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日报吧 关注:200贴子:7,596
  • 6回复贴,共1

【补充以前没发过的】2013.10.19 and 2013.10.18 ※知道日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9
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点,也正是因为它如此独特,人们从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先生成功登顶开始,就一直不断想要攀上峰顶。珠峰峰顶位于尼泊尔境内,海拔8850米。整座山峰横跨尼泊尔和中国西藏地区的边界,峰顶气候非常恶劣,因此登山者们在除五月、六月之外的时间段内很难成功到达。即使在喷射气流北移的五月和六月,山里的气候仍然十分严峻。2008年5月期间的日均最高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风力为每小时81千米。
每年的其他时候,尤其是当喷射气流直接从峰顶经过之时,风力可达到飓风的强度——每小时189千米,气温可达零下73摄氏度。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探险者无功而返了。
可是即便如此,探险的精神还在一直延续,但这种精神不好的一点是,人们随时可能因此送命。珠穆朗玛峰新闻报估计,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顶,同时也有189人命丧途中。如果你有幸成为每年成功登顶的大概150人中的一个,那么在这条路上肯定可以看到一些东西——死尸。
丧命在尝试登顶路上的189人中,大概有120人的尸体还留在那里。这对于那些后来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警示。至于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四散的尸体移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真的是太危险、太有难度了。到达珠峰顶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不可比拟的身体挑战。将死者或迷途者抬下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整个队伍不得不在山上过夜,事实上这种营救努力近乎于自杀。
大多数的尸体都散落在“死亡区域”,也就是位于最后的大本营之上,大约海拔8000米的地方。没有人曾研究过具体的死亡原因,但是疲劳和天气情况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的尸体都是即刻冻住的,登山的绳子还缠在腰间。还有一些尸体有不同程度的腐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一些有经验的登山者会尽可能的埋葬路旁的死者。我国登山队每年都长途跋涉,清理120吨左右的垃圾,在清理过程中,登山队准备将任何可以安全接触到的尸体搬运下山。
2007年,英国登山者伊恩•务多回到珠穆朗玛峰埋葬他登山途中遇到的3名死者。其中之一,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安森特卫的女性,在务多第一次登山时她还活着,她对务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丢下我”。但残酷的现实是,务多无法在不危害自己和队友的情况下为她做任何事,不得不把她一个人留给死亡。
近十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攀爬珠穆朗玛峰已经安全得多。卫星电话可以帮助攀爬者与大本营随时保持联系,获取及时的天气信息。人们能够对攀爬用具的型号和数目更好的运用也大大降低了死亡人数。1996年,共有15人死于途中98人成功登顶。而十年后的2006年,11人死于途中400人成功登顶。过去56年的总死亡率是9%,而2004年时已经降低到4.4%。
(答案整理自博闻网)


IP属地:福建1楼2013-11-09 23:30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9
    所有的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吗?
    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较适合用保鲜膜,而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最好不要用保鲜膜包装贮藏。高脂肪食物将吸收更多的增塑剂,在室温中的吸收比冷藏时更多。
    有些水果像香蕉、苹果能释放一些乙烯类物质,包上保鲜膜能够达到催熟的效果。比如将涩柿子与成熟的苹果、梨或猕猴桃等水果混装在塑料袋内,成熟果实释放的乙烯等气体能促进柿子的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经5-7天可脱涩。但对于生鲜肉类和熟食保鲜来说,起关键作用的是温度,保鲜膜作用有限。切开的西瓜覆盖保鲜膜放置冰箱冷藏,切口滋生的细菌数量比不覆盖保鲜膜直接冷藏的还多,维持新鲜期的话,不使用保鲜膜效果会更好。叶类菜不适合用保鲜膜长期包裹,因为其中水分蒸发不出去更容易腐烂。
    保鲜膜只是一个临时的食物存储措施,肯定是尽快吃掉食物更好。因为保鲜膜本身不具备杀菌、抑菌的效果,只是物理隔离,细菌依然可以生长,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一样。超市喜欢用保鲜膜包装水果,其实只是方便售卖和拿取。而熟食包起来可以避免表面过于干燥,卖相更好。
    长期不合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是不利于健康的。生鲜肉类和油脂较多的熟食尽量进行冷藏,无需包裹。此外,没有注明适用微波炉的保鲜膜,就不宜在微波炉内煮食及加热用。
    另一方面,保鲜膜的材质以PE和PVDC为首选。PE无毒、化学性质稳定,适宜蔬菜、水果和肉食的冷藏保鲜、冷冻,但不能加热。PVDC保鲜膜兼具优异的阻氧、阻气味和阻湿性能,耐热温度较高,还可用于微波炉加热。但PVDC保鲜膜的价格比PE要高许多,销量并不大。目前超市销售的PVDC保鲜膜多为日本进口。一般家庭中使用PE保鲜膜就可以了。但PE保鲜膜也不是完全保险的,因为它耐热温度不高,在高温条件下会熔融,对健康不利。
    (答案整理自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3楼2013-11-09 23:31
    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8
      懒腿伤肺是什么意思?
