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朝吧 关注:1,742贴子:1,648

『大理寺与吏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萧敬之_
我的人设是顾家二郎 世家之后 蛇精病中二病自以为邪魅狷狂这样的……吏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4 20:30回复
    @萧敬之_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04 20:30
    回复
      稍等


      3楼2014-07-04 20:31
      收起回复
        一面收好了官凭,一面收拾差不多等着睡觉,忙活了一天却是精疲力竭。瞅着脸盆里面厚厚一层灰,这可怎么洗。拿着毛巾,褪下外衣,着了中衣,蹬一双皂靴,拿着铜盆往后院的井中去打水。初夏时节的夜晚,夜空中闪耀着数点星光伴着上弦之月高挂朗空,走到井边拿起木桶掷下,溅起水花。哗啦一声水声。款而拉起,清洗铜盆。
        待清洗干净后,倒入清水。拿着一盆清水,路过一间房间,别的房间可都有好多人,为独这间跟我一样是一个人。此时此刻倒有些惺惺相惜了。但是手里还捧着一盆水,这样子进去不太好。加紧了步子往自己的下榻之处赶,匆忙洗漱,重新着装。
        敲过房门三下。言道
        “大理寺主簿萧敬之拜访。”


        4楼2014-07-04 21:42
        回复
          @怜舟祺


          5楼2014-07-05 10:45
          收起回复
            【夜间沐浴过后,便不再束冠,只着了亵衣,墨发披散,斜倚榻上。夏日燥热,久难成眠。风过枝摇,蝉鸣不倦,更读不进孔孟圣贤,便就着一点灯火,草草翻一卷野史杂谈。又觉无聊,便自榻内提起了一盏宫灯来。】
            【说是宫灯,实则是一把做工极精细的转鹭灯 ,即秦汉所称的走马灯。灯骨艳红,灯纱素白,提手与灯间以九股金线相连,又缀有无绺流苏。因着灯纱共有十四幅,即十四个面,是以又称“十四春”。】
            【而此时,这宫灯不过是个半成品罢了,上面的图样还不曾绘完。用玉清毫点了朱纱,细细绘着那灯角的一丛深色花,眸色痴缠,噙一抹温柔笑意。窗牖未闭,偶有风过,榻前灯火摇曳,照得眉间明暗,却恍若鬼魅。】
            【骤闻扣门声起,指尖微顿,一点朱砂便滴落在了那画中仕女的眉间,忽便大怒,掷笔于地,神色狰狞。广袖拂过榻侧,将那碟朱砂也带下,噼噼啪便溅了一地。忽又像被什么惑住了一般,微微一愣,对着那灯,诡秘地笑了起来。】
            “大理寺,好威风的主儿!”
            【多情又凉薄,微微带点儿嘲意。深夜来访,莫不是又一个想搭上顾家的?如此,给他个机会又何妨。】
            “进来吧,进来吧。……你姓萧?哪个萧?兰陵的那支么?哎呦了不得,老士族呢。这样吧,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我知你们大理寺的人最会讲故事了……讲两个来听听?”
            【执一根银簪,闲闲挑着灯芯,头也不回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05 13:48
            收起回复
              实在没戏过这种类型的……慢了些……抱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05 13:55
              回复
                夏日之燥燥在恼人的骄阳,但此时已入夜,骄阳退去之后,残留的暑气仍旧逼人甚紧,叫人恨不得找个清凉的水池子跳进去,待上一个暑节。不过这般好的事儿自然不会轮到自己身上。跟着大理寺一进去,无非是个主簿,掌印造册闲杂琐事尽皆摊在主簿身上,每月下来俸禄却不得不几钱银子。
                束发之后冠以幞头,一身简袍。大理寺为官者,服饰必当精简,宽袍大袖必然拖累办案。轻叩三声木门,后头便传来碗碟掉落破碎之声,眉心微微皱起,莫不是打搅了其人休息,但先前还看见高烛高照,不可能是卧榻而眠了吧。力道运用在骨节处,原来门是虚掩,并未落锁。掌心顺势用力推将进去,皂靴迈过门槛,单单瞧见其人背影,一身中衣,地上被瓷器碎片所覆盖,暗流鲜红之丹砂。
                “江南道杭州萧氏。”
                慢慢走过去,碰触到地上的碎片发出声响,转而又道。
                “不才刚上任,无甚听闻有何故事。敢问兄台名姓?表字?”


