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越剧,纯属偶然;但看到王文娟扮演的黛玉那样情真意切、楚
楚感人,作为艺术家他心里明白.没有深刻的理解,真挚的感情,单
靠技术是演不好林黛玉的。
对王文娟了解目多,钦佩之情愈深——无论为艺,还是为人。
王文娟是个苦出身,由于对越剧艺术的喜爱,十四岁时只身从乡
下到上海学戏。旧时戏班子学艺之苦是众所周知的。寒冬腊月,盛夏
酷暑,腰酸背疼,碰头磕脚是寻常事,一日三餐萝卜干就泡饭。这些
她都能挺住,只要能学到戏,她什么都不在乎,但对练功却从来一丝
不苟,做什么都样样精心。文娟生来体态瘦弱,练功量那么大,有时
旁人都感到那单薄的身躯怎能经得住?但她坚持下来了。捷克长跑冠
军扎托倍克说过:“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坚持下去就是了。”可
这“就是了”的背后饱含着多少血汗,热泪和辛酸。一个十四岁的姑
娘,凭着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单身闯进上海滩,谈何容易,单是每晚独
处后台那种孤独的飘零感,就让她终生难忘。这也许就是她理解林黛
玉的心理基础吧。
就凭着这股献身艺术的真情,她咬牙坚持住了,练就了一身好功
夫,至今还能从几张桌上翻跳下来。
成功来之不易,她却轻易地把它放弃了。正当她红极一时之际,
上海解放了。她和当时一批热情可爱的演员一样,不贪财,不爱名,
背起背包参了军,将组织上给她保留的高工资全部上缴,连房贴都不
要,作为一个普通文艺战士到了朝鲜前线。不怕炮火连天,不顾坑道
潮湿,她唱得嗓子发哑也心甘。看到战士们的艰苦,受到战士们的欢
迎,她第一次感到作为一个革命者被人尊重的满足,一种为崇高的人
奉献自己的愉快。她为自己被净化而自豪。从此,她以一种新的精神
去理解她的角色,去表现她们的内心世界,无论是黛玉那“质本洁来
还洁去”的反抗精神或《追鱼》中那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善良鱼精。有
过近似经历,同样到过朝鲜前线的孙道临,对这一切感到一种默契的
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