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吧 关注:12贴子:224
  • 11回复贴,共1

文运法硕2020年“准三本”考生三战浙大法硕392分的救赎之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运法硕学员 贾同学
写在前面的话:
说来惭愧,我本来是不想写经验贴的,因为实在没脸,考了三次才考到392分,很多人一战就能400+,而且今年392分在浙大只能排在中游,这还是不完全统计。但是,我写一篇经验贴的目的并不是“教”大家如何学习,而是想要让那些“出身不好”的二本三本同学看到希望,即使我们的“出身不好”,但是也不应该还没开始学,就自降身段,认为自己只配考到国家线,认为自己不配报名985。出身不好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资格没有能力考到985,毕竟高考是考“智商”,而考研更多是考“毅力”!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本人是“准三本”院校毕业,今年三战浙大考生一名,本科就读于某二本院校会计专业(具体哪所学校就不透露了,怕挨揍,哈哈哈)。为什么说是“准三本”呢?因为我们学校的会计专业属于那种奶奶不亲姥姥不爱的专业,学习氛围比较差,师资力量很一般。身边的人基本都“以学习为耻”,甚至还有同学批评过我考研是“浪费家里钱”“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养家”,我觉得在这种学校考研,不仅仅是考研,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救赎!为什么选择法硕呢?其实理由很莫名其妙,就是因为在书店看见了法硕的教材,随手翻了一下,看到刑法,突然发现原来法律这么有意思!原来对一个人定罪量刑还有这么多说法!然后我又YY了一下穿上律师的制服,在法庭了口若悬河的情形,就毅然决然的跳进了法硕这个大坑。
再介绍一下我三年的成绩:一战327(基础101、综合102,公共课忘却了),二战366(英语67、政治60、基础127、综合112),三战392(英语76、政治78、基础125、综合113)。我一战二战均未选择调剂,是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有幸进了浙大的复试,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大学,进了浙大,见到了浙大的老师,见到了一同复试的大神,我突然觉得,我以前的学都白上了,人家这才叫上学,我以前就是在混日子!所以从此浙大就成了我的梦想,而且本人性格就是两个字“头铁”,属于那种撞到南墙也要把南墙撞破那种(此处不建议大家跟我学)。下面我开始介绍我的全年学习方案,即供大家参考。(由于疫情我目前被困在外地,很多考研书都没有在身边,所以很多地方图片只能用某宝上的图片,也没办法给大家看到我的笔记,请见谅。)


