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与否更多是相对的。”我反驳道,“如果两个人一起为对方久久驻足,就是永恒的在一起。”
“没有人会静止不前。”他云淡风轻地说,“即使有,时间也不会停滞不前。”
“真正的缘分当然能抗得过时间。至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达到永恒。”
手机又震了一下。他微笑:“你先看吧。不要紧。”
我抱歉地点点头。是某人发来的一句“晚安,希望你早点睡着。”
一瞬间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那时,这样的问候看起来再理所应当不过了。
我想我回复“恩恩,好的。晚安!”的时候大概是笑的很开心,因为我抬起头时,他正打趣地看着我。我有些尴尬。“对啦,你乘火车是去干什么?我是毕业旅行,这次结束后就和很多同学要分开了……所以挺感慨的。”我赶紧扯开话题来掩饰自己窘态。
“去看望一个很亲密的人。”他说,“只不过,和你有一点相似,就是此次相见便是永别了。”
“诶……”我愣了愣,“为什么呢?”
“没有为什么,我很清楚。”他说,“我刚刚说过了没有什么会静止不前。”
“你们很珍惜彼此吗?”我问。
他挑挑眉,“算……是吧。”
“那为什么你会断言是永别呢?真正的缘分是能够扛得住现实的。我一直这么相信,所以我才不觉得毕业后就是永别。”我的语速加快了,“只要不是缘分断开了,一切都很好说的……”
“……”他没有讲话。
“我觉得等待是值得的……也许她还没有发现,可我早就意识到了,她便是对的那个人。”隔壁包厢的男生大声说,声音传到了我们这儿。
然后是沉默。我们俩对视一眼,也沉默了。
“你怎么判断缘分?”他问。
“这是个无解的题目,全看个人信仰。”我说。
“所以你建立在缘分上的永恒说是完全不成立的。”他微微一笑,“而现实却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触摸的。时间的流逝、人来人往、世界的变化……这些都是真实的。”
“……”我定定地看着他,“我无法反驳。但这不代表我认同你。”
“而且很多时候,看似无奈的现实其实是人自己选择的。”他继续说,“说到底,每个人只属于自己。其他人只是过客,不过停留时间有差别罢了。啊啊,这个话题太深沉了,换一个吧。”似是为了缓解尴尬,他补充道。
“你在看什么书?”我看着他膝上的书,好奇地问。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他说,“感觉是很不错的一本书,我刚开始看。”
“啊,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还特别喜欢这个作者,”我激动了起来,文学是我热爱的领域,能在这方面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属幸运,“对了,你看到了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晓得自己身在哪座城市,是一座居民刚离弃的城市,然而,这都无关紧要。在这个世界上,我不再是孑然一人。”
“还没有呢,”他说,“听起来很有趣。”
“我觉得这可以很好地反驳你刚刚的「过客论」。”我不知为何带了点洋洋得意。
“或许吧,我还没看完呢,一切都说不准哦。”他说道,“我看过这个作者的《青春咖啡馆》,感觉写的很好。”
“恩……不过那本书的基调无形中挺压抑的。”
“但写的很好。我非常喜欢这个作者的书。”
“哈哈,我也是,”他笑道,“真巧,我以为这个作者很冷门来着。”
“真有缘。”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开心,“我也是第一次遇见——没想到还是在火车上,一个深夜。”
隔壁的两个人停止了谈话,我听到他们起身的声音,女生探头进来:“你不回去睡吗?已经一点多了。”
我看着他。他摆摆手,“不了,正聊到兴头呢。”
我有点莫名的开心。那二位便点头离开了。“是挺神奇的。”他将那本书放到一边,然后拿出了一沓手稿递给我,“我这些天零零散散创作的文章,你有兴趣看看吗?”
“当然。”我情不自禁地兴奋了起来。他的字特别工整,不像是个男生。我看文章的时候,他继续读着书。月光很亮,透过窗在稿纸上划出一个朦胧的田字格,让我有些着迷。
两个人就这样谁也没说话。他在文中构建的世界是那么的宏大,而其中的文字又细腻得如同涓涓细流。我似乎已经不记得上次有这种心跳疯狂加速的感觉是什么时候了。我一口气读完了整篇文章,然后看向他。他注意到我的目光,将书倒置在桌上,“看完了?感觉如何?小生不才,很请多多指教了。”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什么啊,不要乱自谦。非常……我非常喜欢。”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做评价,“写的太好了。我尤其喜欢里面的世界观,带着很浓的魔幻色彩,但又特别真实。而且你的文字好流畅啊,感觉功底很深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倒是觉得男女主可以安排在一起。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样安排剧情也挺好的,就是结局有点压抑,但不妨碍这篇文章。”
“恩,我刻意这么写的。”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将手稿整理好,“毕竟我说过了,我可是很赞同「过客论」的。男女主就算是有着永恒的生命、永恒的情感,却依旧抵不过世间万物的前进。他们终究也只是停留在彼此身边很久的过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