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吧 关注:559贴子:3,536

【史料】向太后差点废了刘清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5-01-16 16:06回复
    是日,上面谕,帘中欲废元符而复瑶华,余力陈以为不可:「如此,则彰先帝之短,而陛下以叔废嫂,恐未顺。」上亦深然之,令於帘前且坚执此议。【上又欲先宣召元佑。】众谓两存之为便,上又丁宁,令固执。卞云:「韩忠彦乃帘中所信,须令忠彦开陈,必听纳。」忠彦默然。及至帘前,果云:「自古帝王一帝一后,此事系万世论议,相公以下读书不浅,须论议得稳当,乃可行,兼是垂帘时事,不敢不审慎。」语甚多,不一一记省,众皆无以夺。惇却云:「臣思之,亦是未稳当。」众皆目之,师朴遂出所拟批旨进呈,云:「且乞依此降指挥,容臣等更讲议同奏。」许之,然殊未有定论。再对,余遂云:「适议瑶华事,圣谕以谓一帝一后,此乃常理,固无可议。臣亦具晓圣意,盖以元符建立未正,故有所疑。然此事出於无可奈何,须两存之乃便。章惇误晓皇太后意旨,却以复瑶华为未稳当。此事本末,误先帝者,皆惇也。前者,皇太后谕:蒋之奇以立元符之手诏,皇太后不知亦不曾见进入,乃是刘友端书写。臣两日前对众语惇云:『昨以皇太后手诏立元符为后,皇太后云不知亦不曾见,及令蒋之奇进入,乃是友端所书,莫是外面有人撰进此文字否?』惇遽云:『是惇进。先帝云已得两宫许可,遂令草定大意。』手诏云:『非斯人其谁可当』,乃公语也。之奇亦云:『当时将谓是太后语,故著之制词。』惇云:『是惇语。』众皆骇之。惇定策之罪,固已大,此事亦不小,然不可暴扬者,正为先帝尔。今若以此废元符固有因,然上则彰先帝之短,次则在主上以叔废嫂未顺。故臣等议,皆以两存之为便,如此虽未尽典礼,然无可奈何,须如此。」太母遂云:「是无可奈何。兼他元符目下又别无罪过,如此甚便。」余云:「望皇太后更坚持此论,若稍动著元符,则於理未便。」亦答云:「只可如此。」
    ——————————————————————————————
    向太后想废刘清菁,也找不出刘清菁有啥罪过。囧


    IP属地:河南2楼2015-01-16 16:07
    回复
      向文盲规定,刘清菁和孟皇后见面,刘清菁要先给孟皇后行礼(想当年,刘清菁还是小小的通房丫头,就不用给孟皇后行礼,把孟皇后欺负的灰头土脸)
      太母仍云:「须令元符先拜元祐答拜,乃顺。」又云:「将来须令元祐从灵驾,元符只令迎虞主可也。」方患无人迎虞主,今得此甚便


      IP属地:河南5楼2015-01-16 16:08
      回复
        向文盲还踹了朱太妃的亲信章惇、梁从政
        再对,上语及梁从政於大行弥留之际,便迁圣瑞椅子之类於福宁寝合前。又云:「圣瑞见大行疾革,据榻屡云:『不分晓本末?』至大渐,以政事郁塞,至升遐,不复语。」余云:「从政何敢尔,如此岂可置之左右。今外则串相,内则都知,皆在众人之上,又皆异意之人,朝夕亲近,岂得稳便?」上云:「惇且优容至山陵后,从政可更白皇太后。」至帘前,具以此语敷陈,太母云:「从政是神宗任使之人。昨见大行疾已不可,遂呼他问云:『官家如此,奈何?』从政云:『但问章惇。』寻便疑之,却问他云:『惇若说得未是时,如何?』从政云:『他是宰相,须是。』从政见他言语不是,当便云:『且奈辛苦。』遂去。及见惇所陈,似相表裏,极可惊怪。」【上亦谕云:「从政安排圣瑞椅子在寝合前,太后惊,不觉身旋,良久乃定。」】余又云:「适见上云,惇下马处,曾有人见送一金盒,乃是曾国主家来。」太母云:「此事未可知虚实。上云安排椅子事,亦不是椅子。大行疾既不可,从政尽取圣瑞从物妆具之类,置福宁寝合前,见他如此后便惊,不觉旋转数遭。」余云:「从政如此,是便作熟成事处之。」太母云:「是将做熟成事。」余云:「今日事既不成,惇与从政皆怀家族之忧,惇为首相,从政握亲兵,内怀反侧,但无可为尔。」太母云:「如今待做甚!」
        及至帘前,太母亦云:「从政便可逐。」