1楼2020-05-08 10:55回复


    2楼2020-05-08 11:00
    回复

      7-9月强化阶段


      4楼2020-05-08 11:01
      回复
        这个阶段主要以强化课程为主,而且这个时候文运的《基础配套练习》应该已经做完了,但是还不到做真题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主要用到的练习册是《配套通关题库》,这本书的优点就是,难度和真题相近,文运的《基础配套练习》适合打基础,而这本书更适合提高,因为基础我们已经打好了,没必要重复做基础题目。
        同时《法条分析及案例分析专项突破》这本书应该上场了,每天我是吃完晚饭后6:30-8:00这段期间做这本书,很多同学想问这本书应该怎么用呢?很多题压根没学过没背过,尤其是法条分析,根本不会呀!我想说的是,不会就对了!这本书的精华就在这,我的方法是,遇到不会的法条分析,不要急着看答案,而是进行头脑风暴,想办法用自己的话把你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出来!注意,是“写”出来,而不是“想”出来或“说”出来,要动笔写!绝对要动笔写!然后对答案,看书上的答案和你的答案差在哪,然后用红笔进行修改。这么做的好处有三个,第一:即便上了考场遇到了不会的法条分析题,通过长时间的头脑风暴练习,你也可以做到“蒙”的八九不离十。第二:自己做题并动笔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背诵的过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背诵量而且记忆会很深刻(没错,这本书要背的!但别怕,其实背诵内容没多少!)。第三:自己动笔写,也可以避免上了考场“脑中林志玲,落笔罗玉凤”的尴尬场面。这个阶段做题还是要象刚才说的那样,细致入微!把有价值的题目和错题用红笔圈起来留作后用。
        10-12月玩命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课程不用说了,就是跟好冲刺课程,然后,认认真真研究真题!每一道题都要做到前文提到的“细致入微”,真题的价值有多大,想必大家很清楚,而且这个阶段大量的研究真题,可以帮助大家形成一种“真题思路”。什么叫“真题思路”呢?就是适应了真题出题思路与方向的思考方式,这个阶段不要做其他的新的练习题了,因为会打乱你刚刚养成的“真题思路”
        我去年就在11月初的时候做了其他机构出的练习题,题目确实不错,但是跟真题思路相差很大,更多的是跟法考思路类似,这就导致了我的思路混乱,再做真题的时候,出现了大量错误,因为我适应了练习题的出题思路,做题的时候考虑了很多不应考虑的内容,幸好后来及时进行了纠正,所以在此告诫大家,千万不要犯我这个错误!思路一旦被打乱,很难进行纠正!
        同时要强调的是,很多同学做完真题后总是喜欢给自己估分,我觉得真的没必要,我的建议是:不要给自己估分!原因是,第一:分数要是不理想,很大程度会影响大家的心情,因为在冲刺阶段,大家都变得暴躁易怒,一点点压力就会崩溃,我在图书馆天天能看到在走廊大哭的女生(心疼一秒)。第二,分数要是太好,会让大家过于骄傲,在最后阶段放松警惕。所以不建议大家估分。
        这个阶段真题肯定要认真研究,但是还有一部分题不能忘,就是上文提到的,让大家用红笔圈起来的那些错题和有价值的题,每天都固定时间拿出来看,其他的题目没必要再做了,最多做一做文运的考前冲刺卷。
        注意:
        强烈建议大家在做真题的时候,答题要自己动笔写,不论是法条分析,案例分析,还是综合课的论述,都要动笔写!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脑中的想象是很美好的,但是落笔就完全不一样了,强烈建议大家用A4纸写一写主观题,并且论述题不要等全背完了再去写,每周写一道,刚开始的时候肯定写不好,甚至一句话都写不出来,我开始也一样,这个时候我一般进行头脑风暴,然后想到什么写什么,法言法语不会?那就用大白话写!多练,到后期绝对能写出很棒的论述!


        5楼2020-05-08 11:01
        回复


          6楼2020-05-08 11:02
          回复
            关于专业课老师的选择: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喜欢的老师都不一样,所以我只说我选择的老师,而且只说专业课,公共课大家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即可!选好以后就不要换了,认认真真的跟这些老师学,问题都不大。专业课方面,我的刑法跟于老师,民法跟杨老师,法理宪法跟马老师,法制史跟龚老师。于帅,玛莎拉蒂烁哥就不用说了,公认的业界良心!这里我想说一下宪法法理和法制史,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三科不喜欢听课,认为没什么可听的自己看一下就好,其实并非如此,比如分析中,宪法部分根本没有专门讲过《立法法》,并且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权限等相关问题的讲解也是十分混乱的,但是这部分却是考试的重中之重,这些内容都能在马老师的书中找到,并且在课上,马老师还会着重讲解,并提供口诀,基本上听完马老师的课,背完这些口诀,这部分内容想错都难!这里强烈推荐马老师的课程!十二分推荐!然后是法制史,很多同学都将这门课看作是鸡肋课程,觉得看一看就行了,没有必要听课,我觉得这是十分不正确的想法,因为近些年来,法硕考试,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背一背就能考高分的考试了,更加的注重理解,法制史就是这样,举个例子来说,唐代有六杀制度,其中包括了“谋杀”,但是简简单单知道六杀中有谋杀已经远远不够应付考试了,还要知道谋杀分为先谋后杀和谋而不杀这两种情况,这些内容都能在龚成思老师的法制史课程中学习到,所以对于法理宪法法制史这三门课程,强烈建议大家听课,而且要认真听课!对于这三门中任何一门的认真程度都不能低于刑法和民法。
            背诵的相关问题(背诵因人而异,所以我只能阐述个人观点):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我在介绍全年备考方案的时候,没有提到过背诵的相关内容,比如什么时候开始背诵,怎么背诵,全面背诵还是选择性背诵?这个问题我想单独拿出来说说。
            1、背诵会涉及到多少分?有必要每天花大量时间背诵吗?
            我来给大家算笔账,来看看背诵会涉及到多少分,以基础课为例:简答题四道40分、法条分析两道20分,这是背诵“直接”涉及的分数,还有案例分析中“间接”涉及的分数,所以保守估计70分,甚至更多,总分150分的卷子,背诵能拿到的分数占到将近一半,综合课就更不必说了,所以可以看出背诵的重要性!


