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0b8fc7e89622720e7bcee2f24bca0a3a/c0202bb30f2442a7db4b9f2fdf43ad4bd0130267.jpg)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b8d9e7c4c48065387beaa41ba7dca115/84c56eed2e738bd498d6d0bbaf8b87d6267ff932.jpg)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f13286e2c2bf6c81f7372ce08c3fb1d7/3e28012dd42a2834592b548155b5c9ea14cebf18.jpg)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f8d5e9b36563f6241c5d390bb745eb32/8f6257f082025aafaec51c41f5edab64024f1a31.jpg)
611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桑建华,就在他编著、公开出版的《中航专家首席丛书——飞行器隐身技术》中,多次出现了此类内容。比如如下段落:
“研究纳米材料的人员首先要搞明白隐身材料和隐身飞行器需要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不能因为是纳米材料,就能隐身,就是隐身材料!”
桑总师很直接的总结了国内现有宣称“纳米技术”的隐身材料,将其分为三类:或者是真正的纳米成分吸波材料,性能低下根本不能实用。或者是假纳米吸波材料,本质上依然是微米尺度的产品,吸波机理毫无变化。或者是传统吸波材料掺入少量纳米材料,机理不变、效果差异不明显,而价格高昂、工艺等各方面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和困难。
桑总师对于纳米隐身材料的判断并不乐观:“其在隐身技术领域的发展目前由于机理、规律等尚未有效突破,还么有看到太大的进步”。“希望有一天真正的纳米材料能在飞行器隐身技术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