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物形象的是与非
众所周知,对于一般的小说创作而言,其灵魂在于人物的创作,而小说的精彩则来自于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在同样的情节下,丰满的人物创作会将一些小白情节转化为让人击节的经典,比如安娜,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属于现代许多筒子天雷的情节,如果在TY的情感版,大概会被渲染成女版WF的故事,但由于大师的深入挖掘以及对其矛盾心态的合理描绘,赢得了许多人的同情。
而一个小说人物,一旦被创作出来,那么他的“版权”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而广泛成为了集体的成品。——这不是说作者不再对自己的人物有发言权了,而在于人物的特性与本质已经不在为作者所控制了,通过读者的解构与发展这个人物或许成为了一种新的形象,有了新的表征。
所以,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对人物的多样性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容忍。
但是这句话,在同人的世界里,这却不再有效,而一旦祭起了人物形象扭曲的大旗,似乎就可以打倒且毁灭一切作者的冲动与努力了。
那么我倒想问一句,所谓合适的同人的人物形象是什么呢?
我之前曾经提到,同人创作的冲动可以来源于对原著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恐怕不限于原著的价值观与现行的价值观相悖,也在于对人物形象的不满,然而讽刺的是,这种不满不是为了创作更为丰满更为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于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而正是这种为了塑造完美人物的原始冲动,反而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反作用。
我想,重要的原因在于“完美”对于某个人的定义是不同的,而过分“完美”的事物在许多人看来是不真实的体现。
每一个同人的人物,我相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这个人物的内含,这种内含最初在原著中存在着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最终成为了人物的个性的核心部分,而另一部分则应该是属于同人自由发挥的部分,为人物的外延,这种外延视情节体裁而定,多少是属于作者自行创作的部分。
同人人物的内含首先是由原著决定的,这一说法应该是大多数人所同意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有微妙的变化,比如在评书中,大家所一致同意的白玉堂的个性应当是飞扬跳脱,再附上一些外貌,比如秀美如处子,比如白衣翩翩,或者还附加上比如视金钱如粪土,比如为国为民勇闯冲宵——简言之,便是无一处不可谓之绝世人物。而至于其个性中,任性妄为,由于争强好胜丢了性命,甚至在皇帝封其做官时,欣然从之的另一面自然按下不提了。
而比如在电视剧中,大家一致同意展昭的个性是隐忍不发,再附上外貌,比如温润如水,比如蓝衣如洗,或者再附加上比如执法甚严,比如为救太子不惜生命——简言之,便是无一处不可谓之上品角色。而至于其个性中,食古不化,处事多少有些僵化,甚至闯荡江湖多年,竟无丝毫防人之心的另一面自然也按下不提了。
但是这些个性的内含不是完全不定的,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演,更重要的是随着CP的攻受而不断改变,为不同的人群所接受。以上举例,是以“受”的角度来讲的,这是由于女性心理的影响,将“受”在原著中的一切负面形象抽离,或者给予理由合理化,再提炼出女性所欣赏的人物特质,最终就形成了人物的形象的主要内含,同时适应于不同的CP人群。
而“攻”的形象则较为复杂,由于女性心理微妙的影响,在塑造攻时,一般而言,均是选取另外一位人物个性中主要的正面形象,但如果是以女性所寻求的合适对象来塑造的话,一般会选择比较个性中比较精彩的成分,但如果与“受”的形象带有竞争的意识,则往往充当烘托对方的人物形象,则会保留一部分缺陷,有时甚至是极为致命的缺陷。
——以上讨论均以“爱他就让他受”为中心出发,“爱他就让他攻”可以将攻受二字替代,也是可以成立的。
因此,当我们争论同人是否扭曲人物形象,我相信所触及的就是同人人物的内含。可是即使是这样,但是哪些是内含,哪些是可以自由创作的外延,我想,恐怕无法有统一的答案。
举一个小事例来说,比如展昭杀不杀人,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也一度成为了争论的对象。在许多人而言,展昭的内含应是不杀,一切交由法纪来决定。但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任侠之人,这不是大节,所谓以法为准绳只不过许多人使用现代的观点而附加上去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个性填充进了人物个性的内含,也有一些个性被抽离,最后余下的终于成了淡漠的印象,而人物也逐渐地被框定了。
猫不是如孔繁森般在任何时代都兢兢业业,就是终于被压迫久了决定为爱而生,或者是宠溺的忍受鼠的一切任性行为,而鼠呢?不是为爱苦苦地守侯一个不回家地回家就必奄奄一息地男人,就是霸气十足的在现代世界里呼风唤雨,或者是任性地被万千宠爱地积极地为他人制造麻烦。
而任何创新的冲动只能被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同人是带着脚镣跳舞,那么当脚镣越来越紧,越来越重时,是否让大多数人失去了跳舞的能力呢?
可是,问题在于,同人世界里同时的指导思想是凡是猫鼠做的都是对的,凡是猫鼠说的都是对的。由此思想的指导,作者们战战兢兢地创作出了近于神话地人物,同时这种指导思想也将作品中猫鼠的一切行为合理化了。
比如,有人写猫在与鼠两情相悦的情况下,突然冒出个为了母亲的厚望,娶了老婆,带着老婆远走高飞,老婆死了又回来哀怨,而鼠则守身如玉地等着猫回来,似乎这样说明了猫的牺牲精神与鼠的痴情以对。
又比如,有人描写猫是一个送死你上有荣誉我来的小人而鼠为一个隐忍不发十全十能唯不能让世人了解的悲剧英雄,或者描写鼠是一个任意妄为心智不成熟之人而猫是一个尝遍万种委屈的苦情角色。
这些人物形象,用刻薄的话从文字中剥离出来,或许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但如果以优美的词藻以及看似合情合理的情节隐藏在人物中间,往往会引起许多人的赞叹。
那么猫鼠的这一部分个性中即使作为外延而存在是否就是可以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要求各位容忍呢?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