            8楼2020-05-08 11:02
            回复
              2、什么时候开始背诵:相信同学们都知道法硕是要背诵的(仿佛在说废话),但是什么时候开始背诵呢?想必很多同学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在你 备考的时候,有些考上的学长学姐会语重心长额教导你“小张啊,小李啊,小王啊,听学姐跟你说啊,这个背诵啊不能开始太早!开始的太早你后面会记不住的!”这种说法就我个人而言十二分的反对!
              这么多的内容,要不提早背诵,大家会背的完吗?大家可不要忘了,10月份开始,不仅要背专业课,英语作文、政治小黄书、肖四的背诵任务都压上来了!不提早背诵专业课内容,全压到年底,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背的完吗?
              我是去年5月中旬,第一轮听课完成就开始了背诵,我也建议大家从这个时候开始背诵。很多人会问,5月中旬?太早了吧?我觉得,尽早开始背诵,每天只背两个小时,前期压力不会太大还可以减少后期背诵压力,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匀给英语作文和政治的背诵,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尽早开始,多背几遍,记得更牢。
              3、背多少?我个人是全面背诵。从近些年命题的角度来看,反押题的趋势很明显,很多热门重点内容不会考察,反而是那些冷门知识点成为了命题点,比如今年的综合课法理学简答题的职业伦理那道题,以及宪法的那道题,都很“偏”,而且我认为以后类似的题目还会出现。
              4、注意总结归纳:我在背诵的时候并非只背文运免费发布的《主观题考前必背》中的内容,遇到一些我认为会出题的点也会总结归纳,然后形成 笔记,因为,我发现现在考试很喜欢考对比类的题目,比如:简述A概念与B概念的区别之类的题目,那么我在学习听课过程中,发现了类似相近但不同的概念会总结对比,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出二者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加深了我对两个概念的理解,还会使我在应对类似题目时更加游刃有余。举个例子,去年考试分析民法里合同法部分新增了一个概念“约定解除”,我在学习的时候就问自己一个问题“约定解除和后面的协议解除有什么区别?这两个不是一样的吗?”认真思考后我发现,两个概念看似相同,似乎都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解除合同,但是实际上完全不同,这个地方又是新增内容,完全可以出一道简答题:请简述约定解除和协议解除的区别。


              9楼2020-05-08 11:02
              回复

                5、总结:还是那句话,背诵因人而异,每个人对于背诵的理解都不同,就比如我是5月份开始背,但是我知道有几个一起考浙大的同学,他们都是9月份开始背的,同样分数很高。所以说,如果大家认为自己跟我一样,都属于“笨鸟”的话,那么我建议大家跟我一样“先飞”吧
                二、公共课部分
                在介绍我的学习方案之前,有几句话我想说明一下,现在有很多同学轻视公共课的学习,我以前也是,认为大部分时间应该分给专业课,公共课只要不拖后腿即可,甚至有人认为,公共课临时报一下佛教即可,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我就吃了这个说法的大亏,大家千万别烦我的错误!近几年大家可以看到,法硕的分数越来越高,尤其是各大名校,每年都会出现神仙打架的情形,就比如今年的浙大,392分目前的民间排名已经到了30名!这种情况下,我们法硕考生,尤其是考名校的考生,决不能放弃每一个分数!我觉得“公共课拉不开分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时候公共课就是拉开分数的关键所在,就那我来说吧,我19年的分数是366分,其中专业课分别为127、112。而20年的分数是392分,其中专业课分别为125、113。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专业课总分比去年还低了1分,也就是说今年我的公共课给我提高了27分,我觉得我今年能考的不错的原因就是在于我重视了公共课的学习。好了话不多说,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公共课学习方案。
                我的公共课学习方案:
                关于政治:政治我是从7月份就开始学习了,课程选择了徐老师的课程,但是用的教材却是肖老师的教材,二者在很大部分是能对得上的,对不上的部分我就选择看徐老师的《核心考案》,今年学习政治之前我先总结前两年的失败经验(一战61、二战60),发现我政治分数低的主要原因就没有认真对待政治,对政治总是一种轻视的态度,认为没必要认真准备,考前抱佛脚背一背就能高分,这导致的后果就是,第一,很多疑难知识点压根不认真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考场上看到相关题目只知道我学过,但是题目一变就不会了。第二,很多选择题,尤其是多选,感觉每个选项就见过,好像都对但好像又都不对,选择题正确率很低。
                今年我改变了对政治的态度,将政治放到和专业课一样的高度来看待,听完一单元课做一单元肖1000题,并且由于开始时间比较早,有时间认真研究每一道题,不着急二刷三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虽然我今年只刷了两遍肖1000题,但是每一道题都记忆犹新,每一道题的知识点就能记住。1000题做完后,我开始做真题,前两年我都没有做过真题,因为我觉得,真题都过时了没有做的必要,但是今年我才发现,做真题的意义在于让大家“找感觉”,什么叫“找感觉”呢?说实话我也没办法用语言表达清楚,我觉得更多是一种“蒙”的感觉!注意,这里的“蒙”并不是瞎蒙乱蒙,更不是什么所谓的看不懂题就能做对题目的“技巧”。因为同样的知识点,真题选项的表述形式与我们做的练习册中的选项表述是很不一样的,当真题里这些选项看似正确,但又和我们所学的不完全一样,处于一种模凌两可的状态时,到底应该选还是不选呢?到底应不应该深入思考?还是仅停留在表面内容呢?深入思考会不会导致想太多反而做错题呢?这些感觉就需要大家自己做真题来感受了(突然感觉我的词汇量是如此的匮乏)


