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吧 关注:1,099贴子:8,769
  • 3回复贴,共1

席慕容访叶赫故地时写的散文:《有一首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 


  越过乡间的公路,再穿过一大片玉蜀黍田之后,在我们眼前,是一座长满了野草的两层土坡,顺着小径,有那脚步特别快的朋友先爬上了坡顶,马上回头向坡下的我们做出了阻拦的手势,同时大声地说: “叶老师,您就别上来了,这上面什么也没有了啊!” 

  不过,叶老师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还是继续往前一步步地走了上去。小径上的野草很高,枝梗芜杂而枯黄,时时牵扯着行人的衣角。是九月下旬的东北大地,还算温暖,有阳光,然而空气里也有一层薄薄的灰蒙的尘霾。 

  到了坡顶,感觉上原来应该是个面积颇为宽广的平台,此刻却长着满满的庄稼,就在我们眼前拥挤着矗立着的玉蜀黍一直延伸到远处,是收成的季节了,带着紫棕色穗子的玉米粒粒金黄饱满,藏在脆裂的叶片里若隐若现,风吹过来的时候,高大的植株微微晃动摩擦,枝叶簌簌作响。 

  面对着这横梗在眼前的秋日的玉蜀黍田,叶老师默然无语,独自伫立了好一会儿之后,忽然回过头来对我说: 

  “这真的就是黍离之悲了。我现在的心情,和那首诗里说的怎么完全一样!” 

  那首诗收在《诗经》里,说的是周朝东迁之后,有人走过从前的宗庙宫室所在之地,却发现曾经华美庄严的建筑都已经完全消失,四野只长着满满的庄稼,不禁悲叹再三,徘徊不忍离去。 

  那首诗中抒写着的是接近三千年之前的一个周朝后人的心情,而此刻是公元两千零二年的九月二十六日,叶赫那拉部族的后人叶嘉莹教授千里迢迢终于寻到了原乡,站在承载着先祖昔日悲欢的东北城旧址之上,一切也几乎都消失了。放眼望去,秋日午后,四野只有无穷无尽的玉蜀黍田,远方的一条河流,天边的一轮红日,以及,心中的一首诗。 

  一首穿越过邈远的时空前来相会,却仿佛是此刻的自己才刚刚写成的诗。 

  世间的遇合有时非常奇妙。这么多年来,我都只是个远远仰慕着叶老师的读者,如今却能陪同她回到原乡,这一切都是起因于我的好友汪其楣教授最初的一番好意。 

  其楣是叶老师的学生,二00二年的三月,叶老师在台北讲学,其楣寄给她一篇自己刚刚发表的论文,里面谈到我的一些以蒙古高原为主题的散文与诗,就又催促我也寄本刚出版的散文集《金色的马鞍》给叶老师看看。 

  过了几天,接到施淑教授的电话,邀我到福华饭店与叶老师共进晚餐,使我喜出望外。更想不到的是,那天晚上,叶老师对我说:
  “我也是蒙古人。我们的部族是叶赫那拉。我的伯父曾经告诉过我,叶赫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但是我已经不能确定它的地点,也不知道如今这条河流是否还在。” 

  那天晚上,施淑、静惠和我,三个人围坐在叶老师的旁边,静静聆听她讲述先世的历史与传说,在灯光下,年近八十的叶老师容颜恬静开朗,可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她心中那种深沉的寻索的渴望,她说: “我一直希望能找到那一条叶赫水。” 

  那一条河流仿佛是记忆的根源,如果河流还在,那么,旧日的城池或许应该也还在,而在天涯游子心中谨记了多少年的种种线索就终于能够有所依附了吧。 

  就在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好像有些什么忽然燃烧了起来,还等什么呢?叶老师,我们就去找一找看吧,好吗? 

  二00二年三月里的一个晚上,叶老师微笑着回答我: “好的。如果你找到了叶赫水,我就和你一起回去。” 

  当时,我们都没能预料到,这个愿望竟然在半年之后就实现了。那天晚上,回到家里我就赶快打电话给住在沈阳的蒙古朋友鲍吉尔·原野,他是我心仪已久的作家,读过他的许多作品,却还没见过面。在电话里他感觉到我的情绪,于是马上又去找他的满族朋友关捷,在《沈阳日报》工作的关捷一口承担了这个寻访的任务。 


  之后的两三个月里,台北与沈阳之间便有了一条热线。关捷去请教了好几位专研清史的学者,也到地方上去打听,然后,美好的消息就传过来了——叶赫水至今犹在,不但没有干涸,也没有改名,而且就发源在叶赫镇,再从整个城镇的中间穿过,这个叶赫镇如今属于吉林省梨树县,离长春市不远。 

  九月下旬,吉林大学的刘中树校长以及多位教授就在长春市迎接叶老师,她在日本教书的侄子叶言材教授也赶来了,还有关捷、鲍吉尔·原野和我,大家一起陪着叶老师走向她念念不忘的先祖原乡。 

  “叶赫那拉”在蒙文的字义里是“大太阳”,也可以引申为“伟大的部族”的意思。“那拉”在汉译中有时写成“纳兰”。 


  史书上说:“其先出自蒙古,姓土默特氏,灭纳喇膊淮


1楼2008-05-08 14:42回复
    此篇文章是席慕容与叶赫那拉氏学者叶嘉莹先生在2002年的9月26日到叶赫寻根时所作


    2楼2008-05-08 14:46
    回复
      席慕容,女,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创有诗集 《贝壳》《无怨的青春》 《七里香》 《时光九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写给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禅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个春日的下午》 《历史博物馆》


      3楼2008-05-08 14:49
      回复
        图片


        4楼2008-05-08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