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体吧 关注:12,812贴子:34,293
  • 6回复贴,共1

【念力感(灵摆)出体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是想来说关于我自己对出体方式的看法。
灵摆是什么我就省略了,自己寻搜贴吧吧。
这种出体的方式其实只是借用灵摆的感觉来解释出体,如果你能够理解那个感觉是什么的话,不需要灵摆也无所谓。
不过如果你不知道我说的念力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的话,那就先练习灵摆吧。
哦不,还是放在后边吧,先说出体。


IP属地:北京1楼2017-09-18 20:21回复
    【念力感出体法】
    1)放松身体躺着:这个不用解释吧?
    2)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这个定义有分歧。有些出体法是以第三方的“观念头”的方式来练习出体,再者就是就算是在练习出体的过程中尽可能意识上想要维持无杂念,但是杂念还是会出现,比如把杂念分成“自我内在产生的”和“外来的”,因此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样才是无杂念。(我会在后面用灵摆来解释)
    3)去感觉一种“意识重心的感觉”。。。(待会解释)
    就这么简单?对,就是这么简单。
    但不懂是那个“意识重心”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借灵摆来解释的原因。我不是要用灵摆当作灵媒,而只是拿来解释出体。
    不过,其实就算不懂灵摆,如果你知道那个念力推动的感觉,你应该知道我在说的是什么。
    对,其实就是一种在尝试出体的时候就会自然感觉到的念力推动。不过,出体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人并不使用这一套,无所谓。
    这是一种直接用意念来出体的方式,意识重心大概就是在高度集中精神、不去理会身体时的感觉所出现的另一种的感觉。这个感觉如果一直去意守着的话,身体会觉得僵硬和消失;不过往往都是感觉到自己卡在身体的感觉里、意识无法离开身体但是却又一直反复感觉到身体会消失一样。
    简单来说,这是用集中精神、意守意识的出体方式而已。
    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么这个出体法没什么新奇的,只是我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罢了。
    接下来就说灵摆念力动的事情了,解释那个意识重心的感觉。


    IP属地:北京2楼2017-09-18 20: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灵摆,一般人在使用时,手会不经意动起来,以驱使灵摆的摆动。
      但是,还有另一种灵摆的方式,就是拿着灵摆的手完全放松不用力,只是用意念来驱动摆动。
      就是念力推动。
      那么后者这种灵摆的念力动,其实就跟那个出体过程中意识上所感觉到的意念感极为相似。
      意识重心只是我用来形容那个感觉的自创词罢了,
      在以念力驱使灵摆摆动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的是你用你自己的意识,来推动灵摆的重量重心的感觉。
      就是,你集中精神在灵摆的体的重量上,然后用你意识上的感觉来推动灵摆。
      那个感觉,就是是“念力动”,那个被念力推动的,就是灵摆的“重心”。
      所以,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识重心,是什么样的感觉,你可以借由灵摆来练习念力动来了解。
      还有一点就是,在用灵摆来练习念力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真的需要去集中精神的感觉,并且要排除你的杂念,才能有足够的念力来推动灵摆的。
      我知道有些出体的方式是“意念”、“观念”、“观意识”这些的,但是要说清楚什么是“无杂念”可能就比较难了。
      不过,用灵摆来解释“无杂念”的话就相反容易,因为灵摆的念力动,真的就是要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否则念力动不会发生。
      这就起到了“多说无益,实践为准”的效果,解决了解说上的问题。
      是的,我并不需要解释意识重心“到底是什么一个感觉”,而是你直接去用灵摆来练习念力动,就会懂了。
      另外,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手拿灵摆来练习啊?悬挂在其它地方来练习不行吗?不行,悬挂在其它地方就等于念力是通过脚和地球才传达到摆的,那等于用念力推动整个地球的重量。所以手拿着,因为只有这样念力才能够直接发生。


