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咖访谈录】《武动乾坤》+《江山不悔》,历史控张黎如何做玄幻IP剧”的对话中武动乾坤内容的搬运
【对话】
独舌:您怎么看网络玄幻小说?
张黎:这种题材,玄幻武侠、过关打怪,有两个母本,一个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一个就是《权力的游戏》。文字母本大部分超不过金庸,它的文字是非常不系统的,因为是网络连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但是它给读者带来了什么呢?嗨!就像每天每周吃一个好东西。我相信这些作者时间长了会把它整理成一个更加符合文学规律的东西。
这种题材为什么符合网剧呢?这跟观看习惯有关系,它会非常爽,因为游戏感强。相对而言,它的戏剧结构、人物性格、事件勾连,不那么严格。我估计孔笙也在做这些事,老导演做这些事,会让他更加故事化一些,剧感更强一点,同时又不失它原本武侠、玄幻、打怪的元素。
独舌: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能感受到年轻人的兴奋点吗?
张黎:听年轻人聊得多,这个腐女怎么看,宅男怎么看……最终你会把它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故事。就我们今天值得参照的母本《权力的游戏》,它的故事也是脱节的,由于你是间歇观看,导致你上一集看什么不重要,它主要吸引你的是奇特。传统的电视剧,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勾连非常严谨。但是网剧相对来说宽泛得多,给你打开想象力的空间大得多,所以你的影像完成度会很高,加上现在大量的CG技术,会很好玩。
独舌:您是怎么接触到《武动乾坤》这部小说?
张黎:都是别人给我推荐,拿来一翻,一看就有18本,一下子看完是不可能的。在翻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文字描述比较有趣,它的影像化程度很高,同时职业本能又觉得故事性,包括人物性格形成、逆转又不太清晰。要把它变成剧,就需要重新做结构。它里面的门派纷杂,我相信除非是超级粉丝,否则搞不清楚它里面的一派又一派,这个需要梳理、简化,把它变成人物关系。
独舌:相比于你其他的历史剧,《武动乾坤》是架空,你在改编的时候会不会参照具体朝代?
张黎:只能按段落分了,考虑到造型,明清肯定是不行的。其实重要的不是朝代的服饰和建筑格局,而是它的“人气”(人的气息)。中国的历史朝代,越往后走,“人气”越弱,人味越淡。人的张扬、狂放,唐是鼎盛,再往前走,先秦时期,人的生命力勃发劲儿,非常充分。加上不可考,想象的空间也越大。另外,关于人兽问题,《山海经》里的描述也都是上古时代。
但是它带来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服装和景,大到街市、城、内景什么样,不知道,穿什么衣服,不知道。对于制度和典籍倒是能够查出一二,到了秦以后就规矩了。所以还是放在春秋吧,当时有过一万多个“国”,很多就是一个村镇都算一国,会很好玩。
独舌:您怎理解“玄幻”?
张黎:你说“女娲补天”是不是玄幻?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地球上唯一的一拨人?《易经》是谁发明的?现在都说是周文王。六十四卦包罗万象,怎么可能呢?周文王被拘以后把它推演出来而已,孔子也注释《易》,老子也注《易》,很多大学问家像王安石、苏东坡都懂《易》,那这东西哪来的?《易》一定是我们前一波人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包括一些灵异事件,包括南极下面是不是有比我更高级的生物,海底是不是也有……这都能称之为“玄幻”,还有那种多维空间都很好玩,玄幻剧、IP剧真正表达出来肯定很有意思。
独舌:您怎么看IP剧?网剧的将来会是怎样一种形态?
张黎:大IP的风行也就两三年的时间,翻不出花来。它的根太浅,根浅就长不大,同质化程度太高,受众会很快疲劳。拼脸的话,每年出几个小鲜肉,有粉丝有市场,但不可能撑住太大的规模。当网站一旦形成收费的定势以后,它就不需要这么多IP剧了,现在还是用这个跑马圈地。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好的美剧那种模式,会更像剧。
独舌:您怎理解“玄幻”?
张黎:你说“女娲补天”是不是玄幻?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地球上唯一的一拨人?《易经》是谁发明的?现在都说是周文王。六十四卦包罗万象,怎么可能呢?周文王被拘以后把它推演出来而已,孔子也注释《易》,老子也注《易》,很多大学问家像王安石、苏东坡都懂《易》,那这东西哪来的?《易》一定是我们前一波人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包括一些灵异事件,包括南极下面是不是有比我更高级的生物,海底是不是也有……这都能称之为“玄幻”,还有那种多维空间都很好玩,玄幻剧、IP剧真正表达出来肯定很有意思。
独舌:您怎么看IP剧?网剧的将来会是怎样一种形态?
张黎:大IP的风行也就两三年的时间,翻不出花来。它的根太浅,根浅就长不大,同质化程度太高,受众会很快疲劳。拼脸的话,每年出几个小鲜肉,有粉丝有市场,但不可能撑住太大的规模。当网站一旦形成收费的定势以后,它就不需要这么多IP剧了,现在还是用这个跑马圈地。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好的美剧那种模式,会更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