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50贴子:177,302

回复:【谈邓羌】邓羌军事战绩全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猛在这次战役中, 首次随苻坚出征。值得惊讶的是, 王猛居然游说河东一带的薛氏归降, 而薛氏仍然坚持不降。到底苻坚辖下, 还有多少类似薛氏式的豪强各据一方?
及苻坚立,猛见委任。其平阳公融为书,将以车马聘强。猛以为不可屈,乃止。及坚如河东伐张平,自与数百骑驰至强垒下,求与相见。强使主簿责之。因慷慨宣言曰:「此城终无生降之臣,但有死节之将耳。」坚诸将请攻之,坚曰:「须吾平晋,自当面缚。舍之以劝事君者。」《北史》


IP属地:中国香港35楼2020-10-24 17:05
回复
    苻坚是次亲征, 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并州。但是他并没有留下驻军, 也没有长期占领并州的打算, 一来是前秦的军力不足, 二来是前燕对并州早有打算, 前秦并未有能力和前燕直接对决。这场战争虽然收降了张平, 但是前燕立即对败于前秦的张平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一举占领了并州。苻坚虽然建立了威信, 但是他撃败张平, 又成了前燕的嫁衣裳。前秦、姚襄、张平、前燕, 一环扣一环,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铜壁之战前的张平, 多次令前燕让步:
    八月,代郡人赵榼帅三百余家叛燕,归赵并州刺史张平。燕王俊徙广宁、上谷二郡民于徐无,代郡民于凡城。 《通鉴》
    又上党冯鸯自称太守,附于张平,平屡言之,俊以平故,赦其罪,以为京兆太守。 《晋书》
    铜壁之战后, 同年九月, 前燕对并州发起总攻, 张平溃逃入前秦:
    俊其司徒慕容评讨平,领军慕舆根讨鸯,司空阳骛讨昌,抚军慕容臧攻历。并州垒壁降者百余所,以尚书右仆射悦绾为安西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并州刺史以抚之。平所署征西诸葛骧、镇北苏象、宁东乔庶、镇南石贤等率垒壁百三十八降于俊,俊大悦,皆复其官爵。既而平率众三千奔于平阳《晋书》


    IP属地:中国香港36楼2020-10-24 17:16
    回复
      对于《中国历代战争史》这段分析有什么看法没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0-10-24 17:31
      收起回复
        柏杨说张宾的葛陂对可以媲美韩信的汉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0-10-24 21:21
        收起回复
          5. 略阳平叛
          秦平羌护军高离据略阳叛,永安威公侯讨之,未克而卒。夏,四月,骁骑将军邓羌、秦州刺史啖铁讨平之。 《 资治通鉴 》
          邓羌在平定张平后, 事隔一年, 再次出场是作为骁骑将军平定略阳的叛乱, 由于事迹不详, 没有什么可谈。
          反而是邓羌官职的迁调, 可以谈一谈,
          按照《通典》、《晋书》, 晋制是没有建节将军, 后赵首见记载, 担任者为冉闵, 之后又迁至游撃将军, 游撃将军是晋制四品将军, 因为按理, 邓羌也是四品将军, 同样地, 骁骑将军也是四品将军, 不过处六军之一。很可能邓羌东征立功后, 苻坚将其调入禁军之中以示奖励, 不过由于秦制未必等同晋制, 此处存疑。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魏置为中军。及晋,以领、护、左右卫、骁骑、游击为六军《晋书》