      大约是1996年,日本神奈川北里大学医学院收治了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住院的原因是活动后左侧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并且已经持续了十年,在这十年里她的症状越来越重。这个病人的工作是制作日本和服。她从18岁就开始从事这个工作,每天大约有12个小时坐在地板上。初步的胸部X线检查显示她的肺动脉明显扩张,进一步核素灌注扫描显示她的肺部多个区域缺少血液供应,肺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多处狭窄阻塞。
      根据这些证据,医生诊断她是慢性肺动脉栓塞。因为这名患者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比如恶性肿瘤、怀孕、肥胖,以及其他先天性的凝血机制异常等等,医生判断她的肺动脉栓塞是由于长期坐姿,下肢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形成的肺动脉栓塞。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特殊案例不具代表性的话,那么美国马萨诸塞总医院对近七万名护士长达18年的观察更有说服力。虽然总体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和每天坐的时间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最不爱活动的一万多人(工作之外每周坐超过41个小时),相比最爱活动的一万多人(工作之外每周坐小于10个小时),发生肺动脉栓塞的危险要高两倍多。这个趋势是在排除了年龄、体重指数、热量摄入、吸烟情况、种族、配偶教育程度、停经、服用抗凝药、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疾病和饮食习惯等诸多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得出的。同时,最不爱活动的人相比最爱活动的人,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除此之外,有很多证据表明:长时间的飞行旅行、长时间的电脑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的工作,都和肺动脉栓塞发生有关。根源都在于长时间蜷缩的体位,导致下肢的血流减慢和瘀滞,形成深静脉血栓。
      为什么坐姿时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在下肢,这和静脉循环的特点有关:静脉血液流动和动脉不同。动脉血液流动靠的是心脏的收缩和主动脉的弹性回缩,像水泵一样向外周喷射;而静脉血液主要靠的是心脏舒张时产生的相对负压,慢慢回流,它的后面并没有一个强劲的推动力。这样一来,自然是离心脏近,高处来的血液先回流,离心脏远,低处来的血液先等一等。一旦心脏收集了足够下一次收缩所用的血液,就会立刻收缩泵出去,那些等一等的血液只好再等一等。左等右等,就像路口的红绿灯,红灯持续时间过长,后面好几个路口就别想再动了。就这样,下肢静脉里瘀滞的血液就更有机会凝集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如果偶尔脱落一小块,随着血液流到右心房,通过右心房进到右心室里,右心室直接将脱落的血块推进了肺动脉。如果血块小,只堵塞小的血管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可一旦积小成多,或者是一个大血块,直接堵塞了肺动脉主干,那就会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并且这种呼吸困难通过吸氧根本无济于事,就像根系断了,再多浇多少水也不会有用。如果得不到合适治疗,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会死亡。
      肺动脉栓塞过去在我们国家被认为是少见病,但这些年“坐”的人越来越多,坐的时间也越来越久,病例也越来越多,部分是因为对这种病重视的提高。既往因为认识不足,误以为是心肌梗死,被做了冠脉造影的也是大有人在。很多在网吧通宵达旦玩游戏,一连数十小时不眠不休最终猝死的人里,必定有一些是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久坐导致的肺动脉栓塞是可以预防的,方法就是站起来、动起来,不做懒人。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要记着过一段时间就下车休息一下,坐飞机或开会就每过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腿脚,还有记住多喝水,保持静脉血液的流动和畅通。
      (答案整理自健康中国人网)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5楼2013-11-09 23:33
      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7
        汤泡饭伤胃吗?
        有营养专家称应少吃汤泡饭,因这样会使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吃汤泡饭也会让唾液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营养不良。
        即使是营养学专家的建议,还是不禁令人起疑:人类经历几十万年的进化路程,吃过无数粗粝、难以消化的食物,能吃上精细易消化的稻米也不过数千年时间,和整个人类的历史相比不过一瞬。难道吃了几千年的稻米,人类的胃就已经孱弱到连汤泡饭也消化不了的境地了吗?
