力还会进一步加强,而其它方言土语则会由于交际功能的减退而逐渐丧失本身的一些特点,最后客家方言便可能成为惠东单一的社会通用语,而其它方言土语则退居为家庭语言或社区交际语。


    IP属地:福建3楼2013-05-12 14:03
    收起回复
        三、本县方言内部的共性和差异性
        共性。尽管惠东有七八种方言土语,但是,由于操各种不同方言的人长期生活在一县之内,语言上的互相影响和借用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久而久之,便使得许多语言成分为各方言片的人所共用。这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所必然带来的。这种共用现象突出反映在词汇上,如下面这些词语便是惠东县内各方言基本上都使用的:
        普通话 惠东话 普通话 惠东话
        太阳 日头  劈(柴) 破
        月亮 月光  躲开 闪
        雷  雷公  缝纫机 车仔
        台风 台风  做寿 做生日
        夏天 热天  胖   肥
        天亮 天光  傻   戆
      姑母 姑婆  绳子  索
        外公 姐公  手绢儿 手巾
        外婆 姐婆  蹲   *估
        儿媳 新妇  女孩儿 妹仔
        食量大 大食 年青人 后生
        衣服 衫裤  厨师  伙头
        绒衣 卫生衣 乞丐  乞食
        雨鞋 水鞋  红薯  番薯
        去世 过身  讲故事 讲古
        休息 敨   合适  o岩
        站  徛   织布  耕布
        走  行  女性不正经 嬲
        不实 冇   搂    揽
        花生 地豆  宽    阔
        小  细   混合   *廖
        凶狠 恶   滑落   甩
        没有 *(无) 出国  过番
        回答 应  一百二十  一百二
        一斤半 斤半 一千零五十 千零五
        五分钟 一个字 一万五千 万五
        伞   遮  吃    食
        (鸡)叫 啼  不    唔
        逃跑  偷走 变魔术  撮巴戏
        害怕  惊  小人书  公仔书
        差异性。惠东方言复杂多样,所以互有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其差异性当然最主要反映在语音上。因为各种方言土语的音韵系统是很不一致的。词汇上虽然有一批常用词是共同的,但差别也不少。以“买东西”为例,惠东各地至少有五六种说法。客家话说“买东西”,学佬话说“买前后”,尖米话说“买闲nia31。此外,各地还有“买功夫”、“买家伙”、“买野”、“买物件”等说法。各方言间词汇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特征词上,而特征词又往往是某种方言的底层词。
        以客家话、学佬话和军声的部分特征词为例:
        普通话 客话 军声 学佬
        房子 屋 屋企 厝
        他 佢 他 伊
        小孩儿 鸟(tsiau31)仔 稚仔人 斤仔
        谁 哪人 哪孩 底人(甸)
        这 lia31 *个 只(tsi53 )
        那 ai53 那 许
        水稻 禾 禾 粟
        挑 *该 挑 担
        柴火 樵 柴火 柴
        睡觉 睡目 困觉 困
        筷子 筷马 箸 箸


      IP属地:福建5楼2013-05-12 14: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