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7,662贴子:1,358,055

产业的结构及合理划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产业的结构及合理划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12 17:04回复
    我国就业人群最多集中在原材料生产,半成品加工,和建设基建中。其中商业人口数量的比重为其次。而高端制造和网络等高新产业人数是很低的。所以,人民的收入主要从中低端的产业中获得收入。这是民生的结构。合理规划,即使其人民有平稳的市场供应,和从劳动中获得生活物资。这必须从产业关系入手。农业包含各种副业供应所有人民需求,而农业的用工需求却很低,所以,以农业为根基的发展,以形成农工为主要手段。把城乡土地进行重新整合。集体的部分土地所得纳入城乡福利当中。整合后的土地,国家投入首批资金,尽心水利和机械的供应。而取土地利润的部分,纳入更新机械和修整水利资金。计算十年为一个更替周期。这样,拉进部分的人均收入,并且把城市的下水道管理下发给用工,平衡中低收入。关于半成品等中低收入产业转移进入下一或二的地方,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弹性。同时开拓新的城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12 17:20
    回复
      这样来拉动各种需求的刚需水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12 17:20
      回复
        人口转移,出现需求转移,带动经济活跃。而比较发达且成型城市已经失去了需求增长潜能。主要来自更替。所以,刺激增长的最佳途径就是转移人口。而产业转移具有增加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和地方建设。包含了居住需求和政府财政支持下的产业推动。那么,就极大的刺激产业活力。而使需求与供应不断接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12 18:28
        回复
          计划的结果是让其无为而没有障碍。即所说的可持续发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14 18:53
          回复
            当产业到达一个平衡,市场与生产平衡,那么刚需与更替相互的作用。就不会有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生产过剩,没有市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14 18:55
            回复
              集约生产,最大优势就是避免浪费。基数大了,浪费的都够工资了。对不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16 21:31
              回复
                万亩田地,一亩一年五百,十年都差不多一个亿了兄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16 21:32
                回复
                  衔接产业更替与刚需并进。高附加值产品回收更替。即,如汽车电器一类产品,采取补贴回购00年至10年产品。以旧折新。以后产品以五年为期限设定回购价格台阶。避免浪费。这样促进更新。是否继续补贴视情况。等于产品生产商家,降低部分利润,而提高市场广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17 16:57
                  回复
                    刚需是全部利润的话,那么,更替等于,缩小利润而增大广度。由于吸纳了二手,所以,刚需也会提高。同样,适用于运输车辆等经营类范畴。也就是生产商不赔本,仍然存在盈利,而促进市场流通和避免浪费。这属于商务部的思考范畴。从而缩减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3-17 17:01
                    回复
                      国外的事务,坚守原则,以守为攻,符合就干,不符合拉倒!哪里没有出路?是一根筋绑上了土木工程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3-17 17:03
                      回复
                        这样的结果,首先富人会有愿望更新。由于装备的企业合作性质,而资金又流转分散。避免高附加值产品拉裂,要控制物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3-17 17:05
                        回复
                          刚需是不断递进的,幼儿到成年,需求都是刚需。所以,产品需求是稳步前进的。等于学校在学学生数量。制造业可以稳步推进,那么就业就稳定,而且通过创新体制,萌生新的交换品类,而缩小了需求无法从劳动获得资源的机会。总之,做好了,前景一片光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3-17 20:08
                          回复
                            回收也是终极的思考。车辆等无法进行终结。方法拿机动车来做例子,当回收,把在十年内的车辆,进行复新做终极租赁。即,大架号更换为终极车辆,租赁五年后无法再进行行驶。来拉低补贴的款项。这样到了报废期,要么自行报废,要么卖给生产商报废。无论租赁者还是刚需,五年后必然又产生需求。即报废车不能转让和审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3-17 21:27
                            收起回复
                              不这样,一个是永远的堆积,而削弱刚需市场,不能刺激更替。汽车就没有更好的市场发展。其实机动车等制造业也由其本身和附属产业带动的分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3-17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