        要解开这个谜团,少不了要看看科学家们的说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类难以找到病因的消化道疾病(从食管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的总称。而找不到病因,亦即是科学家也说不清病因是什么,食物可能与该病有关,也有可能无关。Mayo临床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与功能性胃肠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没有哪种食物可以被称为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罪魁祸首”。FGID的病人日常摄入的脂类要比正常人略高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略低,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虽然该研究的主要人群是西方人,但是也能给我们一些提示:汤泡饭这一种单一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但是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消除我们的疑虑。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会告诉你,某些特定的食物,如红烧肉、走油蹄髈,或冰淇林等等会引起他们的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这些亲身的经历难道不能说明红烧肉或者走油蹄髈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罪魁祸首吗?
        这其实牵涉到医学科学上的一条规则:相关≠因果。患者观察到一个现象:吃了红烧肉以后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那么能否因此得出红烧肉就能引起消化不良的结论呢?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A事件在出现在B事件发生之前,并不能表示A事件一定是B事件的原因,也有可能A事件和B事件都是同一个C事件的结果。具体在红烧肉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用一篇文献来更充分的理解上述原理。A. O. Quarter等人总结1983-1996年的17份文献,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胃排空固体食物的时间要比正常人慢了1.46倍,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病人进食某些食物以后会出现腹胀等不适。也即:并非某些食物引起了疾病;而是疾病本身减弱了患者的消化能力,使患者进食一些食物以后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另一种疾病,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在数十年前曾经是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主要罪魁祸首,但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营养不良中危害最大,危害范围最广的两种类型:热量摄入不足和蛋白营养不良已经很少威胁到广大城镇居民的健康了。
        即使因为汤泡饭这种食物本身的特点,造成人们食用的时候咀嚼的次数减少,影响了消化系统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但是汤泡饭并不是膳食的唯一组成部分,不同食物的均衡搭配才能支撑起完整的膳食宝塔,保证我们的营养摄入均衡。如果每天将汤泡饭作为唯一的食物,而不吃其他食物的话,则毫无疑问会引起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造成营养不良;相反的,如果膳食搭配不均衡,即使不吃汤泡饭,还是会引起营养不良。泡饭只是可能影响到营养的吸收,那注意多咀嚼就可以了,不用否定泡饭本身。还是那句话,在与食物有关的疾病中,决定你得病的原因往往并不是你“吃什么”,而是你“怎么吃”。
        (答案整理自谣言粉碎机)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7楼2013-11-09 23:33
        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7
          为什么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
          一说好汉,眼前肯定是一个身材魁梧,浑身肌肉发达的猛男形象。不光是身体上,好汉的含义还包括意志坚定,轻至皮鞭重至砍头都吓不倒他。但是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意思是一个平时体格健壮,意志坚定的人,能够被拉肚子(腹泻)轻松击倒。
          拉肚子能够把壮汉拉倒的首要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正常情况下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分是相等的,喝的水经过肠子的时候,要一点点被吸收,进入循环。消化道虽然是在人体内部,但水分和营养在进入消化道的时候还不算真正的进入人体。相对于真正负责向人体各个部位输送水和能量的血管,以及内环境,消化道还只能算是外部。就比如运送货物的轮船经入海口进入了长江,算是进入了我们的国土,但在货物真正送到陆地,并被消费之前,还不算真正的到达,还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内陆码头,才能真正完成任务。在人长长的消化道上有很多的码头,水分和营养就是通过这些码头进入人体的内部航道。与码头不同的是,除了吸收,消化道每天还要分泌大量的液体,里面含有众多负责消化食物的酶。消化酶发挥完作用后,这些液体将在消化道的下游大部分被重复吸收利用。
          如果因为炎症等原因,消化道上大量的码头被破坏,那么摄入的水分将不能被利用,分泌的液体也不能被重吸收,而是直接被排出体外。同时炎症刺激肠道蠕动过快,就像河水流速突然加快,轮船还没来得及卸货就被冲走了。甚至有的时候某些细菌能够让肠道发疯一样主动向外分泌大量液体,比如霍乱。所有这些都会使得人体的水分失衡,排出的太多,吸收的太少。轻的无力,重的血压下降,昏厥。
          不过有的时候,腹泻到手软脚软还不能完全用循环血量不足来解释,因为有的人尽管血压还比较正常,浑身却一点力气也没有,软塌塌的。因为腹泻除了造成循环血量不足以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会造成体内电解质的紊乱。我们知道水能够导电是因为水里面不干净,完全纯净的水不导电。不干净是因为里面有一些带电的离子,通电以后这些离子向统一的方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人的体液里面也有很多的离子,全身的感觉传给大脑,大脑向四肢发出指令,直至相应的肌肉收缩,这些信号的发送都离不开这些离子。
          但是实际的机制要比水导电复杂的多。因为人体内信号的发送不是简单的连线问题,腹泻导致身体瘫软,甚至呼吸困难、心跳过速的时候,这些所谓的连线也都还好好的。关键是人体的信号归根到底是由细胞传给细胞的,而细胞要能够成功传递信号,需要保持细胞内外精确的离子比例。这样的细胞才能随时处于待机状态,需要工作的时候就能爆发出电流,否则就无法工作,表现在肌肉就是无力,如果是在心脏,就会心动过速,如果连膈肌都受到累及,那呼吸都要受到影响,情况就很危急了。
          拉肚子导致的瘫软还有一种少见但不罕见的情况,就是在拉肚子已经完全好转之后,水分和电解质也已经恢复正常了,突然出现的四肢无力。这种情况有个学名叫做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又叫格林巴利综合征。与前面情况不同的是,瘫软不是发生在腹泻期间,而是在之后的一到三个星期之间。原因是造成病人腹泻的一种特殊的细菌,叫做空肠弯曲杆菌。这种细菌的某些成分和包裹人体神经纤维的一种细胞上面的成分相似。在免疫系统激活清除掉细菌之后,就把这种成分当成了敌人的标志。看到人体神经纤维上的这种成分,就不分青红皂白上去一顿暴揍。
          (整理自健康中国人网)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8楼2013-11-09 23:34
          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7
            为什么有的人冬天总是长冻疮?
