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村现实,本应该是文艺回归群众的好事,可是却被某些“文艺爱好者”定性为内容低俗,歪曲农民形象。本山小品就是在农民真实形象上的艺术加工,已达到某种特定的舞台效果。那些在大年夜喝着咖啡,怀抱娇妻儿女的人岂能理解本山小品的精髓和实质? 纵观多年来本山小品可以知道,本山小品反映的是农民兄弟朴素思想,本山小品是演给那些喜欢找老师的农民兄弟看的,这个舞台很大很广,那些看惯了于丹《论语》和易中天《品三国》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们是不适合做本山小品的受众。 春晚舞台对许多新人来说,是一块肥肉,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扬名立“腕”,为以后在影视舞台发展,增加筹码。而对本山来说,春晚似乎不象以前那么诱人,因为春晚这个舞台已经使他功成名就了,而本山大叔一直坚持春晚舞台,用本山的话是“回报春晚,回报观众”,知恩图报的本山,何罪之有? 为推陈出新,让小品艺术永葆青春,09年春晚《不差钱》是赵本山带着肺炎完成的,即使在春晚舞台上也有几声咳嗽,据悉在后台发现赵老师的痰里都有许多血丝。客观地说,赵本山小品在目前文艺界还是无人能敌的。 对本山的小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挤兑;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打击;多一点认同,少一点排斥。毕竟,本山多年来给我们带来太多欢乐,那些欢乐来的如此简单,如此真实,让我们在大年夜饱食一顿文化大餐,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更应该尊重赵老师小品,尊重赵老师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