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话剧像种庄稼
要一刀刀收获粮食
今年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有濮存昕的三部话剧和两场朗诵会,即使这么“有戏”,观众还是看不够,在看完《雷雨2014》时不少人都遗憾感叹:“原来濮老师只说不演啊!”
濮存昕热爱戏剧,也特别乐于和观众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话剧不是拷贝艺术,不是刻盘。它像种庄稼一样,一刀一刀割下去才能收获粮食,演员在剧场里也要一场一场地演下去,才能积累成千上万的观众。如果在哪儿碰见观众说看过我演的话剧,我就特别自在”。
其实,濮存昕聊起戏来也“特别自在”,还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目光如炬的兴奋劲儿。他把自己多年演出和研究《雷雨》的所得整理成“论《雷雨》的十大关系”,他甚至直言自己一直没有演好大少爷周萍,“觉得演的都是皮毛,前人怎么演我就怎么演,好像并没把自己摆进去。唯独有一条深切的感悟:周萍其实是好人,他是被丫鬟和下人养大的,绝对不是纨绔子弟,他是一个被周朴园看不上的孩子,可不是个风流倜傥的人。这也是我自己后来解读《雷雨》时发现的,它还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是80 年来没有人解读的,真是说不尽的《雷雨》”。而在《白鹿原》的排练场上,濮哥一边和郭达对戏狂飙陕西话,一边还不忘问问来探班的天津媒体:“还听得懂吧?”因为“我们要在天津演出,就得保证天津的观众能听懂,地道不地道不是问题,关键是听得懂”。演《白鹿原》全程说陕西话,濮存昕笑说就像又学了一门外语,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要找到人物的魂,“白嘉轩这个人物实际上体现着原著作者陈忠实对逝去的农耕文明的尊重。白嘉轩的价值观是对传统的恪守,这种恪守包含着对小娥、孝文、黑娃这种爱情的不容,但当人的命运被伤害时,他又要救他们,白嘉轩的脊椎骨中立的是这个”。尽管去年《白鹿原》也曾演出,但时隔一年再演白嘉轩,濮存昕还是有种久别重逢的兴奋:“演《白鹿原》有饥渴感,就像一道好久没吃、格外想念的家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