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717贴子:1,257,792
  • 0回复贴,共1

莫迪亚诺:奥斯卡奖和和诺贝尔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他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专家学者没有料到,天纵伊夫更没想到。
细想一下又不奇怪。
法国本是个文学大师辈出的国家:启蒙运动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半个法国人的卢梭;十九世纪又出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 莫泊桑等大家;20世纪萨特、加缪、玛格丽特等现代主义作家仍领风骚。如此一个拥有悠久文学传统的国家新世纪再出一个诺奖水到渠成,实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真应奇怪地是天纵伊夫和大多数人竟然从没看过莫迪亚诺的小说。一来是我等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二来外国文化的及时引进交流不力也难辞其咎。聊以自慰地是天纵伊夫曾看过他早年和电影大师路易斯·马勒合作的一部电影《拉孔布·吕西安》。这大概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触电,但影片获得197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据今正好四十年。
  故事题材敏感。反映了维希时代一个乡村青年因投身抵抗运动不被接纳,转而投向纳粹的盖世太保,并助纣为虐、成为殉葬品的悲剧。像轰动一时的《色戒》一样,影片刻画了一个汉奸形象,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汉奸。看后浑身充满凉意,就像北方深秋连绵雨天行走街上感到的那种凉意。大概在看顾长卫的《孔雀》、贾樟柯的《小武》和王小帅的《青红》等影片时有过类似的感觉。有些东西尽管形式变了,但内在一脉相承。
  尤其是那个犹太裁缝,行为举止那么有教养,又那么富有阅历,可在代表着暴力的小汉奸面前竟不知所措、不堪一击,如同看着高贵被低贱驱遣嘲弄一般,心里莫名难受。也由此领略了作家思想的深度和力度。
  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在解读莫迪亚诺作品时曾指出二战阴霾和身份缺失的犹太人元素赋予了他独特的艺术样貌。如果属实,这两个元素者在这部电影中都有集中反映。仅从他选材的角度而言,他被授予诺奖也应当之无愧。这也告诉我们守着一块地深耕细作或许比普遍撒网更有收获。


1楼2014-10-21 11: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