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虚虚实实
“陛下。”诸葛亮愣愣地听着张机的声音响起,每一个字都如同撞击在耳边的鼓声,大得吓人,惊得自己的心一跳一跳,仿佛是行走在独木桥之上,身边孤寂无人,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诸葛亮藏在袖子里面的手微微发抖,紧紧攥着的袖口下一秒似乎就会被撕裂。尽管表面平静如水无风无澜,但胸口闷闷发痛,呼吸也有些不顺。
张机回头望着诸葛亮,只见那双眸子里面有着嘲笑的认命,诸葛亮嘴边是竟然带着笑意,可是那笑意却像是在四面楚歌之时发出的笑,在嘲笑着自己的多情。
“说。”刘备看不到张机的神情,诸葛亮摇着羽扇一如平常,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心里的揪紧慢慢放开。莫名无端想到了从诸葛亮来后就开始的梦,一瞬吞噬了所有的安心,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声音里面的担心与害怕被隐藏起来。努力伪装成镇定的样子。手在宽大的袖子下握成拳头。
张机缓步而行,低头行礼,将表情藏在阴影,说道:“丞相公务繁忙,没有休息好,在下开几贴安神补气的药给丞相。”
刘备如释重负地放松下来,缓缓道:“原来是这样……”刚刚看诸葛亮的神情,还以为是什么大病,真的被吓死了。
诸葛亮手中的扇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松开了,也许是由于手心里面太多的汗水将它滑开的吧。
“你去开药吧。”刘备的语气已经不想前面那样的凌厉,让人感觉到亲切温和。
张机躬身行礼,余光意味深长:“是。”
“孔明。”刘备坐到诸葛亮身边,拉起诸葛亮的手,感觉到诸葛亮的亮似乎有些发热,但转念一想,自己的手脚还是冰凉,也许是自己多心了,便没有放在心上。于是温声说道,“别太累着自己了,我知道现在管不了你,但你自己给管管你自己,别把自己累着。”看着刘备关心的眼神,诸葛亮点头。
内侍端着茶水悄声走进来,为刘备与诸葛亮二人倒好放在案上。本来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在看到茶水之后诸葛亮便觉得口中干渴,于是端起杯子连喝了几杯。
“慢点。”刘备看诸葛亮喝水喝得急,怕他呛着,于是拿过壶给诸葛亮倒,“真是的,喝水都那么急。”想着诸葛亮陪自己聊了那么久,口渴也是正常的,只是这喝水也太急了些。
诸葛亮嘴里含糊地应着,只有自己知道,这也是病症的一部分。不过,现在终于可以大方地喝药——至少不用再担心被主公看到之后该怎么办了。
“咳咳……”刘备看诸葛亮呛水,抬手帮诸葛亮顺气,嘴里数落道,“悠着点,你看你,喝水都呛着。”却是关心之极的语气,诸葛亮心里面感动万分。
诸葛亮岔开话题:“主公今天感觉如何?”主公的脸色看上去已经比昨天好了不少,手也变得暖和了。诸葛亮心里也是暖暖的。
刘备笑道:“已经比之前好多了,身子有劲了,也没有那么频繁了。”
“主公还是要好好休息,亮先与子龙去看看白帝周围的布防,用膳之时再过来。”诸葛亮对刘备说道。
刘备点点头,嘱咐了几句别太累了云云。
诸葛亮出门转身就去找张机,衣袂扬起,庄重与繁多的图案花纹压下了急促的脚步,像是栓在身上的锁链一般地锁住了诸葛亮,锁住了他前进的脚步。佩环作响,似乎是前进的鼓声。眉宇间也不复原来的舒展。
“孔明?”张机似乎知道诸葛亮回来找自己,手上虽然拿着一卷竹简,可是却一眼就看到了几步急促的诸葛亮。
两人步行至张机住处,诸葛亮带上门,捂着嘴咳了几声。张机听着诸葛亮咳嗽的声音,心思渐渐沉下去,眉宇间有了担忧的神色:“孔明,你的病现在还不算严重,最好能够静养一段时间。”
诸葛亮摇头,眼里是无尽的无奈,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语气轻巧:“这怎么行,现在可是很多事情呢。对了,仲景兄今天为何帮亮?”
“陛下也害怕。”张机淡淡地说道,作为一名大夫,他已经见过了太多太多了,“陛下还在病中,如果再知道孔明你的病的话机觉得陛下可能受不住。”张机随手拿起案上的一卷竹简递给诸葛亮。
“这?”诸葛亮摊开而视,却见里面写的是刘备与自己的病。
张机解释道:“这是里面只你于陛下的病的病因、症状以及用药。《伤寒杂病论》机已经整理不少,这是抄录出来的内容。陛下那边不必太担心,机今天给陛下把脉时脉已经比昨天好找了不少。而孔明你自己给注意一下,有什么不舒服的话一定要跟机讲。里面的内容你也看到,这病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诸葛亮将竹简小心地收起来:“谢谢。”
“孔明你现在还有发热,自己要注意点。”张机见诸葛亮并没有留下的意思,便嘱咐几句,“不要着风,这样对你没有好处。”
诸葛亮点头,带着沉重的竹简准备离开:“亮近来时常做一个梦,梦中一人彳亍雨中。真实的就像亲身经历一般。”
张机眼底闪过惊异,刹那便恢复如常,没有接话。
如同青史一般,千钧的是上面的笔墨。《伤寒杂病论》注定要写下自己浓厚的一笔,而那卷卷青史却不会记载他们的故事,只是用简介的话语将他们概括,将历史长河里面的人物记录下来。
张机靠在窗边,远望成都,道:“你纵然窥尽天命,自诩隐士不入尘世,又何必费下如此心思呢?”
