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在线教育吧 关注:5,351贴子:3,140

回复: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9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教学要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渐进性
4.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为代表的教学理论是( )教学理论。
A.哲学取向的
B.行为主义的
C.情感的
D.认知的
5.教师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 )阶段。
A.求生期
B.巩固期
C.更新期
D.成熟期


181楼2016-04-09 09:01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11
    小学《综合素质》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A.赌博、偷窃,屡教不改
    B.在网吧通宵上网,夜不归宿
    C.向他人索要财物
    D.打架斗殴
    2.下列哪种情形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不是由学校承担责任?( )
    A.自杀
    B.学校司机接送学生的路上
    C.学校知道学生有特定疾病但未注意
    D.学校设备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3.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说明教师( )的意识还很淡薄。
    A.因材施教
    B.乐于奉献
    C.热爱学生
    D.依法执教
    4.教师张某在未经某学生同意的前提下,私自翻看某学生的书包、日记,这侵犯了学生的( )权利。
    A.生存权
    B.受教育权
    C.受尊重权
    D.人身自由权
    5.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教师( )的职业道德。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教书育人


    182楼2016-04-11 08:59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15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2.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4.“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5.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观察实物
      B.演示实验
      C.到实地参观访问
      D.观察教学电影


      184楼2016-04-15 11:24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18
        幼教《综合素质》
        1.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是指教师语言要( )。
        A.活
        B.精
        C.美
        D.准
        2.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 )分钟之内。
        A.30
        B.20
        C.40
        D.15
        3.“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特殊的复杂性
        B.独特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4.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85楼2016-04-18 10:06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19
          中学《综合素质》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B.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C.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2.被撤销教师资格的教师,自撤销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1年
          B.2年
          C.3年
          D. 5年
          3.下列情形中,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与同事相处不够融洽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4.曾揭示教师示范角色的特点,并指出“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的人是( )。
          A.乌申斯基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5.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 )的指导下进行的。
          A.教育方针
          B.教育策略
          C.学习理念
          D.教师


          186楼2016-04-19 16:59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25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2.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189楼2016-04-25 10:49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27
              幼教《教育知识与能力》
              1.有个正常幼儿,在同龄人都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其实质上是缺乏独立行走的( )。
              A.目的
              B.需要
              C.兴趣
              D.有意性
              2.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 )开始形成。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调控系统
              D.情绪状态
              3.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体现
              B.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
              C.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D.幼儿园社会教育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
              4.对幼儿园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开展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5.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 )。
              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191楼2016-04-27 08:45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28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广义的反思包括对课前设计的反思、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课后的反思
                B.狭义的反思是对课堂行为的反思,也就是实践后的反思
                C.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是指狭义的反思
                D.按照反思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2.初入学的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为( )
                A.有选择性但不分化
                B.既无选择性又无分化
                C.既有选择性又有分化
                D.无选择性但又分化
                3.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很大的(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深刻性
                D.具体性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 )
                A.目的性较差
                B.缺乏精确性
                C.缺乏顺序性
                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5.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92楼2016-04-28 08:59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4.29
                  小学《综合素质》
                  1、光线:折射:水。请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A.绿叶:光合作用:叶绿素
                  B.水蒸气:凝结:玻璃
                  C.电脑:计算:数据
                  D.海洋:洋流:台风
                  2、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期间,社会总要掀起一阵“状元热”和“排名热”。国人热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会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
                  A.“排名热”具有社会需求,有利于促进竞争
                  B.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情绪,而创新排斥各种排名
                  C.过分支持一次考试的赢者,容易形成不宽容失败者的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D.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考只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标准
                  3、文化是活的生命。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推出( )。
                  A.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B.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C.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D.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4、( ),法国人攻克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A.1789年7月12日
                  B.1789年7月14日
                  C.1789年7月16日
                  D.1789年l2月12日
                  5、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武汉会战②淞沪会战③徐州会战④太原会战⑤枣庄会战
                  A.②④③①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⑤④①


                  193楼2016-04-29 08:55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3
                    中学《综合素质》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2.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 )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3.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
                    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
                    4.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194楼2016-05-03 09:12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4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3.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4.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
                      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96楼2016-05-04 09:05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5
                        幼教《综合素质》
                        1.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
                        A.意大利的传教士
                        B.中国的航海家
                        C.日本的遣唐使
                        D.阿拉伯商人
                        2.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4.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应以( )的提高为基础和前提。
                        A.文化素质
                        B.教育技能
                        C.自身修养
                        D.课堂管理能力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何处( )
                        A.《韩非子》
                        B.《荀子》
                        C.《中庸》
                        D.《诗经》


                        197楼2016-05-05 09:41
                        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7
                          中学《综合素质》
                          1.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 )。
                          A.解元、会元、状元
                          B.会元、解元、状元
                          C.状元、会元、解元
                          D.解元、状元、会元
                          2.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3.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一一《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4.与归纳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是( )。
                          A.综合
                          B.归类
                          C.演绎
                          D.分析
                          5.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
                          B.分析
                          C.演绎
                          D.综合


                          199楼2016-05-07 11:40
                          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11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A.小李从亮处走迸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3.区分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的是()。
                            A.效度
                            B.信度
                            C.可靠度
                            D.区分度
                            4.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5.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错误的是()。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202楼2016-05-11 08:39
                            收起回复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2016.5.12
                              幼教《综合素质》
                              1.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
                              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
                              C.立刻把他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
                              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
                              2.苟子日:“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下列对荀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荀子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做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B.荀子认为教学只要尽量发挥我的本心,扩充我的善性,就可以知天了
                              C.荀子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D.荀子认为教学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在于实践“行”。只有学而能行,才能算完全的认识
                              3.京剧的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生
                              B.丑
                              C.净
                              D.末
                              4.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唐代文学家是( )
                              A.李白
                              B.韩愈
                              C.柳宗元
                              D.杜甫
                              5.《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
                              A.作者所处时代
                              B.图文并茂
                              C.吸收外国科学知识
                              D.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03楼2016-05-12 08: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