                10楼2020-05-08 11:02
                回复
                  到11月左右肖老师出版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这本书,这本书的习题部分我刷了两遍,上了考场发现了很多原题!强烈推荐大家认真做一做这本书的习题部分。这里必须提一句,很多人认为,时政只有四道选择题,没必要专门做这本书,但并非如此,实际上大家在做真题的时候就能发现,其实很多选择题都和当年的时政相关,很多的理论性题目也会和时政进行挂钩,所以时政题目远远不止四道选择题(再次强调真题的重要性!)。
                  同时11月份出版的还有《考点预测》这本小书,我也进行了背诵,虽然没有背完,但是与肖四配合,上了考场即使肖四压中的题目不多,我也能写满一张试卷。这里也建议大家进行背诵。
                  紧接着就是肖八肖四,我想这两本书有多重要大家不用我说也明白吧,基本肖四一出版,全图书馆人手一本在背。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很多人都说,今年肖老师的四套卷大题压中的不多,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肖四的重要性,只要大家认真背诵,上了考场,哪怕题目没押中,也不会让大家无话可说,至少写满是没问题的!
                  同时10月11月左右(具体时间忘记了)徐老师会每天出几道选择题,题目都很棒!可以帮大家“扫盲”,扩充知识点,今年还压中了一道很偏的大题,所以也建议大家每天吃饭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做一下,很有帮助。


                  11楼2020-05-08 11:03
                  回复
                    关于英语:首先我必须要介绍一下我的英语水平,目的是帮助大家认清自己的英语能力,让大家充满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连我这种英语文盲都能76分,大家80分不是梦!没错,我对自己英语能力的评价就两个字“文盲”。为什么说是“文盲”呢?并不是在跟大家谦虚,而是陈述事实:英语四级未通过且最好成绩是396分,最低考过300分多一点,300多分的水平就是,你把答题卡放在地上踩一脚然后交上去,出来的分数差不多就这样。我记得有一次英语作文的题目是有个外国教授来中国旅游,请你给出几点建议,我是这么写的:first,you must learn how to speak Chinese.second,if you have any problem,please call 110. 没错,你没看错,我的作文真的就是这么写的,而且只写了这两句话,因为再多就不会了。再说词汇量,我记得很清楚,从小学三年级我母亲给我报了英语课外补习班开始,我就没背过单词,真的一次都没背过,这就导致了我的词汇量基本为0,单词超过4个字母基本都不认识,认识的词汇仅限于how、you、I、come这种幼儿园级别的单词。语法就更不用说了,毫不夸张的跟大家说,在考研之前,我只知道I是主语,仅此而已。此处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全部是事实。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本“文盲”是如何从零开始学习英语的。
                    1、背单词(重中之重):那么对于我这种英语文盲来说,怎么开始学英语呢?第一:单词,我把单词列为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就像一个人想要跑步,那么他必须先要学会走路,要学会走路,前提是他有脚!我认为单词就是英语学习的“脚”,单词不会,语法再强,长那句再厉害也没用。我在没有背单词之前尝试过看阅读,在我眼里,阅读是这个样子的:有研究表明#%@#¥%¥##@,但是有人认为@#¥¥##,而且#¥%¥!请问#%%¥¥#%%¥?所以我认识到了单词的重要性。
                    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真的很痛苦!最开始我每天花3个小时背单词,却只能背一页单词书,而且转天就忘了大半,真的想要放弃,这个时候我想来高中老师教我的办法,建议大家也尝试一下,就是当一件事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不用坚持很久,只需要连续坚持21天,21天后这件事就形成了你的一个习惯。我坚持了21天,坚持下来了并且形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到现在为止,我依然坚持每天早上背1个小时的单词,所以,大家要是觉得背单词很痛苦,告诉自己,坚持21天就好!要强调一点的是,这21天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能间断,否则要重新计算。这里有的同学可能想问,背单词一定要用单词书吗?我怎么看到有的人不背单词书,而是拿着真题来背单词呢?这里我的建议是,如果大家词汇量一般甚至很差,那么用单词书吧。至于哪本单词书好呢?你喜欢的单词书就是最好的单词书,没有必要换!当你有了一定词汇量基础后或者你本身英语词汇量就很大,那么选择用真题背单词也是可以的。同时我发现很多同学还很喜欢听单词的课程,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听单词课并不能取代背单词!很多同学认为听了单词课就不用背单词了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