            一到冬天,有些人就算戴手套、穿棉鞋、戴耳套,手指、脚趾和耳廓仍然会长冻疮。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一般冬天发病,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次年入冬后常常又再发。
            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足指(趾)、足跟部、面颊、耳廓、耳垂、鼻尖部等。皮损为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的肿块,按之褪色,境界清楚,严重时皮损表面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自觉有痒感和肿胀感,瘙痒受热后加剧,有溃疡的还会感到疼痛。
            由于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表面血管首先开始收缩起来,这样可以防止身体的热气散失。如果几分钟以后恢复温暖,血管又逐渐舒张开来,并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继续冷下去,不但表面的血管收缩,深层的血管也开始收缩。收缩时间过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血液流动不畅,皮肤发白,手会发麻。这时如果马上把手放在火上烤一烤,或热水里烫一烫,皮肤表面血管又舒张开来,而深层血管仍然处在痉挛状态,血液流通仍然不畅,就会有胀痛的感觉。皮肤颜色先由白转红,再由红变紫。因为血流不畅,组织缺氧,引起细胞损伤,久之血管麻痹扩张引起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发冻疮。
            此外,潮湿能加速体表散热,所以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高。周围血液循环不良、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等均可加重病情。
            怎样防止长冻疮呢?最好的办法是经常锻炼身体,增强防寒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平时注意局部和全身干燥保暖,防止受冻,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如果手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火上烤或热水里烫,应该首先回到温暖的地方,使手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互相搓搓,加强血液循环。如果已经长了冻疮,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各种冻疮药或药膏外敷。
            (答案整理自蝌蚪五线谱)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9楼2013-11-09 23:34
            回复
              知道日报
              2013.10.17
              【谣言回收站】冬天穿裙子容易导致关节炎吗?
              流言说:很多人会认为:寒冷刺激是关节炎的“罪魁祸首”。长期或严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及免疫防御能力,使软骨面溃烂、破损而发生炎症。
              流言百科答:
              目前已知的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与骨硬化)、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D缺乏,以及创伤、关节形态异常、关节周围肌肉无力、反复的应力负荷等机械因素。没有证据表明寒冷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为什么会患上这些自身免疫病目前仍无定论,现有研究提示,自身免疫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紊乱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既往的一些微生物感染可能会影响疾病的发病和进展,而与天气寒冷没有关系。
              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是关节痛,而疼痛加重往往和天气变化、潮湿受凉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论。新近的研究证实了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分别和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变化有关,尽管这种关联强度不是很强。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节液的粘滞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由于天气变化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而负面情绪可以降低疼痛阈值,因此使人感受到疼痛。也许正是寒冷时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加重,才使大家误认为寒冷是患上关节炎的原因吧。
              科学松鼠会成员、医学博士赵承渊认为,的确没有证据表明,寒冷会导致关节炎。不过,就此作出“冬天穿裙子穿单裤这些行为纯属个人习惯,不会因此患上关节炎”这个结论有待斟酌。
              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关节僵硬,关节血运减少,滑液分泌减少。冷天不注意对关节的保暖会使意外受伤的几率增加,间接造成危害。即便没有意外受伤,长期如此也无疑会增加关节负担,减少关节使用寿命。
              当从科学角度谈一个“反固有印象”的问题时,应当慎重。尤其是就此提出建议时更要小心。寒冷固然不会直接导致关节炎,但就此暗示姑娘们冬天不必担心穿短裙是不妥的,实际上,寒冷天气下重视保暖关节并没有错。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10楼2013-11-09 2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