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203贴子:4,341,195

回复:浅谈十层功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极粘杆,练的不是大杆,是身体的延伸,更是意气的延伸。根、节、梢,梢打杆头。以臂使手,以手使杆,道理一致。以臂使手易,以手使杆难;以杆为臂,以杆头意气为手最难。难、难、难、呵呵......慢慢练去吧......


32楼2013-11-30 01:09
收起回复
    之三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33楼2013-11-30 01:13
    收起回复
      很简单,小议无极桩。


      34楼2013-11-30 01:18
      收起回复
        天人合一,守静生动。养气练气,先养后练。既能守静,又能养气的方法,就是站桩。站桩是基础,站桩同时是真正太极拳演练的开始,入门功夫。
           站桩是外养形态,内固精神。站什么桩呢?“无极桩”为首。无极桩是基础中的内核。什么是无极桩?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缈,运行无始。”;


        35楼2013-11-30 01:24
        收起回复
          无极桩练习法:------------------------------------------------------------------------------------------------练法:自然站立,面前是一潭静水,波澜不兴,深而清冽。然而又似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水面一层薄冰,刚刚能支撑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惧感,有利于提气,是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先提起一脚放在冰上,再将另一脚轻轻放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眼向前平视,两肩松开微前合。两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余地,手指自然松开,中指轻贴两腿外(初学者两手可任其自然下放)。视线从远处收至眼前一尺许后轻轻闭目或留一缝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后,从上向下节节调整,使之平衡轻松。然后从两脚涌泉穴开始,向上经两踝、两小腿、两膝、两大腿、两胯、腰、前丹田、后命门、前胸、后夹脊、两肩、自然由双臂及手,节节放松,最后到大椎骨。


          36楼2013-11-30 01:33
          收起回复
            令------------------------到两胯时,注意检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满,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门时,注意命门松的方向是向后,俗称“添腰”或“塞腰”,也有称“命门外努”的。到上面,注意要开胸和开脊。放松的过程,象脚底涌泉有两团气膨胀腾起,舒通畅快。颈部自然放松,俗称“强项”或“贴衣领”,因为脖子轻轻碰到后衣领时,位置最佳。下颌微含,如果舌尖出现上挺,且流出津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声。头部要正直虚领,做到“三点”一线,既两脚涌泉连线中点、尾闾、大椎三点连成一线,并呈铅垂线位置。该线向上指向天空,仿佛天上有线将你拎起,称为“挂衣架”或“西山悬磬”。松静自然,物我两忘,达到“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缈,运行无始。”最好。-------------此段,引自他处,我却不怎么听这些,只是师姐这么讲,而且很严肃,于是就加进来,大家各取所需吧......


            37楼2013-11-30 01:40
            收起回复
              无极桩要点:1、不要意守。2、不可用百会穴上领。 3、不要强迫自己舌头上接,既“搭鹊桥”。4、三点连线向上领,是上桩过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想象着,这将违背第一条要点。


              38楼2013-11-30 01:52
              收起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千杯散尽一剑轻.........


                39楼2013-11-30 02:23
                收起回复
                  之四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待续}


                  40楼2013-11-30 02:27
                  收起回复
                    接上文-------
                    武术可分两层:一个是入门前,一个是入门后。
                    也就是门外人和门内人两个层次。门外汉,即是功夫的热衷人,心热手热,数十年不断。
                    打拳教拳,却实际落不到实处,只能人言亦言,以讹传讹。
                    门内人,亦可能屡战屡败,口不善言,手不摄位。
                    却能时新日新,不断进步,假以时日,自成一家。
                    皆因为,入门前需要明师教导:查功、喂劲、讲理、辩非。
                    入门之后,心中有了能在黑暗中摸索的方向或是原则,剩下的,只是火候差别了。
                       


                    50楼2013-12-13 01:43
                    收起回复
                      什么是入门呢?
                      我以为------“以观知人,自能分辨”。
                      “以观知人”指的是不必动手,在一旁略看别人练拳,就能大致知道对方的水平,有何不足,哪里不通。
                      “自能分辨”是指与人交手,对方胜你。对方用的是摔交,还是苯力气,还是手法,还是组合劲,符不符合拳理,对方劲路(或意念)如何走的,该不该学习,自己能不能作到,自己练习符不符合拳理,走没有走偏等等,自己要知道,能分辨。
                      此为入门......


                      51楼2013-12-13 01:47
                      收起回复
                        心是根本!
                        心有灵犀,一通百通,便可一日千里。
                        层次当然可以分得更细,但是愈细愈累。追求的是拳理本身,不要执著于名相。
                        入门后,水平有高低,见解却无等差,早晚归于一处,不必强分。


                        52楼2013-12-13 01:59
                        收起回复
                          不过须知------
                          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而悟者悟于迷。
                          正见之人,超脱迷悟,何也?
                          知心空无...


                          53楼2013-12-13 02:06
                          收起回复
                            之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4楼2013-12-13 02:26
                            收起回复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行拳?
                              是打心情,是打感觉。打到心情舒畅,天晴气朗。打出一种潇洒、一种随意,一种意境,一种文化......
                              是恍兮惚兮之中的一种默默然......


                              55楼2013-12-13 02: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