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创业,员工大半是残疾人
张集镇是香菇种植大镇,农民种香菇后丢弃的废塑料袋很多。2006年,余自洪办厂回收废塑料袋,将这些塑料袋清洗、打碎、加工成颗粒,成为PE管的主要原料。
余自洪从小右脚残疾偏短,但从不拄拐棍,走路一瘸一踮。“我是残疾人,但不是废人,就像这些废弃塑料袋,可以加工变成高档原材料。”余自洪经常鼓励残疾兄弟姐妹“不自卑,要自强”。
在他创办的厂里,共有40位工人,其中25位是残障人,有来自当地的,也有由残联介绍来自相邻县市的。同样的工种,只要残疾人能干就优先招录。
张集镇刘畈村的向元翠夫妇都是残疾人,生活困难。“我双手小时候烧伤,到外面找不到工作,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有什么事还可以照应。”40岁的向元翠说,这个厂创办时,她就来工作,现在一年能挣四五万元,“自强伯”对我们很好。
余自洪为残疾员工免费提供住宿、伙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还为他们过生日。在附近的村合作医疗站建立医疗点,凡是残疾员工凭残疾证就诊一律免费,费用由他结清,每年花费近万元。来自随州的残疾员工廖家虎前年一场病花了5000多元,都是公司报销。
余自洪妻子陈胜明负责种菜、做饭,为残疾员工洗衣被。两个儿子也在厂里打工,开运输车。一家人和残疾员工同吃同住,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张集镇是香菇种植大镇,农民种香菇后丢弃的废塑料袋很多。2006年,余自洪办厂回收废塑料袋,将这些塑料袋清洗、打碎、加工成颗粒,成为PE管的主要原料。
余自洪从小右脚残疾偏短,但从不拄拐棍,走路一瘸一踮。“我是残疾人,但不是废人,就像这些废弃塑料袋,可以加工变成高档原材料。”余自洪经常鼓励残疾兄弟姐妹“不自卑,要自强”。
在他创办的厂里,共有40位工人,其中25位是残障人,有来自当地的,也有由残联介绍来自相邻县市的。同样的工种,只要残疾人能干就优先招录。
张集镇刘畈村的向元翠夫妇都是残疾人,生活困难。“我双手小时候烧伤,到外面找不到工作,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有什么事还可以照应。”40岁的向元翠说,这个厂创办时,她就来工作,现在一年能挣四五万元,“自强伯”对我们很好。
余自洪为残疾员工免费提供住宿、伙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还为他们过生日。在附近的村合作医疗站建立医疗点,凡是残疾员工凭残疾证就诊一律免费,费用由他结清,每年花费近万元。来自随州的残疾员工廖家虎前年一场病花了5000多元,都是公司报销。
余自洪妻子陈胜明负责种菜、做饭,为残疾员工洗衣被。两个儿子也在厂里打工,开运输车。一家人和残疾员工同吃同住,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