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齐铁路吧 关注:775贴子:36,568

火车拉来的城市——通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摆渡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9-06-16 21:53回复
    一看这个带谐音的地名——通辽,人们就知道,它的崛起与铁路密切相关。确实,内蒙古通辽,以前是个无名小镇,据说1921年第一条铁路修通,“火车通了(辽)”。于是,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通辽。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9-06-16 21:54
    回复
      通过翻阅这座城市的历史资料,看到城市名称的真实由来与城市发展历程都与铁路有关。为什么叫通辽?因为铁路四通八达,很是辽阔,所以叫通辽。“通辽”二字作为地名,其沿用的历史并不久远,至今才百余年。它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出放巴林爱新荒。依据主持这次放荒的巴林爱新荒务局留下的档案史料,我了解了通辽地名的产生过程。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9-06-16 21:56
      回复
        现在的通辽市科尔沁区这片土地,原属于科尔沁卓里克图亲王的领地,是一块广阔的牧场。清朝末年,统治者推行蒙荒放垦政策,这里逐渐出现了汉族开垦种植的农业经济,也渐渐有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公元1912年,第十五代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因为挥霍无度,欠下了巨额债务,打算将祖传的领地正式放出招垦,以放荒收入来还债。此事经呈报后,获批准同意,确定出放。这就是出放巴林爱新荒。正是在这次放荒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辽这个地名。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9-06-16 21:56
        回复
          通辽是幸运的。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不知火车为何物的年代,1921年,通辽就已经拥有了第一条铁路,到1927年,第二条铁路也修到通辽。这样,小小的通辽镇,就有了向东、向南两个铁路对外出口。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9-06-16 21:56
          回复
            第一条铁路修到通辽时,通辽镇还是一个不足万人的小镇。人们为什么大兴土木,专门修一条通往通辽的铁路,又是谁修的这条铁路呢?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头说起。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9-06-16 21:56
            回复
              郑家屯至通辽铁路,原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四洮铁路又是当时修筑的“满蒙五路”之一。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将侵略目标锁定在了我国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针对日俄两国争夺东北筑路权的情况,政府提出修筑“满蒙五路”。其中,四洮铁路(四平—洮南)1917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当铁路铺到郑家屯时,日本人又提出修建郑家屯至通辽的铁路,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
              最终,郑通支线于1921年12月竣工,翌年1月正式营业。这时候的通辽镇,建镇仅六七年时间。然而通辽镇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联后旗、奈曼、库伦;北接中旗、扎旗、锡林郭勒;往西可达开鲁、林东、奈曼。这片广阔的地区每年都有大宗的牲畜、皮毛外销。随着放荒的进程,粮食、油料产量逐年增加,俨然是一个潜在的大粮仓。此外,这里还有中草药等外运。火车一通,通辽镇自然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9-06-16 21:57
              回复
                此时的张作霖,看到日本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大修铁路,疯狂地掠夺财物,于是下决心要把铁路修到通辽。日本人对此多次出面阻挠责难,张作霖置之不理,终于将大通支线全线贯通。大通支线(大虎山—通辽)于1927年11月15日正式通车。由于日本以种种理由不许大通支线与郑通支线接轨,大通支线的车站只得建在通辽城西南五家子,称为通辽南站。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9-06-16 21:57
                回复
                  一座不大的小城,不仅拥有两条铁路线,而且分别修建了互不管辖的两个车站,这在中国铁路史,乃至世界铁路史上也是罕见现象。可惜的是,通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车站没有留下图片资料。


                  IP属地:黑龙江9楼2019-06-16 21:57
                  回复
                    1931年11月1日,日军的四列铁甲车沿郑通支线占领通辽北站,炮轰通辽县城,11月2日占领通辽南站。为了扩大侵华战争,日伪将郑通支线和大通支线合并为大郑线(大虎山—郑家屯),通辽南站停用,通辽北站成为两线合并后的通辽站。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9-06-16 21:58
                    回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通辽这座草原新城在火车的拉动下快速崛起,车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53年,锦州铁路局确定通辽站为三等站;1965年,通辽站升为二等站;1982年6月,通辽站升为一等站。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9-06-16 21:58
                      回复
                        2005年10月,由通辽市投资兴建的气势磅礴、具有民族风格的通辽站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通辽装扮得更加美丽。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9-06-16 21:59
                        收起回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通辽站,早已变成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这个地级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7条铁路(平齐、京通、通让、大郑、通霍、集通、甘库铁路)贯穿全境。通辽站是局直属一等站,它扼守东北、华北铁路交通的咽喉,有京通、通让、通霍、集通等6条铁路线在这里交会,是连接东北与华北、西北、西南的铁路交通枢纽。这里还开通了前往北京、天津、杭州、沈阳、南京、上海等地的客运列车,从昔日的小站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成为全国38个主要路网编组站之一。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19-06-16 22:00
                          收起回复
                            毫不夸张地说,通辽的诞生、发展、繁荣都与铁路的建设与延伸息息相关。火车运输带来跨区域物流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辽经济的整体繁荣。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9-06-16 22:00
                            回复
                              铁路延伸与城市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几乎每一座城市的人间烟火,都会被以铁路为代表的工业烟火所助燃。特别是在新兴的草原城市——通辽,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尤为明显,并在车水马龙与流光溢彩之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9-06-16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