                    12楼2020-05-08 11:03
                    回复
                      我之所以十分重视背单词是因为,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词汇量要是合格的话,不学语法和长难句的情况下英语一70分是没问题的”开始我以为是吹牛,但是去年,我在没有学习语法和长难句,也没有听过唐老师的阅读课的情况下,通过认真背单词,生啃阅读,英语一也达到了67分,对于我这种英语文盲来说,67分绝对是超高分!我认为其中绝大多数的功劳要归功于“背单词”
                      2、语法和长那句:说实话,以前不想学英语的一大原因就是语法,什么过去现在将来进行时,看见头就大。今年我终于狠下心来,要跟语法拼个你死我活。课程我选择了何老师的语法长难句课程,书主要用的是何老师的《长那句解密》,这也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同时进行,学习方法还是,学一个单元,复习一个单元,新旧课程交叉进行,全部学完后,配合阅读精读手译(下文会提到阅读手译)认真研究真题中的长难句,我以2010年真题为分割线,(05-10年真题主要用作练习,正确率我是不管的)。认真手译05-10年的全部阅读,每当遇到语法长难句问题,先仔细想课上是怎么讲的,然后马上翻书找书上的知识点,对应知识点认真分析,然后进行手译。这个时候不要吝惜真题试卷了,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分割线,做笔记,顺便将不认识的单词标出,记到旁边,第二天学英语之前,先把昨天做过的阅读拿出来,仔细复习一遍昨天做题时出现的问题,认真阅读昨天记的笔记,把单词背一遍,这才真正算完成了这这篇阅读的语法长那句的学习,至于做题,我放到后面阅读部分来讲。
                      认真学习后我发现,考研英语的语法并没有初中高中所学的那么困难,或者说,研究生考试的英语并没有用语法来难为大家的题目,举个例子,以前学习英语时态,最恶心的莫过于将来完成进行时,但是在考研英语中,这个时态基本没有机构会讲,因为考试压根不会出现!而且我们英语阅读的文章都是来自外文期刊杂志,换句话说,这些文章都是老外写的,这些老外在写文章的时候,更加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不会用很晦涩难懂的语法来装饰自己的文章,用老师的话说(具体哪个老师忘记了)就是,一篇阅读里,其实长难句也就两三段而已,而且这些长难句不会特别难。这并不是个案,也不是命题组为了降低英语难度故意挑一些长难句少的文章让我们读,而是外文文章的普遍现象。我记得有一篇英语阅读真题就是讲的英语逐渐简化的问题(具体哪年真题我忘记了,有兴趣的可以找一下看一看),作者在文章中说道“现在越来越少的人使用whom这个单词了”以表达传统英语的衰落,我开始还不太相信,但是后来真题做多了我发现,真题阅读中whom这个单词真的几乎就没有出现过!(有兴趣的小伙伴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所以,我想说的是,语法确实很难,但是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把课堂上的内容掌握了,足够应付考研英语!而且语法学好了,长难句不攻自破!
                      3、阅读:阅读的课程,我强烈的、十二分的推荐唐老师的课程和书籍,唐老师的课程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阅读、怎么阅读、阅读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做题的技巧。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唐老师的技巧,并非是那些所谓的“看不懂题目也能做对题”的玄学技巧,而是符合逻辑的技巧,是有理有据的技巧!举个例子,当考到作者态度题,选项里出现indifference这个词时,绝对不会选,因为,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逻辑,大家试想一下,有哪个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研究,然后费尽心血写一篇文章,最后别人问这个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呀?”科学家回答“你问我干啥?跟我有啥关系?I don’t care!”,这不是浪催的嘛!这种“技巧”在唐老师的课程里数不胜数,强烈建议大家选择唐老师。
                      我正式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学习和练习阅读的,首先我先配合唐老师的《阅读的逻辑》这本书进行听课,还是听完一个单元,复习一个单元,新旧课程交叉进行。然后用05-10年的真题进行手译,先读题目,然后带着题目进行手译,认真分析每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做题,认认真真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思考,这个题目的类型是什么,是中心主旨题?作者态度题?然后认真回想课上老师讲过的相关类型题目的解题方式,想不起来不要紧,马上翻书,然后把思考的过程简要的写到题目旁边,再看答案解析与我自己的思考过程有何不同,认真反复揣摩,这道题才算真正做完了。


