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屯至通辽铁路,原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四洮铁路又是当时修筑的“满蒙五路”之一。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将侵略目标锁定在了我国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针对日俄两国争夺东北筑路权的情况,政府提出修筑“满蒙五路”。其中,四洮铁路(四平—洮南)1917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当铁路铺到郑家屯时,日本人又提出修建郑家屯至通辽的铁路,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
最终,郑通支线于1921年12月竣工,翌年1月正式营业。这时候的通辽镇,建镇仅六七年时间。然而通辽镇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联后旗、奈曼、库伦;北接中旗、扎旗、锡林郭勒;往西可达开鲁、林东、奈曼。这片广阔的地区每年都有大宗的牲畜、皮毛外销。随着放荒的进程,粮食、油料产量逐年增加,俨然是一个潜在的大粮仓。此外,这里还有中草药等外运。火车一通,通辽镇自然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