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军的战略:
日本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初期的战略是在3个月内征服中国。不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并深陷中国战场。(同时掩护撤离了大量工业设备)
据说,陆军支持南下战略,以日本海军为主导,进军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消灭英法在东南亚势力,为此不惜与美国开战;陆军让海军去当炮灰。海军支持北上战略,以日本陆军为主导,北上攻击苏联,策应德意的军事行动,得满蒙以图亚洲;海军让陆军去当炮灰。
1938年7月,日军第19师团进攻苏联的张鼓峰地区,遭到了失败。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又以第23师团等部约六万人进攻诺门坎地区,在苏军优势机械化部队的反击下,损失惨重,几乎被全歼。经过这两次战斗,日本认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和优势装备是不可能战胜苏联的,而在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集中足以战胜苏联的兵力、兵器的。因此北上战略随即下降到了次要地位。1941年4月,日苏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意味着,从此开始日军将集中全力执行南进战略。
日本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初期的战略是在3个月内征服中国。不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并深陷中国战场。(同时掩护撤离了大量工业设备)
据说,陆军支持南下战略,以日本海军为主导,进军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消灭英法在东南亚势力,为此不惜与美国开战;陆军让海军去当炮灰。海军支持北上战略,以日本陆军为主导,北上攻击苏联,策应德意的军事行动,得满蒙以图亚洲;海军让陆军去当炮灰。
1938年7月,日军第19师团进攻苏联的张鼓峰地区,遭到了失败。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又以第23师团等部约六万人进攻诺门坎地区,在苏军优势机械化部队的反击下,损失惨重,几乎被全歼。经过这两次战斗,日本认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和优势装备是不可能战胜苏联的,而在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集中足以战胜苏联的兵力、兵器的。因此北上战略随即下降到了次要地位。1941年4月,日苏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意味着,从此开始日军将集中全力执行南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