          IP属地:中国香港39楼2020-10-31 17:36
          收起回复
            第四部 匈奴战争
            前情提要
            邓羌自从平定略阳叛乱后, 就被苻坚任命为御史中丞负责打撃豪强, 和王猛两人一同推行改革, 这种【出将入相】式的待遇并不算常见。不管如何, 忙于打撃豪强的邓羌自从东晋升平三年(359年)起, 就不再出现在战场之上, 直至在苻坚在位五年后至兴宁二年期间才复调任为将军。
            其特进强德,健妻之弟也,昏酒豪横,为百姓之患。猛捕而杀之,陈尸于市。其中丞邓羌,性鲠直不挠,与猛协规齐志,数旬之间,贵戚强豪诛死者二十有余人。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坚叹曰:「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为尊也!」于是遣使巡察四方及戎夷种落,州郡有高年孤寡,不能自存,长史刑罚失中、为百姓所苦,清修疾恶、劝课农桑、有便于俗,笃学至孝、义烈力田者,皆令具条以闻。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IP属地:中国香港40楼2020-10-31 19:09
            收起回复
              6. 屠各之叛
              屠各匈奴在关中由来以久, 即使在汉赵时代, 也未必服从于刘氏的统治。在前秦时代, 屠各匈奴仍然是关西一支重要力量。
              【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新平、扶风以附晋王保,保使其将杨曼、王连据陈仓,张顗、周庸据阴密,路松多据草壁,秦陇氐、羌多应之。赵主曜遣诸将攻之,不克;曜自将击之。 《通鉴》
              (姚)苌自安定引兵会硕德攻统,【天水屠各】、略阳羌胡应之者一万余户,秦略阳太守王皮降之。 《通鉴》
              于是卢水胡彭沛谷、【屠各董成】、张龙世、新平羌雷恶地等皆附于篡,有众十余万。 《通鉴》
              只是, 屠各人此时并不是关西舞台的主宰。这次张罔起兵, 不过聚众数千就被邓羌撃平。邓羌在数年文官生涯后, 由御史中丞升为尚书, 这次是他再次挂帅亲征, 只是他由建节将军调为骁骑将军后, 再次外调为建节将军。
              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单于,寇掠郡县。坚以其尚书邓羌为建节将军,率众七千讨平之。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IP属地:中国香港48楼2020-11-07 18:15
              回复
                朔方匈奴
                由朔方至三辅的广大地域上, 地广人稀。汉末放弃了朔方诸郡以后, 一直由羌胡杂处, 直至后赵石勒平定朔方, 设立朔州, 因此张平辖区地跨黄河, 据有上郡之地。然而赵末大乱后, 朔方再次陷入混乱状态。直至苻坚时期, 才派梁平老镇守朔方, 又设立云中护军控制朔方。但是朔方实际上仍然未完全服从于前秦, 铁弗和贰城两支匈奴势力叛服不定。
                勒平朔方,又置朔州《晋书地理志上》
                以左仆射李威领护军,右仆射梁平老为使持节、都督北垂诸军事、镇北大将军,戍朔方之西;丞相司马贾雍为云中护军,戍云中之南《资治通鉴.卷一百》
                先说铁弗匈奴, 这支匈奴一直被很多史家以为在十六国时代一直控制朔方地带, 事实不然, 铁弗匈奴一直是处于一种游牧的状态, 春去秋来。而且后赵和前秦都设立了州郡控制朔方, 铁弗到刘卫辰时代才成功崛起。
                《晋书 苻坚载记上》:"时匈奴左贤王卫辰遣使降于坚,遂请田内地,坚许之。"
                《宋书.索虏列传》:"赫连氏有名卫臣者,种落在朔方塞外,部落千余户。朔方以西,西至上郡,东西千余里,汉世徙谪民居之,土地良沃。苻坚时,卫臣入塞寄田,春来秋去。"
                另一支匈奴, 就是盘据在贰城的曹氏匈奴, 又称为贰城胡, 其领袖曹毂和刘卫辰并称为匈奴右贤王、左贤王。这支匈奴史料比较缺乏, 不便多谈。匈奴部落盘据在朔方一带, 其中刘卫辰的儿子更设此建立了胡夏帝国。由于朔方地广人疏, 以三辅长安为首都的关中政权很难捉着匈奴主力, 后来的后秦军队, 就屡次在朔方岭北被铁弗部撃败。
                铁弗匈奴先是附于代, 然后附于秦, 然后又背秦附代, 最后又招至代国的讨伐。其实无论刘卫辰还是他儿子刘勃勃如出一辙, 只是一成一败, 令人以为这只是刘勃勃天性使然。
                刘卫辰掠秦边民五十余口为奴婢以献于秦;秦王坚责之,使归所掠。卫辰由是叛秦,专附于代。 《通鉴》
                刘卫辰复叛代,代王什翼犍东渡河,击走之。 《通鉴》


                IP属地:中国香港49楼2020-11-07 18:17
                收起回复
                  邓羌此战最大亮点是独领一军追袭刘卫辰, 由马兰山至于木根山近千里而成功捕捉到刘卫辰的部队。
                  此战难度在于行军距离, 后勤补给, 而不在于敌人本身。这次匈奴叛乱声势比刘勃勃叛秦更大, 而最终轻易成功失败, 固然由于刘卫辰远不如其子刘勃勃, 他一生人几乎没有怎样打过胜仗。也由于前秦此时和后秦的军队无论将才或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什翼犍打败过他:
                  代王什翼犍击刘卫辰,河冰未合,什翼犍命以苇糸亘约流澌。俄而冰合,然犹未坚,乃散苇于其上,冰草相结,有如浮梁,代兵乘之以渡。卫辰不意兵猝至,与宗族西走,什翼犍收其部落什六七而还。 《通鉴》
                  拓跋珪也同样大破他:
                  辛卯,(魏王)珪直抵其所居悦跋城,卫辰父子出走。壬辰,分遣诸将轻骑追之。将军伊谓禽直力珪于木根山,卫辰为其部下所杀。 《通鉴》