      IP属地:北京3楼2017-09-18 20:24
      回复
        灵摆念力动练习:
        所需要的:AA电池,胶纸和绳子。
        如果没有电池,用螺丝,吊坠,石头,橡胶檫都可以。要有重量的,不要太轻的,中心最好是实的,不要空的,圆的长的,比较平衡,比较容易感觉到移动感也比较容易集中精神。
        绳子找不到的话随便从毛巾那里抽出来的,其实只要是细小不硬邦邦的都可以。不要太短,有500px到750px就好,长点没关系。
        胶纸是用来粘在电池上的。能够绑紧的话不用胶纸也可以。
        灵摆要上轻下重,所以AA电池的话,垂直就好。用胶纸把绳子黏在电池的尖端。像这样:
        |
        |
        |
        |
        / \
        | |
        | |
        |_|
        实际上,任何物理都能够当做灵摆。上轻下重、平衡就好。
        用一只手拿着灵摆,手指捏着灵摆的绳子。拿起来的时候捏着绳子的手指距离灵摆有一个或一个半横掌宽的距离就好。拿着,手肘顶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扶着拿着灵摆的手,然后拿着灵摆的手完全放松,尤其是手腕的放松,就只剩下捏着灵摆绳子的指头出力,像个立起来的蛇一样,这样就不怕手抖了。
        你也可以用两只手的手指拿灵摆,然后用两只手的重量互相抵消,让两只手一起平衡,以得以放松。
        手绝对不可以动(手要放松)哦,这是真的在练习“念力”推动。
        灵摆动起来的时候,因为它的冲力会牵动你的手,所以你的手太僵硬的话,你会混淆到底你的手有没有动。所以,你的手一定要放松(除了捏住绳子的手指和顶着桌子的手肘),这样,就算是手抖,也能够确定手并没有用力去驱使灵摆动起来,那么你就不会混淆你是真的念力动还是手在动。
        A)集中精神眼睛盯着灵摆让灵摆慢慢自己摇晃起来
        盯着灵摆的时候,要去感觉到灵摆的重心处那样。
        只要感觉到了,灵摆就会慢慢摇晃起来的。继续集中在那个所感觉到的重心,跟着它一起动,灵摆的摆幅就会变大。
        不要去想象灵摆的重心是如何怎样的。灵摆的重心是由灵摆自己所决定的,因此你要去感觉到它所给自己定位的重心处。灵摆的重心跟它的物理重量重心处的位置很接近,但是你集中精神去感觉灵摆的重心时,它不是物理定律所定位的,而只能够精神上被感觉到而已(精神上所感觉到的重量和位置),是由灵摆自己来决定的。所以,你只能够配合灵摆,不是去想象灵摆的重心应该怎么样的。
        另外一点就是你需要维持无杂念去集中精神感觉意识重心。
        如果你觉得很难集中精神、很难维持无杂念,不要紧,其实就算不能够完全地集中精神和维持无杂念,还是能够产生念力动的,当然其力度不及深入状态的。
        如果你觉得感觉不到灵摆的重心,你可以调整你的精神上的感觉。你可以精神上在灵摆内部上下左右前后去感觉,用你精神上的触觉去感觉。你也可以拿着灵摆在你面前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先去感觉灵摆的物理的重量和位置,然后才来去感觉精神上的灵摆重心。
        不会有什么念力力量大小的问题,它只是你或者感觉到了,或者感觉不到的差别而已。一旦你感觉到了,你就自然会地把灵摆摇大,仅此而已。
        B)集中精神用念力推动灵摆的重心
        这个和A的练习类似,用念力去寻找那个重心的感觉,不过然后是去控制它的摇摆方向。
        和之前一样,不要去想象灵摆的重心是怎么样的,要去感觉灵摆它自己所定位的重心处。
        只要感觉到那个感觉,用意念推动它的重心处就会动的。你可以试着把它摇到最大,然后瞬间用念力让它在最短时间内静止下来。
        如果以上两个练习A、B你都做得到的话,你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练习出体了。
        就是前面那三个步骤罢了。第一,放松身体;第二,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第三,去感觉你的意识重心。
        不过,还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的。


