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桃花映小楼吧 关注:4贴子:81
  • 7回复贴,共1


1楼2022-04-13 21:05回复
    中武三年七月御花园
    (今早与同侪打赌,猜早膳中一道桂花糖蒸栗粉糕里是否另加红糖,不慎猜错。本应愿赌服输,赌注却教人有些为难。)
    (近日因夏秋更替,偶有宫人感染风寒。太医院制了方子,每日熬药呈送各宫,据闻需连服七日,之后可保风寒不侵。这药什么都好,就是实在太苦。几个要好同侪都怕苦,有消息灵通的打听到药方是方归欤太医所献,便借今日这出,撺掇我去找他倒倒苦水。)
    (这件事本是玩笑一试,倘若无人深究,倒也谈不上坏规矩。奈何方太医前几日才来给皇后请过平安脉,如今竟没有旁的由头可去寻他。冒冒失失去找,那可当真要挨罚了。)
    (正自烦恼,忽有人迎面来。才欲避让,定睛却见一张熟悉面孔。)
    (可不就是方太医?)


    2楼2022-04-13 21:06
    收起回复
      代老方
      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虽是夏暮秋凉,秋老虎余威仍在,日头升起来了燎灼得菡萏叶子卷焦了一片。
      午歇时分,蝉鸣好似层叠的浪潮,不断起伏,有宫女抬了粘杆去捕,一时静了下来,阖宫上下扫地焚香闭阁而眠。
      从太医院出来,先去后头看着侍药的小太监煨熟了炉火,又好生叮嘱一番,才往御花园里去了。
      也有小宫女趁着歇晌的时候出来自便,不经意就撞上了,此一定目,眼前人眼熟得紧,指头搭在袖管里一顿,忽然想起来这人是谁。
      “周延女官。”
      “女官这是从娘娘宫里出来?娘娘近日可好。”


      3楼2022-04-13 21:07
      回复
        (方太医其人,在京城贵女中其实早有名声。起先是因家学渊源。方家世代行医,上溯数百年,无论在朝在野,代代有名望。十余年前,方家举家迁往京城,才落脚,方老爷子便意外救得一位当时颇得恩宠的黄带子性命。那之后数年,老爷子几度妙手回春,阿玛一位故交亦他所救。老神医声望水涨船高,若非实在年事已高,早被太医院拉走供起来了。)
        (方家大少爷归欤,便是于此时入太医院,子承祖业。据方老爷子所说,他这大孙子于学医天赋上比儿子强百倍,未出师时,也没少跟着老爷子出诊,有过几回妙方治病的厉害传说。兼又生得周正,性情稳重,一时之间,便成了少女闺中谈资。)
        (前些时日偶同皇后谈及,巧的是皇后从前初来京城时,陪同亲友突发急病,亦是请到老爷子祖孙二人救治,方转危为安。皇后感念前事,遂破格允方太医为她请平安脉。)
        (然而我却是入宫后才初次得见这位“传说”,实在没几分交情。眼下当真是赶鸭子上架。)
        方大人好。娘娘近日安好。
        (互相见过礼,寒暄都无多话。眼见得他抬脚要走,错过这回,下次再见恐怕阖宫的药都喝完了。心一横,唤道。)
        方大人留步!周延有一事请教。


        4楼2022-04-20 21:37
        回复
          (方太医其人,在京城贵女中其实早有名声。起先是因家学渊源。方家世代行医,上溯数百年,无论在朝在野,代代有名望。十余年前,方家举家迁往京城,才落脚,方老爷子便意外救得一位当时颇得恩宠的黄带子性命。那之后数年,老爷子几度妙手回春,阿玛有位故交亦他所救。老神医声望一时水涨船高,若非实在年事已高,早被太医院千请万请拉走供起来了。)
          (方家大少爷归欤,便是于此时入太医院,子承祖业。据方老爷子所说,他这大孙子于学医天赋上比儿子强百倍,未出师时,也没少跟着老爷子出诊,有过几回妙方治病的厉害传说。兼又生得周正,性情稳重,一时之间,便成了少女闺中谈资。)
          (前些时日偶同皇后谈及,巧的是皇后从前初来京城时,陪同亲友突发急病,亦是请到老爷子祖孙二人救治,方转危为安。皇后感念前事,遂破格允方太医为她请平安脉。)
          (然而我却是入宫后才初次得见这位“传说”,实在没几分交情。眼下当真是赶鸭子上架。)
          方大人好。娘娘近日安好。
          (互相见过礼,寒暄都无多话。眼见得他抬脚要走,错过这回,下次再见恐怕阖宫的药都喝完了。心一横,唤道。)
          方大人留步!周延有一事请教。


          5楼2022-04-20 21:41
          收起回复
            (宫中行走,并无闲人。即使如我这样的懒散人,办差时亦不敢敷衍以对。方太医行迹匆匆,想来也有事在身,但他一如传闻,君子风度,客气周到。其人亦敏锐,话头尚未点到,他已然明了。)
            (清风偶过,驱人躁意。见他直言,遂也厚着脸皮道。)
            想请教近日宫里喝的药有什么讲究,似乎比寻常方子苦许多。


            7楼2022-04-30 21:04
            回复


              10楼2022-04-30 23:17
              回复
                (送灶神本为汉人习俗,但如今便是宫中也循此例,正是推行满汉一家结的因果。在家时,已因年岁渐长,很少于祭灶过后讨来糖吃。宫里更是规矩繁琐,不可随意贪嘴。若说灶糖,实有年头不曾尝过了。)
                灶糖年年要用,膳房必定能做。
                (谢过方太医,暗松口气。虽说服苦药只需短短几日,但因我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若能消解一二,总比硬捱好受。又听方太医进退有度,并非一味憨直行事,心下恍然。方家人不是没给天家做过事,些须小事自然考虑周到。)
                (倒是什么养生蜜煎,听来妙极,届时要想法子从皇后处求一盅来。)
                (盼着这新鲜玩意,笑吟吟同方太医道别。)
                方大人先忙,周延不多扰了。


                12楼2022-05-02 0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