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洲家谱里反映出的明清鄂东“里甲制”赋役佥派制度》
1.三星堂《靖氏宗谱·家谱纪述(1695康熙三十四年记)》中云:
今黄冈县粮册所载里长户曰靖贤者,即普山公之讳也。
统帮户四,郑受,祝铭,祝贵一,石秀四。
因分为三分,析为九甲。
庚四公之子孙曰福分,今二甲、五甲、十甲是也,二甲输管郑震,五甲输管陈受六,十甲输管王兴三。
庚五公之子孙曰禄分,今六甲、七甲、九甲是也。六甲输管王湜清,七甲输管易本先,九甲输管史贞。
庚六公之子孙曰寿分,今一甲、四甲、八甲是也。一甲输管罗宗一,四甲输管吴贵,八甲输管郭文二。
2.光裕堂《王兴三宗谱·原始记(1721康熙六十年记)》
旧州业甲又与靖贤、王湜清、易本先、吴贵、郭文二、罗宗一、郑震、陈受六、史贞九户口输当城南二图。(明清将田地画图分册登记,类似今天的土地证,又称鱼鳞图册,城南二图即今新洲城东南一带田地)
3.结合靖、王两家的记录可知,靖贤作为“里长户”与其他九户分别担任“里户长”以便完纳田税。并且每个里长户下面还带有若干小户即“统帮户”,靖氏统“郑受、祝铭、祝贵一、石秀四”四户。记录里的户口名(不一定是人名,王兴三即是户口名),如今可考的靖贤、吴贵、王兴三、郭文二后裔都生活在城南畈周围,(道观河、三店的石秀三后裔分布新洲)石秀四或外迁。其余户因缺乏谱牒资料未能考证统计。
4.里甲佥派制度在新洲的遗留就是很多塆子称为“几甲塆”,都是由于当时宗族分甲承赋使用的番号。清代的谱牒也效仿此法把宗族分为若干组,称为“一份”……“十份”,如是出现了很多“几分塆”,还有按地域划分的“山分”“湖分”“店分”“舟分”等等做法。
知识贴:很多研究文史的喜欢撰写宗谱类论文,新洲的靖氏、万氏、黄氏多被上海、武汉、江西等知名高校师生当做研究课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