        IP属地:河南7楼2015-01-16 16:14
        回复
          目前为止真没见章惇掺合皇帝的家事哪里做的错了,人家声称刘清菁杀母夺子,后来连他自己都否定了,章惇管得不宽。充其量不过向眉庄觉得他和自己不是一条心,政治不一致而已。


          IP属地:河南9楼2015-01-16 16:14
          回复
            向文盲说自己是不识字的文盲,想要听别人的赞美吹捧
            余云:「近降手诏,文理粲然,中外称颂。」太后云:「瞎字也不识,怎生理会得他天下事。近因看边奏,见瞎征名,方识瞎字。」夔云:「太后圣明,但裁处事有理,何必识字。六祖亦不识字。」余云:「太后谦挹,岂有不识字之理。]
            结果第四天曾布来了
            是日,太母手书付三省云:「决以祔庙后还政,可令中外闻知。」文词尤精详,非词臣可及。
            第六天继续两遍
            再对,奏事毕,因言:「皇太后两降手诏,不唯德意甚美,兼文词粲然,非外廷词臣所能及,中外莫不称诵。」
            余云:「自古母后临政常患迁延,不肯复辟。慈圣盛德如此,犹须韩琦陈请,乃降乎书还政。皇太后听政,未逾月间两降手书,又决以祔庙后便还政,此诚自古所无。以至手书文采,外廷词臣莫可彷佛,臣等不胜叹诵而已。」


            IP属地:河南10楼2015-01-16 16:15
            回复
              老绿茶在年轻时候说过什麼没?
              挺有趣的,都弄来看看一句实话都没有也不大容易


              IP属地:河南11楼2015-01-16 16:15
              回复
                己卯,至内东门,寻便宣召,至会通门,见都知梁从政,云:「已不可入。」至福宁殿东阶,立庭下,垂帘,都知以下云:「皇太后已坐。」再拜起居讫,升殿,太后坐帘下,【微出声发哭】,宣谕云:「皇帝已弃天下,未有皇子,当如何?」
                皇太后谕云:「先朝妃嫔当进封。」又云:「大行乳母窦氏,并本殿中伴人,久在大行左右,自年岁来,大行饮食不进,至有全不进晚膳,时一切掩覆,并不曾来道,直至疾势已深,尚不肯言。理当削发屏逐,然不忍如此,且须降黜。又韩才人者,不是房院,宫中呼嫔御、郡君、才人以上为房。大行服药,犹使性气,不会事,亦当削发,且与一红霞帔名目,令往守陵。」因【恸哭】,余等亦哭。又宣谕云:「大行病已深,尚未尽知。一日忽使来人云:『今年上元上楼不得,珠子衣服亦著不得,须且罢观灯。』方惊骇。去岁,太后为不安不曾上楼,大行每云:『娘娘不上楼来,殊冷淡。』今年且上楼来,却忽见来如此传语,元来病势已重,尚未详知。」又【恸哭不已】。
                事情定了,继续装