                  IP属地:中国香港51楼2020-11-08 11:20
                  回复
                    猫别停,继续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0-11-08 12:05
                    回复
                      总结
                      这个是邓羌前期战绩的一个小总结, 在分析过的几场战役之中, 都相当缺乏细节上的描写, 可能只有三原和铜壁两战较能看出双方战术。
                      在前期大小战役之中, 邓羌面对着不同类型的对手, 由敌国偏师的慕容长卿, 英雄气概的姚襄, 雄据一方的张平和勇力绝人的张蚝, 到退败无耻的刘卫辰。
                      无疑, 对比起日后中期五公之乱到征服前燕的大小战役, 这些对手并不算强大, 但也说明了邓羌面对不同类型的对手, 皆能取胜


                      IP属地:中国香港53楼2020-11-08 14:01
                      收起回复
                        第五部 五公之乱
                        前情提要
                        五公之乱是紧接着匈奴叛乱后, 前秦镇守各地的宗室, 联合反抗苻坚的大叛乱, 也是前秦第三次亡国的危机。五公之乱是前秦苻坚篡位后, 大小矛盾结合的结果, 以苻柳为首的五公出自苻健一系, 理应比苻雄一系的苻坚优先登上宝座, 因此, 苻氏宗室一有机会就密谋叛变。
                        我认为由于之前姚襄和张平的入侵, 大大损耗了苻柳的实力, 因而忍而不发。另一方面, 王猛对五公也相当猜忌, 先前就劝说苻坚除掉五公。
                        秦汝南公腾谋反,伏诛。腾,秦主生之弟也。是时,生弟晋公柳等犹有五人,王猛言于坚日:「不去五公,终必为患。」坚不从。 《通鉴》
                        事实上, 就在苻坚北上征伐匈奴的时候, 五公之一的苻幼就急不及待举兵进袭长安, 只是被李威撃斩。事后来看, 五公不乘苻坚北征时同时举兵, 也可谓失策。
                        九月,坚如朔方,巡抚诸胡。冬,十月,征北将军、淮南公幼帅杏城之众乘虚袭长安,李威击斩之。 《通鉴》


                        IP属地:中国香港54楼2020-11-08 14:21
                        回复
                          在先前的匈奴叛乱之中, 匈奴两大势力虽然同时起兵, 但参考《通鉴》的记载, 匈奴两部和鲜卑并没有协同作战, 反而各自为战, 给了前秦逐个撃破的机会。当然, 如果这次匈奴叛乱背后和苻幼有联系, 双方预先定下协定, 匈奴、鲜卑负责吸引苻坚主力, 而苻幼可以乘机南下, 也不无可能, 只是没有史料证明这个猜想。
                          五公之一的苻幼, 在四公起事两年前已经率先被处斩。为何四公仍然迟迟不举兵, 甚至等到慕容恪死后才举兵? 这点, 史家一直没有任何解释。


                          IP属地:中国香港55楼2020-11-14 15:05
                          回复
                            慕容恪南征
                            在这里, 楼主大胆提出一个假设, 苻坚征召四公, 以及四公起事, 是刻意等到慕容恪逝世, 前燕不再成为一个威胁, 才放心发动内战。
                            因为慕容恪执政的前燕, 无论秦晋双方, 都不敢有非分之想, 桓温听到慕容恪执政, 忧心忡忡:
                            朝廷初闻燕主俊卒,皆以为中原可图。桓温曰:「慕容恪尚在,忧方大耳。」《通鉴》
                            而就在匈奴起事的几个月之前, 慕容恪才大举南征, 夺取河洛一带:
                            燕太宰恪、吴王垂共攻洛阳。恪谓诸将曰:「卿等常患吾不攻,今洛阳城高而兵弱,易克也,勿更畏懦而怠惰!」遂攻之。三月,克之,执扬武将军沉劲。劲神气自若,恪将宥之。中军将军慕舆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赦之,必为后患。」遂杀之。
                            恪略地至【崤、渑】,关中大震,秦王坚自将屯陕城以备之。 《通鉴》
                            洛阳是东晋的领土, 而【崤、渑】则是前秦的领土, 慕容恪西取【崤、渑】, 无疑给了前秦巨大的压力
                            苻坚和各位宗室恐怕以为, 慕容恪很大机会借宗室起事的良机西进灭秦, 之前就有桓温乘关中内乱北伐的先例, 因此四公等慕容恪死后, 才向前燕求援, 不过希望前燕提供一支偏师支援, 并不是想前燕举国西征


                            IP属地:中国香港58楼2020-11-14 19: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