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吧 关注:198,320贴子:6,172,808
  • 8回复贴,共1

【汉水阆苑】后倚天走向分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了19版的倚天电视剧,哀叹当前电视剧的衰败,无力吐槽,所有的电视剧,全部拍成偶像言情剧,也许是资本收割逻辑吧。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居然让我重拾年轻时的情怀,再关注起倚天屠龙记这本金老的大作。
新修版本身是个半开放的结局,对于后续的可能走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结合本人的生活阅历,表达一下粗浅的看法。


IP属地:浙江1楼2022-06-30 15:18回复
    沙发自己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30 15:23
    回复
      有人说,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政治小说,私以为有一定道理,当时光明顶张无忌的上位,其实是明教宗教高层内部相互妥协的产物,张无忌不过是多方派系都能接受的过渡性精神领袖。随着明教义军节节胜利,军方和宗教高层之间争夺主导权的政治斗争显性化,军方的力量明显占据优势,只不过还不能完全独立,需要宗教进行人民动员。加之张无忌本人并没有足够的政治才干,也无心于权利之路,因此,少室山之战后,朱元璋以赵敏身份为抓手,逼迫虚位首领张无忌下野势在必行。
      假如小说没有引入赵敏这一元素,一直是周芷若陪伴张无忌(比如张周濠洲婚礼无意外),可想而知,想要张无忌下台,朱元璋只能采用类似韩林儿的模式处理。
      个人观点,实际上,金老将历史上小明王韩林儿的部分特质移植到张无忌这个虚构的侠客身上,随着人物本体的下线,张无忌的政治生命走到终点,是符合金老小说创作的框架设定原则,即历史人物最终走向不变,中间过程进行演义,这一特点应该是传承自中国传统小说。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张周赵的后续走向。


      IP属地:浙江3楼2022-06-30 15:25
      回复
        从整本小说来看,张无忌的个性可以归结为极重情义,尊师重道,恪守法规,宽容,博爱,大义上不含糊;感情上被动,容易被他人所影响,道家思维浓厚。周芷若的个性偏儒家思维,责任感强,有领导力能力,隐忍,注重规范,最后又注入了释家的部分思维。赵敏其实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个性,魄力强,做事不计代价,先打,打不过就加入。
        小说最后,张无忌灰心下野,张赵感情处于高潮期,张周关系处于短期的低谷,因此,张选择跟赵一起隐居是自然的选择。然而,周芷若之于张无忌,不是普通的男女之情关系,周甚至是张潜意识的再生恩人(喂饭之恩),二者之间的情爱关系,实质上已经升华无法切断的亲情关系,所以我们能在小说中看到张无忌对于周芷若的无限宽容和无限服从,周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张自己的生命。而张赵之间,是基于赵单方面的巨大付出,张被感动,而形成基于恩义报偿循环的恋爱关系,同时伴随着“色诱”因素。随着赵回蒙古,周放手让张自己选择,冲突归于平淡,这种恩义报偿循环,因缺少必要的环境,难以为继。因此,金老借周之口提出的所谓的“十年八年”论是有现实根据的。


        IP属地:浙江4楼2022-06-30 15:25
        收起回复
          再来看张最后可能的选择:
          1) 送赵去蒙古,自己也寄迹蒙古,生育但没有给赵名分(如果考虑圣火令的话,估计也不会有夫妻之实)。这种结果,对赵来说,根本不可接受,毕竟其为郡主之尊,其父兄也不会接受张这个反贼头子,更不用提还不给名分。蒙古塞外乃苦寒之地,郡主回蒙古,只有回到父兄族人群体一途,张长期生活其中不可想象。
          2) 送赵去蒙古,自己回中原,回归武当。契合张顺其自然,兼顾了重视亲情的性格,专注悟道行侠。
          3) 回明教。张已经厌倦了明教内部的权利斗争,不可能再回明教掌权,最多到期参加一下下任教主的传承仪式后正式退出。
          如果张选1,肯定会成为蒙元镇压叛军或朱元璋排明的政治武器。对于蒙元来说,张入蒙,成为实质上的郡马,可以用来标榜,吸引更多的汉人支持朝廷(元末有部分汉人基于利益驱使地主支持蒙元朝廷),同时又可以此作为宣传武器攻击明教这个最大的反叛组织。对于朱元璋来说,张作为明教宗教高层,背叛明教被朝廷招安,刚好用来作为政治抓手来清洗宗教高层。若如此,张将作为大汉奸,给自己和武当、峨眉带来极大的伤害。通篇小说来看,张在大义面前非常坚定,也是个聪明人(参见光明顶智退六大门派),只是在感情方面拖泥带水(其实不少男人都这样)。张很快会意识到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因此,张不可能选择此选项。
          张的前路只有下野回武当一途,说到底,张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武当弟子,自己的根就在武当,随着对明教的失望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半出世的武当生活会成为张理所当然的选择。


          IP属地:浙江5楼2022-06-30 15:27
          收起回复
            论到感情选择上,随着赵滞留蒙古,而不在张身边,赵不能对张持续施加影响,一时激情的褪去,张赵渐行渐远是无法改变的结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元素的消减,张对周的感情会愈加清晰明朗,再加上武当峨眉长期的往来,张周续礼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而赵回归蒙古后,只能慢慢的无奈接受了这种无言的结局,继而重新回归家族,回归政治人的本色,后续入朱元璋,回到历史的框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并非一两个人所能勉强,当所有的戏落幕,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原点。
            这里提一点政治斗争的原则问题,政治其实是一个权利和认同游戏。明教作为一种具有政治诉求的宗教组织,具备政治动员能力(参考历史上的太平天国、黄巾起义、红巾起义),其与皇权天然是竞争关系;而普通的江湖门派少林、武当、峨眉与明教的性质根本上不同,多数是半出世的民间修行组织。朱元璋上位后,必然着手整治作为潜在威胁的明教组织,而不会对少林、武当、峨眉之类的江湖门派过于苛刻,甚至可能示好统战。朱的嗜杀名头,也是太子朱标意外过世之后,为了给建文保驾而进行的操作而得来的。朱统治前中期还是怀柔休养为主。


            IP属地:浙江6楼2022-06-30 15:32
            回复
              看来我得修改一下引子部分,不然有的人只看引子不看正文的,容易直接代入电视魔改剧le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6-30 19:14
              回复
                诸位有没有感觉,金老对倚天的2次修改,主要方向是“洗白”周,改到后来,把官配赵明给直接弄下线了。新修版感觉把周扶起来,还弄进来韩昭。这变化也太大了。


                IP属地:浙江24楼2022-07-01 10:17
                收起回复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突然想到了金老为什么会一改再改。原始连载版表达最终走在一起的,往往并非最初所爱(与笑傲江湖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三联版修改,表达了人生可有多种选择;直到高龄新修版,估计体会到人应该坚持本心,活出自我,这样的人生才少点遗憾,因此又把最初拉高,切断了生活的苟且。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2-07-01 20:26
                  收起回复