                8楼2014-07-05 15:14
                收起回复
                  @怜舟祺


                  9楼2014-07-05 15:15
                  回复
                    “江南萧氏?没听说过。不过你这口吴语听着但是稀奇。”
                    撇撇嘴,甚是不以为意。倒是听了后半段儿起了三分兴致。
                    “哦?你不认得我?”
                    微微挑眉,艳丽轻佻。停了剔灯的手,回头看他。却见一张年轻俊秀的脸,难得有股子愣劲儿,瞧着便有生气。
                    “那你……一定也不知道我大哥是谁,我阿爷是谁喽?这倒是新奇……”
                    拿过案几上的白绢,细细擦了手,复便弃之不用。捻了案上一块儿荷花酥,也不进食,只是捻着,五指修长,极瘦,极白,像是骨节上覆了一层奶皮。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顾怜舟,字怀远。……唔,那个什么萧,既然你吴语说的这么好,来,念几段儿吴歌听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05 23:24
                    收起回复
                      趁着其挑拨灯芯的功节,环睹四周的一切,软榻半分褶皱,其人形貌昳丽,一身素白无暇,必然京中贵族。其人言笑自若,略带孤傲遗世心气。帕绢丝质做成,信手擦拭便弃之不用,更能佐证。观其人,无冠,拖履,履间未见泥泞,且履质精巧,并非赶路或劳作。茶盏微微散发氤氲,茶具深藏茶垢,其人善品茶,茶品御贡。
                      眸子快速扫过每一件物品,最后才落在那副宫灯之上,难道他喜欢绘画,不,喜欢绘画便不会这般将亳州上等之笔掷之于地。
                      他的话语慢慢的落入自己的耳朵,整合再整合。思索完毕才细细的品味着他的话语。负手在腰后。道。
                      “萧某初来乍到,又怎么人人都认得?”
                      其人言语犀利,并不像常人那般容易亲近,要么性格使然,要么心中有事。道。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不才小时只会玩耍,只会这一句。”
                      缓步走过去,骨节分明的手指拾起地上的笔管,递给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05 23:54
                      收起回复
                        @怜舟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05 23:55
                        回复
                          @萧敬之_ 萧郎(^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06 12:04
                          收起回复
                            烛焰忽的跳动起来,好似拟作惊鸿之舞。笔管交递过后,嘴角便勾起一抹笑意,浅唱低吟随之传来,却如杭州城内艺人的调子。吴歌我怎么会,杭州并非吴地,越曲但是有所耳闻。其人韵律相和,舒缓绵流。心中泛起一丝惊讶,这般好的歌喉不知如何练的。
                            “顾卿好妙音,不才万不能及。”
                            不晓得吴地歌声,诗句还是略微懂得。都说长安贵族纨绔子弟,花街柳巷之处流连,美酒佳肴之馔可餐,不曾想他却不一样,倒还懂得诗。父上有言,满招损,谦受益。何况长安这地界,棱角锋利反倒不好过,且待潜伏爪牙忍受。
                            “只是偶尔也翻翻书,写写文赋。顾卿可有喜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06 12:29
                            回复
                              【放下手中的荷花酥,轻舔了一下指尖,不由皱了皱眉头。啧,放久了,干了些,粉也不够细。半晌没话,后才幽幽叹了句】
                              “你倒是个好的……”
                              【又眯了眯眼,坐在案几侧支颐笑望他】
                              “平素没什么爱好,就爱在平康里中逛逛,齐楚阁儿间学点儿和歌。”
                              【手中的银簪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侧,继续道】
                              “你也觉得我唱的不错是么?我也觉得。你看,琵琶女有白氏作长恨歌,李凭有李贺作箜篌引,颖师和韩愈是好朋友,就连登徒子……也因宋玉而扬名。”
                              “我没有知音,没人给我作文赋,来称颂我的歌,岂不是很可惜?既然你爱做文赋,你愿意做我的知音么?”
                              【神情落寞,语气似咏叹又隐含期待。】
                              “话说……你现在在大理寺做什么?呵,我猜是……打杂,打杂,和打杂对么?”
                              【闲闲剔了剔指甲,笑道】
                              “不过我也好不了多少,喝茶,喝茶和喝茶呗……我大哥掌管金吾卫,我爹死的早,但也混了个同中书门下,圣人是我表兄,太后是我表哥,我家宗祠里的排位就可以组个小朝廷……你明白么?”
                              【又似引诱,又似威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06 2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