“丞相。”赵云正在白帝城周围巡视,忽然转身看见诸葛亮一个人站在不远处吹着江风。玄色的衣袂被江风卷起,白色的羽扇在风中微微颤抖,但这决不是害怕,而是守护着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山坡虽然离江边有一定距离,可那脚下的土地却泛着湿润,像是刚刚哭过的眼角还没有来得及擦干泪水。江风带走了诸葛亮脸颊上的热气,让诸葛亮短暂的舒服。
诸葛亮望着成都的方向,不知道是因为江边的潮气还是因为什么,诸葛亮感觉眼里尽是潮气。
风将赵云的声音送入诸葛亮的耳畔,诸葛亮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看见那边赵云正朝自己小跑过来,略微收拾了思绪,转身想赵云走去:“子龙。”
赵云看这里江风甚大,便劝诸葛亮:“丞相,这里江风甚大,丞相还是回白帝城内吧。”
诸葛亮摇摇头,目光远眺:“无妨,子龙,带亮看看白帝城的布防吧。咳咳……”诸葛亮感觉喉咙不对劲便急忙捂住嘴背过身子。喉咙里像是有一根羽毛在挠痒一般的不自在。
“丞相……”赵云见诸葛亮的双肩微微颤抖,背过身子一直没有转过来,心里面一种不好的感觉慢慢升起,像是台风前忽然而起的太阳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无事。”诸葛亮对着赵云摇摇羽扇,“走吧。”是命令的语气,不容许任何的反对。就风雨中独立的松柏,倔强着。
赵云知道自己扭不过诸葛亮,便说道:“丞相小心点。”自己走在外侧,带诸葛亮前去白帝的几个要道。
这些要道的布防均是赵云亲自布置与巡视的,少的时候一天也走了四五趟,像刚刚退到白帝的时候一天至少都走了十来趟。赵云带着诸葛亮从自己每天巡视的路线绕着白帝城走了一遍。现在正好是汛期,白帝城外的江水上涨,给这里形成了一道保护。江水就像是充满斗志的士兵,手执长枪日夜护卫在白帝城周围。
诸葛亮驻足,望着江对岸。赵云知道那是吴国的方向。
“子龙,你看得到江对岸吗?”诸葛亮羽扇遥指江对岸,轻声问道,轻的声音与穿梭的风声融合在一起,如果不注意就会被忽略。眼眸里倒映着汹涌的江水,仿佛内心翻腾的感情,“去年曹丕与孙权开战,双方各有伤亡。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来白帝与主公通好。”
赵云望去,只见那湍急的江流不见停息,回答道:“孙权虽然反复,但现在联盟是他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他才有办法、有时间来恢复——当然我们也一样。”这是很无奈的一点。
诸葛亮满意地点头,但却是黯淡的神色。吹着江风可以让自己清醒,但也让自己感到了冷:“咳咳……”咳嗽开始频繁了。似乎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它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开始,但绝不意味着上一个阶段的结束。
赵云劝道:“丞相,江边风大,回去吧。”江边的风越来越大,树木被吹得枝叶摇动,不少地方已经满是落叶。
“好。”诸葛亮颔首点头。白帝城的布防自己已经看过了,对于赵云的能力诸葛亮是放心的。白帝城的安全交给赵云是没有人有异议的。
“丞相来了之后主公的精神好了很多。”赵云送诸葛亮离开白帝城的至高点,找了一个话题,“大家都说,丞相来了之后陛下的病也就会好了。”
“呵呵。”诸葛亮羽扇掩着苦笑,藏不住的哀伤只能用如此的方法来阻挡不被别人看到,“都这么说么?”
赵云点头:“丞相来的当天主公的精神就好了很多,大家都这么说的。”身后的军士也附和地点头。
诸葛亮轻笑出声,羽扇快速地扇了扇,羽扇压在肩上,示意身后的军士保持距离:“主公心里面不快,让他发泄出来就好了。”
赵云感叹:“丞相来之前主公一直郁郁不说话,连寝宫都没怎么出。唯一一次还是东吴使者郑泉来的时候。”那几天的主公似乎就像是在专心等死一样……赵云被自己的想法给吓了一大跳。
“子龙,怎么了?”诸葛亮发觉赵云的神情不对劲,便问道。
赵云连忙摇头:“没什么,想到了一些别的。”
诸葛亮微笑,背过身子:“白帝城的安全还要交与子龙,亮先回去了。咳咳……”
“丞相……”赵云关心道,诸葛亮摇头,“无事,就是一点咳嗽而已。”手上梳理着羽扇的白羽,试图分心或回避什么。
抬头望去,不远处就是白帝城。在那里有着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人,而自己必须去面对一切。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自己都给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呵呵,那应该就是离别吧……呵呵,好讽刺的感觉。诸葛亮感觉自己很是矛盾,也许是因为那个“无端端”的梦,诸葛亮对于这一次自己的病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尤其是在那白色的天地里面蹒跚的脚步一深一浅的走着,而自己却怎么也抓不住,怎么也看不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