                      13楼2020-05-08 11:03
                      回复

                        (图片来源于百度)
                        手译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一篇阅读,全部手译下来,需要将近2个小时,加上做题基本一下午就过去了,但是没办法,谁让我的基础很差呢。但是我开始的时间很早而且不会去做除真题以外的其他阅读练习,这样我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每一道真题。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在图书馆看见过很多人,怕浪费真题而选择先做练习题,但是练习题的质量和真题是没有可比性的,况且出题思路也很不一样,上文我已经多次提到过“真题思维”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再赘述。而且我认为到后期一股脑的快速做真题,每一道题都没有认真研究,反而浪费了真题。
                        2、作文:我的作文水平想必大家已经见识过了,那么我是如何学习作文的呢?一个字,“背”!我选择的作文书是王老师的“考研高分作文”,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如果能够将这20篇背到滚瓜烂熟的话,上到考场作文完全不成问题!
                        这里很多同学都有一个疑惑,就是背作文真的有用吗?背作文就能会写了?说实话最开始我是不信的,我的想法是“作文我背了就会写了吗?就算我背了,那到了考场上图片换了,题目换了,我不照样不会吗?退一万步说,就算图片题目没换,全国这么多人都背这本书,大家都写的一样,不是雷同卷吗?”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跟我一样有这些疑问,王老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你先背吧,先背5篇你就知道怎么写了”。我当时想了想,反正我也不会写,那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背了5篇大作文。然后呢?然后奇迹出现了,当我看到第6篇作文的图片的时候我竟然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了,虽然用词很简单,虽然还有语法错误,但是我真的能写出来了!后来我反思了一下,终于知道原因了,那就是作文写不出就是因为肚子里没东西!背完5篇作文,肚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点墨水了,自然就能写出来了。所以,如果有同学还不会写作文或不知道怎么学习作文的话,那就背吧!背就完事了!
                        最后还想再说两句:很多人考研不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坚持不住,因为容易受到诱惑!男同学们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形,7月份最热的时候,你选择了留在学校考研,每天去图书馆啃书,然而图书馆没有空调,进到馆里不出10分钟就开始出汗,快到中午的时候身上已经“黏”了,下午图书馆更热了,你的小风扇里吹出的风都是热的,心里也燥的很,这个时候你接到一个微信“来啊!网吧给你占座了!开黑就差你一个了,今天你打AD老子给你辅助,保你上白金!赶紧的快点!”再想象一下网吧里的空调和冰可乐,还有召唤师峡谷的英雄们在召唤你,再低头看一眼枯燥的英语阅读,厚厚的专业课书,请问你能不能抵得住这个诱惑!如果受不住这种诱惑,那么失败就是必然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暑假选择放弃的原因吧。经住了诱惑,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本来还想再矫情两句,想想还是算了,大老爷们冲就完事了!奥利给!


                        14楼2020-05-08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