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吧 关注:350,038贴子:39,802,880

生二胎=用3年换未来的30年,你愿意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转发,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0-25 16:54回复
    您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手足。
    我,也不知道。直到姊姊七岁,弟弟五岁时。
    我说过,我是那种糊里糊涂、没想太多就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孩子还小时,我哪里有机会想到「孩子需要手足」这么不切实际的问题呢?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争宠,给我安静的片刻,我就该吃斋念阿弥陀佛罗,哪还有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相亲相爱、手足之情。
    我的两个孩子年龄差了两岁半,也就是说,当第一个孩子快两岁时,我就怀了第二个孩子。可是在当时,我能从生活中深深切切地体会到「孩子需要伴」吗?
    完全不会。
    因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误会一件事--以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够。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10-25 16:56
    回复
      这种「以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早上起床要妈妈,晚上睡觉要妈妈,好像世界上的其他东西通通不重要,只要有妈妈就好。不过,这也是事实啦!
      但是,等您一旦体认到「孩子需要伴」这件事时,即使只有一丝丝的察觉,通常生第二个孩子的最好时机都已经过了。
      过了还不打紧,不是说「亡羊补牢,犹未晚已」吗?可是再加上现代人生活步调太紧凑、还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这样耗下去,拖到羊都跑光了,牢也不用补了啦。
      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对老大来说,老二还只是个样版戏,连吵个架都不行,只能称为「心灵上的寄托」。所以严格来说,在老大四岁以前,您都可能误以为,有没有手足,不一定那么重要。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0-25 16:57
      回复
        虽然是转发,但是后面我也会说一下我的亲身感受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10-25 16:57
        回复
          刚成家时,我们为了生活,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想些眼前看不到的问题,日子就一天一天过去了。
          直到姊姊大约七岁,弟弟快五岁的某一天下午,我原本打算小睡一场午觉,没想到那天实在太累,一睡两个小时根本起不来。不过,做妈妈的就是即使睡著了,心都还系在孩子身上,从头到尾,我都隐约听见两个小鬼,在外面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会儿声音出现在姊姊房间,一会儿两人又到了客厅,一会儿两人隔了老远还在喊话。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像,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话可说呢?好似时间如果没有尽头,两人的对话可以直到海枯石烂,仍不休止。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10-25 16:58
          回复
            自此以後,孩子愈来愈大,我就愈来愈发现到,姊弟俩在生活中的互相依赖性,或是说互相需要性有多么高!甚至高到超乎大人的想像很多、很多。
            下雨天,不出门,两人可以从早玩到晚。
            大晴天,去散步,爸爸妈妈聊大人的天,姊姊弟弟聊小孩的天。
            有一天,搬家後的大采购,我和先生逛得不亦乐乎,孩子其实已经无聊到快阵亡了。突然,我们转进一家大型电器行,刚好影音室正播放着电影《铁达尼号》。他们早已从书上知道这个故事,但是活生生地用人演出来(平时不看电视的孩子,这时根本就以为到了迪士尼乐园),即使只看到前後短短二十分钟的片段,姊弟俩也兴奋不已。走出电器行之际,我与先生继续行程,只见他们俩彷佛吃了大力仙丹,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之後的剧情,甚至编起了各种不同故事发展的搞笑版本,一会儿杰克跌得狗吃屎,一会儿萝丝差点掉进水里,剩下的行程里,两人乐得不得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10-25 16:59
            回复
              先生跟我一样爱孩子,但整日忙著工作的他,如果当初我只准备生一个孩子,他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某一天,全家晚饭後在台大校园散步,看著姊弟俩在前面殷切对话的小小背影,不习於表露情感的中国爸爸,竟然用一种像是差点被捷运门夹到,才在最後半秒内冲进车厢的「好险」心态,呼了一口气,说道:「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10-25 17:00
              回复
                您别以为,我是为了要说服您生两个孩子,才这么说的。
                绝不是。这是我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且当孩子还小时,我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以为生一个就累得人仰马翻,那生两个还得了?其实您有所不知——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
                人生何其短,生两个孩子的辛苦只在头几年,这段时间确实让父母三头六臂都应付不来,以身心俱疲来形容,绝不为过。所以我指的轻松,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这些我管不了。每个人的日子要怎么过,物质要有多少才能满足,全是存乎一心。
                我指的轻松是“心理上的”。即使父母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当独身子女长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时,填补这个空缺,是不是就变成父母的责任?然而无论如何,这个任务是很难由父母的角色来完成的。所以在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展翅飞翔之前,做父母的在心理上,会不会一直背负着这份不轻松的感觉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10-25 17:00
                回复
                  即使您问我,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了六岁,是不是不太容易一起玩耶?
                  可是,他们是同辈,我们是晚辈。
                  光是一个同辈的眼神,我们——就没有。
                  有些人,会以过来人的经验说:“手足之情在长大成家之后就淡了”
                  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现代人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哪还有力气在成家立业之后,特地花时间来维系手足之情呢?(可是换个角度想,所谓手足之情,不就是不需要维护、也不会改变的东西么?)
                  通常,孩子的未来我不去多想。
                  我只管孩子的现在。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几载,我一刻也不想放过。
                  我根本不去想什么“手足可以一辈子相互照顾和扶持”的大道理;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于童年好了,但是,重要与否?
                  当然。
                  父母别害怕改变,多生个孩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转个小弯,就改变了孩子的童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10-25 17:03
                  回复
                    等到那一天,熬过了把屎把尿的日子,我常常光看着孩子的脸庞,心里都会浮现轻松与安慰的感觉。不要说您是为了老大而生老二,这样的理由太沉重。这是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为了孩子。
                    用三年换未来的三十年,“先苦后乐”,咬咬牙就过了。
                    希望您有机会和机缘,遇上那份美好的感觉。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5-10-25 17:03
                    回复
                      更完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10-25 17:04
                      回复
                        我说说我自己。我女儿马上7岁,我女儿过7岁的生日的第二天,我儿子就4岁半了。相差整两岁半。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5-10-25 17:05
                        收起回复
                          当我结婚,怀孕以及生下女儿,我们就商量全身心爱我的女儿,好好培养她,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抚养两个孩子。中间以为怀孕了我们也是毫不犹豫就打掉了,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残忍,会遭报应,可是那个时候,我们依然没有动摇生二胎的念头。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5-10-25 17:07
                          回复
                            知道2009年再度怀孕,我们有一次想不要,后来全家人一起商量要我生下来,我娘家妈妈也要我生,她说,我跟弟弟也是相差两岁多,曾经她和爸爸也很辛苦,但是从不后悔,而且现在不也好好的嘛!我比较尊重我的公公,我也比较听我妈妈的话,所以,就留下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5-10-25 17:13
                            回复
                              既然答应生下来,就好好养胎吧,然后中间省略各种生孩子各种带孩子。一开始两个孩子没有一起生活,我婆婆带儿子,我带女儿。原因的话,我想再抽空记录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5-10-25 1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