        IP属地:北京4楼2017-09-18 20:25
        回复
          这个意识重心和灵摆的重量重心是不一样的,但是意识上的感觉有类似之处,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这种出体法在练习过灵摆(念力动)之后比较好掌握。
          意识重心不是身体的重量重心哦,别搞错了,这不是意守丹田什么的。
          灵摆和人体的最大差别就是在于灵摆只有一种动作那就是摇摆,而身体每一个关节部位都是一个动作,所以要感觉到意识重心会比灵摆难。
          关键是,在感觉到意识重心的时候,身体会出现“自然运动”的情形,比如自然呼吸、放松、调整姿势以及沉睡感。
          一旦感觉到身体进入自然状态的时候,不要去理会身体,忽视身体的感觉,意识上继续意守你的意识重心。
          和灵摆一样,不要去想象意识重心到底是怎么样的,而是去感觉身体自己(潜意识)所定位的重心处。只要感觉到那个感觉,就一直意守直到自己自然睡着为止。
          练习出体前,首先记得把房间门锁好。因为身体可能会出现奇怪的动作。这个就跟灵摆念力动练习里的随机摆动的原理一样。意守意识重心的时候,身体会出现自发动作。
          一般来说,那是身体在自然自发的动作而已。
          但是有些人会出现身体结手印和念咒语的情形,不要去理会,不然你越意守动作越大,变成自发功了(自己搜什么是自发功吧,那是一种气功来的)。
          灵摆只有一个重心处,因为灵摆只有一种摇摆动作。
          身体的动作是复杂的,因此所会感觉到的重心是不固定的。会移动变形,变大变小,忽隐忽现。
          而且意识重心的感觉还会因为和身体的感觉互相拉扯。杂念也会从身体那里跑过来打扰意识意守的过程。不像灵摆那样,所有的感觉都集中在灵摆那里,杂念比较不明显。
          深入意识重心的时候,会感觉好像通过意识重心切换到了梦境里的感觉,甚至在意识重心处看到类似梦境般的景象。不要去意守这些景象,那是你潜意识的杂念。
          但是在实际出体练习的过程中,跟其它的出体法一样,往往会感觉卡在身体的感觉上,无法睡着入梦。
          然后感觉不到意识重心了。
          一旦感觉到无论再怎么维持无杂念集中精神也感觉不到了意识重心时,基本上这就是说明身体无法睡着,出体无效,勉强练习下去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大多数都是练到不知不觉睡着。
          重点还是在清醒和睡着的途中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持清醒的话,那么进入清明梦的机会会比较高,但也只是机会比较高而已。
          在进入了清明梦以后,可以继续以这种方式来维持下去,观察梦境不受控制,会跟一般清明梦有些不同。就是,在梦里你依然还会感觉到意识重心。
          因为一般的清明梦是自己在在梦里的自制活动,但是却常常卡在某个梦境场合里。
          而这样的清明梦练习法则是由意识重心所指导的,会有比较多的梦境场合的切换。


          IP属地:北京5楼2017-09-18 20:29
          回复
            注意事项:
            1)如果你在练习半途中不想继续,就意念意识重心停止,感觉到意识重心不再有变化以后,才醒来。
            2)意识重心其实就是潜意识的意识处(也可以说是潜意识所集中精神的地方)。由于意识可以存在于任何位置,精神集中到哪里意识就会跑到哪里,所以要去感觉的意识重心不会只是一个固定的位置。一旦感觉到了意识重心(身体会出现自发动作的),就继续意守在那里;而意识重心移动的话,意守的感觉就要跟着一起动(让自发动作持续下去)。而且意识重心不是一个点,还可以是多重形状和一直变形的形态。
            3)意识重心也会出现声音、颜色和杂念,但是和你的杂意的感觉是不同的。识重心应该是很简单很单纯的感觉而已(像灵摆念力动那样),不应该有幻觉这些的。如果有,请无视之,而继续意守那个简单单纯的意识重心。
            *4)和睡功不同,出体则是意守意识重心直到意识重心切换成梦境为止,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反复失去身体感觉和意识重心出现拟梦境感。睡功不需要去刻意把意识重心练成出体、失体感,而只是意守意识重心并且任意的变化感(意守意识重心的过程中,就,意守那个类似念力动的感觉时,会感觉到意识重心所形成杂念、潜意识的杂念。要忽视这些潜意识的杂念,但不可以去刻意压抑)。出体则是会明显感觉到那个“梦屏”,卡在身体的感觉,反反复复意守。
            关于自发功:观身自发功(单纯观察身体自发动作、感觉身体来自潜意识的出力感)》观松自发功(单纯意守身体放松感让身体失去出力感的自发动)
            关于睡功:睡功(单纯意守意识重心而任意由识重心变化)》出体(意守意识重心而使身体消失感、意守意识重心形成的梦境感)
            关于打坐:单纯意守无杂念》通灵。。。
            前者是练功练习》后者是发功练习,出体是属于发功练习,所以不宜在太过疲劳的时候练习。
            更多疑问可以到我的kiu裙96192619


            IP属地:北京6楼2017-09-18 20:31
            回复
              哈哈哈,三个步骤:1)躺着放松2)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3)意守意识重心消去身体感觉。这样简单也觉得复杂,想必我应该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23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