                IP属地:河南12楼2015-01-16 16:16
                回复
                  朱太妃宫里有个丫头放火,宋徽宗一开始判她打半死,配给小兵当老婆,然后向文盲要求处死(我多仁慈啊,没有把她千刀万剐)。
                  上又谕:「禁中有放火者,乃一私身,年十五,止因争养娘,遂置火於椽下,未然,又以纸灯然之,烟起,方觉。乃圣瑞殿中人。太后甚讶之。」余云:「宫禁中火禁固不可不严,然小人无知作过,圣瑞必所不容,唯更当慰安之,使不至忧恐,乃为善也。」至帘前,太母宣谕亦甚详,语多不晓,然大意不过如此。【又言友端,郝随等极不堪。】又言:「昨先帝时,内人因遗灯烬烧及椶条箒,以泾毡掩之,即时灭,刘友端等以要转官,便张大其事,遗火者遂处斩。今此人虽放火,但令伏法,不欲令分解。」余云:「此虽凌迟不为重。宫中此禁何可不严。」蒋屡云明道中延及宫殿,余甚骇之。太母又云:「宫中私身多,圣瑞宫中有七百余人,每一有职事人手下须五三人故也。昨因先帝窦国婆等供侍无状,欲降黜,遂祷祝殿中,一使令者及上左右一人皆受金及珠子,诘问有实,并与剃了头。皇帝性宽,昨放火者被人告,欲只决杖、配嫁车营务,寻告以不可不行法。又有娘子者,知而不以告,亦决杖逐之。」其他语多不晓。


                  IP属地:河南13楼2015-01-16 16:16
                  回复
                    向文盲很讨厌朱太妃小儿子蔡王
                    上云:「亦知有故事,然卫王字亦不识,却恐做不得。兄弟间事不欲尽言。蔡王尤不循理,亦颇有污秽事,太母深病之,作亲王却多在殿侍房中出入,以此亦深忧之。」


                    IP属地:河南14楼2015-01-16 16:17
                    回复
                      向文盲把蔡王和蔡王的老师一起骂了
                      再对,以内侍省奏,白谔言事及诣密院陈述,乞责降远小监当,得旨依。至帘前,太母云:「本欲不施行,但上意如此,谔乃圣瑞殿中人,简王之师父也,教导简王极不近道理。」


                      IP属地:河南15楼2015-01-16 16:17
                      回复
                        支持向文盲的大臣也搞,一边说宋神宗处理政事的时候身边没有妇人(包括向文盲),一边又说向文盲牛逼啊,在宋神宗那里就开始参政了。


                        IP属地:河南16楼2015-01-16 16:18
                        回复
                          这老女,嘴巴里,没有一句实话。家里所有人(没一个和她有血缘)都是她弄权的工具。


                          IP属地:河南17楼2015-01-16 16:19
                          收起回复
                            其实从续资治通鉴看具体流程就是宋哲宗刚刚断气,他这个嫡母就把他临终护理的姬妾奶妈丫鬟这些人全给扣个罪名赶去守陵园了,然后宣布,宋哲宗临死只惦记我老人家,属意于(亲妈已死的)端王继承皇位。
                            宋哲宗的亲弟弟不学无术,他老师更误人子弟把他教坏了blablabla;
                            年纪最大的王爷是个斜眼有碍观瞻blablabla;
                            宋哲宗亲妈不是好东西blablabla;
                            宋哲宗的老婆是个贱人,真应该痛快踹了blablabla;
                            宋哲宗是多么留恋他亲爱的前妻blablabla;
                            宋哲宗对我老人家可孝顺了,比对他亲娘都孝顺blablabla。我老人家虽不才,也只好垂帘听政了。


                            IP属地:河南18楼2015-01-16 16:19
                            回复
                              虽然这宋哲宗就没把他嫡母放在眼里,再婚的时候直接叫人冒名写一张嫡母的同意书完事,不但不和她商议,连事后告知都不告知她一声


                              IP属地:河南20楼2015-01-16 16: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